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视域下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评价与实证分析

2021-04-19 12:40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意识院校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300)

1 引言

随着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各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各行业一线的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很强对手能力的实用技术型人才,即“职业技能型”复合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以满足各行业工作一线的需求为目标,以辅助提升工作实效为目的,注重教育教学的“实用性”。这既需要加强传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强化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加强应用场景的实践,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新组合。在此背景之下,以培养新型创新创业人才为指向的高职院校需要重新调配资源,以提高学生创新素养为导向,摒弃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弊端,对传统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科学规划教育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积极探寻、设计、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从普及信息素养教育向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推进,重视创新素养的评价,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创新素养,尽管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但通过综合初景利[1]、代金晶[2]、黄红梅[3]等学者的观点,信息素养教育范畴内的创新素养是信息素养在创新创业环境下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拓展、深化,是培养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技能进行融会贯通后重新组合的能力,从而使其在工作和学习中产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

关于创新素养,心理学家对其研究始于20 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认为智力是由操作、内容和结果所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从这一结构出发,逐渐概括出了创造力构成的两大指标,即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4]。在评价方面,国外已经形成了针对信息素养较为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美国的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英国的 《英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澳大利亚的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信息素养评估框架》 等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从多重角度对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能力进行了测评。国内方面,目前较有影响的两个相关标准分别是北京高校图书馆学会发布的 《北京地区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 和高校图工委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组发布的《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指标体系》[5]。另外,代磊[6]、黄晓斌[7]等多位学者也分别从信息生态学、新媒体环境、云模型等多角度提出了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并予以了实证分析,但这些评价研究的对象一方面主要针对本科院校学生,另一方面其评价的重点依然局限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知识、信息道德等传统的信息素养层面,对于创新素养的评价研究特别是结合高职院校特色的指标体系依然缺乏,无法准确、定量地评价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素养能力和水平,因此有必要重视高职院校创新素养评价指标的制定,从而更好地指导高职院校创新素养教育的开展。

2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素养评价指标构建

在综合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对于创新素养的内涵与结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以及“创新创业”环境下创新素养特征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甘秋玲等[8]的创新素养5C 模型中对于创新素养要素的描述,本文着重从“素养”的角度来阐述“创新”这一历久弥新的概念,确定以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实践4 个维度构建创新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将高职学生创新素养教育的评价指标划分为4 个一级指标、15 个二级指标,并对每个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具体描述,完成对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表1)。

3 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实证分析

根据指标体系,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30 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集中调查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创新素养现状。该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改革工作,多次在全国高职高专信息素养大赛及广东省高职高专信息素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因此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职学生的创新素养现状。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如专业、年级以及对创新素养基本情况的了解,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第二部分是根据创新素养构建的指标内容设计对应问题。问卷采用二级指标作为问题概括,共15 个二级指标27 道题目,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星网络调查的方式,共有958 名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交了调查问卷,剔除无效问卷22 份,有效问卷共936 份,有效回收率接近98%。笔者用SPSS分析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了问卷内在一致信度检验方法,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974,大于0.7,说明此次问卷回收数据内在一致性好,问卷数据信度检测通过,可继续进行分析。

3.1 创新意识

“创新创业”环境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持此观点的学生比例达42.95%;在创新意识的敏感性和保存意识方面,超过51%的学生选择一般认可;在其安全性意识方面,有19.87%的学生选择了非常认可,55.1%的学生选择了比较认可,说明目前高职学生对于创新意识的安全性比较重视,安全意识较强,如表3 所示。

表1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养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tudents'innovation literac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表2 样本描述性统计信息Table 2 The sampl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3.2 创新人格

在创新人格层面,48.72%的学生对于冒险性持一般认可的态度;在好奇心和挑战能力方面,超过50%的学生持比较认可的态度,说明高职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创新性事物有着比较强烈的兴趣,也愿意接受挑战;在想象力是否丰富以及是否愿意多途径解决问题方面,50%的学生都选择了一般认可,超过30%的学生选择了比较认可,说明高职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如表4 所示。

3.3 创新思维

在创新思维方面,50%以上参与调查的学生认为自己不管是在发散思维、辅合思维、重组思维的能力方面都非常一般;超过3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这些能力方面比较好;仅有6.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发散思维和重组思维能力很强,有8.2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辅合能力很强,这也说明目前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普遍偏弱,如表5 所示。

表3 高职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现状 单位:%Table 3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表4 高职学生创新人格能力现状 单位:%Table 4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novative personality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3.4 创新实践

在创新实践能力的4 个维度方面,55%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一般,特别是在搜集信息方面,60.59%的学生认为个人搜集信息的能力一般,仅有5.29%的学生认为自己搜集信息的能力很强,这也反映出目前高职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总体偏弱,如表6 所示。

