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浩
(郑州市骨科医院重症医学科 郑州 450000)
髋部骨折患者常由于术后活动量小、应激反应大等导致血糖出现剧烈波动,而机体血糖调整速度无法满足患者自身要求。目前,临床上对于髋部骨折联合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体系相对欠佳,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联合国内外糖尿病管理先进经验,可对患者进行血糖管理[1]。因此,本研究引进信息化血糖管理技术管理髋部骨折联合2型糖尿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髋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男4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8.47±6.43)岁;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粗隆骨折31例,股骨粗隆下骨折11例。对照组男4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9.27±7.32)岁;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粗隆骨折33例,股骨粗隆下骨折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审批及同意。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2]诊断标准;(2)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有认知、语言障碍者;(2)慢性疾病终末期或伴有严重并发症者;(3)1型糖尿病者。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由护士将患者指尖血糖值记录在记录单上,骨科医师结合患者反馈数据进行血糖管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1)团队组建:内分泌科医生2名、骨科医师1名、临床药师1名、糖尿病专科护士4名。(2)信息化血糖管理平台构建:采用北京华益精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IGMS)及GLUPAD智能血糖仪对患者血糖值进行动态监测,将检测的数据上传至IGMS系统。若患者随机血糖低于3.9mmol/L,为红色警报线;若患者空腹血糖值高于7.8mmol/L,餐后高于10mmol/L,为黄色警报线。系统可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发出警报声。(3)信息化血糖管理平台实施:①完善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实施规范培训,提升团队人员整体水平,以实施同质化干预;②建立沟通微信群,内分泌科医生与骨科医师共同针对患者情况制定并调整整体治疗方案;药师指导安全用药,讲解科学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观察;专科护士负责指导科学运动、血糖监测知识与技能;对于疾病复杂的患者可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
(1)观察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前1d血糖达标率(标准血糖:4.4~7.2mmol/L,低血糖:低于3.9mmol/L,高血糖:高于11.1mmol/L)。
(2)观察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患者出院前出现的不良反应。
观察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1d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血糖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29%)低于对照组(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有研究发现,髋骨骨折患者易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患者体内血糖水平增高[3]。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微血管病变,影响患者预后,因此于患者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有效治疗的前提。
本研究共纳入140例髋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前1d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信息化血糖管理可有助于临床掌握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进而保障患者安全。曹东华[4]认为,信息化血糖管理通过为护理提供技术指导,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医疗护理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此外,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有助于减少血糖监测频率偏差,避免低血糖对患者造成损害。同时,IGMS可对患者血糖进行24h实时监控,进一步保证患者的个体化治疗[5]。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29%)低于对照组(11.43%)(P>0.05),出现这一结果可能因为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但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作率,较为安全。
综上所述,与常规血糖管理模式相比,以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达标率,降低不良事件率,为此类患者的专业化管理提供了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