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三能力四模块”模式构建

2021-04-16 07:26袁华根丁丽军蒋平刘健
职教通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模式

袁华根 丁丽军 蒋平 刘健

摘 要:高素质农民有情怀、有本领、能创新,是新型职业农民中的带头人、领头雁。在总结多年培育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产业、不同需求的高素质农民,以“优化技术传承能力、塑化产业发展能力、内化带动农民能力”为目标、以“教培资源聚合、中高职衔接培育、多元机制联动、培育质量保障”为核心,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构建了“三能力四模块”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三能力四模块”模式;江苏农牧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袁华根,男,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畜牧兽医及农民教育培训;丁丽军(通讯作者),男,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培训;蒋平,男,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推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培训;刘健,男,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滨海县分校校长,高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3-0083-07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就业,农业优质劳动力严重短缺,“谁来种地”问题引起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定了乡村振兴的时间表。为确保按时完成乡村振兴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尤其是高素质农民的人才支撑是关键。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模式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解读高素质农民

笔者认为, 高素质农民是那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较为年轻的、其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大(或者掌握先进农业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带头人,包括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高素质农民是农民中的带头人、领头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细胞,也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把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志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青壮年劳动力培育成高素质农民,是破解将来“谁来种地”“谁能种好地”“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农民培育工作需要厘清这些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适销对路的人才支撑,才能使农村培育工作有的放矢,成效显著。综观现有研究,笔者认为高素质农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有情怀。情怀是人们心中最深厚、最质朴、最持久的力量[1]。大量事实和鲜活的案例表明,做农业收效太慢,农业很难搞,一定要有情怀、沉得下心的人才能做下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作为优秀新型职业农民代表的高素质农民,肩负着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带领农民致富的责任和担当,他们对农村和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有农业情怀,能将农业当成自身的终身职业,作为自身的精神标志印刻在心中。

2.有本领。高素质农民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群体。他们不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比较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与规律,还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与管理的先进技术,承接着农业生产所需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具有辨识度较高的职业标签;他们以农业为终身职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传承并创新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他们注重土地和环境的保护,带领着周边小农户共同富裕,深受周边农户的拥戴。

3.能創新。创新是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不竭动力,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作为农民的领头羊,高素质农民有远见,能担当,敢创新。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善于发现机会和规避风险,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规模与品种,善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改革原有的农业生产、经营和销售模式,并且愿意带动其他小农户共同发展[2]。

二、“三能力、四模块”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的构建

高素质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着示范引领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定位不够精准、培育供给与需求匹配度不高、培育深度与持续性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3]。为此,江苏农牧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围绕“怎样培养”和“培育什么样的”高素质农民的思路,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产业、不同需求的高素质农民,系统创建了“三能力四模块”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见图1),并进行了推广应用。

(一)精准确定“三能力”培育目标

该模式围绕高素质农民的培养目标,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将高素质农民必须具备的“生产技术技能、经营管理技能、社会价值技能”,分别有机地融合到新型农民、骨干农民、精英农民的培育之中,通过“优化技术传承能力、塑化产业发展能力、内化带动农民能力”,全方位提升各类高素质农民的职业素养、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技能以及创新创业、反哺带动能力,着力构建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高素质农民能力目标。

1.优化新型农民的技术传承能力。学院以“三农情怀”为依托,重点强化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的能力提升;通过职业素养、农业生产技能、现代先进农业科技应用能力的短期培训,培育大批职业素养高,种养殖生产技能和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应用水平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夯实“乡村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2.塑化骨干农民的产业发展能力。学院以“产业兴旺”为核心,在职业素养继续提升、职业技能继续精湛的同时,重点提升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农民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经营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定制化要素的系统培育,持续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青年农场主,不断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负责人等高素质农民骨干群体,提供“乡村产业兴旺”的人才支撑。

