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妍芳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 济源 459000
结肠癌是一种原发于结肠黏膜上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多采用结肠癌根治术后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疗法治疗,虽可挽救患者生命,但由于改变了原有排便方式,患者失去自主控制排便能力,给其带来较大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故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有效护理干预。时效性激励护理是一种通过把握多方面激励办法、有效激励时机等,充分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的个性化护理模式,有助于调整患者心态,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促进疾病康复[1-2]。鉴于此,本研究收集2019年4月—2020年4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术后造口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对结肠癌术后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收集2019年4月—2020年4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结肠癌术后造口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的46例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观察组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41±8.76)岁;体质量53~73 kg,平均体质量(63.24±5.29)kg;病理分期:Ⅱ期19例,Ⅲ期27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2.83±8.65)岁;体质量52~74 kg,平均体质量(63.52±5.31)kg;病理分期:Ⅱ期17例,Ⅲ期2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3]中结肠癌诊断标准,且经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结肠癌者;②均于我院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且行结肠造口术者;③无肿瘤转移或复发者;④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完整者。(2)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②精神状态异常,无正常认知、沟通能力者;③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④存在自身免疫缺陷者。
1.3.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予以肠造口针对性护理,针对饮食、结肠造口皮肤、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心理变化等基础护理,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对患者自护能力进行指导,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等。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时效性激励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患者文化程度、性格、家庭环境等情况,并通过问答形式了解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2)语言、行为激励:在患者出现生理、心理上改善,或完成某项任务后给予患者语言上的肯定表扬,适当予以行为激励,如:竖大拇指、给予书籍物质奖励、将该患者当做正面教材组织同病区患者进行交流等。(3)成功案例激励:向患者耐心介绍治疗新进展以及可行性,为其例举治疗成功案例,让患者和生存期较长患者进行交流,以促进患者接受身体变化,以积极健康心态面对病变。(4)情感激励: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造口护理手册,包含造口袋更换流程、造口患者日常生活指导、常见并发症处理等内容,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学习手册知识,充分调动其主动康复治疗热情,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5)榜样激励:每月定期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让康复较好患者结合自己实际经验针对如何预防并发症等进行分享交流,以促进患者自我效能感提升。(6)利益激励:向患者及家属分析良好护理对疾病康复的必要性及益处,向患者说明若不能进行科学有效护理则可能导致治疗费用大幅增加,激发患者尽早康复心理。(7)社会激励:患者出院前向其说明出院后护理重要性,组建所有肠造口患者微信群等交流平台,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同时患者可以在群里分享所遇到问题等,大家共同探讨解决,以使患者感受到社会支持力量,强化健康信念。(8)家庭激励: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进行深入交流,对其进行结肠癌相关知识宣教,帮助家属树立正确应对疾病态度,针对如何引导患者心理、情绪等向积极方向发展对家属进行指导,鼓励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患者积极鼓励和关心,以促进患者勇敢面对疾病。患者出院后,叮嘱家属至少有1人陪伴患者,针对患者不良情绪予以及时疏导,让患者感受到温暖的家庭氛围,提升其治疗信心。
(1)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管理量表(PIH)[4]评估,共3个维度:疾病知识掌握、自我监测、核心管理能力,满分为88分,评分越低,代表自我管理能力越好。(2)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5]评估,共10个维度,每个维度采用1~4分计分,分值范围为10~40分,得分越高代表自我效能越高。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以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以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PI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IH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PIH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PIH评分比较(±s) 分
组别观察组(n=46)对照组(n=43)t P护理前42.51±6.34 41.89±6.27 0.464 0.644护理后21.46±4.83 32.87±5.35 10.573<0.001 17.913 7.176<0.001<0.001 tP
护理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SES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GSES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GSES评分比较(±s) 分
组别观察组(n=46)对照组(n=43)t P护理前18.53±3.26 18.62±3.24 0.131 0.896护理后31.25±5.67 25.43±4.39 5.388<0.001 13.191 8.185<0.001<0.001 tP
结肠癌是指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治疗在该病治疗中处于核心地位,虽在术前会对患者肿瘤位置、病情、肠道准备情况进行评估,可降低手术风险,利于挽救患者生命,但由于造口后患者一直处于失禁状态,加之缺乏对疾病认知,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尤为重要。而常规结肠癌术后造口护理多关注疾病康复、预防及减少并发症发生,往往忽视了患者主观能动性对疾病预后的重要作用。
时效性激励护理是一种通过把握多方面激励办法、有效激励时机等,充分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的个性化护理模式,有助于调整患者心态,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促进疾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IH评分较低,GSES评分较高,提示结肠癌术后造口患者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分析其原因在于,该护理模式中,通过对患者文化程度、性格、家庭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据此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有利于护理工作各个环节较好开展。在患者出现生理、心理上改善,或完成某项任务后,给予语言和行为上激励,能够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感,通过对其努力予以肯定,可极大增强患者治疗信心[6]。通过向患者例举以往治疗成功且生存期较长案例,并向其介绍治疗新进展以及可行性,能够使患者树立积极心态接受身体变化,提高治疗积极性。通过向患者发放包含造口患者日常生活指导、常见并发症处理等内容的护理手册,并鼓励其积极主动学习手册知识,利于充分调动患者主动积极治疗的激情。通过让康复较好患者结合自己实际经验在每月定期交流会上进行分享,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7-8]。利益激励中,通过向患者说明采取积极护理的好处,及护理不当可能产生的治疗费用增加情况,能够激发患者尽早康复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9-10]。社会激励中,通过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微信群等交流平台,一方面利于患者学习疾病知识,另一方面患者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较好反馈,从而强化其健康信念,提升生活质量。家庭激励中,通过引导和指导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者积极鼓励和关心,能够使患者感受到温暖的家庭氛围,从而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和意志力。
综上所述,结肠癌术后造口患者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