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知行合一: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
——基于5123份有效问卷的分析

2021-05-28 08:12:46崔舒怡
关键词:民族团结问卷民族

严 庆 崔舒怡

[提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这既是由我国的多民族国情所决定的,也是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内在要求。课题组以全国211所高校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为调研对象,发放“关于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状况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回收的512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大体研判出我国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观念、情感与能力,同时在教育中存在区域不均衡、内容不全面、进步不凸显的问题。有成效、有兴趣、有期待是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整体看法,重点围绕践行知行合一发力是新时代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整体要求。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的目标。如果从立足多民族国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就需要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年发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年发布)、《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2019年发布)等文件精神中,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指导纲要也即将发布,为了整体把握我国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情况,服务于新时代的教育实践创新,课题组开展了较为全面的问卷调查,以呈示概貌。

一、依托在线问卷调查,力求获取全面信息

根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本科院校1265所,在校生17508204人。[1]面对数量如此宏大的高校和学生,如何获取全面信息,将会直接影响到调研的信度和效度。

在总结2015年专题调研经验的基础上①,课题组本次调研实现了两点创新:其一,以大学三年级学生为调研对象。之所以选定大三年级的学生,主要考虑到他们相对一、二年级学生而言,对学校的课程设计以及活动安排更为熟悉,又不像大四学生那样受到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准备考研等事务的干扰。其二,采取在线调研的方式。主要是考虑到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不便开展实地问卷发放,而是通过课题组成员熟识的高校教师、研究生、大学生选定大三学生,并指导学生如实填写信息,以尽量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课题组认为,熟人干预问卷填写环节,是抓取信息准确的重要保障。

(一)在试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目的与内容

课题组于2020年上半年开展了题为“关于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状”的小样本问卷在线试调查,经过反复研究、推敲与调整,正式确定了此次调查的总体目的、问卷形式、样本对象等内容。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和评估“国内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状况”,为实现这一预期,课题组在设计问卷环节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

其一,具体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是否开展、开展效果、开展形式、主要内容、依托平台等方面)。

其二,调查对象的民族团结知识储备(包括其对民族知识、民族文化常识和民族理论政策的了解情况)。

其三,调查对象的民族团结意识(主要考察其民族团结态度、倾向性等内容)。

其四,调查对象对所在高校教育工作的期望(主要了解其对所在高校相关工作的态度、意见、意愿等)。

此外,调查对象的个人成长环境与交友环境会对其民族团结意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本研究还对籍贯、性别、民族身份、政治面貌等个体要素进行了考量。

内容设计以达到研究目的为第一准则,课题组在分析每一道题的考察目的、问题价值、选项意义、统计便利性等因素后,选定研究的题目。根据网络问卷题目数量科学化规律,如果问题过多将会导致问卷回收的信度和效度下降,但问题过少则会导致考察内容不全面,因此结合考察目的与选题数量的合理性,最终生成了一份由24道题组成的网络问卷。

问卷内容主要分为被调查人的基本信息和问题两部分。调查问卷的问题主要围绕上述四个方面的考察目的来设计,但在题目排序上采用乱序原则,避免学生在答题时因察觉考察目的而选择与实际不符的选项答案。另外,在涉及态度类的题目选项中,课题组加入了“无所谓”一项,设置该选项的目的是筛选对民族团结教育持“不关己”态度者。若此类群体构成一定比例,则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动员的主要目标人群。

(二)发放问卷,导控样本源

问卷制作完成后,课题组通过高校系统的既有人脉,发挥熟人效应,采用网络调查,多点发放问卷,即时监控进度与样本源的区域分布。

此次调查通过微信传播的方式,将关于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网络调查问卷发送给高校熟人分调员,再散发给各自的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完成后将问卷通过对应方式提交至课题组系统内。在为期两周的问卷回收过程中,课题组根据已接收问卷中的高校所在地信息,不断调整问卷发放的样本目标。根据后台数据反馈,课题组针对反馈数据较少的几个省市,在问卷回收后期进行了专门的问卷宣传发放工作。

