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沟通模式在NCP隔离观察病区中的应用

2021-04-20 08:07:4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0029刁玲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交接班沟通模式汇报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0029)刁玲玲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疫情的迅速发展,我院在江苏省卫健委统一部署下于2020年1月24日成立了NCP隔离观察病区。在这个临时成立的病区中,存在医务人员组成复杂、患者基础疾病多样、缺乏规范交接流程、工作强度大、交接班次数多、患者周转快等现象,为了保证护理观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促进医护之间有效沟通,传达患者信息简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护理部按照SBAR沟通模式自行设计了NCP留观患者病情观察及汇报表,并将其运用到向医生汇报病情和护理交接班中。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患者资料 NCP隔离观察病区自成立之初至2020年2月6日,共留观36例患者,均符合NCP疑似诊断标准。将前11例留观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26~56岁,平均(33.73±9.73)岁,留观时数20~40小时,平均(32.36±7.81)小时,病毒核酸PCR检测阳性3例,阴性8例。将后25例留观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5~73岁,平均(47.4±16.43)岁,留观时数18~78小时,平均(40.0±14.2)小时,病毒核酸PCR检测阳性6例,阴性19例。

1.1.2 护士资料 NCP隔离观察病区护士9名,其中一名护士长,均为女性,年龄27~43岁,平均(33.22±5.67)岁;学历:本科6名,大专3名;工作年限:5~10年5人,>10年4人;护师能级:N02 6人,N13 2人,N24 1人;职称:住院医师6人,主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有感染科、危重症、呼吸科工作经验者6人。

1.2 方法

1.2.1 构建SBAR沟通模式下NCP疑似患者病情观察及汇报表 按照S-B-A-R的顺序观察患者病情并进行汇报,表格具体内容:S即situation(状态),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卡号、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留观床号、入观察室时间、本班内发生的病情变化;B即background(背景),指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用药史、异常检查结果(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胸部CT、病毒核酸结果、化验危急值)、治疗护理措施;A即assessment(评估),指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体温、血氧饱和度)、特殊用药治疗、病毒核酸检测时间(注意第一次检测时间,如果结果为阴性,需要至少24小时后留取第二次标本)、潜在并发症、患者心理、患者依从性、高危护理风险因素评估、隔离执行情况;R即recommendation(建议),建议下一班应急处理、病情关注的点,以及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时需要关注的点。NCP疑似患者SBAR病情观察及汇报表见附表,设计时考虑到大多数留观患者的平均留观时间在2天以内,所以表格中预留三天护理记录位置,方便护士在一页记录单中快速掌握患者病情信息,且其中部分内容是在患者入NCP隔离观察病区时就可以一次采集完成,以后护理记录在没有变化情况下只需要进行勾选,以减少护士的书写。1.2.2 培训护士正确使用 根据NCP隔离观察病区的护理排班,确定每班的组长,培训时重点培训组长正确使用SBAR病情观察及汇报表;培训内容包括SBAR沟通模式的使用原因、优势、意义及如何正确填写;根据患者留观时间短、基础疾病多样、护理观察重点等特点,为了规范交接班及病情汇报的内容,设计了不同留观时间段的案例模板,以方便护士尽快掌握运用。使用过程中,护士长每天检查SBAR病情观察及汇报表的书写情况,督促书写的完整性、正确性。

附表 NCP疑似患者SBAR病情观察及汇报表

1.2.3 使用流程 ①患者进入NCP隔离观察病区后,责任护士及时打印NCP疑似患者病情观察及汇报表,并就其中S、B两个内容进行病史采集及填写;②病史采集完毕后,护士整理A相关评估内容,并向责任医生进行汇报;③听取护士汇报后,责任医生拟定诊疗计划,在此基础上护士拟定护理计划,按照R实施护理计划并记录;④每班有内容改变时,及时在上面书写;⑤每日晨向医生汇报病情和每班护理交接班时,按照表格中的内容逐个进行。

1.3 评价指标

1.3.1 护理交接班时间 NCP隔离观察病房护理排班时,主要考虑到工作强度、防护用品的有效时间、工作人员的舒适度等问题,每天设置为4个班次,每个班次的时间4.5~7.5小时,所以每天有四次护理交接班;每次时间统计从接班护士进入隔离观察病房开始计时,到交班护士完成交班任务离开隔离观察病房停止计时。对照组收集到14个护理交接班时间,观察组收集到26个护理交接班时间。

