杜星
北京市仁和医院乳腺科,北京 102600
近年来,临床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促使乳腺病变筛查诊断技术持续提高, 进而临床对乳腺不可触及病变的检出率显著提高, 而此类触诊表现为阴性者被称作隐匿性乳腺病变[1]。 目前,影像学技术不仅被用于隐匿性乳腺病变的筛查诊断,也逐渐被使用在病灶切除术中,通过影像学技术的引导开展手术以取得更好的定位能力及手术效果[2]。 金属丝定位是国内临床广泛采用的乳腺手术定位技术,虽然具有可靠的定位准确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不足之处[3]。 在人体活动时容易出现金属丝移位情况而降低定位效果, 而金属丝暴露于人体体外会影响其舒适程度,并且应用金属丝定位也会降低切缘阴性率,进而提高了二次手术的临床风险[4-5]。 现阶段临床不断探寻新的定位方式来替代传统的金属丝定位方式, 放射性粒子定位不仅不易发生移位,具有较高舒适性,也能积极保障切缘阴性率,是一种准确且安全的定位方法。 该研究选取该院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200 例隐匿性乳腺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后,分别采用金属丝定位与放射性粒子定位引导切除手术, 研究分别比较两种不同定位方式的定位准确率、切缘阴性率、再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根据比较结果为隐匿性乳腺病变的手术治疗提出良好建议。 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200 例隐匿性乳腺病变患者, 研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乳腺X 线检查中明确存在钙化类病变, 但触诊与超声检查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乳腺异常;②具有手术指征,自愿采取病灶切除术。排除标准:①具有乳腺假体;②乳腺病灶直径超过5 cm;③合并严重的呼吸系统或心脑血管疾病。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 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5~58 岁,平均(42.7±6.3)岁;BI-RADS 分级中3 级18 例、4 级82 例。 观察 组患者年龄为26~60 岁, 平均(42.9±6.2)岁;BI-RADS 分级中3 级20 例、4 级80 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应用西门子数字化乳腺X 线机及配套三维穿刺定位系统, 使用内芯钢丝带锚样双钩倒刺的定位导丝针与活度0.3 mCi 的125I 放射性粒子。 对照组患者在于手术日开展金属丝定位,观察组患者在术前5 d 实施定位。 开展手术定位时辅助患者维持坐立位, 参考手术前的影像检查结果明确病灶的大概位置, 根据病灶位置确定患者的体位与穿刺点,确定病灶趋于窗型压迫器中心,行影像学检查明确其穿刺范围及深度。 以常规方式开展消毒铺巾,应用利多卡因实施局部麻醉处理, 再以定位针完成局部穿刺,在针尖大病灶部位后将金属丝或放射性粒子释放,而后再次开展影像检查, 以确定局部病灶为位置状态保证定位的准确程度。 完成定位后将患者转为仰卧位,对照组根据金属丝导向对病变组织进行全面切除,观察组依据γ射线探测放射性浓聚点将相关病变组织切除。 对术中切除病灶组织再行X 线检查, 通过与术前影像相比较确定病灶完全切除后再将病变标本送至病理室开展检查,切缘为阳性时再行手术切除。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切缘阴性率、定位准确率、再切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切除病灶组织中存在2 mm以上的周围正常组织为切缘阴性, 定位时距离病灶组织不足2 cm 为定位准确,首次手术后再行二次切除术者为再切除。
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定位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切缘阴性率为92.0%,再切除率为6.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切缘阴性率、定位准确率与再切除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negative margin rate, positioning accuracy rate and re-excis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与手术后未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患者中3 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6 例患者术后发生金属丝移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伴随国内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 促使自愿接受乳腺体检的妇女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隐匿性乳腺病变得到有效筛查[6]。 