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戈扬
摘要:我国民航运输业目前呈高密度、高流量、高增长趋势且持续性在发展,航班次数和各型重型机的不断增多,使得机场的跑道状态也不断恶化,为了机场、航班的安全运行,需要对机场跑道路面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估,为管理维护维修提供工作依据。本文就机场跑道道面的管理和维护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一定意见。
关键词:高原机场;道面管理系统;道面应急修复及维护
引言
近年我国航空运输业一直持续增长,航班次数增加,飞行区承载压力越来越大,难以满足机场流量增加的需求。社会进入了智能化网络化的高速发展时期,机场作为整个民航航空系统的核心,其跑道道面作为其最基础的设施,也是飞行区的重中之重,对航空器的起降、滑行、停放都起到安全保障作用,是机场得以正常运行的平台,也是整个民航系统的安全基础。
一、跑道道面损坏成因分析
机场跑道道面问题最严重的是道面出现大面积的塌陷或裂缝,需要进行及时的大修,否则会严重影响航空器的运行甚至发生不安全事故。造成机场跑道道面出现损坏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归纳为以下点:
1.1 面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下降
机场跑道道面的最表面层是混凝土和沥青的混合。经过长时间航空器的动静状态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道面状态恶化性能下降,表现在道面失去柔韧性、沥青的粘性下降、混合料材料间的隙率增大、混合料形态恢复性能下降,这些是机场跑道道面受损的主要原因。道面沥青出现硬化粘性差等状态时,道面就会出现道面裂缝,当空隙率达到极限沥青混合料形态恢复力又差,进而会出现大量辙痕。
1.2 施工措施、工艺及变异性的影响
机场跑道道面施工时有很大的变异性,影响了混合料的使用性能。由于施工缝(主要是施工过程的处理问题)存在,导致完工投入使用后产生了机场跑道道面的开缝现象,进行道面维护维修时因施工的技术不完善、材料质量以及压实等问题,可能引起修补后重新开裂或者道面周围开裂。
二、跑道道面维护与修复过程管理体系
2.1 建立维护与修复制度
跑道道面长期频繁的被使用以及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当跑道道面状态不再能供机场正常运行使用时,就需要进行维护维修,机场跑道道面的维修维护程序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首先是对其道面进行专业的检测鉴定做出评估,进行机场跑道道面需要维护或者修复的级别判定,然后选择适合道面状态的维修或者修复程序进行维护或修复,最后设计好维修或者修复方案进行施工。
2.2 建立跑道道面表面状况分级与评价体系
对机场跑道道面的状态来进行专业的鉴定评估,对损坏类型以及程度进行分级。一般机场跑道道面的状态可以划分成五个级别。跑道道面的损坏有一个发展动态过程,跟施工时工程质量、质量年限、以及机场的运行流量密切相关。机场相应的管理部门应该制定跑道抢修预案,预案对应相应的维修修复流程和损坏类型以及施工人员设备进行明确的要求,以维护机场跑道道面得到最佳抢修。
2.3 委托专业机构对跑道道面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价
机场相应管理部门应选择专业的机构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委托。专业的机构会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根据鉴定实验数据提出修复建议以及合适的修复方式进行。专业的鉴定评估机构包括了:道面状态级别、道面整体发展趋势、原因、维护维修的措施提议。
2.4不停航施工管理
组织好不停航施工时沥青跑道道面维护和修复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机场管理者在严格执行民航相关管理规定的同时,要根据各自机场的不同特点制定自己的不停航施工细则。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建立健全不停航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由最高领导层领导的不停航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其管理职责,在该机构的统一指挥、管理与协调。
(2).选择优质的施工与监理单位。好的施工与监理单位能更好的履行其安全与质量职责。
三、对机场跑道道面管理与维护的几点建议
机场跑道道面的维护维修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修复工程,跑道的质量关乎机场的安全运行,所以应该制定一套标准进行,根据检测评估的结果、机场特性、环境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进行科学合理、经济的最佳预案进行。
1 增加跑道道面管理的高科技含量,增加技术管理的深度和范围。
机场目前道面维护的措施和手段在规范化手册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上写得较为简单,不够详细,道面污染防治还没有列入机场道面管理的范围。信息收集渠道不够畅通,有关技术人员未能及时了解道面管理的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机场目前的跑道道面管理维护水平还停留在粗放阶段,没有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管理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2 切实增加跑道道面维护保障费用,保证跑道道面维护质量。
国内先进机场已经将维修方案用计算机系統根据实际采集的数据通过智能化产生,更加科学化,节约费用,提高效率。跑道道面维修与管理在机场每年的固定费用中所占比例不小,用科学的方法产生维修方案,是今后的一个方向。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加费用, 更新关键设备(如摩擦系数测试仪) 的硬软件, 不打折扣地切实实施维护保养计划,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
3 增加跑道道面维护技术人员数量,提高人员技术素质。
目前,高原机场直接从事跑道道面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而且现有的技术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全面掌握相关领域技术,如香港机场场道巡视员不仅熟悉场道的工程常识,还要了解助航灯光方面的电工电气常识,在巡查过程中,既要处理土建方面的问题,还要解决电气故障,负责机场排水系统的巡视。建议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外出培训及参观学习,提高工作技能。
4 加强跑道道面维护的专业技术研究。
跑道道面经过多年运行,会存在跑道道面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破坏,主要有三种原因,干缩、温度应力和冻融;化学腐蚀(主要是硫酸盐侵蚀和盐析);碱集料反应引起的道面破坏。针对这些问题,要及时跟踪最新技术发展动态,了解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到出现问题才来关心,那对一个机场而言,意味着灾难。建议与相关科研院所的跑道道面研究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确保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董军, 杨祺. 高寒地区机场道面病害及温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南京 2010年第5期
[2]汪生军, 黄波, 马春珊. 多年冻土区砂砾面公路下冻土融化过程预测路基工程, 2009 ( 4) : 16 - 17.
[3]安维东.冻土的温度水分应力及其相互作用[M].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