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前期皇子更名现象探析

2021-04-20 08:17
关键词:宗室皇太子皇子

武 坤

(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2)

皇子更名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为其子嗣更改名字,主要方式为皇帝赐新名。学者在研究宋代皇室时对皇子更名现象有所涉及,如范帅的《浅析宋代皇子的赐名、冠礼与出阁制度》[1]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宋代皇子的赐名规则;朱孟臻在《宋代姓名文化研究》[2]中就两宋皇帝与宗室子弟用名以及宋代帝王名讳制度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两宋是中国避讳由相对宽松趋于严格的转折时期;张泽坤《南宋皇帝改名原因考》中详细分析了南宋3位皇帝作为皇子时改名的3个阶段,认为皇帝“改名与他们身份进阶的过程有着很大的关系”[3]。这些成果对研究北宋中前期皇子更名具有借鉴意义。皇子作为宋代皇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王朝的潜在继承人,对宋王朝统治具有特殊意义,了解相关制度对深入研究宋代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一、皇子更名现象

古人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名字作为人际交往中个人特定的辨识符号,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更改名字的现象并不常见,然而作为赵宋王朝统治集团重要组成部分的皇子群体中却有较高比例的更名现象。皇子更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下文主要对狭义的皇子更名现象进行探究。

(一)广义皇子更名

宋代君主非常重视家族的昭穆顺序,为避免子孙后代重蹈周天子所封姬姓诸侯因不识昭穆而互相攻讦的悲剧,宋太祖在立国之初便颁布了《宋太祖御制玉牒序》,其中提到:“惟弟晋王光义、秦王光美,鼎分三派;每派各分玉牒十四字,以别源流,以示子孙。虽疏远亦知昭穆,不失次序。吾以一人之身,务同我心,千万之世,如同一世。”①这规范了宗室取名,便于理清昭穆顺序,以此团结宗室,巩固王朝统治根基。广义上的皇子更名与宋代宗室赐名有关,即皇子赐名不再遵循《玉牒》,而是相较于“谱名”进行更改。依《玉牒》规定,三派子孙字辈分别为:

“太祖系曰:徳、惟、从(守)、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晋王系曰: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秦王系曰: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古、光、登。”[4]

宋太祖为表示对光义和廷美的子女一视同仁,还规定“凡宣祖本支之在子行者,皆冠‘德’字,赐名授爵,俱无等差”[5]。宋太祖的儿子赵徳昭和赵德芳,赵光义的儿子赵德崇、赵德明和赵德昌等,赵廷美的儿子赵德恭、赵德隆和赵德雍等均为德字辈,且皆称为皇子。照此,赵光义一系子孙取名应按照“徳、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的顺序。但自太宗继位后,陆续将诸皇子更回“元”字辈,且自真宗朝开始直至北宋灭亡,太宗一系皇子赐名均不再遵循《玉牒》,而是给皇子赐单字名。如宋真宗皇子赵祯,宋仁宗养子赵曙,宋英宗皇子赵顼、赵颢和赵頵,宋神宗皇子赵煦、赵佖、赵佶、赵似、赵俣和赵偲等。有的初次赐名时即赐单字名,有的初次赐复字名日后因各种原因改为单字名。与此相反,太祖系与廷美系子孙以及太宗系旁支子孙则严格按照《玉牒》取名,以汉王元佐七世孙南宋名相赵汝愚一支为例,其支系为:元佐、允升、宗惠、仲企、士虑、不求、善应、汝愚和崇宪,就是按照《玉牒》所定昭穆顺序取名。

(二)狭义皇子更名

狭义更名即指由曾用名改为现名。北宋中前期皇子共有41人,早亡者有15名,其余26名皇子中先后更名者多达12人,占比近46%,更有皇子曾多次更名(表1)。

表1 北宋中前期狭义皇子更名一览

表1中的12名更名皇子中以太宗与英宗朝皇子为多,共8名。其中:太宗朝或为皇子群体更名,或单独给某位皇子更名;英宗朝仅为皇子群体更名;真宗、仁宗和神宗朝则仅为个别皇子单独更名。

1.太宗朝皇子更名现象

太宗朝共有3次皇子更名事件,且更名皇子数量逐渐减少。宋太宗共有皇子9名,除九子赵元亿早亡外,其余8子均成年,8子中仅有徳崇、德明、德昌、徳严和德和先后更名。

第一次皇子更名是太平兴国八年(983),“冬十月戊戌,改卫王德崇名元佐,广平郡王德明名元佑,德昌名元休,德严名元隽,德和名元傑。己酉,进元佐为楚王、元佑陈王,封元休韩王、元隽冀王、元傑益王,并检校太保、同平章事”[6]71。此次更名是宋太宗为出阁皇子,即长子徳崇、次子德明、三子德昌、四子徳严及五子德和进行的集体更名活动,与之相伴的是11天后的集体加官进爵。其他3子因年龄尚小或未出生,故不在更名之列。