由调研可知,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素养能力整体处于中下水平。在对创新素养基本情况的调研中,尽管有88.82%的学生都认为创新素养重要或非常重要,自己也愿意参与创新实践的各类尝试,但调研结果显示:在创新意识方面,高职学生能够意识到创新能力对其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信息安全意识较强,但其敏感性和保存意识偏弱;在创新人格方面,高职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创新性事物有着比较强烈的兴趣,也愿意接受挑战尝试,但其冒险意识不够强,想象力不够丰富,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偏弱;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则存在相关能力普遍偏弱的现状。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82.94%的学生认为是学校创新氛围缺乏,也有67.65%的学生认为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还有61.76%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教育制度存在问题。对于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素养能力,51.76%的学生选择了学校教育,还有26.47%的学生认为个人素养能力需要提升。在本次调研中,尽管80%的被调研者表示学校有开设创新素养类课程,但课程的开设目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因此学校有必要改革创新素养类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能力。

4 基于“创新创业”的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能力提升对策

4.1 优化定位,建立有利于创新素养培养的长效机制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能力,首先应从顶层规划入手,制定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的宏观和微观政策,从学校层面对创新行动予以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宏观方面,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创新管理组织机构或专门的创业学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集决策、指挥、控制、反馈于一体的组织管理制度,优化创新素养培养的定位,通过战略规划和管理模式的革新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文化的营造,建立有利于创新素养培养的长效机制。

表5 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现状 单位:%Table 5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表6 高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现状 单位:%Table 6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微观方面,学校应鼓励二级学院制定详细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对于应用型项目应注重依托创新创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思维;对于理论型项目应注重结合学生创新研究的需要,使其多角度去思考和认识事物,以拓展其创新思维,提升其创新意识,着重训练学生应用和转化信息的能力;对于活动型项目应注重训练学生系统分析问题、数据预测的能力;对于营销型项目应注重学生新技术的培训,依据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发展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为学生提供接触新技术、新应用的机会,着眼于培养学生运用新媒体思维提升创新技能[3]。

4.2 重塑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创新素养教育理念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创新素养教育,就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由传统的信息素养转向创新素养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在教育理念方面,高职院校应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自觉性,加强创新素养培养、引导,让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伴随着专业知识的学习,使之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不断完善,持续发展。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将发生较大的转变:教师要摒弃传统照本宣科、默守陈规的教学方式,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区分学生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其理清思路,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方向,并适当鼓励其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学生自身则要注重做好自我认知,找准发展方向,激发自身创新潜能,在创新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同时,学校应创造适合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学习的环境,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实训中鼓励容错纠错,以增加学生对于环境、生活的敏感性与创意性[9]。

4.3 围绕四大维度改革创新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

在教育内容方面,应围绕“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实践”4 个维度改革现有的信息素养课程,由传统的信息素养走向创新素养。

在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应注意:①积极营造以创新为主流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对创新理念的传播,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②重视网络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甄别有价值的信息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网络责任感和规范意识的培育。网络信息意识教育应当做到让大学生“接触网络——获取信息;解读网络——批判性地接受网络信息;利用网络——借助网络工具和生活,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见解并维护自己的合理利益。同时身为网民中的一员,应加强网络规范意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10]。

在创新人格的培育方面:①应建立不同专业、不同类型学生的互动交流机制,鼓励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鼓励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鼓励学生具备批判思想和竞争意思,彰显其个性,激发其想象力和挑战意识;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实验、提倡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相结合;③提高高职生的专业信息素养能力,通过融合信息重组加工相关理论和案例教程,让学生掌握信息搜集、加工、重组的能力,形成具有自己观点的创新信息,重视其信息检索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授其信息资源分析、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标准。

在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应通过完善创新教育体系,丰富创新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创新活动,通过兼顾创新素养培养领域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情境式学习任务,通过基于情境与问题引导的方式,促进高职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为此,胡卫平团队提出围绕“激发内在动机-产生认知冲突-促进自主建构-重视反思评价-注重应用迁移”的基本理念组织教学活动,并提出思维型教学的课堂应包含6 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思、应用迁移,鼓励创新思维的产生[11]。

在创新实践方面,应积极开展各种创意竞赛活动,将创新素养教育内容融入其专业课程,通过实践学习培养学生查找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其新创意的产生并鼓励形成新的创新方案、产品或成果。学校一方面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创新实践条件、实践项目、实践环境和实践指导,使其能够学以致用,在模拟实践中得到锤炼;另一方面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的岗位和机会,以增强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反哺其创新理论知识,加速创新成果的产生与转化[12]。

4.4 借助新媒体技术,提升创新素养的教育手段

在创新素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重借助新媒体技术提升创新素养的教育成效。LEDBETTER等学者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新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SIGALA 的研究则指出新媒体工具使人们能够通过自我组织的社会网络进行连接、沟通和协作,并通过对话、互动和反馈促进群体内的信任、协作以及知识共享和创新[13]。因此,高职院校在创新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广泛借助跨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视频技术、社交技术等,训练学生对现有数据进行挖掘,并进行数据可视化,结合数据解读评估活动实效,以此训练学生信息挖掘和信息转化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以平台化的思维为学生提供大数据基础服务模拟环境,让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通过平台工具、数据分析、用户画像和用户行为分析等方式完成数据分析,指引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精准化营销、实时运营决策、实时监控,全面训练其创新技能,为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意识院校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