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摘 要:因为地理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很多教师总觉得地理教学已经游离于生活之外,在课堂上开展德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只要将教学思维由室内转到室外,视角由教材延伸到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地理探究,将德育置于生活状态,那么地理教学的德育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关键词:生活实践;地理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05-0030-04
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基本职责,但地理教师开展德育却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虽然教材中的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中地理信息的概括和总结,可是一旦以学科知识的形式并通过地理术语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地理信息就由生动、形象、具体的生活现象变成了枯燥、难懂、抽象的学科知识,而德育往往是生动的、具体的,是沟通并触动学生内心情感世界的,所以地理教师们总觉得学科知识内容展示与学生的思想教育联系不大,在教学上要求教师们渗透德育实在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
如果换个角度考虑,初中地理主要是“学习与生活有关的地理”,既然“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中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概括和总结”,那么如果改变地理教学策略,将教材作为提供知识信息的形式,将其中的地理知识重新打包并置于生活中,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作为承载这些知识的载体,学生们站在生活的视角去探究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地理课堂教学就会丰富起来,地理知识就由抽象、枯燥、难懂变得形象、具体、生动。德育离不开生活,从大的方面说,德育就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德育必须是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这样才会是感人的,这样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特征上,德育与地理教学就具有了关联性,两者联系起来,在地理课堂上开展德育就有了依据和滋生德育成果的土壤。
一、从生活场景到地理教材,易于生成家国情怀
改变知识的载体形式,把教材仅仅看做是告诉学生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的说明,而学生探究知识的对象是生活,把生活当成知识的载体,当成地理教材,在生活中挖掘需要掌握的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地理知识,并从中感受良好的德育情感教育,生活即教材。
首先教师要做好前期准备,即对教材中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整理,依据新课标里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诉求,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框架,并编制知识提纲,依据知识性质以及难度系数,梳理出知识间的结果关系,找出教学的重难点知識。这些知识都是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并呈现出来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生活入手,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探究。
例如,初一地理上册,在“分层设色地形图”这个知识单元里,教材中除介绍了相关概念之外,还以地理术语阐述了这些地形的特点,内容抽象且很难理解,如何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形成感性认识,并渗透良好的德育呢?教师首先整理了相关知识以及需要在生活场景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形象:1.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么形成的,生活中原始状态的立体形象是怎样的,在生活场景中表现了怎样的高低起伏。2.什么是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地形的形状是怎样的,彼此之间是怎样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的。然后学生们带着这些需要在生活中解决的知识信息,开展了一次研学活动。
这次活动将研学地定在了某县域,该地地形复杂,学生们首先深入山区,根据教材中对于不同地形的描述,对比自然界中与之一致的地貌特征,切身体会教材定义的内涵,然后对生活环境里山区中不同部位的特点进行描述,以此判断属于哪一种地形特征。接着,学生们采用测量、估算等方式得出山区局部不同海拔值,并以一定等高距,得出并绘制出分层设色地形图。这时候,教材知识与生活中地理现象之间相互转换:将教材中的地理概念、信息,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找到这些知识信息的本源,认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形态,反过来,将生活中与教材相关的地理事物,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与教材一致的地理知识信息,形成形象、鲜明、具体的知识印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走进生活,在探究知识的同时,真正感受到的是祖国的雄伟和博大,领略秀丽山川之美。懂得感受美、欣赏美是孩子健康心智的表现之一,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激发起他们的情怀以及守护美好家园的潜在意识,要比教师在教室里说教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二、从教材知识到生活实践,培养团结互助的学习品质
教育的目的是使一个人不断地走向完善,从而到达具有创造性,承担社会义务,在知识、情感品质、人格、美感、身体健康等方面完整发展的人。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具有完整品质的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这种品质主要体现是吃苦耐劳、和谐协作以及团结博爱。在课堂上,有些孩子因为性格、学习习惯以及个人荣誉等因素的影响,自我意识相当浓厚,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以个人能否获得知识、掌握学习技能、形成知识感悟为标准,至于其他同学是否达到了教师要求的学习状态,则很少关注,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都带有相当大的个人功利性,一般很少有人在有限的宝贵学习里主动关注班里其他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学习以及各种合作帮扶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下,以教学预案为形式,在组长的协助下督促完成,这样的教学思想和学习意识,就必然使班级学生的学习因为知识基础、自制力、学习技能的差别,造成学习成绩差距很大以及优中差三者的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这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正是这种局限性造成学生互动学习的层次级别较低。
生活是丰富的、生动的,通过教材走进生活,将生活实践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那么走进生活,应该面对生活中的哪些信息、现象呢?教材中的知识是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该掌握和了解的,而正是这些学科知识告诉学生它们就是孩子们走进生活所要探究、观察的对象,尤其是教材中那些学生觉得深奥、难懂、抽象、综合的知识更需要学生们进行生活实践验证。
