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彩云 李少华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体育俱乐部这一体制首先被引入我国竞技体育领域中,引入后比起改革之前体育成绩、经济收益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与进步。全国各地各大先进高校都逐渐认识了体育俱乐部这一体制的优越性,随后相继借鉴,进而引入进来适应本地区与学校。在经过近些年的改革实践之后,全国范围内相当数量的高校都通过俱乐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同样,云南省各高校也开始迈上体育俱乐部的改革发展道路上去。随着相关排球赛事举办频率逐渐增多,高校排球运动的标准与要求也越来越科学化、全面化、系统化,从而排球俱乐部影响越来越深刻。
关键词:云南;高校;排球俱乐部;排球运动;影响
响应党的号召,践行全民健身政策,促进全方面发展。排球俱乐部对高校体育运动得到了深刻的认同,排球俱乐部活动的开展对高校排球体育运动有深远的影响。研究高校学生参加排球俱乐部状况,进而促进高校排球项目在开展中的具体问题以及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通过研究,发现其中排球俱乐部对校园排球运动项目的影响。由于水平有限,本文以云南省的六大高校的排球俱乐部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了解高校学生参加排球俱乐部的相关具体情况,从而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排球俱乐部对云南高校排球运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到一些结论。
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
(1)所调查的六所云南高校的排球俱乐部的成员球龄资历尚浅,在大学之前就接触过排球的人就很少,云南高校的学生整体排球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和发展。
(2)所调查的六所云南高校的排球俱乐部中大多数成员参加俱乐部的动机是获取学分,俱乐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排球的积极性。
(3)所调查的六所云南高校的排球俱乐部中很多成员对排球运动的规则的了解不够全面、明确,据交谈大多因为其理论实践联系不足,导致规则了解不清晰。
(4)所调查的六所云南高校的排球俱乐部的校内比赛往往受到场地、器材、天气等因素的制约。
(5)所调查的六所云南高校的排球俱乐部中很多成员在参加俱乐部后学员收获颇丰。
针对上述结论,特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对排球俱乐部学员的理论学习,同时提供更多的参与实战的机会。
(2)高校自身应当积极开展相关排球赛事以及裁判训练等活动,为学生学习比赛规则、实战经验、提升比赛心理素质提供相应机会。
(3)高校排球俱乐部应根据各种排球运动技术、技巧对学生多多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高校领导应该更加重视排球文化氛围在高校的积极传播及发展。
(5)促进在校排球课程与排球俱乐部充分结合,再进行应用能力的教学指导。
1 绪论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的研究意义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
在理论意义上,本研究旨在促进高校排球体育过程中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的指导,将排球俱乐部与高校排球体育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同时也能够为体育俱乐部这一机制和高校体育教学这一领域补充相关研究内容,为高校排球学生技战术水平及实践经验得以更好的提升和完提供理论基础,为今后高校排球学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的依据。
在实践意义上,通过对当前云南六所高校排球俱乐部中的具体情况改进后能够提出相应对策或建议,以此拓展学生在排球运动方面的知识,提高云南省高校排球俱乐部成员的排球技术与竞技能力,营造热爱排球、积极进行排球运动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各方面身体与精神能力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高校排球运动第二课堂的顺利运转与实施,从而促进排球体育运动项目在云南省各大高校的推广与实践,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政策。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这六所云南省高校中排球俱乐部的成员,共计321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目JGHUI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查阅与排球俱乐部、高校排球体育教学有关的文献资料,为后续的论文写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查询资料的网址有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等等。
2.2.2 问卷调查法
确定好六所高校后,对这六大高校中参加排球俱乐部的学员发放调查问卷,从而通过问卷了解他们对排球俱乐部活动的看法、期待和感受,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总结。本次研究共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222份,其中有效问卷的数量为22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62.8%。
2.2.3 邏辑分析法
采用了归纳、对比等逻辑分析法,将通过问卷调查所收获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总结,通过当前这六大云南高校排球俱乐部现况为云南高校排球运动发展提出建议。
2.2.4专家访谈法
采用电话交流的方式对四名高校体育排球教学、排球俱乐部的专家进行访谈,从而加深对排球俱乐部和高校排球发展近况的认知,进一步了解俱乐部成员的真实想法的形成过程、如何形成的原因,为后续总结影响云南高校俱乐部和排球运动项目的主要因素奠定基础。
2.2.5 综合分析法
将查阅资料的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的收集数据、专家访谈等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从而深入本课题的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高校排球俱乐部发展状况分析
3.1.1 排球俱乐部学员年级分布状况分析
通过调查(表1)我们可以看出,一年级参与俱乐部赛事的人数所占比例很小,仅仅只有10%,通过访谈了解到,这部分人是在大学之前就对排球赛事有过接触,所以进入大学才参加排球俱乐部;二年级参加俱乐部的人慢慢增加占35%,他们在进入大学以后开始接触排球,大多是上了排球课才选择加入俱乐部,从而提高自己的技术。三年级的学生随着自身排球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参加排球比赛经验的丰富,以及具有丰富的课余时间参与排球俱乐部的人达到了50%,这些学生是参加排球俱乐部的主力军,通过已有两年学习排球知识与技能,参与的人数居多,大部是想提高技战术,使自己学有所用,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四学生有5%,这是由于四年级学生面临着就业、考研、找工作等压力与难题,因此仅有部分学生能够来参与俱乐部训练在情理之中。不难看出排球俱乐部对课后学习的延升具有积极作用,排球俱乐部能够将排球课上和课下进行积极的转化和融合。
3.1.2 高校学生参与俱乐部的动机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所调查的六所云南省高校中学,参与排球俱乐部的动机主要有五种,分别是兴趣爱好、丰富经验、提高技术、结交球友与获取学分。
从表2中的具体数据结果不难看出所调查的这六所云南高校中参与排球俱乐部的多数成员的目的在于获取学分,在调查人数中占据31.8%,这些同学并不是真正喜欢排球,出于学分需要参与的。出于兴趣爱好的参与成员的比例最低。从而看出高校排球俱乐部学员积极性差,大多数被动参与,进而高校排球氛围必然受影响。
3.1.3 高校排球俱乐部学员接触排球年限状况
从表3可以看出所调查的云南省六所高校中参加排球俱乐部的学生接触排球的年限很短基本没接触过半年以下的占了45%,说明大学之前没接触排球的占比很大,排球训练并非一日之事,仅仅靠课内的教学训练远远是不够的,在排球俱乐部中可以增加练习时间提升自身技战术上平可以与课堂紧密衔接,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年及以上的学员占比很少只有9%,说明高校学生的排球运动整体水平不高高校排球运动氛围有待提升,学校应当更加重视。
3.1.4 高校参加排球俱乐部学生对排球竞赛规则了解程度
