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百年历程与独特优势

2021-04-17 06:07马鸣锴王建华
关键词:党的纪律纪律中国共产党

马鸣锴 王建华

[提要]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保障。回首党的百年纪律建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日臻成熟,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纪律建设思想。其中,信仰与纪律同行、在坚持党性中实现个性、以铁的纪律巩固党内团结成为党纪律建设的独特优势。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革命的政党,自我革命精神决定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党在纪律建设的道路上坚持以政治纪律为纲,以纪律教育为基,以优化政治生态为要,坚定向前、永不停歇。

在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历史上,严格的纪律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前提,是稳固无产阶级政权和顺利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正是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并善于把这种智慧表现为统一的意志和有纪律的行动。[1](P.104)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加强纪律建设成为巩固党团结和发展的有力支撑。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回顾党百年纪律建设的历程,不难发现,严守党纪已经成为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为此,系统梳理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历史脉络,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独特优势,有助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宝贵经验。

一、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

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而言,纪律严明有着优良传统。马克思、恩格斯在开展共产主义运动之初,便告知我们“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2](P.413)。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遗旨,在发展的每一阶段,坚持以纪律建设巩固党的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初步探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纪律建设。1921年党的一大明确了为无产阶级奋斗的理想信念,并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对组织纪律和保密纪律作出规定。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部章程,在专设的“纪律”一章中,明确规定了九项具体内容。其后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进一步强调,任何一个革命政权,“若是缺少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便难以完成革命运动。[3](P.162)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定位也由政治性的“小团体”向群众性政党转变。伴随着高涨的革命形势,党员队伍迅速扩大,其中不免掺杂着许多混入党内的投机分子。有鉴于此,中共中央在1926年8月4日发出《中共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这是党的历史上最早的反腐倡廉文件,打响了党内反腐败斗争的第一枪。

1927年党的五大决定设立纪律监察机构,首开纪检体制的先河。尽管纪检工作迫于现实革命的恶劣环境并没有充分开展,但是这一探索对于中共纪律建设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次会议上,“政治纪律”的概念被首次提出,组织的布尔什维克化成为这一时期党内建设的新目标。1929年12月,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在古田召开,这次会议奠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方针原则,并明确指出加强红军纪律教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提出也意味着党内开启了群众纪律建设的新篇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坚持端正党风、严肃党纪,实行民主政治,党的纪律建设加速发展。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决定》等一系列党纪党规相关的制度文件,首次提出“四个服从”这一组织原则和纪律规范,为党增强凝聚力、保持战斗力提供了重要保证。1941年党中央开展整风运动,从实践层面把纪律建设推向高潮,“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观念在党内更是深入人心。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这次会议在完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党内纪律建设,“四个服从”、党员权利义务等相关内容被悉数载入党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继续抓好自身纪律建设。1947年10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的历史转折关头,为了推进党内政策的贯彻落实,克服党内和军队内部滋生的无组织无纪律问题,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对于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党正是在“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4](P.203)的战略指引下,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曲折前进

革命战争年代,纪律是生命线。革命胜利后,纪律依然是党的建设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后,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成为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课题。

面对新的历史重任,党内开启了过渡时期的纪律建设。1949年11月,以朱德为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党的纪律检查工作重新恢复开展。在新的执政条件下,毛泽东曾预见性地提出“两个务必”,以警醒党内同志。不幸的是,党内的部分同志依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走上了贪图享乐、贪污腐败的不归路,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刘青山、张子善的贪腐案。“三反”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清除贪污、浪费、官僚主义所发起的一场整顿党内及国家机关内风气的运动。

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党的纪律建设伴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在思想和制度层面,党的纪律建设进一步加强,大会在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完善了党员和组织相关的纪律规定,新设立的“党的监察机关”一章,详细说明了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规范。这一时期党在加强纪律建设以及党内监督方面做出诸多有益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行。特别是在此后的“十年动乱”中,党纪党规受到严重扭曲,党内政治生活遭到严重侵蚀和破坏,这次惨痛的教训在党的纪律建设史上留下了刻骨的记忆。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纪律建设的完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党的纪律建设也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有序开展逐渐回到正轨。建规立制成为这一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新时期健全党内生活立规明矩。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定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强调全党要增强纪律观念,第一次将“从严治党”写入党代会报告。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党的纪律建设,“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被写入党章总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内对于党纪党风问题的认识也愈发深刻,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要深刻认识和吸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执政权的教训,党执政时间越长,越要抓紧自身建设,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5](P.1921)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用改革统揽党的纪律建设,推动纪律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这一时期,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党建布局的重要内容被提到了新的高度,2007年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挂牌成立,为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撑。胡锦涛在与党员干部谈党性修养问题时指出:“越是推进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6](P.203)

