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巧红 郝高峰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积淀,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引起了全社会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潮。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时期。在《中国诗词大会》的启发下,开展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实现两个的有效融合,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语文诗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对于培养传统文化素养很有帮助。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诗词大会》和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小学语文;诗词教学;融合
一、 引言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促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培养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也进一步激发了中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因此,教师在开展诗词教学时,可以实现和《中国诗词大会》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对其传统文化素养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古诗词教学效率。
二、 《中国诗词大会》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受到了来自各个不同阶段的人的喜爱和观看。在节目中涉及的古诗词内容大都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过的且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并且节目在比赛环节设置上比较为简单,非常适合中小学收看,并激起小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和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对语文古诗词教学得到启发,并在结合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对《中国诗词大会》的优秀经验进行借鉴和融合,以便实现古诗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以及教学理念的创新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高效的古诗词教学,可以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文化素养,强化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对于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 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兴趣不高
中国古诗词具有一定的时代文化背景,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才能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较差,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久而久之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古诗词学习越来越不重视。通过观看《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被节目中出现了优美的古诗词句,新颖的节目比赛环节等吸引,教师从中得到教学启发,对教学理念进行优化创新,迎合小学生的学习诉求。
(二)教学方式落后
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的事物接受能力较快。但是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形式单一,内容古板单调,对学生吸引力不大。例如,在学习《悯农》这一古诗词时,由于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不了解,教师也只是让学生在认识生词之后,就自行背诵,对背景知识没有进行详尽的讲解,导致学生不能透彻了解诗词的含义,从而学习效率不高。
(三)教学内容单一
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经过专家对诗词的专业解析,可以了解到,对古诗词的讲解形式的多样化,古诗词涉及的内容是丰富的,而且灵活性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对小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足,课程准备不充分,对古诗词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了解,而且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等因素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要求学生进行熟练背诵,对诗词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知之甚少。古诗词是诗人内在情感的精炼表达。如果学生在背诵时不能进行情感地带入,就不会体会到诗词的真正含义。
四、 《中国诗词大会》和小学语文诗词教学融合策略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动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法创造性思维,提升学习效率。《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比赛环节上设置比较灵活和多样,每一种比赛形式都对观看者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把观看者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节目中去。在节目的每一个环节,例如,诗词句填字,诗句识别等,都吊足了观看者的胃口,让观众在津津有味的观看中,学习到了古诗词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在节目的其中一个环节中是要专家画出一幅画,让参赛者通过绘画的欣赏,猜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诗句。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参赛者的逆向思维,实现了比赛形式的创新,具有事半功倍的节目效果。
所以,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学理念进行积极创新,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不要仅仅对诗词作者、生词、名句等进行解读,更高应用创新型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的搜集与诗词相关的图片等,在多媒体上进行播放,强化学生对诗词和图画之间的联系的认知,实现抽象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的转变。此外,教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诗词朗诵比赛,学生在朗诵之前,要对诗词的历史背景进行详尽地了解,并掌握诗人在写作诗词时的境遇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情怀。学生在此基础上,对诗词的内涵具有充足的了解,更加了解诗人的写作心境,产生同理心,从而在朗诵时更加富有情感,实现情感上的升华,有助于培养文化素养。
(二)了解写作背景
感知诗词写作背景,了解诗词的思想情感,培养内在文化素养是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主要目标。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或者感怀家国情怀,或者感叹离别愁苦,或者是感念春华秋实等,都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的升华和凝练。只有了解写作背景,才能真正了解诗词的内涵。在《中国诗词大会》中,每出现一首诗词,现场逐渐就会对诗词的写作背景,诗人当時的生平境遇,思想情怀等进行详细地解析,从而让观众对耳熟能详的诗词具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甚至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由此可见,对诗词背后的心境进行了解,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前提。
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要充分学习《中国诗词大会》的优点,在具体的诗词讲解学习之前,对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诗人的实际境遇等情况,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传输,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眼界,树立历史文化观念,从历史的角度阅读和理解古诗词,对诗词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具有更加真挚的感知。只有站在古人的角度去解读古诗词,才能做到对诗词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学习《中国诗词大会》中的讲解方式,把古人经历、历史文化背景,转化为现代化的语言,以真挚的情感,故事性的语言,向小学生娓娓道来,既可以吸引注意力,而且能够把学生引导到诗词背景的真实情境中去,让学生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认知,从而提升内在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