3.内化精英农民的带动农民能力。学院以“反哺”产业为重点,在做好骨干农民技术传承能力、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的同时,以“带成果示范、带产业发展、带农民致富”为核心,通过专家跟踪、专题研习、品牌推介等方式重点锻造、着重培育一批精英农民,让精英农民引领产业发展、撬动三产融合、拉动产业集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补齐公益性农技推广短板。

(二)科学构建“四模块”培育路径

1.培育资源“三库”聚合模块。学院以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生产互融、内容与需求匹配为原则,紧扣高素质农民三大能力提升;以学院为中心,整合各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资源,构建以“培育课程库、培育教师库、培育基地库”为主的培育资源聚合模块。

一是培育课程库。学院围绕高素质农民的“三能力”目标,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整合省内外现有农民培训和涉农专业教学资源,对应新型农民、骨干农民、精英农民三类目标分别开发培训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三大课程模块,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课程库。至今为止,学院建有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90门,中高职衔接教育专业课程103门,精英培育拓展课程20门;配备农民教育培训系列教材120本,自编讲义40本,教学课件及数字化教学视频320个;建设数字化远程教学平台1个。课程库拥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重点开发课程5门。“农产品效用理论对销售的启示”“川贝来了”等30个教学资源荣获省微课大赛一、二等奖;“农民创业八部走”“桃树芽接生产技术”等68个资源荣获省优秀农民培训资源一等奖。此外,赵子明教授编写的《实用淡水养殖技术》在第二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上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培训教材。

二是培育师资库。学院围绕培育课程和学员需求,对接三能力目标,依托全省农业科研院所、高等农业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及示范家庭农场等,通过内培外聘,分产业选聘理论功底深厚的“大家”、基层服务经验丰富的“专家”、技术技能高超的“行家”及成功创业带领百姓致富的“能人”各100名,打造“问题能解决、服务有温情、农民离不开”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库,满足高素质农民分类、分层培育的需求;定期组织教师专题培训,开展教师教学效果督导和评价,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促其进提高驾驭课堂和田间“双讲台”的能力。

三是培育基地库。学院整合校内培训基地、实训基地(中心),校外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田间学校等实训教学平台,打造高素质农民分类、分层培育基地库。基地库拥有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2个,部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5个;与泰州市政府合作建成“泰州市农业科技培训学校”,与江苏绿之岛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上膳源有机农场、江蘇中药科技园、泰兴市宏润家庭农场等合作建立校内外教学(孵化)基地60个。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滨海县随耕生态园农民田间学校在第二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上被评为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2017年以来,基地共开展“田间教学”15万余学时,开展顶岗实习和创业孵化3万余学时,累计接纳校内外培育学员6万余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培训质量。

2.中高职衔接“三互”培育模块。学院围绕高素质农民“三能力”目标,以系统培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着力打造课程互接、学分互认、产教互融的中高职衔接“三互”培育模块,构建短期培训、中高职衔接教育、精英培育的高素质农民培育路径。

一是课程互接,即围绕高素质农民分层培育,实行课程互接和教学内容衔接。学院将培训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对接、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相衔接,专业课程与拓展课程相承接,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一般到复合的拓展加深,做到学时、学分、考核“三明确”。以东台园艺中高职衔接班为例,按照园艺产业高素质农民的三大能力,学院将相近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优化,共设置“西瓜新品种及关键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职业技能培训课程18门,“庭农场经营管理”“植物生长与环境”等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24门,“国外家庭农场发展及启示”“农技推广法”等精英拓展课程5门,实现了培育内容三段有机衔接,释放了培育效能,提升了培育质量。

二是学分互认,即围绕“学分银行”制度,实行学分互认[4]。农民学员除参加正常专业课程学习、合格后获得相应的学分外,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的证书、自身努力获得的荣誉、创办的农场、打造的农产品品牌等,均可按等级进行学分认定,存入个人“学分账户”,申请换算对应学历课程的学分或免修相应课程。学员取得的学历教育证书在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时,可免试部分内容。通过学分互认,将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相互认定、积累和转换,能有效解决农学矛盾,提高农民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搭建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立交桥。