例如,初一地理下册“聚落”这一内容,学生们对于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诸多因素,包括地形、水资源、土壤、自然资源、交通等的影响,很难形成清晰、具体的认知。为了解决这一知识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到某一山村聚落进行实地考察。出发前,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以及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设定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知识任务:主要任务是通过具体的聚落考察分析,验证说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是怎样受到地形、水资源、土壤、自然资源、交通等各种因素影响的;附加任务是认识聚落的形状及其影响因素、山村聚落的景观特点以及聚落的具体含义、作用等。
教师选定的是一处山村聚落,比较偏僻,因原有公路加宽施工,达到聚落需要走将近一公里的山路。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考察小组,每组依据学生们的体质特点和学习需要搭配组合,不超过六人,并提出了活动要求。组里男同学及体力较好的女同学开始主动负责同学们的背包(因不能按时返回,每人需携带中午的食物和饮用水),面对着相对陌生的环境,学生们进行了分工:有负责文字记录的,有负责拍照的,有专人收集资料的(手机)等等。学生们发现此处聚落比较大,位于山区,通向山外的是条柏油路,山上草木茂盛,野花漫山遍野,房屋都是依山而建,朝向没有规律,呈梯型建在山麓地带,房屋尤其是老式房屋大多墙体厚,门窗较小,山前是一小盆地,属于半耕半牧的生产方式,有三条小河汇聚在此,流向山外,成为生产和牲畜的饮用水。经过入户调查,家家都有自建的自来水,这自来水都是村民接的丰富的山泉水,燃料主要是山上采伐的废木,农闲时,人们上山采摘山珍野菜、野生药材、松粉松果等,收入比较高。
午饭后,根据各小组收集、观察到的生活信息,同学们发现此地虽地处山区,但聚落规模较大,生活安定,这得益于山中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适于耕种和放牧的自然条件,同時便利的交通使得这里每天都有来自山外的商贩收购各种农产品和土特产。经查阅,此地属于中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夏季降水多,冬季山风较大,气温低,所以房屋大多都是依山而建,呈条带状分布;房屋墙体厚,门窗小,主要是为了避风和保暖,山中丰富的山泉水为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洁净用水。各小组也将自己收集拍摄的照片进行了共享,这些城里的孩子真正领略了不同于城市的乡村聚落景观。学生们同时对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知识任务进行了探究。
在活动中,孩子们主动收集沿途废弃的塑料袋等垃圾,并做了无公害处理,男学生奋勇当先,山野考察中他们不但负责背负背包,而且提前探路,提前与探访户取得联系(因为农村大多家庭都有看家护院的家犬)。学生们主动合作探究,活动中根本就体现不出优中差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互相讲解分析,介绍自己的感想、认知,知识共享,一起整理考察报告,即使以前的那些所谓的学差生都收获满满,因为身在其中,面对着生活中的地理信息,看到了应该掌握的地理知识,无须过多讲解,各个印象深刻。学生们的合作力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加强。
三、从课堂到社会,增强公民责任意识
地理学作为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常用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只有走进生活才能领略到自然的美,感悟到人与自然的依附关系,自然界的自然资源是宝贵的,是我们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认识到生活环境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才会切身体会到教材中提到的资源危机,才会对环境破坏产生忧患意识。那些知识不但是考试内容,更是直接关乎生存的现实问题,是提醒和警示。
例如,“中国的自然资源”是初二地理上册第三章的内容,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资源”“水资源”三节,教师把教材中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并提前预习,让学生对教材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然后以课外活动的形式,从教材到生活,利用周五下午的时间,对某县城及县域某条主要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给予考察。
县城的东山是储量丰富的硅砂,裸露的沙山绵延几公里。西山植被比较茂盛,但山上有大面积的不可利用的石山,山势比较陡峭,耕地稀少。考察组顺着山谷中一条修得比较平整的土路往山里走去,大约一公里左右,发现山坡上以及石壁上,机器轰鸣,正在修建寺院及佛像,已建成部分香客众多,烟雾缭绕,停车场已经修建完毕。经过学生们的走访了解到,寺院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借着打造旅游产业修建的,停车场及山门内广场原来都是耕地,虽然都有合法手续并对土地拥有者给予了经济补偿,但该区域土层很薄,下面都是砂石,以后复耕的可能几乎没有。孩子们经过实地考察并结合自己所学,认为这里土地资源种类丰富,有山区牧场、林区、耕地以及其他难以利用的土地,但耕地所占的比例太少,几乎看不到面积较大的连片耕地,而寺院的修建,破坏了耕地,并且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使得本来就少的耕地变得更少了。学生们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发现这种坡度的山地不适合进行建设,不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且一遇大雨,有出现泥石流及滑坡的隐患。孩子们当即电话联系了这位民营企业家,指出了寺院的建设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及可能引发自然灾害的情况,虽然孩子们的声音很微弱,但孩子们爱护环境的那份责任感却很强烈。
该县盛产马铃薯,是名副其实的马铃薯大县,我们顺着河流逆流而上,河边不断出现马铃薯加工的小作坊残留的痕迹,非常密集,孩子们数了数,有的地方不足一公里就有六处,经过查阅资料和与当地农户咨询了解到,为了提高收入,很多人搞起了马铃薯加工,生产淀粉和粉条,而生产过程中马铃薯的清洗、加工都离不开水源,所以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渣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河水都是红色的,漂浮着白沫,绵延十几公里,当气温升高时,这里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了沿河百姓的生活。后来当地政府响应国家青山绿水的号召,及时取缔了这些小作坊。为了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政府牵头建设了一个大型的现代化马铃薯加工企业,农户可以入股,解决了马铃薯的销路,废水废渣都得到了无公害处理,空气清新了,河水变清了,有些靠近村庄的河段还进行了美化,成为了农闲时期,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在返程的路上,孩子们兴高采烈,切身感受到了保护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看得出来爱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这种意识已经深深扎根在学生们的心灵,当路过镇政府门前的时候,有个孩子还写了一封感谢信,贴在了公示栏上,感谢当地政府对治理环境作出的贡献,在信的最后,孩子们还没忘了建议清除破败的小作坊遗留。
总之,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透过教材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才能更好地将地理教学与德育结合起来,而且这种教育方式是能触动内心的,产生的德育效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武文秀.学习化社会的思想及其当代教育意义[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0,(02):4~9.
[3]焦孟娟,荆延德.高中地理深度教学新思考[J].地理教育,2002,(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