2020年5-6月,课题组共收回问卷5474份,涉及221所高校,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问卷1546份,汉族大学生问卷3928份。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相对准确性,本文对少量明显失真数据进行剔除,共保留有效问卷5123份,有效回收率是93.58%(表1)。

表1 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高校大学三年级学生样本数量

样本选定和归纳以高校为基本单元,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调查的全面性以及结果的客观性,调查对象的民族身份包含汉族大学生与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问卷发放人群所在高校覆盖到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全部省级行政区和各类高等院校。为了保证问卷回收结果符合预设的样本目标,课题组在问卷发放过程中通过软件后台实时监测问卷填写人就读高校的所属省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本次调查问卷能够覆盖到全国各地高校。

二、问卷呈示出的教育整体状况与学生状态

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分为教育引导与悟得生成两条路径,教育引导路径侧重于教育主体的作用,需要强化认知共情;悟得生成侧重于主客体互动,符合情感共情的作用规律。[2]了解学生的教育路径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在投放的调查问卷中,回答“你获得民族团结知识主要来源于?”问题时,“学校教育”以89.30%的比例成为大学生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来源。②教育引导是高校的重要职责、职能,高校应当站在国家的立场、时代的坐标,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厘清现状、发现问题、谋划未来,坚持问题导向,做好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

(一)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成效及问题

调查问卷中围绕评估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情况,共设置了7道题目,包括“高校是否开展相关工作”、“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相关工作的具体形式”和“依托哪些平台或载体来开展工作”等4道客观题和填写人对所在学校开展相关工作的评价与兴趣等3道主观题。通过问卷统计、归纳分析,可以形成下列结论。

1.有成效、有兴趣、有期待: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整体状态呈现

受教者是教育效能评估的重要支撑,也是教育成效的直接体现者。为此,本研究从大学生对所接受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心理期待、现状评价、兴趣程度、改进建议等主观方面来获取信息,形成结论。

大学生在反馈中,对教育效果和兴趣程度的评价呈断层式和橄榄形分布。在对所在高校当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状况的评价中,有2170名被试者认为其所在高校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效果显著,有2313名被试者认为其所在高校的教育效果一般,分别占据全部有效数据的42.36%与45.15%,有2.48%的人认为其所在高校开展的相关教育几乎没有效果(另外,本题在选项当中还设置了“无所谓”以及“学校没有开展相关工作”的选项,分别占比2.83%和7.20%)。对当前高校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兴趣调查中,被试者选择“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不感兴趣”三个兴趣等级的人数分别占全部有效数据的12.59%、64.79%和6.38%。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并不排斥该项教育,这也为增强施教者的信心提供了参考,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有所作为,能够有所作为。

大学生偏好实践性、娱乐性较强的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到民族地区参观旅游”、“组织看电影”和“与其他民族的同学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等社会实践性和娱乐体验性较强的选项则分别以70.23%、46.18%、40.85%的比重,位列为大学生最期待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形式(图1)③。这也表明,大学生在认知倾向上不喜欢简单的教育灌输,需要施教者重视活动的精巧设计,围绕“悟得生成路径”的拓展下功夫。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悟得生成路径,在于教育受众在感受和认知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模范事迹等素材的基础上,能够在情感上产生互通与共情,内心受到触动和震撼;在感受上实现由人及己与推己及人,进而把悟得的思考转化为认同、支持、践行民族团结的态度和行动。[2]与此相对应,加强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民族团结活动”等实践性教育方式也成为大学生认为最应该改进的部分(图2)。④

图1 当前国内高校大学生最期待学校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形式

2.不均衡、不全面、不凸显: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存在的问题

聚焦于具体高校是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的内容、开展的形式三个方面,结合高校区位因素、院校所属类别等相关变量进行交叉分析,课题组认为:

