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艺术类院校的创意写作教学探索

2021-04-16 20:55丁烨
出版广角 2021年5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网络文学学院

【摘要】2013 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阅文集团合作,以网络文学为重点,以创意写作学科教学体系为指导,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二级学科优势,以培养实践型文化创意人才为目标,设立了文学策划与创作方向。文章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例,讨论如何在全媒体视域下,开展创意写作教学,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期为同类艺术类院校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创意写作;网络文学;艺术类院校;学科建设;文化创意人才

【作者单位】丁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523【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5.024

网络文学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众多高校和学者纳入创意写作的学科建设和研究中。目前,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均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相关课程。2020年,安徽大学文学院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中招收网络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浙江传媒学院也于同年开设了本科四年制的网络文学与创意写作专业方向。这些高校将从属于创意写作学科的网络文学纳入文学院的专业方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综合院校中,创意写作教学一般在中文系或文学院展开,并开设网络文学相关课程。

201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以网络文学为重点,进行创意写作教学的探索。在网络文学创作和阅读数据持续走高,影视文本改编大热和创意写作学科引进国内的背景下,该学院与阅文集团合作办学并着重强调网络文学的新媒体属性,在新媒体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二级学科下设立了文学策划与创作方向(下称文策方向)。该专业方向旨在培养既能写小说,又能写剧本,具有多种创作才能的创意写作储备人才,以及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较强的创意策划写作能力、文化项目运营管理能力,能推动全媒体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和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在多所高校陆续设立网络文学相关专业的前提下,本文要探讨的是,艺术类院校如何立足自身的教学特点,构建区别于综合性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适合本科生培养的创意写作课程体系。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例,这一课程体系,既要满足該校的培养需要,又要具备网络文学特色专业的教学可行性,为同类艺术类院校在全媒体视域下开展创意写作教学、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一、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创意写作教学的目标及思路

在创意写作教学体系里融入具有新媒体特征的网络文学研究与实践是大势所趋。当下,我国约有4.65亿读者通过互联网阅读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平台日更新量为2亿字节,网络文学相关页面日浏览量达20亿次[1]。近十年,网络文学陆续得到业界、学界的关注,与之相关的产业研究、创作探索、规律总结不断推进,各类网络文学作者培训班也在鲁迅文学院等专业培训机构陆续展开。长期以来,高校的中文系承担了写作实践教学,但大多教学的理论性高于实践性,很难对网络文学作者的培育起到显著作用。此外,“新媒体迭生,自媒体兴起,写作主体和受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课堂教学与写作环境疏离”[2]等问题在传统写作教学里也亟须解决。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创意写作教学一方面尝试解决各种文类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难题,另一方面为网络文学提供“文类成规”的理论基础。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将以网络文学为中心的创意写作教学设在新媒体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二级学科下,在2013年尚属首创。这种设置使得这个专业方向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课程建设,都具备了跨媒介与交叉融合的属性。可以说,该学科方向是从新媒体文学视域里延伸而来的,因此,相较于传统的中文学科,创意写作学科应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与更新,甚至形成新的标准。迄今为止,只有一些设置了创意写作硕士学位的高校开设了网络文学研究与实践的选修课,因此,艺术类院校对创意写作教学可借鉴的经验有限。

目前,大多数有网络文学与创意写作专业的高校使用的创意写作教材,都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意写作书系”。这套书以国外作家的创作经验总结为主,难以形成严谨的教学逻辑,对创意写作教学助力不大。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找准了文策方向的定位和发展思路,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坚持自主招生。该学院经过艺术招生考试,有的放矢地挖掘具有想象力、创造性,能讲故事,有写作基础,关注网络文学,爱好创作的学生。二是依托地缘优势。上海是文化创意产业之都,业界实践资源丰富,人才需求旺盛,业界与学术界的互动可以很好地适应高校“产学研”的教学目标。

