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影像学在鉴别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4-20 13:26邱小菊
系统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哺乳期乳腺炎肿块

邱小菊

阜宁县中医院超声科,江苏盐城224400

乳腺炎和乳腺癌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非哺乳期乳腺疾病,它们在临床症状、钼靶X线影像学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但在病变性质和预后上具有根本区别:非哺乳期乳腺炎属于良性病变,预后较好,而罹患乳腺癌的患者多为预后不良、病死率高[1]。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技术不仅能准确定位可见肿块、结节病灶等共性特点,还能够发现微小钙化灶、对病灶的形态学特点、边界进行具体描述,更能反映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状况,这些都是乳腺炎和乳腺癌在超声影像学上的细微差异,从而更加准确地鉴别良、恶性病变[2-3],该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于该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28例作为BI组(乳腺炎组),选取同时期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BC组(乳腺癌),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和超声影像学表现特点,分析多普勒彩超检查手段对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和乳腺癌患者共计48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因乳腺胀痛、乳头溢液、凹陷、乳腺结节肿块等症状就诊检查;②均在该院择期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和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或乳腺癌,并在术前接受触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③患者临床资料、病理检查资料应完整;④患者按要求接受超声检查和手术治疗,之前未接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放化疗治疗和手术治疗;⑤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的目的、方法、意义均详细了解,自愿签订相关协议;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排除标准:①处于哺乳期妇女;②合并脏器功能不全;③意识不清晰、存在认知障碍;④对超声检查具有禁忌证。

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将48例分为两组。其中BI组28例为乳腺炎患者,年龄32~56岁,平均(43.4±4.6)岁;产次1~3次,平均(1.5±0.5)次;确诊病型:慢性乳腺炎16例、肉芽肿性乳腺炎8例、乳腺囊肿4例。BC组20例为乳腺癌患者,年龄33~54岁,平均(43.2±4.4)岁;产次1~4次,平均(1.7±0.7)次;病理类型:单纯性乳腺癌14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髓样癌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产次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该研究应用西门子SONOLINE G60S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在术前对两组乳腺病患者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所用探头为线阵探头,频率7.0~10 MHz。检查时患者处于仰卧位,上举双臂,充分暴露双侧乳房,用探头探查病灶,扫描范围应包括触诊发现的乳腺肿块区域、腋窝淋巴结区域、引流区域,观察并记录肿块的形态、边界、大小、位置、内部回声信号、病灶周边及内部血流状况、是否钙化等,从不同的角度对特征影像学表现进行捕捉、摄片,由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进行评估和鉴别病型,若结果不一致需再行检查并经讨论达成一致结论后做出诊断。良性(乳腺炎)标准: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或欠清、低回声信号、少量微小钙化灶、腋窝淋巴结正常、血流分级0~Ⅱ级;恶性(乳腺癌)标准: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毛刺、病灶呈现不均匀低回声信号、砂粒样钙化、腋窝淋巴结紊乱甚至消失、血流分级Ⅱ~Ⅲ级。

1.3 观察指标

包括诊断符合率(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病灶(肿块)超声影像学分布统计: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钙化灶、腋窝淋巴结改变、血流信号分级≥II级患者比率;肿块超声血流信号分级标准:0级:肿块内部无血流信号;I级:内部有少量血流信号,可见1~2处细小管径点状血流;Ⅱ级:中等血流信号,可见1条主血管生成或2~3条小血管;Ⅲ级:血流丰富,肿块内可见网状血流或可见连通血管≥4条。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对于乳腺炎和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分析

BI组、BC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和90.0%,两组符合率均超过80%,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乳腺炎和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发现,BC组中边界欠清(80.0%)、形态不规则(70.0%)、钙化灶(75.0%)、腋窝淋巴结改变(95.0%)、血流信号分级≥II级(90.0%)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BI组边界欠清(42.8%)、形态不规则(35.7%)、钙化灶(35.7%)、腋窝淋巴结改变(53.6%)、血流信号分级≥II级(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灶超声影像学特点分布情况比较[n(%)]

3 讨论

研究认为[4],在临床症状上,非哺乳期的乳腺病变多具有乳头肿块、乳腺肿胀、疼痛、乳腺结节和乳管堵塞和分泌物溢出等相似特征,但从病理学角度上讲,良性病变(乳腺炎)包括乳腺囊肿,主要为因乳管扩张引起的炎症反应;而乳腺癌则是由于癌细胞侵袭乳腺周围组织,导致乳腺异常增生、堵塞乳管,引起内分泌紊乱[5]。由于乳腺炎和乳腺癌患者一般具有乳腺肿块、胀痛、结节、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仅凭触诊、常规体查和分辨率较低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难以准确进行鉴别,容易出现误诊情况,并给后续的治疗和干预带来不良影响[6]。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7],基于良、恶性乳腺病变的病因和病理特点不同,病灶的影像学特征也应具有本质差异性,因此临床可以以此作为突破口来鉴别乳腺炎和乳腺癌。超声技术不仅能利用回声信号差异直观、立体地反映出病灶与周边正常组织的差别(肿块内部呈现低回声信号),准确定位病灶,还能够根据回声信号的强度变化和影像学特点准确描述病灶大小、边界、钙化情况,这些信息都有利于发现细小病灶;此外,大量临床研究还表明[8-9],良性肿块内部血流不丰富,而恶性肿瘤内部血管容易出现增生,因此彩色超声技术则更具优势,还能准确反映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对病灶血流进行分级,从而判断良恶性。

该研究结果提示:诊断符合率:BI组为85.7%,BC组为90.0%,两组符合率均超过80%,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彩色超声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均较为突出,具有适用性;影像学表现分布:BC组中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钙化灶、腋窝淋巴结改变、血流信号分级≥II级患者占比显著高于BI组(P<0.05),表明恶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标准为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毛刺、病灶呈现不均匀低回声信号、砂粒样钙化、腋窝淋巴结紊乱甚至消失、血流分级Ⅱ~Ⅲ级。上述结果也与徐珺[10]关于乳腺炎组中超声确诊准确率94.20%,高于乳腺癌组中准确率78.13%(P<0.05);两组患者肿块部位超声均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炎组在病灶微钙化灶、内部血流信号级别方面均显著低于乳腺癌组(P<0.0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且良、恶性乳腺疾病在超声影像学上具有显著差异,有助于临床进行临床鉴别。

猜你喜欢
哺乳期乳腺炎肿块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哺乳期乳房一个大,一个小怎么办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