其一,部分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发达城市的高校以及高等职技院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较为薄弱。在“你对大学期间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感兴趣吗?”以及“你如何评价学校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这两道题目中,都设置了“我校没有开展相关活动和工作”这一选项,通过这一选项可以判断出样本人群所在高校是否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而评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在国内高校的普及程度,这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当前国内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状况的首要指标。在回收的5123份有效问卷中,共计有385个被试者选择了“我校没有开展相关活动”这一选项,占全部有效数据的7.52%。这一结果与题目“你认为你所在的高校是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模式”中选择否定答案的486份问卷,占据全部有效数据的9.49%的结果基本一致。结合个人信息中“我所在的高校”来分析,给出上述否定答案的被试者所在高校从地域分布来看,多数位于东北、东南以及中西部发达城市;从学校类别上来看,则多为各类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技术院校。

其二,当前高校对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要义及外延把握准确,但教育形式负载的教育内容不全面。问卷结果显示,“各个民族的知识文化普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教育”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共同构成当前国内大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内容(图3)。“举办讲座”和“与其他民族的同学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则是当前国内大学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最主要形式⑤。引入个人信息中“我所在的高校位于?”这一提问进行分析,从教育内容来看,国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高校都能把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内涵,将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共同纳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来推进“团结”和“进步”;但在教育形式上,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明显比其他地区的教育方式更加丰富多样,来自云南、广西、内蒙古等地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校期间通过“到民族地区参观旅游”“开展知识竞赛”等较为新颖有趣的形式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比例更高,而这些偏重实践性与趣味性的教育形式也成为全国大学生普遍更为期待的教育形式。从问卷呈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可以看出,民族知识、民族文化常识、民族理论政策知识占了重要部分,这与《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的小学教育目标重生活、初中教育目标重体验、高中教育目标重认知、大学教育目标重责任担当存在差距,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目标应将侧重点定位于情怀、责任、使命层面。

图3 当前国内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内容

其三,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教育主线不凸显。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实务部门、学术界和一线干部、教师对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不清楚,主要观点有两种:第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与重要途径之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取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而使目标更突显、目的更明确。课题组原则上赞成第一种观点,注重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和目标上进一步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要更多、更细、更实地讲好爱国主义、“五个共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内在目标和发力朝向。这一观点既符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服务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逻辑,也符合学校长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与经验。从教育内容可以分析出,教育组织者对于民族知识、民族政策、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关系研究还不深刻、不透彻。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要求、新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统合进思政课和主题德育活动中去。

(二)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状况

大学生对于民族团结进步的认知、态度、情感、价值取向、行动选择等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民素养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成果的内化,是前期教育实践成效的“投射”,也是后续开展教育的基础。本问卷为此设置了10道题目,分别从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储备与民族团结进步意识理念两个维度进行测评。

1.当前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储备情况

储备足够的民族知识才能增进民族理解,生成民族亲和与友好情感、态度、行动。从一定意义上讲,习得民族知识、掌握民族理论政策常识是滋养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的必备养料。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会格局与心理格局,民族事务也越来越成为公共事务,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大学生理应具备基本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其一,多民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而且这一国情越来越被更多的社会成员所感知,更应为大学生所熟知。其二,民族因素日益呈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应该知道,学会民族尊重和理解是正确开展民族交往、不断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的需要。其三,克服对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的模糊认识,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所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的储备不仅是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和谐进步、国家稳定发展的需要。[3]本研究的问卷中共有5道题目设计与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常识相关,其中“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五个认同”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三个知识点用来考察被试者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储备情况。

整体来看,大学生具备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对国家的民族政策也具备基本的认知。对于“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这一题目,99%以上的被试大学生能够判断哪些属于我国的民族政策,但能够准确选出我国基本民族政策的仅占全部有效样本的56.24%。⑥在另外两道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的题目中,55%左右的被试学生能够准确认知和把握“五个认同”以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当前在民族常识教育中存在着典型性突出,全面性不足的问题。研究问卷中采用“傣族的泼水节”与“赫哲族的区域分布”这两个民族常识点来测试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常识,结果显示出较大差异,仅有3.77%(图4)的被试者不了解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赫哲族的区域分布”一题,仅有26.08%(图5)的被试者选出了正确答案。这表明当前的民族常识普及教育不够全面,宣传教育引导容易出现紧盯典型、忽略整体的现象。课题组关于“碎片化”的知识测试选择是基于充分讨论的,有限的测试题虽然不一定测试出被测者的知识全面性,但能够体现代表性,这是因为必知知识点具有一般应知知识点不具备的典型性意义和代表性意义。

