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2021-04-18 15:53窦建青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圆柱长方形数学教师

窦建青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两相整合,不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版)》提出的要求,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将这一手段运用到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对打造高效课堂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关键在于数学教师不仅要用信息技术,而且要用到“巧”处,用到“妙”处。这就需要相应的教学工作者深入地做一番探究。

一、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是前提

俗话说,熟能生巧,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亦是如此。在日常教学中,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大多把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等同于制作普通的PPT课件,单一地运用一些静态文字和图片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展示,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教育也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艺术,要在新时代切实提高教学课堂效益,教师还得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学习相关操作技术,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运用更灵活、更丰富。教师不但要学一些基本的课件常识,还要尽一切可能地学习些Flash等绘图知识,以便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等理科知识进行动态演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总之,只有做到了源深,方能流活。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才会在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和辅助下变得更为流光溢彩,更为生动高效。

二、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施是关键

任何充足的准备要最终实现其成效,都离不开具体实施过程的如期开展,否则都将与纸上谈兵无异。数学教师在对自身相关素养进行了足够的提升后,还需要借助课堂进行精彩的输出。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自带吸引力。数学作为一门典型的理科课程,其大量的公式记忆和抽象的逻辑思考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难逃枯燥之感,这种感觉对于理性抽象思维尚未获得充分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就更加强烈。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则能有效帮助小学生提升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知识时,一名数学教师并没有一开讲便提诸如“你们知道什么是圆吗”,或“你们见过三角形或长方形的车轮吗”之类的问题,而是在导入课程后借助信息技术,播放出一组多媒体画面:一辆装着四个长方形车轮的小轿车跳跃着从显示屏的一头消失在了另一头,紧接着又一辆有着椭圆形车轮的小轿车晃过显示屏,它是剧烈地颠簸过去的,再接着又是一辆圆形车轮的轿车从显示屏的一端开出来,平稳而飞快地滑向另一端消失不见了。与这一组画面伴随的學生反应先是哈哈大笑,接着是皱眉疑惑,最后是舒心的微笑。这名教师在观察到学生的反应后,轻描淡写地点染一句“如果让你们选择,你们最想乘坐哪一辆车,为什么”,学生即已在比较中恍然大悟出了三者不同的车轮形状带来不同的行驶效果,从而瞬间感悟到“圆”这一形状的重要特点和意义,因而事半功倍地帮助学生领悟到相关课堂主要内容,不失为教学实践中一大成功案例。

(二)巧用信息技术,把握教学重点

小学数学的一个共同难点就是知识的抽象性,它几乎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教育阶段。如何化抽象为形象或具象,以适应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帮助他们实现这一难点的攻克,一直都是相关教育者努力的一个共同方向。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熟练运用,则成功地帮助学生实现了对这一难点的突破。

例如,在教学“求三角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借助已学知识进行思维的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认清三角形的实质特点,推求出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面积,教师就可以借助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向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绎。分别将形状完全相同但大小各异的几组三角形,按照不同拼接方式组合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由于立体而速度适中的动画演示,有效地帮助学生看清楚了它们的运行轨迹和拼接数量及过程,这就形象地将抽象的公式理论转化为直观的自我感性领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了三角形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从而自行推导出面积求取公式。较之常规的学生自己裁纸拼接,更为直观明了,且更为深入人心,直接将重点内化为自觉认知,印象深刻。

(三)巧用信息技术,设计高效练习

练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学习环节,其对于高效课堂的最终实现意义不言而喻。然而,传统教学中的练习往往是采用题海战术,以期学生在反复的演练中把握相关要点。而巧用信息技术,则能帮助学生精准锁定难点,围绕难点进行不同的习题变式,以引导学生在练习时领会到万变不离其宗的知识要点,从而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内化成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围绕中心点,借助多媒体出示一系列直观形象的不同圆柱表面积的求算习题。这些圆柱体可以有圆筒的薯片盒、水桶等,也可以就同一圆柱体设置有盖和无盖两种情形进行面积求算;还可以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感知卷成一个圆柱后圆柱的圆周大小和高度,以此来实现对本堂课程内容的巩固,同时引导学生感知到圆柱知识与圆的知识、长方形的知识等的融合性,帮助其形成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提高思维灵敏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结语

总之,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仅知识量大,而且内容形象充实,具有声情并茂的视听功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小学数学教师只要切实行动起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运用素养,并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趣味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就一定能实现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追求目标。

猜你喜欢
圆柱长方形数学教师
圆柱的体积计算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长方形的困惑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