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月评

2021-04-16 02:49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老字号蓝光镜片

1 人大代表不建议年轻人戴彩色隐形眼镜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戴隐形眼镜时人的眼角膜有被感染的风险,一旦被感染是不可逆的,他特别强调,不建议年轻人戴彩色隐形眼镜。

《中新网》

深度锐评

作为医学界权威人士,全国人大代表史伟云不建议年轻人戴彩色隐形眼镜的观点,在短时间内即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在得到部分医学界人士认同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反对甚至“恶喷”。平心而论,史伟云的观点立足于消费者的眼部健康,其出发点是好的,从现实情况来看,近年来消费者因为不当佩戴彩色隐形眼镜导致眼部感染和视力受损的事件的确时有发生。然而,以此为由,不建议年轻人佩戴彩色隐形眼镜,却有“因噎废食”的嫌疑。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消费能力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年轻一族出于爱美之心而青睐彩色隐形眼镜,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这也是彩色隐形眼镜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原因。建议年轻人不佩戴彩色隐形眼镜,说穿了就是人为压制或扼杀这种需求,注定是行不通的。更何况彩色隐形眼镜自问世以来至今,已经是一种成熟的产品并被纳入国家医疗器械管理,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对视力的损害是可防可控的,只要商家和经营者严格按照国家针对医疗器械的相关规定进行经营,消费者有正确的佩戴习惯,是可以将该产品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的。因此,从现实出发,与其不切实际地建议所有年轻人不要佩戴彩色隐形眼镜,不如积极引导其养成科学合理的佩戴习惯。

2 央视曝光:电商平台防蓝光镜片不合格率26.4%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集中组织力量对电商平台32家企业销售的49个品牌72批次防蓝光眼镜进行了监督抽查。经检测,有1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26.4%。另外,还发现8批次产品无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涉嫌“三无”。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可见光透射比、紫外光谱透射比、明示透射比、防蓝光性能和标志等5个项目。

据检测工程师透露,电商平台上的防蓝光眼镜大多以贴牌加工为主要的生产模式,部分销售企业因看到防蓝光眼镜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火热就盲目跟风上架相关商品,炒作防蓝光概念来吸引消费者,因此消费者要小心购买这类产品。

另据央视调查,电商平台上的部分销售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片面压低产品的出厂价,在生产源头就使用了劣质的原材料,导致上市的防蓝光眼镜质量不合格。

《央视新闻网》

深度锐评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引发的视疲劳、近视等问题日益突出,防蓝光眼镜开始热销,迎合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护眼神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此次央视报道的新闻,一来彻底曝光无良商家的不合格商品以及严厉打击不良销售行为,二来告诫消费者应认准合格认证,理性看待蓝光。面对电商平台防蓝光镜片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监管部门亟需加大监管力度,对伪劣产品经营者施以法律的重拳,在不断提高违法成本的同时,对假冒伪劣实行零容忍,这是营造健康有序市场环境的必要条件。然而,也必须看到,造成防蓝光镜片市场伪劣产品问题突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少消费者在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对防蓝光镜片的盲目追捧也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按照科学研究的结果,只有415nm~455nm的高能量蓝光对人眼危害较大,其他波长范围的蓝光属于无害蓝光,真正意义上的防蓝光镜片是为了过滤和屏蔽有害蓝光,而非隔绝所有蓝光。事实上,一些厂家和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推广防蓝光镜片时,无视基本的科学概念,片面夸大产品功能,有的甚至宣称百分之百防蓝光,完全是误导。更为重要的是,防蓝光镜片的基本功能是防止有害蓝光对人眼的损害,并不具有缓解视疲劳和近视防控的作用,但现实中,不少家长并不了解上述基本概念,轻信不良商家的误导,盲目跟风为孩子购买所谓的防蓝光眼镜,不仅不能使孩子的视力得到应有的保护,还导致经济利益受损。因此,面对电商平台防蓝光镜片的乱象,在消费者中大力倡导科学、理性消费的理念和习惯,至关重要。

