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婷婷
【摘要】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职能,也是主动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关键。本文在简要分析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现状的基础上,从组织培训活动、完善教师工作室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三方面入手,探索提升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途径,以期提高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师工作室;高职教师;社会服务
建筑设计专业教师工作室的创设,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校企育人机制、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根本上提升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因此,提升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对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学校、企业、教师个体共同努力,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1、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教师工作室是突出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将“作坊”为教学平台,“大师”为授课教师,学生则扮演“企业工人”的角色,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师工作室中进行项目开发与研究等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在社会服务能力养成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不足,首先,学校未充分认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导致教师专业教学定位不准,影响“产、学、做”的融合;其次,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室平台建设不完善,转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并且在社会培训内控管理机制层面存在一定欠缺,使得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效果与预期不符;最后,高职院校与企业间合作不深入,导致学校缺少具有影响力与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企业缺少高质量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进而造成产教融合不到位,影响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基于教师工作室提升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途径
2.1组织培训活动,强化教师社会服务理念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建筑室内设计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对社会服务内容缺少相关了解,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应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影响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积极性的因素,通过培训、进修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个人发展观念,以此为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一方面,高职院校可加大社会企业优秀人才的引进,邀请他们为学生讲述装修风格、新型材料、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经验,以此丰富学生对岗位的认知。同时对具有较强社会服务意识的教师,给予住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解决子女教育与配偶工作问题,以此激发教师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热情,保障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此外,注重在岗专业教师的培训与进修,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丰富、创新、补充培训内容,保障教师设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与时俱进,同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晋升渠道,激发教师自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为专业学生带来与时代主题贴近的设计项目。
另一方面,专业教师社会服务理念的增强还依赖于相关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对增强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整体服务技能、实现现代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教师开展建筑设计研发、产品开发以及相关发明专利开发的数量,应反映在绩效评价上。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工作室活动的监督,强调设计结果对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从而促使教师在不断实践中注重社会服务方式方法的优化,为丰富院校建筑室内专业特色奠定坚实的基础[1]。
2.2完善工作室平台,培养项目开发与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工程项目实践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工作室建立的基础,以往教师工作室受到教师职业的限制,使教师工作室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也难以为专业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工作室的建設,一方面,与地区内室内设计公司进行联合,以此为教师与学生提供项目开发的场所,在完善电脑绘图室、接待洽谈室、材料展示厅等基础场地设施的同时,还应针对企业社会服务特点,设置相应的材料采购与选购区域、设计步骤与施工工艺展示区域、实践实训平台等,以此满足现代专业教学的需求,促使教师有能力、有机会投入到团队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教师洽谈能力以及项目开发能力的提升,还可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提前感受社会氛围,为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职业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有利于专业社会声誉度的提升。因此,专业教师应带领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根据官方设计要求进行筹备,以赛事主体为展示设计团队任务分配的出发点,以此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进而促使教师工作室作用与功能的发挥,真正让教师了解空间功能、版面设计、灯光色彩、道具材料等方面最新的知识,为专业教师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注入鲜活动力。
2.3加强校企联合,搭建社会服务实践平台
深化校企合作与交流,能够为教师搭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建筑室内设计公司的项目建设,以多种形式到室内设计企业参观和实践,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师工作室和实训基地,使教师具备完成学校教学和企业项目开发任务的能力。高职教师可以自己与企业进行洽谈,也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并从专业学生就业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两个角度入手,以此进一步增强学校与企业交流。在校企联合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了室内设计项目,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锻炼,为今后教师工作室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问题的解决奠定良好的基础[2]。此外,教师在高职院校的带领下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学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办学特色、方向以及教师技能增长要求等,积极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服务途径,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不仅有利于拓宽自身参与社会服务的途径,还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的机会,真正让知识转变为社会生产力。社会服务团队中实践经验十分丰富的教师应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传授企业实训以及教师工作室活动开展的经验,促使建筑室内设计教师团队整体综合素质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实现学校教育发展与教师社会服务的双赢,促使教师有热情、有动力参与到专业社会服务中。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工作室为师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增强的重要平台。作为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应在不断实践中提升自我知识储备,并将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项目开发中。与此同时,积极参加培训与进修活动,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设计,实现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志宽.“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20(19):37-39.
[2]李孟冰,欧曼芸,孔德睿.基于设计工作室的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现状及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1):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