1.3.2 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使用我院统一使用的《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有12个条目,采用Liktert 5点评分法,即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得分1~5分。对照组发放30份满意度调查表,观察组发放47份满意度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7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护理交接班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施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率描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交接班时间比较 观察组护理交接班时间(21.50±2.20)min,对照组护理交接班时间(26.50±1.70)min,组间差异显著(t=7.397,P<0.01)。

2.2 实施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调查47例次,满意例次为41;对照组调查30例次,满意例次为20;组间差异显著(x2=4.706,P<0.05)。

3 讨论

3.1 SBAR沟通模式的运用,保证NCP隔离观察病房患者安全 NCP隔离观察病房是一个临时成立的病区,主要收治NCP疑似患者,在工作中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疑似患者留观时间普遍较短、周转快、再加上患者本身基础疾病多样化,责任护士难以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主要病情进行掌握,从而影响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的全面性;②组成NCP隔离观察病房的医护人员大多是从各个科室临时抽调,专科业务不熟练,尤其对患者病情观察、隔离防护措施、潜在并发症观察及预防等没有规范,从而影响到医护、护护之间的配合;③隔离观察病房因自身工作特点,每班工作时间设置偏短,造成交接班次数比普通病区多,一般一天可达四次,对信息连续、有效传递要求高。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缺乏规范的交接流程及内容,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全面,从而导致医护之间、护护之间沟通不良,包括信息不足或不明确、交流障碍、信息没有及时有效传递等。SBAR是一种标准化沟通模式,主要有S(状态)-B(背景)-A(评估)-R(建议)四部分组成,分别表示目前发生了什么、什么情况导致的、我认为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1]。国内已有研究证明,SBAR沟通模式可以保障医务人员之间进行安全有效的交流,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交接耗时,提高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2],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普遍,主要运用在四个方面,包括护士向医生汇报病情、患者转运交接、护理交接班、护理教育[3]。所以SBAR沟通模式的运用,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有效性和准确性,使护理工作与医疗工作紧密结合,很好地保证NCP隔离观察病房患者的安全。

3.2 SBAR沟通模式的运用,促进了医护之间、护护之间的协作 SBAR沟通模式通过规范沟通内容及流程,帮助护士快速完成患者病史采集、病情掌握和风险评估,向医生及时提供患者病情信息,医师可根据护士提供的信息及患者的病情确定诊疗方案,此外,护士可以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实验室结果及时反馈医生,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同时医护协作紧密使患者得到了更加安全、高质、高效的诊疗和护理,有利于NCP患者的早期诊断,切实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SBAR沟通模式的运用,受到护士的欢迎和支持,因为通过这种标准化沟通模式,接班护士可以预先知道交班护士想要传达的信息,交班护士也知道接班护士希望了解的信息,即使参与交接班的双方护理人员之间不熟悉,也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接班护士可以快速了解患者信息,从而避免一些因为交接不清而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促进了护护之间的协作,提高了整个护理团队的凝聚力[5]。

3.3 SBAR沟通模式的运用,缩短护理交接班时间 对照组往往因为病情交接不清、患者既往病史遗漏、实验室指标(尤其是病毒核酸检测时间、结果)不详、护理文书书写繁琐等问题,导致需要反复交接班程序,延长护理交接班时间。观察组按照NCP疑似患者SBAR病情观察及汇报表的项目进行逐个交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避免遗漏,同时大大简化护理交接文书的书写,从而将护理交接班时间平均缩短了5分钟。

3.4 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因为NCP是新发传染病,在对疾病认识不足和时间仓促的情况下,临时制定的NCP疑似患者SBAR病情观察及汇报表单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且在临床使用时需要加强培训和督查力量,以保证执行到位。

猜你喜欢
交接班沟通模式汇报
SBAR沟通模式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人大建设(2020年3期)2020-07-27 02:48:42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传媒评论(2017年4期)2017-07-10 09:22:56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科学生活(2017年1期)2017-03-20 04:01:04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8:00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你了解自己的沟通模式吗?
文苑(2015年11期)2015-11-09 11: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