当下,网络文学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学创作活动,它融合了多种产业,通过全版权运营,构建了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网络文学行业不仅需要写手、作家、编辑,还需要一大批了解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和内容,且具备其他工作技能的人才。艺术类院校创意写作教学的目标可以尝试从这些需求出发,培养全媒体语境下的综合型创意写作人才。

二、 全媒体视域下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策方向创意写作课程体系建设

网络文学是创意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产业的发展,网络文学无论是创作理论还是产业模式,都在不断创新。在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网络文学课程体系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该专业方向更多的是把传统中文系的文学理论课程、创意写作工作坊、网络文学创作实践课程和新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整合在一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文策方向由于课程繁杂、课量大、学生课业负担重等原因,未能达到“一专多能”的教学效果;同时,因为不能很好地与影视编导方向协同教学,形成小说文本与影视创作的上下游关系,使得同专业里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不同方向课程的比例,突出教学特色成为一个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根据自身学科定位和实际需要进行了一系列课程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全媒体思维基础主干课、网络文学产业能力模块课与跨学科的其他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这也是目前该学院认为比较合理的课程建构方式。

第一,开设全媒体思维的基础主干课。影视媒体类课程属于以新媒体为载体的综合性艺术类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学生必须在低年级时掌握技术能力,包括摄影摄像及后期剪辑技术,以及功能性文本的写作技能。在全媒体视域下,创意写作类课程与原有专业特色相结合,是课程体系结构调整的重点。

第二,既要坚持以新媒体影视艺术相关课程为核心,把全媒体采写编、视听语言、摄影基础等作为专业基础,强调采编播一体的思维,又要以创意与写作、编剧元素、微电影创作等文本创作类课程为教学核心。此外,要注重创意思维的转化。无论是影视技术学习还是网络小说文本写作,都应掌握媒介转化的技术和思维。因此,《创意与写作》课程的开设非常关键。该课程从最初专业能力模块课程调整至基础主干课,要求学生在大一学年修习完毕。

从课程目标来看,《创意与写作》要求理论基础与实践训练并重:一方面以葛红兵、许道军、张永禄等学者的创意写作教学论著为支撑;另一方面以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进行极具创造性的系列互动写作实践训练。例如,在创意激发课堂里,通过限定故事的道具、台词等完成情景练习;在创作基础课堂里,通过组合图片信息元素书写故事,或通过即兴香水气味的记录来进行描写训练;在文类成规课堂里,通过神话传说、典故、经典影视作品对故事进行限定重写和类型植入等,让学生从趣味性、创意性、类型局限入手,打开思路,拓展创意,夯实写作基础。

创意写作的理论体系要求强化剧本创作文类,形成专业的编剧系列课程。比如《编剧元素》课程,教师要让学生完成从“作文思维”到“文学思维”再到“故事写作思维” 的思维转化,奠定视觉写作的基础。这种课程设置方式是在剖析故事创作基本元素,分析其在具体戏剧、影视作品中的运用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故事创作的原理和基本手法。在学生升入高年级后,新媒体艺术学院大多会开设《小说的影视改编》课程,加强学生的小说故事IP转化能力,并与市场接轨,让学生形成项目制、工作坊制、团队制的工作思维模式。

第三,开设以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为特色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其中,创作实践是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许道军教授在《创意写作的本相及其对立面》中提到,高校开始普遍开设小说、诗歌写作课程,同时招募大量的作家、诗人进入高校教授写作[3]。这种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爱荷华大学,之后我国各大高校也陆续聘请知名作家坐镇,指导学生写作。比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阅文集团合作,聘请知名网络小说作家为学生授课。小说家往往以讲座、工坊等形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通过网络文学概观、网络文学作品鉴赏等课程,在讲授小说创作实践经验的同时,也讲述自身丰富的人生经历,言传身教,成效显著。