三是产教互融,即围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将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融合。学院依托校内外高水平实训基地、田间学校、示范园区等资源,打造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践教学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田间学校”[5]。在短期培训和系统学习阶段,学院重点选聘能工巧匠开设“田间课堂”进行现场教学,选聘专家能人开展“送教下乡”进行技术指导,遴选优秀学员利用农闲时间开展“现代学徒制”顶岗孵化,培育学员的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其职业素养。在精英培育阶段,学院组织学员开展高规格集中研习、高层次技术论坛、高水平专家服务和高档次产品展销,培育和发展农民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以青年农场主培育班为例,2015—2018年,学院通过“集中实训—自主顶岗—重点孵化”的方式,累计组织108名青年农场主到江苏、山东、浙江等地的实训基地开展实训教学200学时,在指定的创业孵化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顶岗学习220人次;遴选11名精英学员和4名骨干教师先后赴台湾专题学习“智慧农业”和“农场文化”;选送12名学员参加全国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和家畜繁殖员职业技能大赛,8名学员参加全国职业农民教育论坛。

3.精准联动“三方”合作模块。为保障“三能力四模块”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的高效运行,学院构建了基于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的“三方”精准联动机制,贯穿“新型农民—骨干农民—精英农民”的培育全过程,提升“产业精准、对象精准、目标精准、课程精准、方式精准”的五精准培育水平。

一是校地合作。校地共同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调研,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培育方案;共同选拔学员开展专业教学和精英培育;定期进行沟通协调,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研讨,对培育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共同引导学员就业和创业。2017年以来,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与苏州、扬州、泰州等地方政府共同签订合作培训协议157个,培育高素质农民5万余人次,开办中高职衔接高素质农民培育班37个。此外,学院还为新疆、西藏、青海等中西部欠发达地方培育高素质农民2 000余人次。

二是校企合作。学院与优秀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共建“田间学校”“实训基地”,依托其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优势开展观摩实践、顶岗实习、创业孵化,由企业骨干、创业典型参与现场教学、技术示范和创业指导。学院免费为合作企业、家庭农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科技成果优先向合作企业转化,搭建校企共建共享、双向互惠平台。2017年以来,共计60家校内外企业、基地和示范家庭农场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100名企业骨干、创业典型通过选聘进入师资库参加教学。尤其是,有通过该模式培育出的精英农民代表现已成功嬗变成为学院讲师,为学员言传身教、传经送宝。如:“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泗洪县沃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裴;“盐城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盐城市盐都区人大代表、盐城绿之岛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吉萍等。

三是校校合作[6]。在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的指导下,学院与省内各地方农广校合作,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育目标共同开展学员遴选、课程设计、基地建设、师资选聘、制度建设、教学组织管理、效果评价、认定管理等;与省内高等农业院校合作,共同开展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职业技能鉴定、创新创业比赛等,提高培育的针对性和培育成效。通过校校合作,该模式进行了广泛推广,目前已成功推广至苏州、泰州、盐城、宿迁等全省40个县市;2017年以来,推广到的县(市、区)及农业院校应用该模式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2万余次。

