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近视人数居世界首位,形势仍不容乐观。科普具有群众性,随时把最新近视防控进展和知识向公众传播,能有效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知识,提高保护视力的意识。面对新形势对专业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视光院校作为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一方面可帮助改善我国近视高发、低龄化现状,另一方面培养专业人员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能,而且需要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等各个方面实现提高、提质、提效、提品,增强其社会责任心,将科普渗透到工作岗位、日常生活中,并分享给更多的人。
2018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随后8部委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呼吁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国务院“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普及健康生活,加强健康教育是其重要任务,旨在提升全民的健康素养,可见,健康科普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视觉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视觉健康的科普宣传教育,开展多形式的科普活动,走进社区、校园等,有助于公众主动参与其中,自觉改善不良用眼习惯,纠正错误认知,学会科学爱眼护眼,有效防控近视。视光院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更应该积极肩负起呵护公众视觉健康的重任,加强系统的科学近视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掌握正确的科学知识是引导广大民众参与其中的关键。儿童青少年近视是公共卫生问题,必须从健康教育入手,发动儿童青少年、家长、学校自主行动。针对大众缺乏近视防控知识、对近视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等问题,应当发挥视光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积极引导作用,宣传推广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科普知识。然而,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普通民众的科学知识欠缺,加之各种传播媒介提供的信息纷繁复杂,甚至某些企业、公司以推销产品为目的,利用开展科普知识讲解、咨询的机会进行误导,不利于公众掌握正确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视光院校应集专业特长,积极实施科普策略,将知识惠及到广大群众,同时培育出更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科普能力的专业人员,将近视防控辐射到更多角落。
科普活动可从团队打造、资源开发、科普区建设、校企合作、校外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
充分利用广泛的师生基础,集合学校专业教授、专业教师和大学生组建一支科普宣传精英团队,在专题讲座、现场演示、咨询互动、筛查宣教、展板讲解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为儿童青少年等提供专业服务,极大提升科普宣传的影响力与实用性。团队可进行明确分工,分为创作组、实践组、规划组等,经由经验丰富的负责教师带领。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科普创作积极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且与素质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在全院创造科普创作的氛围,为推广科普活动创造基础;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快速掌握近视防控工作进展,在后续的实施推广工作中迅速进入状态,提高效率,走出学校,走进广大民众,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提升技能水平。
紧扣当前时代主题,从专业的角度系统地、科学地描述眼睛成像,正常的屈光/视力发育,屈光不正状态的概述,近视的分类、表现,近视的危害、成因、矫正、预防策略,近视的控制手段、科学配镜、认知误区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内容精准、简洁、配有插图的宣传手册及展板,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重点清晰易懂,同时注意宣传科普的实效性,及时更新最新进展。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手册》,分别针对幼儿园、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量身定制了不同版本的个性化“防控近视手册”,提供了范式。
配合与宣传手册对应内容的视频、动画等资源,以短视频为主,一个资源侧重1~2个重点,加入活泼元素,营造轻松氛围,便于参与者迅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形成较系统的线上免费的科普课程,使得科普宣传的形式更加生动立体、便捷高效,及时纠正日常生活中错误的用眼习惯,学会科学用眼,促成良性循环。
可充分利用学校的设备基础及空间基础,适当地开辟出科普区。通过科普宣传墙、科普宣教区、科普体验区等不同功能的科普模块,展示科普资源的同时,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到科普建设中,增加体验性、趣味性的科普内容。可利用实训室外墙,设计近视防控模块,如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工程学院的科普宣传墙(如图);开发一些科普创意小玩具,摆设在科普区,吸引儿童的兴趣,激发其好奇心;设计体验互动小游戏,如“小小验光师”等,在体验中汲取知识;利用最新的VR技术,让参观者体验到最新的视觉技术,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同时可以通过VR的立体手段,全面了解眼球结构等二维信息无法展示的内容,使得知识更加易懂、生动立体等。如温州医科大学举办的VR拼眼球结构大比拼,在满足游戏感的同时,亦指导了学生认识眼球结构,拼装眼睛模型,值得学习借鉴。
科普宣传墙
2.4.1 走出校门,走进学生课堂
主动将科普知识带进社区、乡村、学校,与课业压力较大的学生面对面交流、互动。通过科普宣讲、现场演示等,将眼睛结构、青少年近视防控知识带进课堂,使孩子们学会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对近视眼的危害、如何预防近视有更深刻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为学生们进行眼部的初步筛查,以提高家长、教师以及孩子们对眼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及时发现问题,改正不良用眼习惯,有针对性地将科普常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中。1996年,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工程学院成立了“光明行”社团,打造了一支“以我所学,回报社会”的优秀实践队伍,活动足迹遍布天津市各个区县50多个社区、上百所学校,还远赴河南、新疆、甘肃等省市,开展服务活动超过200场,服务对象逾8万人次。
2.4.2 依托校企合作,开展视力筛查等技术服务
积极与合作企业单位开发与眼健康有关的技术服务,融入近视防控科普。在完成技术服务的同时,普及相关知识。天津职业大学开展横向课题北辰区小学生屈光状态及斜弱视筛查(辰光行动)的同时,亦为学生带去了多次爱眼宣讲。
科普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如可利用网络新媒体、专题讲座、现场互动、科普体验等。宣传途径的不断创新,有利于科普宣传对象获得所需知识,并内化于行动中。
2.5.1 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宣传
除发放宣传手册,进行展板展示外,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如微信公众号平台、网站、微博、抖音、资源平台等),投放线上资源,如中国近视防控公众号的科普动漫、梅医生的视光工作室公众号的视光科普、天津职大眼视光抖音平台开设的科普课堂、青少年护眼知识小文章、教育部近视防控与诊治工程研究中心网站、网上漫游科普馆等各类传播途径,为科普资源进行广泛宣传。
2.5.2 定期组织科普活动
高效利用实训设备,如眼球模型、视力表、电脑验光仪、综合验光仪、角膜曲率计等,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筛查及咨询等服务。主要服务院校大学生、中小学学生等,组织中小学学生、教师及家长等来学院参观科普展览,提高爱眼护眼意识,巩固科普知识。让参观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通过一定的互动体验、筛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的屈光状态,并建立眼健康档案,定期检测,有针对性地改善不良用眼习惯等。
定期举办近视防控知识竞赛、体验互动等活动:以爱眼护眼科普、近视防控为主题,开展知识竞赛,鼓励学生及其家长等群体积极参与,以便加强家庭合理用眼、爱眼的意识,走出误区,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前期,温州医科大学眼健康科普馆及分馆开展了以“小眼睛、大世界”为主题的眼健康科普馆体验活动,包括爱眼讲座、小小医生眼科体验、多媒体互动体验、不同主题互动体验比赛等,让孩子们了解了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对于开展科普爱眼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视光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近视防控科普实践,防患于未然,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近视防控、爱眼护眼科学知识为题材,进行系统的科普知识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各类形式的广泛传播,可引导公众提高人们对科普的关注程度,主动参与科普活动,便于人人了解如何呵护视觉健康,及时做好近视防控措施,拥有清晰、舒适、持久的健康视觉。同时,服务于高校、中小学素质文化教育,总结科普宣传模式的经验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高校科普宣传提供了借鉴意义,为进一步发展科普事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