3 国家卫健委成立新机构应对青少年视力问题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3月9日消息,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等视力健康工作管理决策水平,促进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事业科学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点评:电子产品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了“电子儿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极大影响视力健康,甚至诱发眼部疾病。如今近视率越来越低龄化,不难发现很多儿童都存在严重的近视问题。此次卫健委为儿童视力成立新机构,足以表明国家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视。然而在国家政策以外,核心问题还是在于青少年自我的爱眼护眼,同时也需要学校、专业机构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引导青少年规范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帮助其科学用眼,正确用眼,如此才能有效降低近视率。

4 老字号诚信故事:眼镜戴了20余年 店家还在做售后

在“3·15”消费维权日到来之际,沈阳晚报推出老字号“3·15”诚信消费系列活动,特别是全城征集“老字号诚信故事”的报道,引起沈城读者和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其中一则老字号眼镜店的诚信故事引发了当地消费者的点赞。

据一位女性市民介绍,她奶奶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在一家老字号眼镜店配了一副老花镜,如今奶奶已经85岁了,依然戴着这副眼镜。奶奶说,不光是眼镜的质量好,而且售后服务已经给她做了20多年,即便是现在,店家还是免费给换螺丝、洗眼镜,让她非常感动。在沈阳消费者中,藏着许多“老字号”的诚信故事,虽然岁月已经逝去,但记忆却留了下来。

(《沈阳晚报》)

点评:20多年,初心不改,孜孜不倦、一如既往地为一位顾客从事售后服务,老字号眼镜店顾客至上的诚信精神的确值得点赞,更值得其他眼镜同行学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的丢失很容易,要重拾起来却是难上加难,愿更多的企业以诚信经营为本,为营造和谐健康的行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5 山东青岛:3·15公益检测“大集”火爆眼镜成为重灾区

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青岛市消保委、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崂山区消保委,开展了“守护安全畅通消费”2021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暨公益检测专场,食品、中草药、眼镜、血压计、玩具、珠宝玉石、烟草等商品“只要市民送,当场免费检”活动现场异常火爆,2个小时300余样品“验真身”。其中,珠宝、眼镜检出问题最多。

在检测现场,市民高先生介绍,前不久他在网上购买的一副太阳镜,经青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工程师检测后发现,交通信号透射比严重不合格,这意味着戴着这副太阳镜无法分辨红绿灯,可能对消费者的出行安全造成极大隐患。此外,前来检测眼镜的市民毛先生称,前不久他在网上定配的一副眼镜经检测,光学中心点不合格,专家提醒说长期佩戴会对视力造成严重损害。

(《半岛官网》)

点评:3·15公益检测网购眼镜产品成为重灾区,给执法部门以重要警示:对于网络平台亟须加大监管力度,还网络经营一片明净的天空。同时警示消费者,配制视光产品,应尽量选择线下正规的专业机构。

6 两会再现“黑科技”:“智能报道创作机器人”跟记者“抢饭碗”

今年全国两会现场,一款集5G智能采访+AI辅助创作+新闻追踪多重本领于一身的“智能报道创作机器人”跟着人民日报记者正式上岗,受到业界密切关注。

这款“智能报道创作机器人”实则是一副智能眼镜,当一线记者戴着智能眼镜在采访时,眼镜能同步拍摄下眼前画面,与后方控制台实时同步。通过AI技术,这款眼镜能将声音直接转换为文字,并识别出被采访者的人像,方便记者后续的编辑与剪辑。

据悉,有了智能眼镜的加持,一条视频新闻从制作到分发,前后不到10分钟,可谓“神速”。

(《新华网》)

点评:眼镜“黑科技”助力两会报道,为广大新闻记者编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眼镜功能的延伸,必将涌现出更多的眼镜产品,以造福行业和消费者。

猜你喜欢
老字号蓝光镜片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TEST OF TIME
TEST OF TIME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360°环焦镜片浅析
防蓝光镜片那些事……
如何验配中老年渐进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