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主义运动的宗旨

2021-04-17 06:35王海建郝宇青
关键词:建设发展

王海建 郝宇青

[提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主义运动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容和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人民夺取政权;在建设时期,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改革时期,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多元化发展诉求;在新时代,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断提高国家“硬”和“软”的实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在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达成了社会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领导人民、依靠人民开展了百年的社会主义运动。在这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的社会主义运动,体现在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唤醒人民主体意识,为人民夺取政权;第二阶段,共产党员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第三阶段,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启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升奠定了基础,满足了人民发展的多样化诉求;第四阶段,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启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不断提高国家“硬”和“软”的两方面实力,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说,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就把“人民”作为自己工作的中心,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福祉开展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形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可靠的主心骨的历史地位。考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发现,“以人民为中心”一直是党开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宗旨,在这一宗旨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的坚定而踏实,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开展民族独立运动,实现人民自由解放

考察辛亥革命之后、1949年之前的中国,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中华民族遭受欺辱、中国人民承受苦难的根本原因。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即提出要“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1](P.3)从此时起,共产党通过持续的社会改造运动和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和民主意识,带领中国逐渐走上民族独立、人民自由的解放之路。正如马克思所说:“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P.283)

(一)领导符合人民诉求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面临着如何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重任。因此,共产党提出,“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华民族。”[3](P.277)把民族独立作为工作重心,共产党领导人民先后探索了武装斗争、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等途径,力求实现民族独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人民革命运动,通过武装起义,创建了自己的军队,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为民族解放和独立延续革命的火种。当时,毛泽东撰写系列文章,系统阐述中国革命领导权、革命方向、革命道路等问题。在谈到为什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时,毛泽东指出,大革命的失败证明,国民党是新的军阀,国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既不彻底,也不能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真正的解放。因此,只有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关于革命的前景,毛泽东指出,“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4](P.99)。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前景、革命的道路进行系统阐述,改变了过去“城市革命中心论”的观点,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确立为新的革命理论和革命方向,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华民族解放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日本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刻,中国共产党主动抛弃前嫌,与国民党开展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抗日本的侵略。1937年,面对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咄咄逼人的侵略态势,中国共产党发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号召全体中华儿女投身到抗日斗争中去。洛川会议后,中共中央向全军发出命令,“……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5](P.331)。可以说,在领导人民开展民族独立解放的过程中,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放在前面,在任何时候和所有的政策、文件、措施中,都体现了为民族、为人民的价值取向。

(二)开展增强人民主体意识的思想教育活动

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潜能,能够推动社会历史产生根本性变革。他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高度肯定人民的地位,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P.1031)。因此,党根据当时人民群众的群体特点和现实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唤醒人民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积极投身民族解放独立运动。

在思想教育的宗旨上,共产党坚持教育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即革命斗争。苏区时期,党提出教育是“……为着动员民众一切力量加入于伟大的革命斗争”[7](P.24)。延安时期,党把抗日救亡作为开展教育的首要目标,“……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8](P.134)。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教育内容与当时的政治需要、革命斗争需要相契合。在这一时期,鉴于中国农村文盲占的比例较大,党的思想教育把识字教育和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扩大基础教育规模(尤其是小学教育),降低文盲的比例,以达成唤醒人民主体意识,服务革命斗争的目标。以苏区为例,1931年湘赣省的83万人口当中,就有“各类学校1700多所,在校学生达47000多人。”[7](P.11)在陕甘宁边区同样如此,到1940年,文盲比例从红军刚到延安时的99%,下降到90%,老百姓的识字率有了显著增长,这为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奠定了基础。

此外,共产党还重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延安时期成立了多种艺术团体和文化宣传工作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思想、革命精神。毛泽东创制了“十大教授法”,其中第一条教授法就是启发式教育。党还重视在实践中教育人民,在陕甘宁边区时期,民主实践深得人心,当时人们编写了许多通俗的歌谣唱诵边区的民主选举。因此,就连当时在延安的美国观察组都不得不承认,“共产党正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9](P.54)。在党的教育引导下,人民的主体意识得到极大提升,为革命斗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三)推进符合人民切身利益的土地革命运动

