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培涛
山东省临沂市种畜场,山东临沂 276001
临沂地区截止到2020年5月2日,乳房炎平均发病率高达7%,明显降低奶牛产奶量,因乳房炎给牧场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2020年5月2~25日,通过对该地区乳房炎发病率高的牧场进行现场排查,同时对发病高的3座牧场进行了乳房炎病原菌检测。针对识别到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并辅助牧场进行整改。3周后,该地区乳房炎平均发病率降低到了3.5%,牧场平均产奶量降到50 kg。
每日进行卧床维护,及时清除卧床上的牛粪和尿液污染物,至少进行一次疏松,垫料每周至少填补一次;保证垫料充足、干燥、洁净,疏松深度15 cm以上,以膝跪试验感觉不到疼痛为标准;泌乳牛卧床宽度(两卧栏间距)1.20~1.25 m,长度(头枕或挡胸管到卧床后沿)1.75~1.90 m。运动场垫料应保证无异物(石块等)、干燥、洁净,每天疏松一次,疏松深度15 cm以上[1]。
高乳房炎发病率的牧场严格执行“牛走料到”的饲养管理要求,泌乳牛挤奶回到牛舍前,应投放好新鲜TMR日粮,确保奶牛挤奶后30 min处于站立采食状态,保证乳头孔括约肌完全闭合,减少卧床卫生不佳感染乳房炎的风险。
每周对挤奶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重点部位检查频率可以增加至1周2~3次。每月要求设备厂家到牧场进行设备参数的验证。设备重点排查的关键点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主管道真空压力为40~42 KPa;脉动频率60次/min;橡胶管件,奶杯内衬进口2500头次更换、国产2000头次更换,脉动管每年更换1次;脱杯流量500~800 mL/min;收杯延迟时间6 s;重复套杯比例≤5%。
严格按照挤奶标准操作流程执行。简要流程描述如下:挤奶员到岗更换工作服-挤奶员配置乳头药浴液-启动挤奶设备-赶牛工温柔驱赶奶牛到待挤区-挤奶牛上厅-前药浴(保持30 s杀菌时间)-挤前3~5把牛奶(观察牛奶性状是否有异常)-一次性纸巾擦拭乳头-上杯(同时调整奶杯组的角度)-听取内衬是否有漏气声音(及时调整)-自动脱杯(关注挤奶控制面板奶牛出奶量,判定是否需要二次套杯)-充分后药浴-赶牛回牛舍[2]。
牧场应严格按照药浴液配比方法进行配制,配比过程使用量杯、量筒,药浴液配制使用原则为现配现用,药浴杯每班次刷洗后倒置。乳房炎发病率高的牧场,如使用主要成份为聚维酮碘的药浴液,配比原则为前药浴1:1.5配比,后药浴使用原液。
使用牛体卫生评价表进行牛体卫生评价,体表玷污覆盖率超过50%的牛占整个群体的比例≤5%,重点排查牛舍卧床、粪道卫生、运动场舒适度、挤奶赶牛通道卫生、待挤区卫生,发现不符合项,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提高牛体后躯卫生。产后护理时进行第1次剪尾毛,泌乳中期(120~150 d)进行第2次剪尾毛,如果牧场前期没有在产后护理中修剪尾巴,第一时间进行修剪,提高奶牛后躯卫生洁净度[3]。
通过管理和培训,禁止赶牛工和挤奶员使用棍棒、拍手、大声吆喝等方式驱赶奶牛,减少奶牛在待挤区、挤奶平台大量排便污染奶牛肢蹄和乳房卫生,防止出现“双高峰”泌乳曲线。
一个泌乳期乳房炎复发次数≥3次的牛只,及时进行淘汰。反复发生乳房炎的奶牛,存在传染其它奶牛的风险,饲养价值不大时,必须及时淘汰。另外,治疗疗程超7 d未痊愈的乳房炎牛只,淘汰处理。
干奶前进行CMT检测,CMT检测“++”以上牛只,进行乳房炎分级并给予积极治疗,治疗痊愈后选用进口品牌干奶药,严格按标准干奶程序进行干奶。简要操作流程如下:干奶操作一般选择中午挤奶后进行,待奶杯自动脱杯后,手工将残留牛奶挤干净,应用酒精棉片对乳头进行彻底消毒,再选用干奶药的短针头进行干奶,药物注入后,沿乳头向上捋,使干奶药充分进入,之后进行后药浴(原液),转入干奶牛舍,再重点关注3~4 d内干奶牛的食欲及乳房外观变化。
新产牛首次挤奶应充分进行乳头清洗、按摩和药浴,使用手推车挤奶设备进行挤奶,设备参数设置同挤奶厅设备。重点关注手推车挤奶机设定的压力和卫生状况,以及相关橡胶管件的更换频次。手推车挤奶机不具备自动脱杯功能,要求新产牛挤奶时人员不得远离,应时刻关注集乳器内奶流量的大小,适时摘除挤奶杯组,防止出现过挤、血乳或乳头孔外翻等事故。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的常见疾病,且危害严重。预防控制乳房炎,需要牧场从卧床、运动场舒适度及卫生、挤奶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标准挤奶操作、药浴液配比、牛体卫生、牛尾毛处理、无应激赶牛、干奶操作、久治不愈乳房炎牛只的处理等各方面做起,从而降低牧场乳房炎的发病率,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