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优化: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机制原理

2021-04-16 23:38戚庆沛周金恋刘广明柴淑婉
关键词:立德边界共同体

戚庆沛 周金恋 刘广明 柴淑婉

(1.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2.郑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3.河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依据大学边界理论,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边界是二者之间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以二者同向同行、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以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为载体,以相关制度为保障,以授课教师和教学内容为边界主要表征指标[1](P6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边界优化,包括科学设置边界、维持稳定边界、促进边界渗透、合理跨越边界、优化运行机制、科学管理边界等,是实现二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机制原理。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边界设置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其本质涵义都在于强调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性质、功能等方面来说,二者均存在一定差异。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边界设置的必要性

首先,课程学科目标不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虽然在立德树人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课程学科目标各有侧重。前者重在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的传递,重在挖掘知识结构中意义的价值;后者更注重价值引领、信念导向以及“三观”树立。

其次,课程内容不同。课程思政中的“思政”主要侧重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强调在各门课程中发掘学科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思政元素,增强课程本身的价值引领,原课程知识属性没有变化。思政课程中的“思政”则更侧重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系统传递,重点是进行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课程思政,目的是在所有课程中挖掘并融入思政元素,达到“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其重点仍是知识和能力的传递。

再次,课程定位不同。课程思政是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而思政课程则是通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程在二者同向同行中处于主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发挥领航作用的重要课程载体,其他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重在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最后,课程育人覆盖面不同。思政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系统课程,覆盖全体学生,其支撑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课程思政中的大部分课程属于通识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程,其思政功能是通过学科知识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价值追求、科学精神、工程精神、学科文化、学科大家的人格培养等内容,对大学生发挥思想价值的浸润作用,进而实现课程立德树人效能。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边界设置的现实性

作为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定位的课程,正确认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边界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它们的协同作用,但在二者的实际运行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混淆二者的边界。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着力点都在课程,课程思政的内容比思政课程更加丰富,课程科目更多,可涵盖思政课程。二是混同二者的边界。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升级版,课程思政可依实际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显性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易于为学生接受。思政课程是典型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其灌输式教育的效果易受到学生的排斥,进而影响教育效果。三是取消二者的边界。认为思政课程对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效能不如课程思政效果好,因此可用课程思政替代思政课程。四是固守二者的边界。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课程,前者进行知识与能力传递,后者进行价值观引领,二者不能发生边界渗透,更不能发生边界跨越,甚至认为课程思政没有存在价值。

我们认为,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通过充分挖掘课程知识本身的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的隐性方式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进而达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思政课程是通过理论灌输特定教育内容的显性方式对全体在校大学生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课程形式。近年来课程思政的兴起,主要是解决教学活动中思政课程立德树人单打独斗的境况,着力形成课程对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学科合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是简单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价值观进行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因此,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边界优化,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和谐发展,构建二者同向同行机制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边界优化的目标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边界优化的目的是实现两类课程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提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立德树人效能,最终实现高校的育人目标,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固“三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前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集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为一体,必然蕴含着特定的立场。两类课程要始终坚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帮助学生形成稳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4]

第二,立信念。一个人只有具有稳定持久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奋发有为的持久动力。“作为人心灵世界的核心,理想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和事业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航作用,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的方向明确,精神振奋,百折不挠,坚定执着。”[5]现阶段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课程思政,开好思政课程,使学生从心理基础上、观念支撑上、深层笃信上形成信心、信念、信仰三位一体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为培养建设者接班人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奠定更加坚定的思想基础”[6]。

第三,明素养。素养是一个人事业发展的实力和潜力,它主要包括家国情怀、世界视野、艰苦奋斗、道德修养等内容。思政课程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7]。课程思政则要善于挖掘自身理论体系中的有关事实,以历史的角度、发展比较的角度,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相关思政要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第四,促能力。这里的能力既包括人之为人的普适能力,也包括特定专业的专业能力,是做人能力与做事能力的有机统一。课程是学生获得价值引领、知识积累、能力培育的最主要阵地,两类课程需要在同向同行上下功夫,实现所有课程“价值引领+知识传递+能力培育”目标的统一。

第五,担使命。不管是以课程为载体,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将思政元素融于特定课程的课程思政,还是对学生进行特定理论教育的思政课程,二者均需要进行“使命教育、价值担当教育,始终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地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断增强使命担当”[7] 。

总体来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共同目标是通过二者同向同行的协同创新,使广大学生能够做到牢固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做好“四个服务”,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课程立德树人效能的根本体现。

三、边界优化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机制原理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为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是一个“课程共同体”。从应然上讲,两类课程均有立德树人的职责,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生”的依存关系。从实然上讲,虽然两类课程目标有明显的不同,但在实践中仍然需要积极建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价值共识的共同体,最终能够通过有效治理,在两类课程之间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新运行机制。

边界优化是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优化立德树人共同体运行机制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科学设置边界、维持稳定边界、促进边界渗透、合理跨越边界、优化运行机制、科学管理边界等环节。