在绝大多数人口为农民的旧中国闹革命,又加之共产党开展革命的地区多是偏远和贫困地区,农民所占比重更高,解决农民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是激发他们革命热情,激励他们投身革命的有效方式。共产党根据这一当时中国最大的社会实际,开展土地革命运动,为人民谋取利益,为革命释放活力。

1928年,在党的六大上,颁布了《土地问题决议案》《农民问题决议案》。文件当中明确了党的土地革命政策,即以贫农、雇农为革命的主力军,提出要联合中农的力量闹革命。此后,为进一步团结可以团结的革命力量,扩大革命的群众基础,毛泽东主导的《兴国土地法》《土地问题决议案》中,把团结的对象扩大到富农、小地主,只没收了他们的“多余的土地”,而不是全部没收。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保护农民的利益,激发他们的革命积极性,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明确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党在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一方面,使农民拥有了土地,土地革命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土地平均分配和农民所有,激发了农民参与、支持革命的热情,广大农民是苏区政府解决革命经费的主要依靠力量,他们积极向革命军队“借粮、借款和购买公债”[10](P.91)。

在抗战时期,共产党的土地政策进一步明确,即在改善农民生活的同时推动革命向前发展。减租减息是党在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主要特征,“……说服地主把地租减缩到合理的数目”[11](P.151)。抗战胜利后,随着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规模不断扩大,1946年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明确要求把土地分给农民。毛泽东指出,要联合中农,保护小地主,“迅速完成实现耕者有其田的任务”[12](P.1216)。党中央为进一步推进土地改革,解放前夕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党的土地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革命的热情,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溃败,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尽快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是人民关切的核心问题。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三大改造”运动,在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准确判断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以社会主要矛盾为出发点,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实践。

(一)实施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尽早使人民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生活。基于此,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针对土地改革后农村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民卖地现象比较突出的现状,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毛泽东提出要通过农业合作化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此,恩格斯曾言,“……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占有和生产”[13](P.580)。毛泽东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在农业国中国,农业合作化是一条符合当时国情的农村发展道路。他指出,“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是党在农村中工作的中心”[14](P.81)。对于个体手工业,也通过改造,使农民、个体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针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①问题,毛泽东认为,可以发挥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作用。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生产的灵活性,补充社会主义经济的不足;民族资本主义生产还能为社会主义生产培养技术工人,其上缴的利税是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积累资金等。同时,采用了代替收购、加工、订货、公私合营等多种方式,逐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到1956年下半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还对人们的思想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党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民、小手工业者、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思想改造,使他们从思想上接受社会主义制度、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真正确立,接下来,就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此,党的八大上有准确判断,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5](P.341)基于这样的矛盾判断,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毛泽东早有考虑。1956年春季,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和方向。“论十大关系”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累的经验,并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为教训,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的目标。

如何把社会主义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强国,无疑是当时党和人民的共同期待。1953年,党中央在宣传总路线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必须教育全党和全体人民认识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极端重要的意义”[16](P.679)。在具体的建设思路上,毛泽东吸取了苏联过度重视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教训,提出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发展关系,以农业、轻工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资金积累,反哺重工业的发展。他指出,农业和轻工业“既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又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17](P.25)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共产党始终把人民需要、人民期待放在最高位置,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正确道路。这一时期,党和人民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实践活动,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世界追求

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建设是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主要议题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对资产阶级(地主买办、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进行思想改造以及转变普通大众的思想使其投身社会建设,是当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毛泽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的前提下,提出了结合社会、时代需要,进行文艺创作,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路。

