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向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新型农民实行高职百万扩招是缓解就业矛盾、利于社会稳定的战略举措,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当前高职扩招的生源类型多样、学历基础差异大、年龄跨度大,高职院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满足扩招生学习和心理适应需求以及调整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不同生源特点,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扩招生特点,兼顾系统性与灵活性开发新型教材;依据扩招生的差异性,构建有效的心理疏导与沟通机制;同时,引入“学分银行”制度,以实现扩招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关键词:百万扩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作者简介:蒋聪,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研究实习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3-0066-05
随着产业新旧动能的加快转换,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提升,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出现使工业经济内部结构急剧变革,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经济增长动力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债务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出现逐步放缓的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GDP增速自2010年起逐年递减,10年间已从10.64%(2001)降至6.11%(2019);据有关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将仅为1.6%。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20%左右,高技能人才仅占5%左右,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使得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新型农民等低技能就业者面临就业“搁浅”的压力;而COVID-19对经济发展的拖滞又进一步加剧了就业本身的压力。在此形势下,国务院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要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农民(以下简称“扩招生”)等人群每年扩招100万人,使更多青年能够长技能、好就业,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自2019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来,各省份试点高职院校积极应对。随着扩招工作的持续推进,高职院校招生出现了扩招生类型众多、情况复杂、需求各异、个体差异极大等问题。以往针对一贯制全日制学生设定的培养方案、分班方式、课程、教材、管理模式以及评价方式都似乎突然失灵。身处新的历史背景下,肩负“稳就业”战略任务的高职教育应侧重在解决结构性失业和特殊群体就业上发力[1],尤其应该思考如何给予学生“适合的教育”,才能实现李克强总理倡导的“长技能、好就业”人人成才的目标。
一、高职院校扩招生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江苏、贵州、福建、安徽等17个省市43所高职院校的首批扩招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扩招生类型多、背景各异、阅历丰富、个体差异极大,在年龄、文化基础、从业经历、技术技能基础、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上课时间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扩招生源类型多样
在各试点高职院校首批招生录取的23 150人中,扩招生背景呈现多样性。其中,企业在岗职工比例最高,占53.71%;其次为退役军人,占27.27%;进城务工人员占12.81%;待业人员占比最低,只有6.21%。
(二)扩招生的学历基础差异大
扩招生的学历构成类型复杂,有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专科学历、高中学历、中职学历以及初中学历等各种类型。其中,普通高中和中职毕业生为主要生源,分别占42.95%和27.69%,合计占比70.64%;职高、技校毕业生分别占比15.06%;初中毕业生源占比10.62%。
(三)扩招生的年龄跨度大
调查发现,扩招生的年龄从16岁到60岁不等,年龄跨度较大。其中,20岁以下的学生占32.7%,21~30岁的学生占41.2%,31~40岁的学生占19.6%,40岁以上的学生的占6.5%。
二、高职扩招对高职院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戰
按照扩招文件的精神,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模式来培养扩招生。但由于扩招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年龄差异较大,为适应其学习需求、心理接受能力、学习方式,使其能更好地接受教育,高职院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工作都面临着较大挑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面临满足扩招生学习需求层面的挑战
扩招生同应届生一样,都应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但是,两者虽同为高职教育对象,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应届生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经历十分简单。和应届生不同,扩招生年龄跨度大,且都有过不同程度的社会经验,生活经历丰富,社会背景复杂。而且扩招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已为人父母,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有的曾是公司里的技术能手,已拥有一定的职场积淀和地位;有的在军队多年,有着严格的自我要求和远大理想;有的文化基础薄弱,连电脑都不会操作;有的甚至需要担心生计,希望可以函授上课;等等。鉴于以上种种,以往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学习模式、授课方式、授课手段与授课工具、教材、上课时间安排等都不能满足扩招生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2]。
(二)面临扩招生心理适应层面的挑战
