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霞,郭娟兰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药物离子导入法是利用直流电同性电荷相排斥、异性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使药物离子、带电胶体微粒等穿过组织屏障进入体内,利用外加电场的驱动作用,控制导入电流的强度,将带电荷或中性药物离子经由电极定位导入皮肤,进入局部组织相应病变部位,达到治病的目的[1]。眼部结构组织具有特殊性,传统给药方式作用时间短、药物在局部的有效浓度低,药物离子导入法通过皮肤表面给药,具有创伤小、作用时间长、有效药物浓度高等特点,较传统的给药方式更加适合眼部疾病的治疗[2]。近年来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患者的接受程度也较高,在临床中有较明显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1.1 干眼症 干眼症是某些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干涩不适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主要表现有眼睛干涩、容易疲劳、眼痒、异物感、灼热感等症状。随着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患干眼症的人群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日常滴用人工泪液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长期不合理滴药可导致药源性眼表损害。近年来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干眼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曾志成等[3]将60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常规滴眼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中药密蒙花离子导入,采用眼枕导入法,从正极导入,4 周后发现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表明加用中药单药密蒙花离子导入较单用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疗效明显,复发率降低。曹水清等[4]对80例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香丹注射液手-眼电离子导入联合杞菊地黄丸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后结果显示,治疗组症状、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表明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可有效延长BUT,促进泪液分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及减轻主观症状。张静等[5]将120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取穴: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骼、睛明、四白、三阴交、光明、太溪、太冲)联合眼-手中药离子导入(枸杞子、菊花、山药、生地黄、麦冬、沙参、山萸肉、茯苓、牡丹皮、五味子、泽泻),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SIT、BUT、F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刺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可以改善干眼患者眼表症状,促进泪液分泌,提高泪膜稳定性。可见中药离子导入法对临床不同类型干眼均具有明显优势。
1.2 睑缘炎 睑缘炎是睑缘皮肤、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的亚急性、慢性炎症,可因细菌、脂溢性皮肤炎或视疲劳所引起,且常合并存在。表现为睑缘皮肤潮红、刺痒,有鳞屑或痂皮、糜烂等。传统的去除病因、避免一切刺激因素、抗菌素眼液治疗病程长,易复发,加用药物离子导入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更为有效。徐蕴[6]将56例睑缘炎患者按不同疾病分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典必殊眼膏涂睑缘;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熏洗按摩联合眼-手离子导入,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明显提高,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表明五味消毒饮熏洗联合电离子导入可以改善微循环,减少炎性渗出,使药物直达病所,比单纯使用典必殊眼膏作用更为有效。
1.3 角膜炎 角膜炎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角膜炎症反应的统称[7],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也是世界性的常见致盲眼病之一。临床上表现为视物模糊、疼痛、畏光和流泪等刺激症状及明显的视力减退。单纯性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HSK)是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其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常反复发作,预后差。徐宇明等[8]将80例HSK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抗病毒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同时, 采用中药(木贼、蝉蜕、知母、菊花、连翘、金银花、蔓荆子、秦皮、薄荷、柴胡)眼-手离子导入技术治疗,正负极交替,治疗20 d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随访2年发现对照组治愈眼复发率为53.8%,实验组治愈眼复发率为12.5%,实验组治愈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采取中药离子导入治疗HSK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卢兰芳等[9]将100例HSK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根据所用药物选择正负极,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药物离子导入将能起药理治疗作用的纯药物离子不经血液循环直接透入组织内,在组织内保持较高的浓度和较长时间,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有优势。
2.1 前葡萄膜炎 前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炎中最常见的类型[10],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感染、自身免疫和机械损伤因素皆可引起;临床上可见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和睫状充血,角膜后沉着物,房水闪辉,房水细胞,虹膜充血、水肿、粘连,晶体表面色素沉着等体征;治疗基本原则为散瞳、抗炎、消除病因,常用睫状肌麻痹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易出现并发症,易复发, 治疗棘手。高英等[11]将60例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给予散瞳合剂球结膜下注射,治疗组予口服抑阳酒连散(独活、生地黄、黄柏、汉防己、知母、蔓荆子、前胡、川羌活、白芷、生甘草、防风、山栀子、酒黄芩、酒黄连)加减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从正极导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20 d后观察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治疗组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治愈时间短。结果表明口服中药联合药物离子导入比单纯使用滴眼液疗效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葡萄膜炎。