激发人民的建设热情是当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思路。毛泽东指出,“一切革命的文学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6](P.86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满足人民需要,这体现为:一是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属性。鉴于当时国内国际形势,国内部分群众的思想需要进一步改造;国际意识形态之争十分激烈,中国存在被“和平演变”的风险。因此,要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文化创作,用无产阶级的文化改造人们的思想。二是文化建设的社会动员属性、社会运动属性。文化建设深受当时社会建设方式的影响,多采用动员性、运动式的方式进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方针。毛泽东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7](P.54)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风格的艺术,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老百姓的不同需求;发展出不同个性、不同领域的学术,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内生动力。毛泽东对“双百”方针充满了信心,他指出,“采取现在的方针,……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18](P.405)“双百”方针的贯彻实施,使得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创作充满活力,产生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百姓乐见的优秀成果,极大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三、开启社会主义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多方探索和积极建设的基础上,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决定实施工作中心的转移,即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目标,解放思想,开启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改革,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上层建筑。工作中心的转移符合人民的利益诉求,极大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夯实人民物质生活基础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比资本主义社会优越的根本所在。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如何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迫切任务。对于这一当时最迫切的现实问题,邓小平指出,要“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19](P.450-451)。由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也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新高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王守仁曾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20](P.132)面对当时社会中人们思想陈旧、思想禁锢和思想僵化的现状,只有破除人们思想中的“贼”,解放人们的思想,才能为社会主义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而解放人们的思想,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现实情况出发,探究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开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就是要让人们认清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中国当时社会的最大实际出发。因此,邓小平指出,“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21](P.364)

改革开放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途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根本上就是要进行改革开放,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要素,引入新的科学技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领导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根本性的。共产党在社会生活的具体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改革。如,在农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和生产力,极大提高了农业产量;在城市,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激活了人们投身经济发展的热情,使得社会经济迅速增长。

(二)狠抓两个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精神生活水平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推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即社会主义社会既要发展生产力,推动物质文明进步;也要不断优化生产关系,改革上层建筑,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们的创造力,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确保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两个文明建设论断抓住了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科学判断的“牛鼻子”。毛泽东曾在1959年提出我国当时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不成熟、不完善”。1981年,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22](P.838)。此后,邓小平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理论进行不断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把“物质文明不发达”作为判断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主要依据。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意味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同时,还存在着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和法制还不够健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等显著特征,这就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就是一方面要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物质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要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确保社会主义社会的前进方向。

两个文明建设极大提高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物质文明建设成就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中心,通过发展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途径,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经济总量迅速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②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678.7亿元;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487940.2亿元,改革开放的33年,GDP增长了484261.5亿元,增长了132.6倍。从精神文明建设成就来看,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新的高度,先后颁布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的文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内容、保障机制等进行部署,确保社会主义社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三)培育“四有”新人,满足人民不同发展诉求

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显得尤为突出。马克思曾指出,“现实的人只有以利己的个体形式出现才可予以承认”[23](P.188)。“现实的人”是有七情六欲、有利益诉求、有个人追求等特征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共产党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在新的条件下,人的自我发展也有新的内容。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党中央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了人的多样化发展。

培育“四有”新人确保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但是,改革开放也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负面情况影响着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速度和方向。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在讲话中痛斥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诸如经济犯罪、贪污腐败、偷盗抢劫等,指出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改变这些不良现象,就要对人民进行教育、对干部进行教育,使其能主动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不良现象作斗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对此,邓小平指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24](P.205)通过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教育,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主义道德和科学技术、法律法规有了全面的认识,为社会主义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人”的身上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确保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培育“四有”新人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发展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前提下,人的需要也发生了变化。面对人的新需要,一方面是物质生活条件提升的需要,可以通过持续的改革开放,不断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是精神生活需要和自我发展需要,这些需要必须通过“教育”的手段得以实现。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培育“四有”新人,是因为改革开放提高社会经济条件后,人们精神世界产生了新的需要,要满足这一需要,就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教育活动,满足人的需要。

四、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追求人民美好生活

十八大以来,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新方位,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通过不断提高国家“硬”和“软”的两方面的实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满足人民利益诉求

