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莹华,温芳芳,丁素文,郑伟英,杨木兰
(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高压氧治疗是机体处于高于大气压的环境里,通过吸入高浓度(85%~100%)的氧来治疗疾病的过程。在高压下吸氧,能够让患者血中氧的溶解量明显增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及各种重型颅脑损伤等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躁动等症状,在高压氧治疗中常因不合作、不愿戴面罩甚至抓掉面罩,使面罩佩戴困难、佩戴不紧密,导致氧气外漏、吸氧疗效差,与此同时也因舱内氧浓度过高,存在不安全性[1]。国内学者研究表明[2]:成人单人高压氧舱患者的约束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一般意识不清,甚至烦躁不安,且部分患者带有尿管、胃管、静脉留置针等,如未采取有效的约束,将增加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2]。高压氧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从患者进舱到出舱,需要经历升压、稳压和降压过程,研究一种固定牢靠、安全有效的输氧面罩可以提高患者吸入氧浓度,在保证吸氧治疗效果的同时又不会漏氧,以此来保证高压氧舱内的环境安全[3-4]。本研究以高压氧治疗的躁动患者为对象,探讨自制固定带在躁动患者行高压氧治疗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高压氧治疗的60 例躁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53.12±7.78)岁;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54.24±6.6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进行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或者各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躁动等症状;在高压氧治疗中不合作、不愿戴面罩甚至抓掉面罩,使面罩佩戴困难、佩戴不紧密,导致氧气外漏等患者。排除标准如下。绝对禁忌证:未经处理的活动性出血和未经处理的气胸。相对禁忌证:合并传染性疾病;未经处理的恶性肿瘤;重症上呼吸道感染;重度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重度鼻窦炎等。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氧面罩佩戴方式[4]。常规戴面罩方法就是面罩尖头,即鼻子方向,上方的松紧带挂在双耳廓的上方;面罩圆头,即下巴方向,上方的松紧带挂在脑后的脖子上方;面罩要紧扣口鼻,面罩边缘要与脸部紧紧地贴住。
观察组采用自制固定带的输氧面罩,佩戴方式如下。第一,材料及制作过程。材料:一个自制固定带,一套高压氧舱输氧面罩,1根宽度为1.4 cm、厚度约1 mm、长度62 cm的宽扁松紧带。首先,取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可更换式半面罩,其左右各有一个细长型的孔,约为2 cm;另取宽扁松紧带,从细长型孔中穿过,将长度62 cm的松紧带两端分别活扣固定在面罩尖头(鼻子方向)上方的扣带器上,另一根长度约48 cm松紧带固定在面罩圆头(下巴方向)上方的扣带器上,均为活扣固定(见图1)。
图1 自制固定带结合氧舱输氧面罩示意图
第二,佩戴方式。按要求将高压氧治疗输氧面罩连接好,白色和蓝色两根螺纹管分别连接在氧舱内的吸氧装置上。稳压时开始佩戴面罩。面罩尖头朝鼻子方向,圆头朝下巴方向,先将圆头上方的松紧带穿过头部挂在脖子上,然后将制作好的尖头(朝鼻子方向)上方的固定带佩戴好,并根据脸部大小调整松紧度,确保患者舒适。面罩要紧扣口鼻,边缘要与脸部紧紧地贴住,不要将嘴巴张开,用鼻子呼吸,并根据患者肺活量的大小适当增加呼吸力度以加大吸氧浓度(见图2)。
A图为自制固定带输氧面罩的佩戴方法;B图为传统输氧面罩的佩戴方法
第三,高压氧治疗[5-6]。若患者不能够坐起,则利用担架面板,将患者抬进氧舱内。在入舱时,先将入舱注意事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提高其认知水平。同时,操舱人员在做好解释指导工作后,关闭舱门,开始加压治疗。升压期间,检查各管道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将静脉留置导管的各个接口旋紧,防止空气进入,指导患者完成咽鼓管口开张动作,并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耳道压力;若患者昏迷,可以抬高下颌,让患者做被动的吞咽动作,防止出现中耳气压伤事件。检查各个留置管固定是否牢靠和通畅,患者的皮肤是否有破损等;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氧饱和度、瞳孔、意识等指标。控制好舱内的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并在稳压后监测舱内患者吸氧的情况以及病情变化,防止意外发生。出舱后,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氧饱和度、瞳孔等,查看患者皮肤及各种导管情况;各项检查无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同时,与相关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签好转运交接单。
第四,消毒要求。使用后的固定带如未污染可用清水清洗,如污染可用健之素片配制成比例为1∶500的消毒液浸泡60 min以上,再用清水清洗,晾干后备用。
输氧面罩佩戴效果:固定牢固程度、舒适度、耳廓及脸部皮肤受损程度、吸氧疗效、舱内氧浓度以及家属陪护依从性。固定牢固程度:观察面罩是否会因为患者体位变换而脱落或者松动。舒适度:自行设计舒适度调查表,包括吸氧过程的舒适度,吸入氧气的湿润度、温度、有无异味及鼻咽部刺激。皮肤受损程度:查看患者的脸部、耳廓处的皮肤是否有红肿、破损或溃烂情况发生。依从性:家属完全听从医生的嘱托为完全依从;绝大部分听从医生的嘱托为基本依从;一点也不听从医生嘱托为不依从。吸氧疗效:显效为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躁动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为患者上述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为患者上述症状无改变。舱内氧浓度:监测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时舱内的氧浓度,>23%则表示面罩漏氧,舱内不安全;≤23%则表示面罩佩戴紧密不漏氧,舱内处于安全环境。记录舱内氧浓度≤23%时,处于安全环境下的患者人数。
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输氧面罩佩戴固定牢固程度、舒适度、吸氧疗效、耳廓及脸部皮肤受损程度以及家属陪护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舱内氧浓度≤23%的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输氧面罩佩戴效果比较 例(%)
高压氧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广泛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或者各种重型颅脑损伤等患者中[7],而躁动是以上患者常见的症状。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为避免躁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拔管等现象,需要对面罩进行固定,以保证患者能够顺利进行高压氧治疗[8]。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迟发性脑病或颅脑损伤,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躁动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采用自制固定带结合输氧面罩行高压氧治疗效果较好[9]。该固定带可固定患者输氧面罩尖头上方的松紧带,且连接紧密,使面罩佩戴容易且牢靠严密,在提高吸氧浓度、保障吸氧疗效的同时,降低了舱内氧浓度,保障氧舱安全,同时能够减少患者耳廓及脸部皮肤受压,并可以根据患者脸部及头部大小,自由调整固定带松紧度,使患者佩戴后舒适美观。因此,自制固定带应用于躁动患者行高压氧治疗中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观察组的输氧面罩佩戴牢固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自制固定带能够保证患者顺利完成高压氧治疗。传统佩戴面罩的方式,其约束带在氧舱内固定不牢,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增加经济负担[10-11]。自制固定带佩戴容易且固定紧密,不易受躁动等因素影响,可提高吸入氧浓度,减少氧气泄漏,保证患者吸氧疗效,减低舱内氧浓度,保障舱内环境安全;且可根据患者脸部大小调整松紧度,耳廓及脸部皮肤不易受压;还可减轻陪舱家属的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确保高压氧治疗安全有效进行[12]。本研究中采用的固定带和一次性高压氧舱输氧面罩,都是正规公司生产的合格产品,其结构、性能均有保障且购置方便。所采用的材料价格便宜,可重复使用,且其材质在清洗消毒、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出现破损,节约了成本,不仅提高了家属对氧舱工作者信任度,而且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