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标 莫静华 陈 霞 韦建华 谢 婷 韦喜梅 韦 瑛 黎剑威 徐 勒
广西河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河池547000
猪圆环病毒病是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8~13 周龄猪,临床症状表现为消瘦、黄疸、贫血、腹泻、皮肤湿疹、呼吸困难。据文献报道加拿大和新西兰学者认为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与猪圆环病毒(PCV)有关。近几年来国内也有发生,给养殖业发展带来不小的威胁。2018年9月以来,广西河池某个体养殖场猪群发生此病,病猪多以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偶有腹泻症状,全群700 头,发病率7.1%,发病死亡率60%,经综合诊断为猪圆环病毒病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广西河池某个体养殖场,饲养猪700 头,2019年1月以来陆续有猪只发病,发病数量57 头,截至2019年1月19日送检当天,已经死亡32 头,发病率8.1%,发病死亡率56.1%。曾用过的药物有支原净、咳喘宁等,但是病情未见好转。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偶尔伴有腹泻,四肢、腹部皮肤出现红紫色隆起的不规则斑块,随着病情的延长,逐渐消瘦,最后死亡。
剖检可见喉管有黏液,心脏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肺部出血、肿胀、有肉样病变、按压有气泡出现,腹腔积液,肝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盲肠和结肠系膜淋巴结充血出血、肠内充气,内容物呈黄色水样液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
取病变明显的肝、脾抹片,用革兰氏染色法和瑞氏染色法染色镜检[1]。
无菌操作,取上述病变明显病料用接种环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上,37 ℃培养24 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和菌落特征。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镜检情况,对组织样品进行圆环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选用的试剂盒为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的猪圆环病毒PCR 检测试剂盒,批号:PC20170908P,操作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在革兰氏染色玻片上观察到几个无芽孢、无荚膜、两端钝圆的红色杆菌,在瑞士染色玻片上观察到一个无芽孢、无荚膜、两端钝圆蓝色杆菌。
接种上述培养37 ℃24 h 后,普通琼脂培养基发现有圆形,微隆起,边缘整齐的乳白色半透明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长出红色菌落。取这些菌落再次镜检,可以发现与上述病变组织中的细菌形态相同,根据染色镜检和培养结果初步判断为大肠杆菌。
PCR 诊断结果为圆环病毒I 型呈阴性、圆环病毒II 型呈现阳性(图1),说明该猪场病猪感染了猪圆环II 型病毒。
图1 RT-PCR 检测圆环I 型、II 型病毒图
由于对感染猪圆环病毒病的猪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防疫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和做好猪场防疫卫生措施,建议该猪场对病猪及疑似病猪采取隔离措施,加强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对病猪用氟苯尼考或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注射以控制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同时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并配合维生素B1+B12+Vc 肌肉注射。健康猪群用圆环病毒II 型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免疫程序为:颈部注射疫苗,14日龄以上的猪每头2.0 mL;推荐10~14日龄仔猪首免1 mL/头,间隔2~3 周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 次;母猪1年免疫2 次(空怀期),2 mL/头;公猪每半年免疫1 次,2 mL/头。
1)经病理解剖学诊断、微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试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以及该养殖场病死率等情况综合分析,认为引起该猪场猪群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猪圆环II 型病毒病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2)PCV 分布很广,猪群血清阳性率20%~80%。有人发现乳猪出生后母源抗体在8~9 周龄时消失,但在13~15 周龄又出现,说明小猪又感染了PCV。本病主要感染断奶后仔猪,哺乳猪很少发病。如果断奶过早,10~14日龄猪也可以发病,一般发病集中于断奶后2~3 周龄和5~8 周龄的仔猪。另外,饲养条件差、通风不良、饲养密度高、不同日龄猪混养等应激因素作用下均可以加重病情发展[2]。
3)PCV 严重侵害猪的免疫系统,导致患猪体况下降,形成免疫抑制。由于免疫抑制而导致免疫缺陷,猪群一旦侵入PCV-2 就可能增加了其他病原协同感染的机率,并最终导致临床发病。因此,对其他传染病的控制尤为重要。
4)猪场要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全进全出,实行封闭式管理,谢绝参观,防止疫病传入。目前主要采取对健康猪群用圆环病毒II 型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控制继发感染,减少猪只死亡,降低经济损失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