在教学计划里,写作系统实践课程是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专任教师授课的,这引发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高校教师更多进行理论与教学研究,在创作实践上投入精力不够。对此,上海大学的汪雨萌提出,专任老师未必要了解网络文学中的所有门类,而是应该通过梳理基础的陈述性知识的内在逻辑,给学生创造的超验世界以逻辑的支撑[4]。目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开设了创作原理与实践课——小说写作技法,其教学目标是对网络小说中涉及的创作元素进行梳理和分析,使其文类成规。在写作训练中,这一实践课鼓励学生将不同类型的元素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并在文学平台上更新自己的作品,通过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多面性的评判和评价,不断推动超文本的“外链” 和“流动”。目前,这种直面产业的教学方法在学界存在一定争议,比如葛红兵教授表示创意写作不是经验之学,创意写作学也不是职业培训学,创作之道和应用之道,并不能完全画上等号,在应用之道之外,创意写作学要做的还有很多[5]。笔者深以为然,但在目前学科机制仍在探索的情况下,这种基础理论结合实践训练的模式对学生而言无疑是最见成效的方法之一。

此外,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还设置了《版权经营与管理》《媒体人素养》等跨媒体、跨领域的拓展课程。跨媒体、学科领域的课程是对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热门产业做适当的延伸,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具备多学科、多生产领域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各类文本创作的能力。

三、“互联网+”时代的高校“需学研产”一体化模式

网络时代的文创生态具有跨媒体性和商品性的属性。正如学者刘卫东所言:“文化的产业化构成了中国创意写作不断演进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内容的产业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机制化,共同促进了中国创意写作的发展。”[6]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商品化和传播性一直保持高度敏感,这与创意写作学科、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相契合。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始终坚持与业界紧密合作,如与阅文集团合作办学,与开心麻花合作成立“喜剧剧本工作室”,与有创意写作学科的高校合作成立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与上海网络作协合作成立专职作家培训基地,等等。可以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以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实现了理论研究成果的更新和输出,以及师资、经验和就业机会的输入,总结其相关经验,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与企业深度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新的课程建设思路和前沿的创作趋势,并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家、编辑为相关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系列讲座课程。这些作家、编辑不仅传授丰富的经验、方法,而且会在学生的毕设小说创作实践上给予师徒制式的指导,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向企业输送人才,比如在经过四年的学习之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毕业生选择以校招的方式进入合作企业的文学平台或者影视创作部门工作,助力企业的发展。

第二,与企业联盟成立项目制工作室,吸收学生加入工作室,鼓励他们進行剧本创作,并邀请业界人士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增强实践经验。

第三,与作家协会等单位合作成立专职作家培训基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旁听名额,让学生与职业写手一起学习和成长。学生也可以跟随高校网络文学研究中心的导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夯实理论基础,开阔学术视野。

随着网络文学全面渗透、介入甚至主导泛文化娱乐全产业链,网络文学不再只是供养“文学”,而是基于“IP”“文学”“文本”,甚至整个创意写作生态去改变观念、积极变革。网络时代的创意写作教学为网络文学的创作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学方法,为全媒体视域下的艺术类院校提供了灵活多变的培养模式,让网络文学产业的人才培养逐步优化。总的来说,将网络文学纳入创意写作学科,建立专业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立足全媒体视域,开展学科建设,大力提倡创意写作教学的初衷所在。

|参考文献|

[1] 2019年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EB/OL].( 2020- 02-20)[2020-02-22]. http://www. chinawriter. com. cn/ n1/2020/0220/c404027-31595926. html.

[2]郭艳. 浅谈创意写作教学理念在民族高校的探索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9(A2):53-54.

[3]许道军. 创意写作的本相及其对立面[J]. 鸭绿江,2019(1):22-29.

[4]汪雨萌. 写作知识的革新———互联网背景下对创意写作的观察与思考[J]. 写作,2019(6):57-62

[5]葛红兵,冯汝常. 创意写作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3- 18.

[6]刘卫东. 中国创意写作的三个路径:文学教育、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 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9(6):7-12.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网络文学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
网络文学的诞生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