(四)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不同过往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成为这一时期党的建设的重点工作。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党纪律建设的新境界。

以加强作风建设开局,引领政治新风气。十八届中央政治局成立伊始,以严明纪律起步,从小抓起,以上率下,审议通过了“八项规定”,向全党发布了狠抓作风建设的动员令。“八项规定”的出台实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随之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聚焦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新时代加强纪律建设夯实了基础,开创了良好的风气。

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决扫除党内“毒瘤”。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7](P.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准则,在全党范围内开启了一场反腐败斗争。“打虎”“拍蝇”“猎狐”等一系列举措,切实展现了党中央对于惩治腐败的决心。历经全党上下的不懈努力,反腐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面从严治党得到深入推进,党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坚持依规治党,扎紧制度笼子。2015年10月,中共中央修订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党的纪律行为整合为六项内容,即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为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规范划定底线。2016年7月《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党员干部的权责关系。同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党的监督执纪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以“一加四”为基本框架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制度的力量也在持续释放。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监督是确保权力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纪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持续推进巡视制度改革,特别聚焦政治巡视,巡视效果不断增强。随着党内监督的加强,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也逐步推进。经过前期一系列的试点推行,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颁布实施,国家监察委员会揭牌成立。监督体系的完善为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独特优势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将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建设思想同中国具体的国情党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纪律建设思想,呈现了独特优势,成为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的重要动力。

(一)信仰与纪律同行

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是基于共同理想,建立在相同革命目标下的自觉的纪律。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起,便在同盟的章程中规定:“被接受入盟的人必须严肃地保证无条件地服从同盟的决议。”[8](P.627)这种无条件地服从在列宁看来,不同于过往社会制度中的关系。尽管纪律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普遍存在,但在农奴制时代,纪律是棍棒;在资本家统治时期,饥饿是纪律;而从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纪律便建立在崭新的基础上,是同志式的纪律,是相互尊重的纪律,是在斗争中发挥独创性和主动性的纪律。[9](P.481)

中国共产党是信仰的共同体,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的利益共同体,党员自觉接受纪律源于对信仰的笃定。因此,对于信奉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而言,纪律不仅仅是约束。党的一切决议源自于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代表着党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自觉遵守纪律正是党员对自己信仰的追逐。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纪律的遵从,还需挖掘其背后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正是甘愿为人类解放和社会发展而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刘少奇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谈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并非是党员个人的革命狂热或沽名钓誉,“而是由于他们对于社会发展的科学了解和高度自觉”,是最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10](P.64-65)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入党誓词记录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从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酃县水口街叶家祠主持六名党员的入党宣誓,到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不同时期的入党誓词蕴含着时代的印记,虽在党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更迭,但“永不叛党”的字眼却一直印刻在党百年发展的历史中。入党誓词坚定了党员的信仰,其背后所承载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的庄严承诺。

(二)在坚持党性中实现个性

在毛泽东看来,“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11](P.1512)为此,打造一个有集中又有民主,有纪律又有自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党,成为所有中国共产党人致力的目标。[12](P.485)1944年毛泽东在致秦邦宪的信中谈到,“有人说我们忽视或压制个性,这是不对的。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13](P.208)可见,毛泽东对于党内个性的激发尤为看重,在他眼里,个性解放与否关乎革命胜利,关乎未来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建立。他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谈及党性与个性问题时,将个性划分为两类,即创造性的个性与破坏性的个性。创造性的个性是像模范工作者、发明家那样,在党内和党外都有着革命斗争的勇气,不随声附和、随波逐流;破坏性的个性是以所谓的标新立异为幌子,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的个人主义。毛泽东特别强调,“不能设想每个人不能发展,而社会有发展,同样不能设想我们党有党性,而每个党员没有个性”。党员不是“木头”,要有“创造性的个性”。[14](P.524-540)

众所周知,自主性是个性的重要构成要素,而遵守纪律又是党性的基本要求,那二者是否冲突呢?陈云曾在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谈话中给出答案,他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毛泽东同志为例,向大家证明,革命纪律是不会束缚天才发挥的,我们党内的天才也同样是遵守纪律的模范。无产阶级政党中的纪律只束缚那些妨碍革命的东西,是对革命政权的一种基本保护。就像游泳的技术仅仅是确保游泳者的安全,并不影响擅长游泳的人在水里自由发挥。真正充满革命精神的人,即使在有纪律束缚的革命运动里,同样是自由的。[15](P.276)可见,党性与个性在本质上不仅是统一的,而且个性是可以在党性的保护下不断实现的。