第二次皇子更名是在雍熙三年(986)七月,“甲午,诏改陈王元佑为元僖,韩王元休为元侃,冀王元隽为元份”[6]79。此次更名范围缩小为次子元佑、三子元休和四子元隽。长子元佐不再列入此范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其替赵廷美辩解不得,发狂伤人;第二,因纵火案被废为庶人,暗指其已失去皇储竞争资格。元傑因年龄明显小于前三子,未被作为皇储候选人,所以不再列为更名人选。

第三次皇子更名是在至道元年(995)八月,“壬辰,制以开封尹寿王元侃为皇太子,改名恒”[7]。本次更名皇子范围进一步缩小,且仅限于皇太子。宋太宗曾向寇准请教皇太子人选,“帝曰: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帝俯首久之,屏左右曰:襄王可乎?准曰:知子莫若父,圣意既以为可,愿即决定。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6]9528-9529。由此可见,宋太宗在为皇子历次更名过程中已心有所属。赵恒被确立为皇太子,实际上是宋太宗为皇子屡次更名并从中进一步选择皇位继承人的必然结果。

总体而言,太宗朝皇子更名在范围上呈递减趋势,由初次更名的5位皇子到二次更名的3位皇子,再到最终仅皇太子单独更名。呈现出皇子群体更名与个体更名相融合,皇子更名与身份提升相统一的趋势。

2.真宗朝皇子更名现象

宋真宗一生共育有6位皇子,除二子悼献太子玄祐与六子受益先后更名外,其余4子均因早亡而未及赐名。

悼献太子初名玄祐,“咸平初,封信国公。生九年而薨,追封周王,赐谥悼献。仁宗即位,赠太尉、中书令。明道二年(1033),追册皇太子”[6]8707。赵玄祐更名存在特殊之处,史载“宝元二年(1039)十月九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宗正寺修玉牒官李淑言:悼献太子名上一字犯圣祖讳,请止书曰祐。从之”[8],即其名是在他死亡后的仁宗朝为避圣祖赵玄朗讳而改为赵祐。

仁宗更名与其被立为皇太子有直接关系,赵祯为真宗唯一成年皇子,原名受益。大中祥符七年(1014)三月,赵受益被封为庆国公。次年十二月,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二月,又进封昇王,同年八月“甲辰,立昇王受益为皇太子,改名祯”[7]2122。

3.仁宗朝皇子更名现象

宋仁宗的后妃共为他生育皇子3名,皆早亡。仁宗无奈只得将堂兄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两度养于宫中,备为皇嗣。终仁宗一朝未再诞生皇子,于是嘉祐七年(1062)八月“戊寅,立(宗实)为皇子。癸未,改今名(曙)”[6]254。赵宗实改名赵曙,与其由宗室子被立为皇子有直接关联,也暗含仁宗皇帝将他作为接班人的意图。

4.英宗朝皇子更名现象

宋英宗由宗室子被收养为皇子继而入继大统,即位前已育有4子。除第三子早亡未赐名外,其余3子按《玉牒》分别取名为仲针、仲纠和仲恪。英宗继位后为3位皇子更名,嘉祐八年(1063)九月,“辛亥,皇子、光国公仲针为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淮阳郡王,改赐名顼;乐安郡公仲纠为明州观察使、祁国公,赐名颢;大宁郡公仲恪为耀州观察使、鄠国公,赐名頵”[7]4827。英宗朝皇子集体更名是赵曙继位后,其子身份地位提升的具体体现,是对他们作为皇子身份的正名。

5.神宗朝皇子更名现象

宋神宗共育皇子14名,前5子早亡,其余诸子中以第六子赵傭为长。元丰八年(1085),“三月甲午朔,立延安郡王傭为皇太子,赐名煦,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6]313。由此可见,在神宗皇帝病危的情况下,赵傭改名赵煦是与其皇太子身份相适应并区别于其他皇子的措施,是赵煦作为王朝接班人这一新身份的佐证。

二、皇子更名原因

皇子更名既与其身份地位的变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又与宋代避讳习俗有关,透露出皇帝对接班人培养的综合考量。

(一)适应身份地位的提升

宋代自真宗朝开始,皇子赐名便与宗室子赐名相区分。皇子不再被按照《玉牒》赐名,以此显示皇子相较于宗室子的特殊身份,这也成为以后宗室子升为皇子后进行更名的重要因素。此外,皇太子作为皇子中的特殊存在,其名字又进一步区别于其他皇子。由此可见,宗室子到普通皇子再到皇太子,随着身份地位的提升,名字也逐步趋向于特殊化。

