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嘉禹 粟迎春
[提要]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小康社会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来源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集中展现。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小康社会的历史,就应该将其放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宏观视角中去解读,从而厘清百年历史发展脉络。回望历史,就是为了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小康社会思想实践的经验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论、实事求是的路线论、党的治国理政建设的能力论、改革发展的动力论、共同富裕的目标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而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1](P.37)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深刻揭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我们现阶段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回顾历史,从理论溯源、历史考察和实践经验三个维度阐述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思想不是凭空出现的。任何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考察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党的小康社会思想的内涵和本质。
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就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去追本溯源,这是我们每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基本研究方法。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就发轫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而揭示这一复杂规律的钥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律,得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共产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往往是一个客观规律,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成熟程度不同,必然决定着政治、道德、精神等方面的成熟程度也不同,从而使共产主义的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明确指出了这一思想,提出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重要概念,但是马克思却没有指出共产主义从“第一阶段”到“高级阶段”之间需要经历哪些阶段。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俄国的国情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从理论上,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这个刚刚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的在各方面还带着旧社会痕迹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2](P.194),并断言“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通常称为社会主义)”[2](P.196)。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在实践中,列宁也在实践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败中,列宁发现通过“直接过渡”的方式,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不现实的。于是列宁就从俄国的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多阶段的划分,以明确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法。列宁指出,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3](P.57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探索,为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提出和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这样一个“过渡时期”,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而小康社会则是“过渡时期”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过渡时期”的社会,一方面体现了“艰苦”的特征,要肃清之前社会制度中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并为实现下一阶段的社会制度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同时,“过渡时期”的社会制度,能够让人们提前享受到下一社会阶段的优越性,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采取间接过渡方式的原因和优势之所在。恩格斯指出:“一个新的社会制度……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4](P.709-710)在恩格斯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新的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可以集中“现有的巨大生产力”,这种“巨大的生产力”是过去社会制度中所没有的,并且需要“人人必须劳动”来实现。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就是对恩格斯“生活资料、享受资料愈加丰富”的中国话语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对于恩格斯这一思想的中国化发展。
在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中,其核心要义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尺度来评价和引领社会发展的。人的发展的核心尺度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三形态”的理论。换做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就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消除“人的依赖性”,进而反思“物的依赖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美好生活是什么?马克思认为,美好生活的根本目标就是“劳动—闲暇的解放”[5]。而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不仅仅是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更多的是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精神文化生活。这就是马克思所理解的“美好生活”意境的中国化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在解决人的需要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命脉。”[6](P.121)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续与发展。“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7](P.443)这里的“小康”指代的是在农耕文明中中国人对于安定舒适生活的美好愿景,也是农耕文明中对于未来生活的朴素价值追求。在《礼记·礼运》中,对小康有了具体的描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8](P.771)这里的“小康”是低于“大同”的一种社会安定、人民安乐的理想社会状态。中国社会进入了近代时期,“小康”的内涵也被赋予了时代的新解。康有为、孙中山等人将“小康”思想与自己倡导的政治理念相结合,借“小康”的概念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并且都把“小康”定位为从“乱世”到“大同”的过渡中间环节,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天下为家”到“升平世”的具体内涵,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变革转型中,受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于“小康”的描述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空想成分。但是其承载着中国劳动人民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状态的美好渴望,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智慧和中国文化强有力的传承,构筑了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原始意义,特别是对于未来社会的价值追求,被延续了下来。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换言之,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这个初心与使命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不改、使命不变。党的初心与使命在具体的历史阶段上,也有着具体细化的奋斗目标。比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按照奋斗目标的逻辑就可以划分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时期,我们当今就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朝着“强起来”的时代目标奋勇向前。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酝酿、形成和成熟就根植于这三个时期中,是对党的初心与使命的阶段性阐述与具象性表达。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小康社会从“全面建设”改为“全面建成”,虽然仅有一字之差,却阐明了小康社会的时代意义与实践向度。在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将党的初心与使命在新时代的集中与展现,让党的初心与使命真真切切落到实际行动上,落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上。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口脱贫“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9]的庄严承诺。这是党中央向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必须全力以赴去实现,没有任何打折扣的空间和讨价还价的余地。总书记的讲话,再一次彰显了党的初心与使命,更是体现了我们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品格和能力。兑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新时代党的初心与使命的集中彰显,让人民领悟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真谛。
学术界对于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历史分期这一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大约分为这几类:顾海良的“三阶段”[10]说,李桂花的“四阶段”[11]说,李建国的“两部分”[12]说,齐卫平的“两个十年”[13]说,韩保江的“四次飞跃”[14]说。笔者认为,需要将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放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中,放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当中,按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境遇中去考察,才能够逐渐厘清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因此发生了变化。中国各阶级都开始探索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但均宣告失败。就在这紧要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中国革命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人民的幸福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二大提出了“要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最低纲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局部执政,把特区打造成为民主的、模范的、先进的抗日根据地,对于我国的国体和政体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特别是对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就孕育着小康社会的思想。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就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千百年来所理想的“大同”社会进行了批判,并科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同”思想,即“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15](P.660)毛泽东所指的“大同”是世界的“大同”,与“阶级的消灭”并列。可见,这时的“大同”已经跳脱出国家、阶级和民族的局限,达到更高层次的“大同”,即全人类的“大同”。