4.培育质量“三化”保障模块。学院围绕培育质量提升,构建多证书考核、多元业绩评价和多制度管理的“三位一体”培育质量保障模块,多角度、全方位对培育过程和培育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价,确保“三能力”培育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强化多证书考核,实行多证书考核制度。学员除通过课程学业考核,获取相应的培训证书和学历证书外,还需参加各级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取相应证书。每个学员必须获得3个以上证书,方可通过地方政府的認定,获得高素质农民证书。2017年以来,学院组织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3万余人次,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获取率超过75%;组织徐善金、孙尚香等12名学员参加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蒋小波等3名学员晋级全国家畜繁殖员职业技能总决赛并获得全国第六名,农区省份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是固化多元业绩评价,实行多元评价制度。该模式由农业农村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等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培育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地方农业部门及地方农广校对培育组织实施过程进行过程监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促进整改落实;实施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学员学业水平进行考核打分。通过多元评价,能形成质量监督和反馈整改的闭环,确保培育质量。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以来,学院承担项目的绩效考评结果每年均名列全省前列,连续5年被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表彰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先进单位”;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专家检查组现场抽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对我校中高职衔接培育高素质农民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并向全国推介;2017年以来,学院连续三年的培训效果满意度、培训师资满意度、培育基地满意度、跟踪服务满意度等均达98%以上,位于全省领先水平。

三是范化多制度管理,制定系列管理制度。针对高素质农民的教学组织、师资管理、学员考核、培训登记、经费管理、后勤保障、培训效果评估、跟踪反馈、台帐整理等环节,学院制定并完善了《继续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等学历教育管理制度和《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制度》《高素质农民校外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社会培训班级管理制度》《社会培训学员管理制度》和《社会培训师资管理制度》等培训管理制度,保证了培育流程的规范有序。

三、“三能力四模块”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的价值

通过”三能力四模块”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的推广应用,学院培养出了一批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素质好、能力强、学历高的高素质农民,进一步提升了农民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承接应用能力,推动了农民创新创业,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通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该模式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率先定位了高素质农民的基本内涵。根据“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总体培育目标,以提升农民“带技术传承、带产业发展、带农民致富”能力为着力点,该模式率先提出了“新型农民、骨干农民、精英农民”的高素质农民三个层级,界定了“优化技术传承能力、塑化产业发展能力、内化带动农民能力”的三大能力目标,对高素质农民内涵进行了定位、定义。

2.分类构建了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路径。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该模式促进了“校校、校地、校企”三方的深度合作,通过“教培资源融合、中高职衔接培育、多元机制联动、培育质量保障”四个培育模块,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各类资源进行了优化集聚,推进了“专业与产业、教学与生产、跟踪指导与创业孵化、产业发展与带动致富”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中高职“学分互换”衔接培育方式,创新开辟了符合中国农民成长特点的路径,更有力地打通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通道。该模式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2019年“创新引领农民教育培训全国十大模式”之一,《新华日报》《农民日报》《江苏农业网》等媒体相继对其进行专题报道,得到了农业农村部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3.系统健全了高素质农民培育保障体系。该模式首次全方位地从证书考核、业绩评价、制度管理等三个环节,对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效果、培训主体的目标管理以及制度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梳理集成,为有序、有效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更有效地印证了培育高素质农民在吸纳农技推广成果、引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笔者认为,高素质农民属于新型职业农民,而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越来越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规模也迅速扩大,总量已经超过1 500万,但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型职业农民仅占30.34%,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仅有7.5%,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15.5%[7],由此可见,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因此,在重视规模扩大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素质,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高素质农民。

参考文献:

[1]章玉松.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的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8):5-9.

[2]杭大鹏,王泰群.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几点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9(17):28-30.

[3]吕莉敏,马建富.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2):44-48.

[4]陈家斋,吴坤龙,高春娟.农民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互通共融的实施路径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9(5):114-117.

[5]邢国文,陈士海,张士青.从“互”字入手,做“合”字文章——淮安市职业农民培育与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实践与思考[J].农民科技培育,2019(10):38-40.

[6]杨郁松,奚照寿,钱小莉,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筑牢乡村振兴之基——江苏省东台市试行农民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农民科技培育,2019(4):19-21.

[7]農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指数”发布[EB/OL].[2020-12-20].http://www.ngx.net.cn/ztzl/2018xxnmlt/dt/201810/t20181026_204654.html.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模式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从《后窗》看希区柯克作品的人性怀疑论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