1.皇太子与众皇子相区分

宋真宗赵恒未被立为皇太子前名元侃,与其长兄元佐、昭成太子元僖和四弟元隽等众兄弟联字。赵元侃被立为太子后改用单名,赐名恒,“而太支八主旧字为行不复改”[1]82-89。其目的就是为彰显皇太子的优越地位,避免将来即位后出现“御名联字”的现象,“去联文尊王统,所以辨名分示等威也”。

2.宗室子整体升为皇子,与其他宗室相区分

太宗朝3次皇子更名均与皇子政治地位的提升以及皇储的选择有关。太宗继位后,陆续将诸皇子更为“元”字辈,且规定太祖和秦王之子不再称皇子而改称皇侄。太宗朝为皇子更名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在于刻意提高太宗子嗣的政治地位,以区别于太祖与秦王子嗣,将太祖系与秦王系子嗣排除出皇位竞争;另一方面,通过3次更名暗含立储之意,最终在诸皇子中确定皇储人选。

英宗朝皇子更为单字名的原因主要是体现由宗室入继大统的皇帝及其近亲的超然地位,是为了明正大统,加强皇权的权威,使皇子在身份上与采用联字制度的赵宋宗室成员形成明显区别。

3.宗室子被收养为皇子身份的体现

以宋英宗赵曙为例,英宗原名宗实,因仁宗无嗣,于嘉祐七年(1062)八月“戊寅,立为皇子。癸未,改今名”[6]254,其以藩王之子的身份入宫“过继”给无子的皇帝。与前述由宗室旁支整体提升为皇子不同,宗室子被收养为皇子是作为储君进行培养。通过授官、封爵和改名的方式来强化皇(养)子对自己身份认知的升级,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能给皇(养)子一个心理缓冲[3]22-23。

(二)因避讳而更名

宋代有严格的避讳制度,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需避讳。宋代避讳的特点是一般只避尊长之名,不避其字、号或谥号[9]89。避讳的内容可分为官讳与私讳,官讳又称国讳,皇子更名现象中所涉及的避讳仅包括官讳。朱瑞熙在《宋代的避讳习俗》中认为,宋代官讳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第一,皇帝生前的御名(正名)和曾用名(旧讳),这些名死后成为庙讳;第二,有些皇帝的生父和太祖、太宗的几代祖先之名,也列入庙讳;第三,皇太子、亲王以及皇后之父等名讳”[9]89。可见,臣民必须对皇帝的御名、曾用名、皇帝祖先之名以及皇太子和亲王的名讳进行避讳。皇子因避讳因素而更名,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为便于臣民避讳而更名

皇太子与封王的其他皇子的正名都需避讳。为方便百姓避讳,北宋中前期的皇子们在被册封为皇太子和亲王之前大多会更名。

自真宗朝开始,为便于臣民避官讳,作为未来皇帝和亲王的皇子在更名时通常遵循两点原则:第一,将复字名改为单字名;第二,将常用字改为相对生僻字,其中尤以皇太子更名最具有代表性。若皇太子所更之名使用频率高不便臣民避讳,则需要改为更加生僻之字,如景献太子于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戊子,立为皇太子,更名帱。嘉定元年(1208)四月……闰月丁亥……议者以帱字难避,二年(1209)八月甲申,又更名询”[10],就是因皇太子名难避而另行更名的典型。

将复字名改为单字名,且把常用字改为相对生僻字,可使避讳字的数量与难度均有所降低。以宋仁宗赵祯为例,他在即位前任寿春郡王时名受益,则“受”和“益”二字均须避讳,且均为常用字,这给文书往来、科举作答、著书立说和臣民取名等都带来极大不便。当他被立为皇太子后,改名祯,则只需避“祯”字即可。《宋会要辑稿》记载:“宝元元年(1038)四月四日,翰林侍读学士李淑言真宗藩邸旧名,请令天下毋得连用,有为名者令改易,从之……治平元年(1064)十一月三日,翰林学士贾黯言仁宗初名受益,请诏中外文字不得连用,从之”[8]2576。由这段文字可知:纵使皇太子日后登基为帝,对皇帝曾用名也仅是禁止连用,而非全面禁止。对于亲王的曾用名更是不必再避讳。将复字名更改为单字名,将极大方便官员与百姓避讳。