扩招生因其自身经历,具有复杂多样的心理特点,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扩招生的经济负担导致其心理压力大。扩招生来自社会各阶层,多属于低技能劳动者,过往经济收入并不太高,而且很多人已经成家立业、为人父母,重返校园意味着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将会面临经济收入减少的困境,容易引发一系列矛盾。如果本人没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会引发很多问题。
二是扩招生的自我意识较强,缺乏集体感。扩招生大多已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历,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已基本定型,思考问题更加全面,也更加实际。与应届生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更注重个人利益。然而,全日制高等教育是要通过集体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从根源上与扩招生的特点具有矛盾性,如果缺少必要的心理建设与引导,高职院校很难管理好扩招生。
三是扩招生心理预期与现实的差异可能会引发其心理落差。国家号召施行“百万扩招”政策,为扩招生提供了重返校园的机会。各层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激励大批扩招生付诸行动。各省市及扩招试点院校发布的一系列保障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扩招生的学习热情与冲动,这使扩招生对未来充满了期盼。但是全日制高职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知识的叠加,才能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如果具有太高的心理预期,或者对扩招政策与高职教育理解不到位,很可能与心理预期产生偏差,而现实一旦出现错位,则会使扩招生心生怨言,甚至衍生出心理问题。
(三)教学组织和管理层面的挑战
扩招生因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对于高职院校提供的授课形式、上课时间、授课地点都有不同的要求,这大大增加了高职院校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难以保障。同一专业的扩招生中,既有希望全日制在校读书的,也有要求只在周末或平日晚上来校上课的;即便是主观愿意接受全日制学习的学生,也因有家庭要照顾或需维持生计,需经常请假外出,不能从时间上保证学习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二是学生的上课地点需求各异。在调研中了解到,部分学生来自同家企业,都是企业现有的在岗职工,但工作居住地距离学校较远,需要学校送教上门。而有的学生虽来自同家企业,却报考了不同专业,学校即便可以送教上门,却需要组织不同专业的教师分批去企业授课,为本就忙碌的高职教师增加了许多工作量,而学校层面也因此需要支付成倍甚至更高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三是学生不同的学习目的导致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不同。在扩招生中,有的学生是为了提高技能水平和文化素养,有的是为了体验大学生活以弥补人生遗憾,有的仅仅为了获得一纸文凭促进当前所从事的工作。因而,传统的全日制教育方式、学期学制和学生管理模式不能满足扩招生的需求。
三、扩招视阈下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在充分了解与研判生源类型与特点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先摸清不同群体的教育背景、入学需求、教育目标等,再以此为依据因类施策、因材施教,提高人才培养站位,拓宽教育视野,通过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长学制和学分银行的设计,辅以“三教改革”,转变教师观念,以创新、灵活、丰富的教材和教法,实现扩招学生的高质量培养。
(一)针对不同生源特点,分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扩招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工、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和新型职业农民,其复杂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决定了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受教方式。农民工年龄参差不齐,男女都有,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且大多已经成家,经济和精力负担较重。下岗职工多为40岁以上的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已有多年的工作经历和一定的职业技能,家庭负担相对农民工较小,但其知识结构已无法适应技术发展,观念更新较为缓慢。退伍军人多为25岁以上的男性普通士兵和士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诉求,经济负担相对较小,但专业技能较弱。新型职业农民主要为来自于地方的普通农民、农业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等,年龄在30岁以上,有一定的教育背景,但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需求不一。
由此可见,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的扩招生。高职院校必须精准识别扩招生源的群体差异,贴近不同学生特点,全盘考虑扩招生的专业、学业、就业和职业背景与发展定位,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2],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弹性学制等方面进行精准化、差异化设计,并将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根据扩招生的不同特点,有侧重地设置教学内容,把握知识点的覆盖范围和难度,尽可能地覆盖特定群体已有的知识结构,挖掘其学习潜力。(2)实行长学制和弹性学制,灵活使用线上与线下教学、周末或夜间与日常面授时间结合等多种学习模式,使学生尽可能地接受到“全日制”教育;并视具体情况允许部分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最终完成学历教育。(3)考虑扩招生的群体规模和居住地点,送教上门、送教入企,学校可将部分教学内容迁移到工厂或生产车间,以“沉浸式”教学为学生储备丰富的实践知识,帮助扩招生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其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意识[3]。
(二)根据扩招生特点,兼顾系统性与灵活性开发新型教材