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如何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明确提出过小康社会的思想,但是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对于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道路的有益探索,却酝酿了小康社会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新中国成立前30年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为改革开放以后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概而言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为小康社会构想的提出奠定了制度基础,并提供了保障。二是建立了完备的工业化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根据苏联的经验,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在苏联的援助下,启动了156个重大项目的建设。“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制定了“三线建设”的政策,构筑起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体系,逐渐缩小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差距。20世纪70年代,我国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引进了先进技术,缩小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化发展差距。我国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建设,为小康社会的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是对世界形势的精准研判。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并且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与接受。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著名论断。在此基础上,我们取得了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关系正常化等外交成就,特别是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正是对世界形势的精准研判,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小康”概念的提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启与推进,是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阶段。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标志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开启。
1979年到1997年,是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世界发展的大势,准确研判并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论断,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这种国内外形势下,邓小平在“四个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内涵的小康概念。关于小康的概念,最早见于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6](P.237)这是第一次提出小康的概念,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指明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1982年党的十二大就明确了2020年的时间节点,提出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7](P.14)的目标,至此小康社会建设进入了实质性探索阶段。为了实现小康社会,邓小平在1987年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特别是指出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均收入达到一千美元,意味着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为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量化指标。同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三步走”战略,并进行了明确的表述,提出了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总体目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总体小康”。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18](P.383)
1997年到2002年,是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按照“三步走”战略的规划,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步战略,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并且正在实现第二步战略。基于此,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新“三步走”战略是“三步走”战略实现第三步的具体化,所以二者目标既有一致性,也各有侧重点。不同的是,新“三步走”战略增加了“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各项制度”等目标,并且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9](P.1369)说明我们如期完成总体小康的建设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是对“总体小康”概念的深入与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时期。
2002年到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矛盾凸显期”和“敏感发展期”。2001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并且我国成功加入了WTO组织。面对这种内外部形势,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对小康社会建设进行进一步发展,打造升级版的小康,以满足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2002年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并且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P.543)这是我们小康社会的升级版,是我们未来20年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从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对于小康社会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且指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21](P.629),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22](P.616)从2007年后的五年就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这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并且在报告中明确指出2020年的时间节点,“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21](P.627)的指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小康社会的建设,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的主题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走向成熟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建成”目标的制定,二是将小康社会的内涵与五位一体联系起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进行阐释。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回顾十八大以来党的历次会议就可以发现,我们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与党的初心与使命结合起来,抓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期,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对于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真理性。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次会议,都是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战略目标。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在当代的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阶段性起点。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就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基础来部署,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视和伟大决心。2019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作出“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23]的重要论断,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实现。
新时代赋予了小康社会的新内涵,这是新时代顶层设计层面的自觉反映。小康社会思想的新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乡村振兴为载体的“农村小康”;二是以脱贫攻坚为载体,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农民小康”;三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两山论”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小康”;四是以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载体的“健康小康”;五是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主体的“安全小康”;六是以反腐败斗争为主体,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正义小康”。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构筑了我们新时代小康社会的新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新时代发展。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各种风险与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制定了“六稳”和“六保”的工作方针,是我们在疫情防控中的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4]足见,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之大,也充分彰显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团结和教育了中国人民,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这种伟大的精神是我们今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总之,从上述的历史回顾,我们就可以发现:第一,中国共产党的小康社会思想在建党之始,就已经呈现出来,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的一个阶段。