2.因避先祖讳而更名

朱瑞熙认为,“有些皇帝的生父和太祖、太宗的几代祖先之名,也列入庙讳。前者如宋英宗生父赵允让(淮安露王)、孝宗生父赵子偁,后者如宋太祖、太宗之父赵弘殷(宣祖)……始祖(圣祖)玄朗”[9]89。尽管宋朝宗室避讳严格,但也难免有疏漏之处。因避先祖讳而更名的皇子,史籍记载中仅有宋真宗第二子悼献太子赵祐1人。赵祐本名赵玄祐,史籍中多称之为赵祐。玄祐更名原因在于其去世后,仁宗继位,为避圣祖赵玄朗讳,“宝元二年(1039)十月九日……李淑言:悼献太子名上一字犯圣祖讳,请止书曰祐。从之”[8]44。

在宋代皇子更名现象中,皇子因避先祖讳而更名并不常见。因避先祖讳而更名的原因在于北宋初期皇帝为皇子初次赐名不规范。随着神宗朝皇子赐名制度的逐步完善,皇子因避先祖讳而更名的现象便趋于消亡。

三、皇子更名的影响

北宋中前期,皇子不同的更名目的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并在不同程度上对更名皇子本人和当时的社会以及后世皇室赐名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巩固提高皇子名分与地位

首先,北宋皇子更名常与加官进爵相伴,或早于加官,或晚于进爵。早于加官进爵的更名对皇子而言意味着其政治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并暗示不久后的加官进爵。以太宗朝皇子为例,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戊戌,太宗将长子德崇改名为元佐,次子德明改名为元佑,第三子德昌改名为元休,第四子德严改名为元隽,第五子德和改名为元傑。11天后,进封元佐为楚王、元佑为陈王、元休为韩王、元隽为冀王以及元傑为益王,并加检校太保和同平章事。

其次,宗室子由于被收养为皇子或整体提升为皇子而更名,在谱系上由旁支升为嫡系,起到了正名的作用,如宋英宗及其诸子。英宗原名宗实,因仁宗无嗣,以藩王之子的身份入宫“过继”给无子的皇帝,于嘉祐七年(1062)八月“戊寅,立为皇子。癸未,改今名”[6]254,九月被封为齐州防御使及钜鹿郡公。宋仁宗通过授官、改名和封爵等方式,逐渐强化了赵曙对自己皇子身份的认同感。得到新名的赵曙,同时也获得了相较于其他宗室子的大宗身份,新名字起到了官方正名作用。

最后,对于皇太子而言,更名可以彰显皇太子的优越地位,同时避免了即位后出现“御名联字”的情况,起到“去联文尊王统,所以辨名分示等威”的作用。

(二)便于官员和百姓避讳

首先,皇子将名字由复字名改为单字名,由常用字改为生僻字,避讳数量与难度均有所降低,将极大地便于官员和百姓避讳。尤其是作为储君的皇太子,纵使其登基为帝后,依宋太宗故事“……载易嘉名炅。凡州县散官、职事官号及人名外。其旧名二字今后不须回避”[11],“皇祐五年(1053)四月二十一日,诏毋得连用太宗、真宗旧名”[11]。相对难避的曾用名只要不连用也不用再回避。假设宋真宗仍名元侃,则“元”和“侃”两字都须避讳,而改为单字名后,只要“元侃”两字不连用即可,“元休”和“德昌”这两个曾用名亦是如此。

其次,为后世统治者为皇(养)子更名起到借鉴作用。以南宋高宗朝为例,宋高宗援引仁宗立英宗故事,于“绍兴二年(1132)五月,选帝(宋孝宗)育于禁中。三年(1133)二月,除和州防御使,赐名瑗……三十(1160)年二月癸酉,立为皇子,更名玮……三十二(1162)年五月甲子,立为皇太子,改名眘”[6]616-617,就是通过授官、封爵和改名相互融合、层层递进的方式给了孝宗一个心理缓冲的过程。

北宋中前期皇子长期频繁的更名现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常见,其中尤以太宗朝和英宗朝皇子更名最多。更名皇子以成年出阁皇子居多,表现为皇子群体更名与个体更名同时进行,复字名向单字名转变与常用字向生僻字转化相结合。皇帝通过为皇子更名以使其适应身份地位的提升是皇子更名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有避祖讳以及方便臣民避讳的考量。更名对皇子本人而言意味着身份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臣民避讳。随着皇子赐名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北宋哲宗以降皇子更名现象便只零星出现于个别时期。

注 释:

① 见泉州赵宋南外宗正司研究会1994年所编《南外天源赵氏族谱》,31-32页。

猜你喜欢
宗室皇太子皇子
宋代宗室经济状况与宗室政策探析
北宋宗室外出交游受限述论
神童与诚童
重现「皇太子之宫」 毓庆宫原状陈设复原记
皇子是怎样炼成的
康熙:幼年读书曾累到咳血
玄宗朝节度使封王的主要原因
两个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