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变迁下传统窑洞民居可持续更新研究

2021-04-16 02:58师立华ShiLihua
华中建筑 2021年4期
关键词:窑洞民居乡土

师立华 | Shi Lihua

王 军 | Wang Jun

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我国乡村社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处于前进或是迷失的关键阶段。乡土建筑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有些乡土建筑得以留存和修葺,但仍有不少正面临被废弃或是建筑形式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窑洞民居作为我国西部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居类型,与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一起,沿着各自的力学体系和结构原型发展至今[1],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今大量的窑洞被废弃,弃窑建房之风盛行,传统窑洞聚落肌理遭到破坏,地方文脉传承断裂。

图1 陕北、豫西、山西地区窑洞聚落

图2 窑洞受雨水侵蚀而塌陷

图3 三门峡杜氏窑洞建造过程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现代化进程远未完成,传统技术手段及其适用的村镇生产力条件短时间内还不那么容易被取代[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该如何应对当今乡村社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利用乡土建筑更好地唤起迷失的乡土记忆,值得关注[3]。研究乡村社会变迁对乡土建筑的影响,对传统窑洞民居进行可持续更新,使之适应当今乡村社会,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2 乡村社会变迁与乡土建筑

2.1 乡土建筑与乡村

“乡土”一词来自拉丁语,意为国内的或者本土的。其发展是一个有机过程,涵盖了社会的整体,通过具体的地理位置、特定的民族与文化群体以及独特的历史时期与传统紧密相关[5]。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 e r n a r d Rudofsky,1905—1988)认为乡土建筑是地方的、无名的、自发的、土生土长的、乡村的[5];1999年10月,《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给乡土建筑以定义:乡土建筑是社区自己建造房屋的一种传统的和自然的方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与它所处地区的关系的基本表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乡土建筑既是所处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间“适应并互动的因果关系”[2]的物质体现,也是所处地延续文脉的文化历程,反映了当地资源、生活方式、家庭观念、邻里关系、文化活动。乡土建筑凝聚着家族、宗族的历史,附着家族、宗族的精神内涵,传递着一方历史地理、经济变迁、人文情感等方方面面的重要信息,是乡村变迁和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

乡土建筑的类型丰富多样,民居、祠堂、戏台、牌坊、书院、寺庙、酒家、商铺等,都属于乡土建筑的范畴,在我国乡村社会依然广泛存在,蕴藏着丰富的建造智慧和文化财富。保存和保护乡土建筑,就是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乡土精神,在当今的乡村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2.2 乡村社会变迁下乡土建筑现状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乡土社会以其自有的血缘宗亲为基础,有着相对独立的权利边界[6],成为自主发展和自我循环的社会共同体,保持着相对稳定和静止的社会结构。在传统乡土中国社会亲子关系乃是婚姻家庭生活的主轴,夫妻关系从属于血缘关系[7],祖父母、父母和未婚子女三代以上同堂成为普遍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新的信息、新的事物、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生活方式对我国乡土社会进行着不断的冲击,乡村曾经稳定静止的社会结构在这种冲击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人口结构的变化

随着我国城中村及城市郊区各方面的改革,农村占据的国土面积越来越少,尤其是生活设施、教育资源和经济的落后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开始向城市聚集,乡村人口结构由农业居民的一元聚居演变为从事农业的村民、户籍在乡村的城市人、城乡两栖的农民工这样的三元混居[6]。农村人才的流失使乡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城乡人口、土地、就业、生态、经济等结构逐渐出现失衡。

(2)农村居民价值观的变化

随着乡村社会封闭性越来越低,乡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城市文化快速入侵乡村社会。过去贫穷落后的生活使乡村居民逐步形成对传统文化排斥,造成农民自身传统文化认知和归属的困境,缺乏基本的文化自觉[8]。随着外在环境变迁、文化多元并存、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扩张等因素影响不断加大,农村居民逐渐将城市文化作为美好生活的标杆,成为文化变迁的内生动力和心理基础。

随着乡村社会变迁,乡土建筑的特性在城乡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快速消失。农民的思想趋向市场化和功利化,对于难以直接产生经济收益的传统建筑缺乏保护意识,大量乡土建筑被废弃。外出务工积累的财富使乡村居民在老村建新房成了他们彰显地位的手段,而在新房建造中往往照搬城市经验,新的材料代替传统材料,新的建筑形式层出不穷[9]。乡土建筑这一见证乡村社会变迁和乡土文化传承的载体逐步面临消亡。而缺少了文化底蕴的乡村新建筑同时也缺乏识别性和地域性,同质化严重,造成如今乡村“千村一面”的现象,不利于乡村文脉的延续和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8]。

2.3 传统窑洞民居问题及现状

窑洞民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古代人类最早生息聚居的黄河流域,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及地域资源等原因,长期以来存在着大量黄土窑洞民居。在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成排的靠山式窑洞沿沟排布,规模宏大,极为震撼;在豫西平原地区,地下窑院星罗棋布,“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村民享受着安静的地下生活;在山西地区,富裕的晋商修建的砖箍窑洞豪华精美,构成了黄土高原地区窑洞的华丽外表[10](图1)。

传统窑洞民居以其冬暖夏凉、节能节地、就地取材、易于施工、造价低廉等优势,在过去的几百来一直深受黄土高原地区居民的喜爱。而如今传统的窑洞村落空心化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弃窑建房,窑洞这一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类型面临消失,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窑洞自身的物理缺陷