从表4可以看出所调查的云南省六所高校中参加排球俱乐部的学生对规则的了解程度为“不了解”的人数居然占总调查人数的49%,只有28%的学生“了解一点”排球赛事规则,仅仅只有13%、9%的学生“了解”以及“非常了解”排球赛事的规则。排球裁判规则是在执裁过程中判罚的重要准则,要想在执裁过程中能够清楚的判罚,离不开对竞赛规则的理解、熟悉与娴熟掌握,这样才能够在排球比赛中能够运用自如,灵活应对各种执裁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妥善的处理,保障自己的体育赛事的基本权利。据访谈,大多数是在课堂中学习过理论,却无法理解和操作。所以排球俱乐部应当大力发展排球理论和实践培训,让课堂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3.1.5 高校学生参加俱乐部后的收获
通过对俱乐部学员访谈调查学员的收获各有不同,总结了以下几点:学员参加俱乐部后身体素质各方面都有所提升,降低了生病的概率;结交了许多挚友,扩大了人脉资源;增强自信心,直面面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自身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扩大了学员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生活,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等等在俱乐部中学员收获颇丰,进而间接突显出排球俱乐部对高校运动氛围的影响。
3.2 云南高校排球体育运动发展限制因素分析
3.2.1 云南高校排球运动发展现状
排球与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是共同支撑高校体育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项运动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排球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积极的进行排球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促进排球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排球运动是高校体育开设的重要课程项目之一,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能够全面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然而,当前云南高校排球运动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些许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排球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变革。高校积极推动、改革排球俱乐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排球技能水平,与此同时提高身体素质水平,提高身体运动素质能力是体育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因此进一步突出了排球俱乐部对高校排球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3.2.2 影响云南高校排球运动发展因素分析
通过访谈以及调查,学生积极性不高是主要问题。首先现在学生都比较宅,排球运动兴趣不大,影响了排球的氛围的发展进而就应排球发展的广度。其次是场地问题,许多学校排球场地少器材不齐全受天气影响较大经常使排球训练活动不得开展,所以排球发展实践学习受限。再次,是校内排球比赛少,学校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学生对排球认知有限,学习机会少。再加上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排球发展问题及发展状况,影响了排球发展的宽度。最后,许多高校排球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教学实践机会少,课上课下衔接不密切,进而影响了排球俱乐部的发展深度。还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来自足球、篮球以及其他运动的冲击,篮球和足球发展状况好于排球,对排球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通过访谈与交流发现,所调查的六所云南高校在引入、改革排球俱乐部之后,学校自身的排球竞技水平和学生积极性与之前相比都有明显的进步。
(2)云南省积极开展各类各级别排球赛事,例如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云南省四级联赛、云南省在昆高校排球周末联赛等等排球赛事,为高校排球俱乐部拓宽见识、丰富经验、提高技能等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有机会将排球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学习和展现。
(3)云南高校大型排球赛事的举办,对于提高排球俱乐部的技战术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排球俱乐部的学生在赛事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同时结交球友,营造良好的排球体育文化氛围,发挥排球的极致魅力。
(4)云南高校俱乐部赛事的举办对宣传排球运动有着积极推动作用,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排球这项体育运动中,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大学生活。
(5)积极促进排球俱乐部赛事发展有利于提高各高校排球的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让高校排球水平更上一阶段。
4.2 建议
(1)高校应尽可能为排球俱乐部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以此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大力推动排球在校园中的推广与宣传,从而营造良好的排球学习氛围。
(2)高校应尽可能为排球俱乐部的学生提供练习场地,配置相关器材,同时尽可能为排球俱乐部学生提供交流平台,积极促进排球运动的开展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开展体育运动项目比赛。
(3)高校应注重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的培养目标,为学生参与活动提供更多优秀契机。例如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与其余高校进行合作交流,不仅能够学习优秀经验,还有利于云南省整体高校排球水平的提升。
(4)排球运动集娱乐、健身和竞技于一体,高校排球教学可借助于排球俱乐部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5)高校可以结合排球俱乐部开展各种形式的排球宣传、推广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排球的魅力,真正热爱上排球,以此为高校排球运动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建坤,王桂欣.我国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研究文献的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2):232-234.
[2]杨勤,吴秋林.普通高校體育俱乐部发展思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3):395-397.
[3]石磊,张浩,陈国志.影响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俱乐部发展的因素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2):79-81.
[4]刘志敏.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04):505-507.
[5]邹师,冯火红.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与特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1):70-73.
[6]李大军,李大威,魏遵军.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5):110-111.
作者简介:罗彩云(1999— ),女,汉族,云南陇川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李少华(1969— ),男,白族,云南大理人,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