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鹏,徐笋晶,姬爱冬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肾着病首见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以腰腹重坠冷痛为主要特征。历代医家对肾着病的理解不尽相同[1],清代尤在泾认为,肾着病病位在肾府,病机是肾受湿冷之邪,着而不祛而致。清代黄元御认为,肾着病病位在腠理经络,病机为肾气痹着而凝沍,久久入腠理而浸经络。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肾着病病位在肾之外府,即腰部肌肉经脉,与肾之本脏无关,病机为寒湿之邪痹阻腰部经脉,因此,肾着病的治疗不需温肾,祛其在经之寒湿即可[2-3]。部分医家认为,肾着病病位在肾,病机是肾为寒湿之邪所伤。病位不同,治疗亦不同。因此,确定病位对肾着病的治疗至关重要。笔者结合《黄帝内经》《难经》《脉经》相关记载及现代文献,认为肾着病很可能是带脉病[4],论述如下。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言:“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5]。“着”又作“著”字,《类篇》释:“着,附也”,意为寒湿之邪附着于腰部经脉,留著而不祛,因腰为肾之府,故称“肾着”。《难经·二十七难》言:“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难经·二十九难》亦载:“带之为病,腹苦满,腰溶溶若坐水中”。《脉经·平奇经八脉病第四》载:“带脉者,回带人之身体,病即其脉缓,故令腰容容也”[6]。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与肾着病发病部位一致,均在腰腹部,肾着病与带脉病皆有腰腹重坠冷痛的临床表现[7]。带脉者脉缓,《广韵》释:“缓,舒也”,脉缓即脉大而软[8]。《脉经·病不可下证第六》载:“脾脉本缓”,《濒湖脉学》亦载:“缓脉营衰卫有余,或风或湿或脾虚。”可知,缓脉当为湿病之脉。因此,带脉病的脉象特征符合肾着病病机。以此推测,肾着病当为带脉病。
对于肾着病的治疗,《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言:“肾著之病……甘姜苓术汤主之。”甘姜苓术汤中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茯苓性味甘平,归心、脾、肺经;白术性味苦温,归脾、胃经;干姜性味辛热,归脾、胃、肾经[9]。全方温药较多,性味以甘平、苦温、辛热为主,且均入脾经,功用为温阳祛湿,同样适用于带脉病的治疗。
2.1 重治脾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载:“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带脉与足厥阴肝经相会于章门穴[10],而章门穴为脾之募穴。张洁古曰:“带脉之病,太阴主之,宜灸章门二穴三壮。”带脉病可以通过针灸脾脏募穴来治疗。叶天士认为,脾胃与奇经联系紧密,对于奇经的治疗,应注意调畅气机和气血[11]。甘姜苓术汤重用茯苓,增强温脾祛湿之效。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从脾胃论治可以补益人体气血,扶助人体正气[12]。脾主体内水液代谢和人体气机升降,气血不利皆可为水[13]。“肾着病”病机为寒湿之邪附着于腰部经脉,留著而不祛。寒湿之邪总属广义痰饮邪气,既是肾着病病因,又是病理产物。寒湿之邪是因人体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的病理产物,可进一步加重气血运行障碍[14]。因此,从中焦脾胃论治肾着病可使中焦气机畅通,气血运行流畅则饮邪遂除;温脾健运,则带脉凝滞亦解,标本兼治。