(一)科学设置边界

根据边界理论,边界设置以理念为先导,以机构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具体到二者之间的边界设置理念,就是努力促成二者在立德树人目标上的同向同行。根据边界载体合法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立校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领导小组。小组以学校书记和校长为组长,是两类课程边界设置与优化的领导机构。其职能是领导全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产生立德树人协同效应。第二,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内设置双课程改革创新领导小组,这是促进共同体形成两类课程边界优化机制并发挥效力的关键。小组以教务处长、宣传部长、人事处长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各专业学院院长,其职能是建立起思政课程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的互动机制,并不断优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的运行机制。第三,形成促进共同体边界优化并发挥效力的科学制度。包括校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双课程改革创新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奖励约束制度、教师培训制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评估评价制度等,以保障“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的新运行机制持续发挥效力,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持续发展的协同效应。

(二)维持稳定边界

边界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维持功能,它可以维持边界内的组织或元素永葆自己的组织特性。就维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边界来说,主要是指维持作为边界表征指标的教师主体和教学内容的稳定,从而维持教学课程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首先,对于教师主体来讲,其要求是明确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8]一方面,思政课程教师要时刻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守思政课程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任务关键课程的核心理念,坚守思政课程学科立场,不断积极融入学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持续主动与专业学院教师接触,了解专业的具体培养方向。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教师要有教书育人的理性自觉,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8]。同时,更要努力按习近平总书记的“六要”标准要求自己,“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坚守课程的专业属性,努力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同时维持课程的学科边界,不可把专业课程变为思政课程。要主动与思政课程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理解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理解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在学科讲授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科课程主动担当立德树人使命。

其二,对于教学内容来讲,其边界也是明确的,必须维持稳定的学科课程边界。第一,“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8] ,“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7] 。第二,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第三,二者的同向同行,决不可以混淆、混同、取消二者的边界,而是保持二者之间稳定的边界,在立德树人前提下,做好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传授与引领。这是立德树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运行规律。

(三)促进边界渗透

边界的第二个重要功能是筛选功能。通过筛选功能,边界两边的组织或元素相互之间可以有一个良好的适应,这种适应包括边界双方之间进行合理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与渗透。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方向和功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要求二者之间应该经常保持边界渗透。一方面,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积极吸收各类学科的优秀知识,理解各类学生的个性诉求,成为学生获得“四个正确认识”的基础性课程。另一方面,课程思政要积极吸收思政课程中的价值信念和家国情怀,发掘自身课程中的思政要素。二者的边界渗透有助于二者同向同行,进而产生协同效应。

(四)合理跨越边界

高校各级各类人员均应该树立“大思政”理念,合理跨越两类课程边界:一是教师只要具备思政课程上课条件,均需要到大学课程实践中去讲好思政课程,学校领导、各学院领导、各类专业学术带头人应该带头上好思政课程,讲好思政课程。二是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均需要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授课老师要主动到网上搜集学生的基本信息,主动加入学生的“课程群”,主动关注学生们的“朋友圈”和微博内容,做到全方位育人。三是思政课程教研室和其他课程教研室要通过“教研室”边界跨越,实现两类课程教师的有效沟通,进而实现两类课程内容的有效同向同行。

(五)优化运行机制

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内,校级领导小组、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专业学院、教师各司其职,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8]校级领导小组要积极主动发挥带头作用,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设置、管理、渗透、跨越各自边界,实现两类课程授课主体的交流、授课内容的共享,这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良性运行的发动机。其次,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专业学院互利共赢、协同并进的合作机制,打破学院边界,充分发挥各类教育主体的教育优势,在教育教学、项目研究、专项指导、课程设计等方面协同创新。再次,教师作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主要因素,应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培育、发掘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思政研究项目等,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与创新性。固定思政课程教师任课专业机制,让思政课程教师稳定地给特定班级上课,这样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与特定专业的学生关系稳定,实现全过程育人。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对客观的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特别是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范式下,构建“以学生获得感”为主要目标的效能评估体系,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建设更具系统性、目标性和科学性。

(六)科学管理边界

边界不是一条线,而是由制度和机构组成的界面,这种界面起着协调边界双方关系的重要职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界面的科学管理,不仅是对两类课程的维护与管理,而且也是对由其组成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的维护与管理,还是对边界制度、边界机构的协调与管理。这种科学管理,可使边界永葆创新之境,从而起到协调两类课程的功能。

四、结语

边界优化的目标是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生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促进课程立德树人效能最大化。其核心要义是思政课程要为课程思政“定向、增速、提档”,课程思政要为思政课程“注解、增效、聚力”,这一进程是随着共同体外部环境条件与内部要素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边界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机构、机制和制度都不会一蹴而就。因此,校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体”领导小组作为共同体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只有这样,共同体才能不断优化,其同向同行产生的协同效能才会最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效能才能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立德边界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拓展阅读的边界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共同体的战斗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