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的主题就是小康社会建设,我们所有的工作和任务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第三,小康的内涵是一个丰富发展的过程。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尤其是新时代赋予小康社会的新内涵,使得我们小康社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清晰。第四,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从单一的经济指标,逐步向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扩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党曾多次进行总结。比如江泽民概括的“11条”[25](P.250-264),胡锦涛总结的“十个结合”[22](P.156-170),习近平阐释的“九个必须坚持”[26](P.22-36)。虽然这些经验总结都是围绕改革开放论述的,但改革开放与小康社会建设历史进程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对于我们总结小康社会的实践经验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习近平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7](P.47)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也是党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时时刻刻将人民放在自己的中心,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小康社会思想就是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始终。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到小康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处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康社会被赋予了时代新内涵,就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赋予的内涵新解。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是基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的思想是靠人民来实现的。人民是这一切的创造者、参与者、成效检验者、成果享有者。在这个伟大事业当中,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切有志于这项伟大事业的人们都可以大有作为。”[28](P.58)历史已经证明了,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我们才能创造出小康社会的千秋伟业,这成为我们的经验总结,也是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29]事实证明,在中国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切工作才不至于走偏、走岔,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小康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消灭贫困,主要是消灭绝对贫困。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水平差距大、情况复杂的大国,要消灭绝对贫困,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小康社会思想从孕育、形成、发展到成熟,无不体现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这是贯穿于小康社会思想的主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验所在。“小康”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就是从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我国处在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每一次对于小康社会的创新与发展,都来源于由我国社会的实际变化和人民需要的变化而作出的改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赋予了小康社会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指出:“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30]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彰显了实事求是的底色。因此,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从萌芽、产生、发展到成熟,处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我们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我们得以成功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顾名思义,这个小康社会的提出者和践行者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小康社会思想实践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本质体现,也是优势所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改善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治国理政的水平和能力,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没有提出“小康”的概念,但是对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论述和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相关论述却包含着小康社会思想的萌芽。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的概念,这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规律和我国国情,以及国际发展大势的把握中提出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的目标,并且为小康社会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来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科学社会主义规律认识更加深入,敏锐把握我国国情的能力不断提升,对于国际形势研判更加成熟,这处处彰显了我们党作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能力的提升,为世界人民追寻现代化的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说明,我们只有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改革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当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生产力、经济基础发展时,就要进行改革。我们将改革当做一场革命,一场勇于刀刃向内,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碰深层次关系和矛盾的革命。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党始终牢记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始终勇于改革、善于改革。我们改革的目的就是发展,这是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内在需要。把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放在发展中去解决,这是我们经验所得。特别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始终把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目标,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了中国发展的奇迹。这一切都得益于把改革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共同富裕是一致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初研判。面对我国的具体国情,邓小平又指出了,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另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步骤,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小康社会就是从温饱到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这样一个过程,而这个美好生活就是人民对于富裕的共同追求。这个富裕不是个别人的富裕,而是人民的普遍富裕。这种普遍富裕的基础就是要消灭绝对贫困。在这个基础上,再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全面”。这个“全面”主要体现在两点,即“覆盖领域的全面,覆盖人口的全面”[6](P.13)。这两个覆盖的思想就集中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的一致性。虽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差距,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了相对贫困的问题,却实实在在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目的就是共同富裕,并且始终没有改变。
我国能够如期高质量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党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将小康社会的思想进行了制度化设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将我们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十三大指出,私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正是我们经济体制的改革,确立并明晰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小康社会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康社会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联系起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我国制度体系概括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使我们更加明晰我国的制度在保障社会向前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显著优势。我国的根本制度,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起顶层决定性、全域覆盖性、全局指导性作用的制度”[31](P.175)。根本制度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起根本性、决定性、长远性的作用,保障了我国小康社会的本质和方向,是底线制度,动摇不得。我国的基本制度,就是“通过贯彻和体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发挥重大影响的制度”[31](P.176)。基本制度体现了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起基础性作用,也就是说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依托于基本制度的框架下进行的,这保障了小康社会建设的正常推进。重要制度是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在国家治理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具体的抓手和着力点,保障了小康社会建设在各个方面落实落细。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历史。我们党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给出了科学的回答,那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接下来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而现阶段我们要着力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这一切都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是分不开的。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中国共产党百年小康社会的历史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把这笔宝贵的财富继承好、坚持好、发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