2.2 崇温药肾着病的病机是寒湿之邪凝滞腰部局部经脉气血,从经脉联系的角度看,带脉与足太阴脾经相交,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燥恶湿,故寒湿之邪极易侵袭脾脏,湿性黏滞甚则伏留而不祛,最终由脾渗于带脉而为病[15]。寒湿之邪属《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中痰饮范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16]”寒湿之邪易滞而化热化燥,伤阴伤气,治疗要以缓缓温化为主,兼渗湿利水,缓补脾胃。甘姜苓术汤中干姜、白术分别为四两、二两,用量较大,白术可祛风寒湿痹,干姜可逐风湿痹[17]。干姜、白术合用,可温散寒湿之邪。《神农本草经》载:“茯苓,味甘,平,可利小便”,使留著之寒湿有导出之所。诸药合用,温而不滞,行气而不耗气,缓祛寒湿之邪。
2.3 慎攻伐带脉属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带脉病病位较深,机体处于邪盛正虚状态,故此时应慎用攻伐之品[18]。《难经·二十八难》云:“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有不能拘之”[19]。奇经八脉疾病是由人体经脉气血满溢不得环周所致,《素问·缪刺论》言:“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祛入舍于孙脉,留而不祛入舍于络脉……留而不祛,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素问·调经论》亦载:“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祛,故曰虚”[20]。可知,奇经八脉之病为邪气深入人体并阻滞奇经八脉脉道,使气血不能环周所致。肾着病与带脉病亦为寒湿之邪凝滞人体腰部经脉所致,病性属本虚标实,治疗当兼顾本虚,慎用攻伐之品,缓补以扶正,缓泻以祛实。
刘强医案:沈某,女,27岁,平素带下甚多,近两月腰腹重坠、疼痛,小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中医诊断为肾着病,治以温散寒湿,健脾止带,方用甘姜苓术汤加味,药物组成:甘草10 g,干姜15 g,茯苓30 g,白术30 g,薏苡仁30 g,莲子肉30 g,柴胡6 g,麻黄3 g。服药3剂,诸症皆除[21]。
按:患者腰腹重坠、疼痛,小腹冷痛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中肾着病的腰腹重坠冷痛症状相似,“沉潜水蓄”,患者脉沉,提示体内寒湿较重[22]。诊为肾着病,方用甘姜苓术汤加味温散寒湿,健脾止带,3剂而愈。此处的带脉病非特指女性带下病,而是指奇经八脉之带脉疾病,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载:“带脉总束诸脉,使不妄行,如人束带而前垂,故名”,带脉约束腹腔气机,带脉为病易导致腹腔气机不利,出现气血失约而妄下之证。女性患者会表现为带下、崩漏等,男性患者可表现为遗尿、遗精、尿血、器官下垂等。因此,腰腹重坠冷痛是肾着病与带脉病的主要症状。
刘渡舟医案:刘氏之妻,37岁,患者形体肥胖但气怯乏力,腰部酸楚疼痛,白带淋漓,味臭难闻。查其舌体胖大而嫩,脉沉缓无力,尺部脉更弱。中医诊断为寒湿下困肾阳,即《金匮要略》肾着病。治以健脾燥湿,温肾止带,方用甘姜苓术汤加味,药物组成:干姜12 g,茯苓18 g,白术12 g,炙甘草6 g,杜仲10 g,断续10 g。3剂而愈。
按:患者主症为腰部酸楚疼痛,白带淋漓,味臭难闻,虽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中肾着病的腰腹重坠、疼痛症状相似,但腰腹冷的特点却不太明显,白带淋漓,味臭难闻为湿甚所致。舌体胖大,脉沉缓无力提示脾虚湿盛,舌体嫩,尺部脉弱提示肾阳虚[23-24]。中医诊断为肾着病,方用甘姜苓术汤加味。方中甘草、干姜、茯苓、白术入脾经,健脾祛湿,加入杜仲、续断入肾经温补肾阳。从经脉循行角度而言,带脉起于章门穴,与足厥阴肝经相接,又与足少阳胆经相交[25],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也有交接[26]。脾肾二脏阳气不足,致寒湿之邪留于带脉,致带脉失司,除了有带下、月经淋漓、遗精、器官下垂等症状外,还有纳差、泄泻、腹胀、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脾肾阳虚之证[27]。
肾着病和带脉病均为寒湿之邪阻滞腰部带脉所致[28],寒湿属痰湿范畴,当以温药和之。张仲景强调缓补脾以实内,缓渗湿以祛邪,采用甘姜苓术汤治之。通过对肾着病证治思路的挖掘,可为带脉病的治疗提供思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