党历来重视对党员个体权利的保护,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的同时,通过诸多党内法规充分保障党员个体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1995年党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并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不断修订完善。2020年12月25日,最新版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要求,“推动各级党组织落实和保障党员权利,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16](P.3-4)

(三)以铁的纪律巩固党内团结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口号无疑早已深入每位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内心。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而言,要与强大的资产阶级展开斗争,组织上的巩固与团结是力量壮大的关键。列宁在总结年轻的苏维埃政权之所以能团结一致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经验时指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集中制、纪律和空前的自我牺牲精神”。[17](P.10)

在革命的征途中,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的保证,是巩固党内团结的重要武器。抗日战争初期,党以张国焘破坏组织纪律为鉴,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四个服从”,明确规范个体与组织间的关系,以此来巩固党的组织纪律,确保党内团结统一。毛泽东在此后更是特别强调:“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18](P.528)铁的纪律并非是机械的、死板的,党内对于各项政策的讨论与决议依然是民主的,在决定尚未作出前,每位党员都可以在组织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一经决议以后,即须服从,并须无条件地执行”。[14](P.524-540)可见,铁的纪律并不是排斥党内的批评和争论,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发挥党内民主,是高度的民主高度的集中,这不仅不会削弱党的领导,反而会更加有助于巩固党内团结。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面对一个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党如何带领人民走向富强,则成为新的难题。“我们能依靠什么?”“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19](P.111)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给出的答案,历经时间检验,已然成为党的一份重要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治建设,突出强调政治纪律建设,将其视为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和维护党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纪律的重要内容深入党员内心,党内团结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可见,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亦或是改革,铁的纪律一直都是确保党内凝心聚力、稳固团结的压舱石。

三、党的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

回望历史,党的纪律建设百年历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放眼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向前,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纪律建设的脚步永不停歇。

(一)以政治纪律为纲,统领纪律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辟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把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尤其是政治纪律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政治纪律之所以被全党上下高度重视,其因有二:一是源于党的性质,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二是源于党在新时期积极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

“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纪律。”[20](P.13)可以说,政治纪律关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融通于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坚持政治纪律是执行党内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了政治纪律是第一位的纪律,树立了政治纪律的统领地位,要求必须在强化政治纪律的基础上,推动其余各项纪律建设。可见,建构符合新时代需要的纪律体系,率先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尤为关键。

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中央权威是遵守政治纪律的核心要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21](P.41)积极践行“两个维护”,不仅是为保证组织的有序运转,更是每位党员必须遵守的政治任务。“两个维护”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把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入脑入心,不断提升政治定力,自觉遵守政治纪律。

(二)以纪律教育为基,筑牢思想防线

从先锋队政党的性质出发,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的本质在于“治病救人”。而纪律教育的初衷正是为了让党员知晓行为规范,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坚持理论武装和文化滋养并重。从理论上和思想上弄清是非,是维护党纪的先决条件。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党蓬勃发展的成功经验。党章作为一部高度凝练的党史,蕴含着党百年发展的精髓要义,可以成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帮手。一方面,党章可以为党员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帮助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理想追求。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党章能够督促党员加强自身修养,以党章中的内容诫勉自己,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党员的自身素养和思想觉悟决定着党的未来,纪律教育的成效更是直接关乎从严治党的长远发展。如果放松了对党员的教育培养,久而久之便容易导致党员思想滑坡、精神松懈,只有不断加强纪律教育,才能筑牢党员思想防线,巩固党的自身建设。

积极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掀起了学习教育的热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接续开展,提升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了党员的纪律意识。然而,保持学习教育常态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群众最担心的是教育一阵风、雨过地皮湿”。[22](P.9)为此,如何形成长效机制,切实把党员教育落到实处,将成为党内纪律教育开展的新方向。

(三)以优化政治生态为要,营造良好风气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关乎党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政治生态清明与否,关系到党内政治生活的健康运转。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发展的关键。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人做起,从人抓起,也就是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20](P.98)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各级领导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领导干部在党员队伍中发挥着“头雁效应”,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少数”的表现则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坚定理想信念,自觉遵守党纪党规,带头净化党内风气。

以强化党内监督为重要保障。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权力制约是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一环。新时代,党内监督工作不断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举措:创新巡视巡查监督,推动纪检体制改革,强化派驻监督等。从长远来看,加强党内监督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意义深远,只有以创新精神推动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党内监督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才能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提供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党的纪律纪律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如何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纪律
新时期党的纪律体系建设探究
浅谈新时期加强党的纪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