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凤英 吴骥 楚琳 孙鹏
摘 要: 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有重要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总体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尚存一些问题。加强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一要重视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德修养;二要完善政德监督机制,强化制度保障约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党员领导干部 政德建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始终把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作为常抓不懈的大事。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中央把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摆在更重要的位置。2018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重庆代表团时,就政治生态和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1](107)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受到空前重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快高职教育发展,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离不开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关键作用。高等职业院校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将政德建设落到实处,才能保证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健康发展,创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维护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校园育人环境。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采取多种途径,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德水平,为加强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认识和把握政德建设规律,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党中央提出选拔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强调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能力,还要有德行。鉴于此,笔者围绕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仍需要可供深入研究的实践探索。加强对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研究和总结,必将有力地促进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实践发展。
(二)有助于落实责任,创造风清气正校园政治生态。
习近平同志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作为高职教育事业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只有不断提高个人政德修养,才能落实责任、以身作则、规范道德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使个人道德在教职工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各项教育政策落实落细,创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教育环境。
(三)有助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养,培养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
加强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人民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期盼清正廉洁的党员领导干部,渴望党员领导干部政德水平不断提高,以更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2](44)。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加强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培养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有助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一些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现状。
近年来多数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情况较好,政德面貌焕然一新,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忠于党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政治觉悟高、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政治定力,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能够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能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权利观、事业观,敢担当,有作为,勤政廉洁,作风务实;服务宗旨意识强,对于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不搪塞、不回避、不搞形式主义,牢记入党初心和使命,脚踏实地地为学校发展、为师生服务出实招、干实事;自律性强,注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雅的生活情趣,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在遵纪守法和个人生活作风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交友谨慎,作风正派,注重培养良好家风。
然而,少数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在政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政治上,理想信念不坚定,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作风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隐形“四风”问题时有发生[3];工作上,不修政德、不重师德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纪律上,极少数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仍存在一定的违规违纪行为。
(二)问题原因分析。
1.某些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意识不强,道德修养不高。
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利益和名誉面前,放松自我要求,不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认真学习党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不重视道德修养的提高,导致党性原则淡化、公仆意识减弱、道德操守失范,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考虑的不是学校大局和师生利益,而是个人名利,工作中求安逸、图舒适,重职位、求待遇,不比成绩比资历,不比贡献比级别,出现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失德行为。
2.一些院校政德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及制约体系。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仍存在一定的权力集中现象,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水平不高,依法治校、依规治校理念尚未真正深入高职院校党员领导干部内心。随着“双高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高职院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但部分制度文件的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不够,所能发挥的效应有限。在一些涉及学校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建设、教学实验仪器购置、招生、就业、干部选拔、职称晋升等重大事项方面,相关制度不完善,規避风险机制不健全。高职院校的监督体系相对滞后,纪检、监察等监督部门及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教代会、职代会等民主管理权力机构等在形式和主体上虽然存在,但监督力度不够、监督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