图4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图5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

2.当前国内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意识状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是维系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我们使用“民族团结”的政策话语或教育主题,实质上目标是“国家统一”。这样的教育主旨与当下强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致的,国家统一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地与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等认知联结在一起。

本次调查设置5道题目来考察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理性的国家观、民族观与历史观,分析出的结论如下:

其一,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正确的民族观。经统计,共有4829名被试者完全认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这句话,占据全部有效数据的94.26%。在“从民族身份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应该面向谁来展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题中,同样有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该面向全国所有学生。在课题组的实地调研中,一线教师也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能体现出多民族国家建设的意涵,更能体现出面对全体国民、全体学生的教育指向与要求。

其二,大学生能够理性思考民族政策与多民族国情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上争议较大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问题,有64.14%的受访学生认为当前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完全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其余受访者则认为当前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也表明,近年来国家强调的同一区域国民待遇一致的政策完善指导思想是合理的。

其三,大学生拥有积极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意识。在涉及对待其他民族成员和其他民族文化态度的题目当中,91.59%的被试者表示愿意与其他民族成员交往并愿意了解其他民族文化;3.24%的被试者表示愿意与其他民族成员交往,但不愿意了解他们的文化;1.78%的被试者表示愿意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但并不希望和他们进行交往(本题选项中还设置有“不愿意交往也不愿意了解”以及“无所谓”选项,共占比重为3.39%)。值得注意的是,在被问到对其他民族的婚俗、饮食等民族文化持何种态度时,虽然有74.46%的大学生表示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但愿意进一步去了解的仅占其中的5.19%。课题组认为,这一方面与人们在大学这一人生阶段的文化兴趣丰富相关,另一方面也与社会的流动性增强、多样文化接触增多相关。

三、实践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重要性

前文呈现了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具体状况与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观念状况,课题组进一步纳入生源地、民族身份、性别、政治面貌等个体特征,以及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形式方法、主要内容和依托平台等具体要素作为变量,分析相关变量如何影响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开展。

(一)实践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的地域分布和学校类别成为不同高校是否开展、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以及是否形成相关教育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总体来说,边疆民族地区的非职业院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中的表现更为突出,对于教育工作更为重视,开展形式更为丰富多样,教育体系也更加成熟。这与民族地区长期重视民族工作、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的传统与氛围分不开,这些地区甚至已经将民族团结教育视为教育实践惯习。

在被试学生对所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观评价中,学生对更加注重教育实践性的云南、贵州等地高校给予了较高评价。来自这些学校的学生普遍都对其所在高校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认为其所在高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模式,对所在高校开展的相关教育活动给出更为积极正面的评价。云南努力创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各项工作,丰富和发展“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新时代内涵方面,向全国作出了表率。在问卷调查进行到数据收集阶段时,后台统计数据显示,来自云南的学生填写问卷的积极性最高,有效问卷的比例也最高。这与云南多年来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落到实处⑦息息相关。

(二)实践对于“不关己”态度群体的动员作用

除了关注大学生更加期待学校加强以“实践性”为主导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验之外,还须关注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持有“不关己”态度的人群,并思考在今后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如何对这部分人群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动员,这也是教育全员化的要求。在涉及被试者主观态度的题目中,在选项中都有“无所谓”一项,而选择该选项的大学生则被研究团队视为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保持“不关己”态度的人群,亦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观望者或疏离者。