2.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常双眼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是目前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目前西医尚缺乏有效根治手段,玻璃体腔注药和激光等疗法均为有创侵入性治疗,故中医药防治AMD的探索研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秦霖等[12]将90例湿性AM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取穴:患侧太阳、攒竹、球后、合谷、承泣、上天柱、肾俞、脾俞、风池、足三里、三阴交,毫针针刺,留针3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丹参注射液眼-枕离子导入,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血清VEGF水平明显降低。刘曦阳[13]将50例AM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刘静霞教授经验方加味当归芍药散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200 mg,负极(腕-眼)离子导入治疗。结果治疗组视力疗效总有效率86.84%,明显优于对照组62.86%,治疗组视野检查(MD绝对值及PSD)、黄斑区厚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口服中药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比单纯口服中药疗效好,且无痛无创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继续探索和推广。
2.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余勇军[14]将72例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规范降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眼-枕离子导入,从正极导入,同时辨证口服中药(黄芪、生地、枸杞、菊花、女贞子、石决明、山药、丹参、川芎、三七粉),治疗1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0.56%),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表明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联合中药内服治疗DR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于新华等[15]将80例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耳穴:脾、肝、眼、内分泌、耳迷走神经反射点)联合中药(生黄芪、生地黄、党参、赤芍、白术、茯苓、桔梗、柴胡、升麻、川芎、桃仁、甘草、红花)离子导入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观察组视力、眼部症状评分、P-VEP指标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表明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视力,且疗法创伤小、简便。
玻璃体积血是眼外伤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造成视力危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西医常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和限制。临床观察证明中药离子导入可有效促进玻璃体内血液的吸收。刘枫芸[16]将82例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病治疗。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配合中药(血府逐瘀汤)眼-手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从阴极导入。结果表明,与单纯使用血塞通静滴相比,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联合血塞通治疗玻璃体积血,能够更好的促进积血的吸收,改善视力,提高治疗效果。
眼肌麻痹是指单一眼肌或同一神经支配的眼肌运动障碍,自主运动及反射运动均有障碍,发病前多有感染或脑血管病基础,以及糖尿病、肿瘤、周围神经病变等诱因;临床表现有复视、瞳孔散大或缩小、眼睑或眼球活动障碍,严重者可有头晕、恶心等症状,越早治疗预后越好。修鑫鑫等[17]将75例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3 组(甲钴胺注射液离子导入组、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组、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注射液离子导入组)治疗观察,结果发现联合用药组治愈率(76.0%)明显高于甲钴胺组(44.0%)和樟柳碱组(48.0%),且联合用药组平均治愈时间较甲钴胺组和樟柳碱组均缩短 (P<0.05)。提示眼肌麻痹患者宜尽早接受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避免因长时间神经麻痹造成的不可逆性神经损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我国近视人数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屈光性弱视的患儿也愈多,如何有效的控制儿童近视及弱视的发展,已是眼科医生广泛关注的问题。查桂平等[18]将115 例中低度近视儿童随机分为3 组: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组选用每晚睡前0.01%阿托品眼液滴眼,同时采用薄荷、菊花、珍珠粉、冰片、枸杞、决明子等中药成份的眼贴贴敷眼部,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0.05%阿托品组及0.01%阿托品组选用每晚睡前使用1次各自浓度的阿托品眼液。治疗1年后发现阿托品眼液浓度增加,控制近视进展效果越好,但副作用增加,如瞳孔直径增加、调节障碍,引起畏光、近距离阅读困难。联合治疗既保证了治疗效果又可以降低阿托品浓度,进一步减少副作用。朱优风等[19]将100例弱视、近视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儿进行验光配镜,根据双眼视力情况采用不同的精细作业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眼-手离子导入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 高于的常规组的85.37%,两组患儿的视力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疗后的视力明显高于常规组。大龄儿童弱视合并近视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进行综合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儿的视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药物离子导入法的应用已有很多年的历史,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相似外治法,药物离子导入是结合了现代直流电,使药物更加有效、快捷地到达病所,疗效更加显著,药物离子导入简单、方便、创伤小、治疗效果佳,尤其眼科疾病的应用中,因为眼部解剖结构较特殊,全身用药起效慢、有效浓度低,治疗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结果,滴眼液、注射药物或者口服药物不能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维持的药物作用时间也较短,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可以解决点眼和注射药物难以到达的组织部位以及剂量不足的问题,且起效更快[20]。药物在局部组织中保持较高浓度并持续较长时间, 能够促进营养代谢, 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促进炎症介质的吸收,改善局部微循环,中药离子导入是中医辨证论治和局部对症治疗的有机结合, 通过直流电的电解、电渗等作用, 使药物不经血液循环直接作用于眼内, 药物电解为离子导入进入体内后, 于病变局部形成离子堆, 可保持较高的浓度并存留较长时间。同时直流电还有刺激按摩眼周穴位作用, 并且低频电导可以改善眼局部的血液循环, 促进局部组织营养代谢, 加速有害病理代谢产物的吸收和排出[1,21]。在儿童眼病的治疗中更加适宜,一则因为儿童皮肤娇嫩,血管机能较好,代谢旺盛,吸收较快;二则儿童脏腑功能较弱,发育不完全,全身用药限制较多,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但在临床应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中药的成分、用量及浓度大多是经验用药,产生治疗效果的有效成分难以确定,影响治疗效果;二是电极片的设定没有标准,影响疗效[22],目前临床上西药成分制剂和中药提取成分制剂在离子导入时,极性较易确定,而中药组方汤剂的极性较难测定,因此临床上多采用正负极日1次交替,其疗效势必会打折扣,如何用现代中医理论解决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