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
患者,男,41岁,20 d前洗冷水浴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 ℃,伴畏寒、寒战、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无咳嗽、咯痰,无流涕、咽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自服药物(具体不详)后自觉上述不适症状好转。次日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现头痛、肌肉酸疼、乏力感,未监测体温,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3 d(具体不详)后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入院查体:体温38.3 ℃,脉搏92 次/min,呼吸25 次/min,血压128/86 mmHg,氧饱和度84%(未吸氧)。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心尖搏动点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 cm,心率92 次/min,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腹部平软。双下肢未见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9%,中性粒细胞计数7.67×109/L,红细胞计数3.58×1012/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计数451×109/L。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3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4 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54.2 U/L,乳酸脱氢酶79 U/L,白蛋白35.6 g/L,球蛋白42.7 g/L,白球比值0.82,血糖6.21 mmol/L,红细胞沉降率106.0 mm/h,C反应蛋白5.53 mg/dl,降钙素原3.58 ng/ml,1,3-β-D-葡聚糖>1 000 pg/ml,凝血酶原时间25.7 s,纤维蛋白原4.16 g/L,D-二聚体9 338.00 ng/L。心脏彩超: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支气管镜检查:左主支气管开口处坏死改变,镜检见真菌菌丝和孢子,考虑真菌感染。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双肺肺炎;肺部真菌感染。
患者入院后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每天1次;注射用伏立康唑0.8 g静脉滴注,每天1次。7 d后,患者出现睡眠不佳且出现幻觉。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52.8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9.1 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354.2 U/L,乳酸脱氢酶479 U/L。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为13.16 μg/ml。基因检测:细胞色素P450(CYP)2C19*2/*2,慢代谢型。研究显示[1],当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高于6 μg/ml,引起肝损伤的几率显著升高,故考虑可能为伏立康唑所致药物性肝损伤,故次日停用注射用伏立康唑,采用伏立康唑片0.4 g口服,每天1次,并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 mg口服,每天3次。10 d后,患者睡眠状况改善、幻觉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7 d后,患者一般情况可,予以出院。
讨 论伏立康唑是一种新型的三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被推荐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一线用药。据统计,伏立康唑可预测的不良反应临床发生率约为29.26%[2],其中神经系统症状如幻觉、抑郁、意识模糊及嗜睡等占26.79%[3]。本案例中,患者给予伏立康唑治疗7 d后出现明显肝功能异常,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停用注射用伏立康唑,改为伏立康唑片口服后,症状明显缓解,并逐渐消失。根据Naranjo评价表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与用药进行联性评价,可判断伏立康唑是患者出现的肝损伤可能原因。
伏立康唑在体内通过肝脏CYP2C19酶代谢,该酶通过CYP2C19基因调控,根据基因型不同,该代谢酶存在快代谢型(EM)、中间代谢型(IM)、慢代谢型(PM)和超快代谢型(UM)4种代谢型[4]。研究表明[5-6],CYP2C19酶对伏立康唑药物代谢动力学有明显影响,是导致伏立康唑出现量效差异的主要原因。EM型、IM型及PM型患者血药浓度依次增加(P<0.05),且PM型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风险明显增加(P<0.05)[7]。2017年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实施联盟发布伏立康唑的精准用药指南,强调CYP2C19 EM和IM型患者采用标准剂量,而PM型患者伏立康唑谷浓度较高,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多项研究表明[7-9],伏立康唑的临床效应(疗效或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当血药浓度>6 μg/ml时,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伏立康唑浓度每增加1 μg/ml,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增加7%~17%。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当伏立康唑长期给药时,血药浓度不应大于5.0 μg/ml。在本案例中,患者为CYP2C19 PM型,且血药谷浓度13.16 μg/ml,提示患者可能由于携带CYP2C19缺陷基因导致机体对伏立康唑代谢减弱,使体内血药浓度增加,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10]。
伏立康唑在临床使用中存在明显个体间和种族间差异,患者基因多态性是导致体内药物浓度及药物量效关系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较多采用监测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调整给药剂量。基因检测可有效预测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能力,从而提前预判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效应。因此,通过基因检测联合血药浓度监测可针对患者个体化差异,实现治疗方案的优化,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毒性风险,达到个体化精准用药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