根据后台数据统计,对高校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持“不关己”态度的人群大约占到全部数据的10%左右。结合被试者的个体特征与其所在高校开展相关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表2的数据是将“你身边是否有少数民族”以及“你对你所在学校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是否感兴趣”两道题目进行交叉分析所得。可以看出,身边少数民族同学的数量与个体是否对相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感兴趣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表3的数据是将被试大学生所在高校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形式作为变量,观察大学生对相关工作的兴趣程度,统计数据清晰地显示出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形式的“实践化”程度与被试大学生的兴趣程度同样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从表2、表3数据可以推断,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持有“不关己”态度的人群,通过各种活动加强他们与其他民族成员共同生活的体验,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性的动员作用,可以有效增强这部分人群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认知和参与程度。

表2 不同民族交往程度对于大学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兴趣程度影响

表3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形式与大学生对相关活动的兴趣程度分析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轻量化”与“实践性”

1.以“减负增能”为核心的“轻量化教学”。“轻量化”是一种汽车生产的技术,其最先起源于赛车运动,它的优势在于通过减轻车身重量而带来更好的操控性,同时还能使汽车拥有出色的节油表现。随着“节能+高效”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轻量化”概念也逐步突破汽车领域范围,进一步应用到包括教学在内的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由此可见,轻量化教学的目的即在于确保教学质量稳定提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参与到教学活动各环节人员的负重感。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增多、要求不断提高,因而需要围绕“轻量化”下功夫。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轻量化”即指在减轻教育过程中施教者与受教者双方教学任务的同时,建议成效标准不降低,使受教者能够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轻量化教学”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网络实践。“轻量化教学”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就在于实现教育过程中的“减负”,在实现“为学生减负,为教师减负”的同时,确保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即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要实现角色转换,由传统的施教者变为师生平等、师生共学的关系;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减少冗杂的形式主义作业,改变沉闷无聊的课堂灌输则是提高效率的必要手段。本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科技手段的运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切口,调查问卷中“你对微信获取民族团结知识的看法”一题,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在如今的知识碎片化时代,网络社交平台作为一种形式新颖的传播媒介,可以有效提高自己接受民族知识的效率,更加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的传播(表4)。科技的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利用网络媒体平台,让民族团结知识生动立体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因此,借助融媒体开展线上“云端旅游”,进一步发挥文艺、体育促进民族团结的功能[4],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是成本效益最大化原则对知行合一方式的升级与转型。

表4 大学生对待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传播民族知识的态度

3.“实践性”与“轻量化”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矛盾与解决。当前国内高校提倡并运用的包括翻转课堂、网课等教学方式在内的“轻量化教学”,不仅减轻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过程中各主体的教学与学习负担,而且融媒体的出现也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实践性契机。调查问卷显示,国内大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最为期待的是实践性更强的教育方式,他们都期待通过去往民族地区进行参观的方式,以亲身实践的经历来感知民族团结。而在现实情况中,这是一件难度较大且负担较重的工作任务,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提倡的“轻量化教学”原则有所冲突。笔者曾提出通过“想象接触”⑧创设认知共情场域是各民族突破空间距离、消除族际刻板印象、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效视角[2]。融媒体则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虚拟空间,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在融媒体创设的场域中进行“想象接触”,实现相互嵌入、彼此沁入。[5]