隐匿性乳腺病变主要是指常规查体未能触及, 但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微小病变[7],其中20%~30%为恶性病变[8]。放射性粒子定位时主要采用活度0.3 mCi 的125I 放射性粒子, 该物质主要为能量放射性核素,持续发射γ 射线,但在人体中的穿透能力较弱,半衰期为59.6 d,能够在手术前放置,并且具有较高的防护性, 对周围组织及邻近器官损伤风险较低[9]。 在隐匿性乳腺病变切除术中采用放射性粒子定位主要使用装有放射性粒子的穿刺针, 穿刺后针尖抵达靶病灶再推入放射性粒子即可达到定位作用[10]。开展手术时根据γ 射线探测器确定放射性浓聚点位置, 根据定位位置切除放射性浓聚点部位的组织, 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也全面移除了放射性粒子。
放射性粒子定位技术与常规金属丝定位相比具有较多的临床优势。 首先,金属丝定位仅可在手术当日实施,手术当日患者不仅需要禁食,也经常存在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进而开展定位时具有更高的并发症风险;而放射性粒子定位所使用的125I 可在手术前数日开展,能够减轻患者的身心压力,使其更具舒适性。 同时,常规金属丝定位需在病变位置放置锚钩,而其末端处于患者体外,在建立手术切口时需要考虑其金属丝置入路径, 进而对手术切口的建立构成了不当影响。 但使用放射性粒子定位对手术切口的建立无任何影响, 在建立切口时不会受到定位技术的影响,并且能够达到精准定位效果,而术中应用γ 射线探测器确定位置也能进一步完善手术切口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了腺体组织的过多切除。 另外,放射性粒子定位后不仅可以保证病灶组织的完全切除, 也能有效清除定位所置入的放射性粒子, 在术后不会存在放射性浓聚灶的残留,但金属丝定位时术中具有较高的牵拉、移位风险,容易发生位置变化,进而会造成定位失败或切除不完整等相关问题。 徐新建等[11]开展了一项Meta 分析,评估了传统导丝定位与放射性粒子定位在隐匿性乳腺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该报道共筛选了14 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有2 311 例患者,分别采用了传统导丝定位与放射性粒子定位, 通过系统评估发现放射性粒子定位所达到的定位效果与导丝定位基本相当, 但放射性粒子定位在此类患者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该项研究中200 例隐匿性乳腺病变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依次在患者的病灶切除术中采用金属丝定位与放射性粒子定位两种方式, 通过比较两种定位方式的临床效果来提出更适合隐匿性乳腺病变切除术的定位方法。 该研究结果表现金属丝定位与放射性粒子定位均有较高的定位准确率, 在保证定位效果方面可达到相同效果,但放射性粒子定位方法的切缘阴性率更高,再切除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从而提示放射性粒子定位具备更满意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李云等[12]研究中38 例隐匿性乳腺病变患者在手术当日接受了常规金属丝定位方式,34 例患者在手术前5 d 采取了放射性粒子定位方法,其研究结果表现两种方法均达到了准确定位作用,但放射性粒子定位的切缘阴性率明显高于金属丝定位(91.18%vs 65.79%),而病灶再切除率显著低于金属丝定位(5.88% vs 28.95%)。 在该项研究中采用放射性粒子定位的切缘阴性率显著高于金属丝定位(92.0% vs 67.0%),病灶再切除率明显低于金属丝定位(6.0% vs 29.0%),该项研究结果与既往报道基本一致, 进一步证实了放射性粒子定位在隐匿性乳腺病变切除术具备高度应用价值。
隐匿性乳腺病灶切除术的放射性粒子定位为当前临床新型技术,但其操作方法与金属丝定位较为类似,临床医师易于掌握该项技术。 但由于该项技术使用放射性粒子,在操作时需要科学监管及处理放射性粒子,虽然当前临床未发现该种定位方式会对患者周围正常组织产生不良影响,但在手术期间还需高度关注此类事件的发生。目前,放射性粒子定位方式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少, 而该项研究中病例数量相对较少, 未来还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研究以全面证实该种定位方法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金属丝定位与放射性粒子定位引导切除隐匿性乳腺病变均能取得满意定位效果, 但放射性粒子定位方式具有更好的切缘阴性率, 并且其手术安全程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