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奇嵩
(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抑郁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多采用药物治疗方案。有关研究表明,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心理治疗,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动力取向治疗的基础是“精神分析学”,主要是将心理、生物以及社会因素等紧密结合,对患者实施心理疗法,有助于精神病性症状的改善[1]。本文择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观察动力取向治疗用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纳入病例是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精神病性症状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动力取向治疗,其中观察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25~61岁,平均为(42.38±5.96)岁。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26~62岁,平均为(43.11±6.03)岁。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抗抑郁药物,主要为50~100 mg舍曲林胶囊,30~60 mg米氮平,20~40 mg帕乐西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观察组43例采用动力取向治疗,主要内容包括:医生用亲切的态度,向患者介绍自己,有助于和谐护患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利展开治疗。医生告知患者动力取向治疗目的以及治疗流程等,并告知其遵守治疗规则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医生对患者的烦恼耐心倾听,促使患者认识自身抑郁情绪,重新了解自己,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2]。医生引导患者分析抑郁原因,充分尊重患者,指导其改变自身的看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规划,从而改善负性情绪。上述方法治疗频率为50 min/次,1次/周。部分患者具有自杀史,在治疗初期签署相关协议,协议明确规定,患者在治疗中存在自杀行为或倾向,需立即接受精神治疗[3]。
1.3观察指标:分析治疗效果,根据不同的治疗程度可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患者在治疗后精神状态基本稳定;有效:患者在治疗后精神状态有所好转;无效:患者在治疗后无好转现象,甚至病情加重,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
分析HAMD评分,观察患者HAMD情况,详细记录并实施对比。
分析生活质量,利用科室自制的生活量表进行分析,主要分为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以及情感职能四个维度,分值为100分,观察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分数高即生活质量好,详细记录并实施对比[5]。
2.1治疗效果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97.67%)较对照组(83.72%)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例(%)]
2.2HAMD评分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HAMD评分对比分)
2.3生活质量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好,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对比
在临床中,抑郁症属于常见精神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但是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环境、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是引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抑郁症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兴趣减退、心境低落以及悲观绝望等,甚至降低自我评价,产生思路闭塞、言语不畅以及反应迟钝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6]。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大部分都是情绪低落伴有食欲减退、被害妄想症等症状。针对抑郁症患者给予动力取向治疗方案,对患者心理世界进行探索,从客体关系、心理学、精神分析等方面展开评价,分析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模式、人际关系、防御机制以及自尊条件等[7]。医生充分了解抑郁症患者防御机制以及相应的客体关系之后,能够理解患者行为症状。绝大多数患者的防御方式是分裂和投射的,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内心焦虑和恐惧,甚至将焦虑和恐惧模糊化,从而逃避客体的惩罚。对于这种现象,医生对患者必须保持耐心,给抑郁症患者提供空间,控制个人情绪,从始至终坚持中立角度,从而达到修补患者心理裂痕的效果。本文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有效率(97.67%)较对照组(83.72%)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好,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利用动力取向治疗方案,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