4.知行合一的升级与转型: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知行合一既是用知识指导实践,也包含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意味。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教育引导与悟得生成路径中,教育引导强调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的知识传输。多民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传播民族知识、民族文化对于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是必要的。这有利于避免由于“过失无知”⑨而导致的不同民族成员间的神秘感和疏离感。悟得生成是以教育实践参与者为主导的运行过程,强调教育过程中实践参与者在心理上对教育内容产生接纳、认同至内化的一种内生效应,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性的内在条件。知行合一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之“知”就是要在教育引导方面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的传输与普及;知行合一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之“行”就是要在悟得生成方面使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问卷结果与调研实践显示,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过程中应做到“轻量化”与“实践性”并重,在处理二者的矛盾时,当前国内部分高校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国内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资料以及笔者多次到民族地区院校进行实地调研的经历进行实证性分析,认为国内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以“减负增效”为目的轻量化教学改革,同时也应扩展思维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等手段进行民族团结实践活动,如利用网络增强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动等。除此之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汉族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文化及相关知识了解不多。这既与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心落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相关,也与汉族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环境相关。这说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防止简约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重点不仅是在民族地区、民族高校,在内地高校和汉族学生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同样既迫切,又紧要。利用融媒体平台,开展“微电影”“云旅游”等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为各族人民创设突破空间距离、增进相互了解的网络实践参与,不仅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知识的普及,是教育引导的有效形式;同时,兼具娱乐性与实践性的网络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各族人民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念“沁入”内心,是实现悟得生成路径的重要方式。教育引导与悟得生成双路径引导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简约化,同时也是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有效实践。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发挥好“知行合一”的力量,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理论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民族团结体验,积极开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不仅可以增强各族学生的民族感情,也可以让他们亲身践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结语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足新时代,适应新形势,加强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加强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践行知行合一的原则,创设知行合一的范式。知与行是一个统一认识与实践的过程,知是行的出发点,行是知的归宿。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之“知”学习与储备的关键场所,也是大学生践行民族团结进步之“行”的出发点。采用知行合一的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高校在当前及今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努力方向。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考核体系,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微信、抖音等融媒体平台。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多样活动、虚拟体验等形式整合起来,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民族节庆活动日等载体或契机植入教育、融入教育。总的来说,在当前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中,“知行合一”的重点应当落于增加教育过程的“实践性”。

注释:

①为了整体研判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整体状况,笔者于2015年组织课题组将我国15所高校的1837名本科一年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前溯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情况。这15所高校的被试学生全部采取事先按区域、类型筛选、实地发放问卷的形式。

②题目“你获得民族团结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结果显示“学校教育89.30%”,“电视、广播、电影等传统媒体教育70.43%”,“家庭教育48.78%”、“微博、微信、互联网等线上传播教育35.64%”,“亲身经历11.59%”。

③“你最期待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形式”选项包括: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主题班会、举办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看电影、到民族地区参观旅游、社会实践、其他形式的校园宣传。

④“你认为学校应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哪些方面”的选项包括:课程建设、社会实践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民族团结活动、新媒体教育、教材、师资、组织管理。

⑤“在大学期间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形式”选项包括:听讲座、与其他民族的同学展开问题活动、开设相关课程、其他形式的校园宣传、其他课程中融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到民族地区参观旅游、开展知识竞赛、组织看电影、社会实践、开展主题班会、没有开展相关活动、其他。

⑥“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选项为:A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56.24%的样本较为了解,能判断哪些属于民族政策)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43.33%比较了解,清晰国家的基本民族政策)C维护祖国统一保障领土完整(0.18%不了解,此项不属于民族政策)D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0.25%较为了解,能判断哪些属于民族政策)。

⑦笔者在云南展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调研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云南高校通过设置民族团结教育周,通过开展“国家民族政策、民族节日”宣传、“民族知识问答”和“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到实处。

⑧“想象接触”是族际接触理论中的特定概念。顾名思义,想象接触并非直接接触,而是关于如何接触与交往的心理模拟过程,即个体在心理上想象与外群体积极互动的情境,这种想象的情境会激发个体外群体接触的意愿,促进其产生对外群体的积极态度,从而改善群际关系。

⑨“过失无知”通常假定:如果一个群体(或者族类群体)对另一群体(或者族类群体)缺乏充足信息,或者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错误信息和误解,就会无意造成对一个群体的刻板印象。比如人为地猜测某个民族文化某项禁忌的原因,主观猜测的错误说法被相关民族认为无知,但主观上猜测者又不是故意的,这就是过失无知。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问卷民族
我们的民族
民族团结之歌
草原歌声(2021年1期)2021-07-16 06:58:04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问卷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问卷大调查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8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1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