高职院校原有的教材都是针对应届生所设计,对于已有工作经验且教育背景薄弱的扩招生并不适合。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群体扩招生的特点,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活页式、手册式、项目式等多种新型教材,在内容设计时既要做到浅显易懂,又要注重实操知识。新型教材的具体编制可考慮以下三个方面:(1)不论何种形态的教材,都要以需求为导向,对标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1+X”证书要求,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有能力获得市场认可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毕业后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2)及时吸纳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借鉴最新的科技成果,紧密跟随行业发展与技术更新,使教材贴合岗位要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3)分类设计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比例,对于文化基础薄弱而实践经验丰富的扩招生,要适当增加理论知识的内容,而对于文化基础和实操应用都薄弱的学生,两方面都要兼顾,并适时调整[4]。
(三)依据扩招生的差异性,构建有效的心理疏导与沟通机制
扩招生社会背景复杂,生活经历丰富。重返校园对他们来说,一方面有重燃梦想的希冀,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面临经济收入减少、生活压力增大的困境。而且不少扩招生文化基础差,知识结构老化,学习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弱,曾经的职场成就和工作经验到校园后全部归零。以上种种都会对扩招生的心理产生巨大压力。要使扩招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具备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则需要学校为扩招生提供心理疏导与沟通服务。为解决高职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高职院校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提高扩招生的主体意识,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社团活动,开展心理知识讲座,设立专项救助保障,建立专业便捷的心理辅导室等方式,提高扩招生的校园参与感,并从经济和精神层面提供双重保障,减轻扩招生负担,使其尽快适应环境;(2)加强对扩招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顺应学生的思想,将积极的心态和正能量融入教学的过程,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消极行为和状态及时进行“梳理与开导”,或有预见性地消除其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使扩招生保持心理健康;(3)重视辅导员、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作用,通过培训和引导,强化教师育人观念和育人方法,设立一定的奖惩机制,使其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有效、科学、专业地进行沟通和疏导,帮助扩招生充分享受校园学习生活[5]。
(四)引入“学分银行”制度
高职院校要为扩招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要建立科学、公正、可查、可转的学习成果认定转换制度。扩招生原有的學习积累成果,如中高级技工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等取得的学分和证书等,都应按照学分兑换的办法转成学分,使扩招生碎片化的知识透明化、有效化。针对扩招生的“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高职院校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积极反馈已有技术技能证书或行业通行证书等情况,鼓励学生兑换学分;(2)将扩招生的实践技能与工作经验通过设立不同竞赛或技能水平认定机制,给予相应的学分,来替代部分理论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以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3)建立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与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诊改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
扩招生源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对高职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都带来了挑战。唯有充分了解、研判社会生源不同群体的特征和需求,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育人机制和管理机制,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一直是技能赋能型就业的中坚力量,在政府“稳就业”号召下进行的百万扩招背景中,高职院校必须发挥好传统人才培养的优势,积极探索适合扩招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特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落实好国家的百万扩招政策,为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与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扩招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大变局与新占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5-11.
[2]庄西真.区分不同类别精准考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9(7):99-103.
[3]张城兴.基于“送教入企”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青年时代,2017(18):173-174.
[4]张龙卿,贾如春.区域化高职教材开发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8(5):57-59.
[5]王纪申.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机制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9(5):28-32.
[6]吴立保.高职百万扩招的制度逻辑及其政策意蕴[J].江苏高职教育,2019(2):1-7.
[责任编辑 刘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