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觉得那是在金字塔最底端的、永远坚固的基石,却不知道有一天我们会恐惧未知的连根拔起。
这一年或许是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有停下来思考的机会,忽然发觉多年来我们奔跑着往前走,希望创造更好的生活,却因此也忽略了基本的生存问题。我们觉得那是在金字塔最底端的、永远坚固的基石,却不知道有一天我们會恐惧未知的连根拔起。我想起了那副油画,对自然的敬畏和在生存面前虔诚地低下头,那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拾穗者》,画面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捡拾剩余麦穗的情景。
《拾穗者》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她们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长期的劳作未必能获得丰厚富足的生活,她们弯曲的身体也同样预示着生存的压力。这种动作和躯体体现了她们的忍受和谦卑。
与此同时有一部关于浪费的纪录片《我与拾穗者》,这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祖母艾格尼丝·瓦尔达的作品。在这个纪录片里瓦尔达用一种散文似的叙述与充满诗意的画面记录了法国乡村的拾荒者。他们有失业的中年汉、单身母亲、独居老人,还有艺术家、城市愤青、老师等等,他们看似毫无相关性,他们看似每个人的生存目的以及拾荒动机截然不同,却各自都做着同样的拾荒者的事情。他们看似都为生存而奋力前行,却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标准。有些人拾荒是因为生活所迫,需要找到生存的一线生机,另一些人拾荒或许正如纪录片中所记录的那个拾荒失业者一样,他说“当我看到这些全被浪费,而一些人却没东西吃,这真是一种耻辱。”那是一种对于消费主义社会的控诉。而还有一些拾荒就像那个片尾的硕士学位的年轻素食者,他曾是大学助教,他每天在火车站卖报,拾取市场丢弃的食物,却每晚为避难所的文盲们无偿上课。这一类拾荒者,他们通过拾荒找到了自己新的价值。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状态,却让我对于这些流浪者产生了探索与敬畏的心情。
拾荒的生存困局,无须被过度美化,只是拾荒者们也在尽力找到他们可以和自然和平共处的机会。每个人的生存价值不同,也许大学助教可以在拾荒的过程中找到传教授业的机会,也许艺术家可以在拾荒的过程中汲取艺术的想象力和灵感;也许单身母亲能在拾荒的过程中找到温暖和庇护;也许失业者能在拾荒的过程中找到信心和机会。谁又能说拾荒不是“拾穗”,拾穗是自然的馈赠,而拾荒者是社会文明冲击的产物,两者的相同之处是产品的价值再利用。或许拾穗者与满脑都是现世价值观的人们有明显的区别,当我们在感慨他们“落魄江湖”的困境时,他们却用他们自在的生存方式与自然和解,创造着他们独有的乐趣和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