1978年党中央开启的改革开放,使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也使社会发展潜力得到了释放,推动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巩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对于改革开放的诉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一定满足的前提下,人们对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关系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应当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5](P.443)因此,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开启全面深化改革,在提高国家“硬实力”的前提下满足了人们的各种利益诉求。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了社会公平竞争,为人们通过自己奋斗获取美好生活提供了保障。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公平竞争奠定了制度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抛弃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全面照搬西方所谓“民主制度”,而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持续完善和发展。对此,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26](P.15)。因此,在经济领域,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导,进一步激活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在政治领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领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导地位、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激活了社会的活力和人民的干劲。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提高了各级政府、社会团体的工作能力,使得社会主义制度的运转更加有效,激发了人们的奋斗热情,使得社会更具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了社会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社会保障。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仅体现在社会经济、政治领域,更深入到文化、生态领域。在文化领域,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产出新成果,为世界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在生态领域,党把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诉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等途径,还老百姓一个宜居、乐居的“绿水青山”。近几年,“野生东北虎闯进村庄”“白鳍豚又出现在长江流域”等事件表明,中国的生态环境正在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建设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二)全面建成小康,持续推进人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指出,要在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根本上是要通过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途径,推进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即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面共同致富”[27](P.1368)。20世纪末中国进入小康社会后,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全体人民的“小康”,即如何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协、可持续性。”[28](P.61)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使所有中华儿女都能过上“美好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基于此,党中央全面部署、统筹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全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打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针对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部分贫困地区、部分贫困人口经济发展迟缓的现实情况,党中央把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作为党的政策目标。“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8](P.62)习近平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出发,指出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城乡平衡发展、中西部协调发展,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优越性。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从战略层面对脱贫攻坚进行部署。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采取精准扶贫、党员干部带头扶贫、定点扶贫等多项措施,使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面脱贫。以云南为例,2012年,云南有88个贫困县,88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底,这880多万人口全部脱贫。全国更是有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以实现。

从进入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紧扣时代脉搏,把新时代人民的幸福、人民的诉求作为工作的中心,从战略高度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通过不断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丰富社会主义社会的内涵,使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阶段性目标逐步实现,并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向前发展,这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持续推进共同富裕的“人民主体”思想。

(三)“五育”并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是推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个历史范畴,意指人们具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意志,能够掌握客观规律,具有全面的劳动能力,有能力也有机会从事他乐于从事的工作,且能把这项工作做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生活状态的描述中,描绘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概念。他们认为取代资本主义的联合体“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根据当前人的发展需求和中国实际做出的科学判断。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关键是追求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追求人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29]无论是激发人民身上的发展动力,还是依靠人民推动社会发展,亦或是通过发展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最根本的是人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推动人民的发展,通过人民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根本所在。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体路径就是“五育”并举。所谓“五育”并举,就是要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通过全面推进,提高人们的各项素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此,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构建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多层次的人才教育体系,实现人的发展的多层次支持;还构建了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实践教育等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的发展的全方位支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得人的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全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也在更高层面上推动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五、结语

纵观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的百年社会主义运动,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旧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开展社会建设、实施改革开放,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是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把追求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不断迈向新阶段。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民族独立和解放是当时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和最迫切诉求,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经多次挫折坎坷。最终,人民的愿望得以实现,新中国的成立,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人民的最大期待就是生活有保障、过上好日子。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实施改革开放,经历了挫折,汲取了经验教训,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人民的期待是过上美好生活,不仅追求物质生活富裕,还要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等,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通过全体人民的努力,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正朝着美好生活的方向前进。

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的百年社会主义运动,既用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也用现实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性。从科学性来看,社会主义中国的存在和蓬勃发展的实践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学说是科学的。中国共产党用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能够存在,而且能够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优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从价值性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以人民的需求为价值导向的,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改革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始终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通过激发人民的力量投身革命建设、依靠人民的力量生成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同时,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人民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可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达成了社会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注释:

①毛泽东归纳了不同时期资产阶级两面性的不同涵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既有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又有对敌妥协的软弱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获取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接受改造的一面。

②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gov.cn/.

猜你喜欢
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