窑洞民居进深往往在6m以上,深的可达9~10m,部分地区窑洞窑脸部分开窗面积小,致使窑洞采光和通风受到影响,长期阴暗潮湿。传统的窑洞民居由于窑顶缺少防水措施,遇到阴雨天气,雨水会顺着植物的根系渗入窑洞,严重的会造成塌陷(图2)。

(2)舒适性和实用性欠缺

传统窑洞民居的建筑形式比较单一,大多都是单个的房间,且缺少卫生间、洗浴间等,其使用功能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生活需求。窑洞本身开间进深的比例以及顶部的拱券对现代家具的摆放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居民价值观的变化

在陕北地区,传统窑洞民居因其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大多数老年人依然喜爱居住在窑洞中。而在外务工、上学的年轻人,更多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则更喜欢新建的砖瓦房,窑洞成为了贫穷落后、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象征。特别是在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旱箍窑”,承载了过去苦难生活的记忆,当地居民迫不及待新建白瓷砖墙的砖房,彻底告别过去的生活。

3 传统窑洞民居可持续更新策略

传统窑洞民居虽然有着诸多的缺陷和问题,但其承载了一方地域的历史文化,凝结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建造智慧和艺术审美,在黄土高原地区呈现出变化万千的表达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民居体系中重要的分支。对于传统窑洞民居的更新,应当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 安全性及耐久性提升

(1)结构和材料的提升

传统窑洞的拱券结构是一种受力合理、结构稳固的建筑结构形式,欧洲的哥特式尖拱、罗马的大教堂都是运用这样的拱券结构而屹立千年。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拱券结构的稳定性受土质影响很大,在未来改造中,对于通过“减法成型”①的窑洞应当进行加固,在内部用砖箍拱券,以砖拱承载上部覆土的压力,经过加固的窑洞可不受土质的影响,结构更为坚固。在河南三门峡官寨头村杜氏下沉式窑洞②改造中,运用了大开挖的技术,先用砖箍拱券,然后覆土,大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又不失窑洞冬暖夏凉的物理优势(图3)。对于夯土或土坯砌筑的窑洞,可以提高材料的特性,比如在黄土中添加固化剂、防潮剂等材料,并且在夯筑工艺上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传统黄土窑洞的坚固性。

(2)窑顶防水措施改良

在窑洞顶部先用三七灰土夯实,在上部铺设约10cm的细砂层,再覆盖种植土,这样雨水渗入土层,到砂层时会顺着砂层水平排走,只需做好顶部的排水坡度,雨水就不会对窑洞的结构造成损坏(图4)。经过改良的窑洞顶部可以种植农作物,还可以修建生态大棚等辅助用房,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率,以极小的面积最大程度地换取居住空间。

3.2 舒适性及实用性改良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可根据现代生活划分出会客、娱乐、起居、休憩等功能的空间,窑洞的内部可以设置卫生间,窑洞的窑腿部位可以设置壁柜,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内空间。在米脂县老街的窑洞院落中,居民自发利用正窑和厢房之间的空间,建造起两室一厅一卫的户型,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也为两代、甚至三代人同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图5)。

图4 窑洞顶部防水设计示意图

图5 陕北米脂县老街窑洞改造

图7 豫西传统下沉式窑洞与杜氏窑洞对比

图8 延安市窑洞元素公共建筑

在三门峡杜氏窑洞的改造中,按照使用功能设有餐厅、卧室、茶室、会客室、起居室,每一孔窑洞都设有卫生间,窑腿空间被充分利用,这样的窑洞既可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又保持了乡土特征,与传统窑洞给人的落后印象截然不同(图6)。

3.3 艺术性及文化性优化

传统窑洞民居的艺术体现主要在窑脸部分——即窑洞的立面,窑脸装饰用材与现代建筑差别较大,所用材料及施工工艺各不相同,在不同环境演变中,形成了各自的外观形式及表面肌理。窑脸装饰材料大多就地取材,主要有砖砌、石砌和黄泥抹面三种,与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陶瓷贴面等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地方材料的运用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的选择和审美,有着鲜明的装饰特征和美学特征,使得各地窑洞民居呈现出浓郁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11]。

但传统窑洞民居装饰程度和农户自身的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贫穷家庭的窑脸甚至只用草泥抹面,配以简陋的门窗,久而久之,窑洞立面风化损坏严重,毫无艺术性可言。对于传统窑洞民居立面应进行修缮和改造,从材料、色彩、建造细部等方面提取地域特征,提高窑洞的艺术性及文化性。三门峡杜氏窑洞的改造中,窑洞立面整体用青砖砌筑、配以精致的窑檐、马头墙、传统图案的木门窗。在窑洞保持豫西地区浑厚浓郁的地方特征的基础上,整体艺术性有了很大提升,在当地已经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图7)。

3.4 整体性与系统性更新

陈志华先生主张对先对建筑进行“整体性保护”,强调将乡土建筑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看待,尤其应从聚落的层次进行保护[12]。20世纪80 年代,吴良镛先生针对城市传统街区改造规划提出“有机更新”理论,不仅在城市,乡村聚落的规划中也有广泛的适应性[13]。

由西安建筑大学刘加平院士主持的黄土高原窑洞聚落更新规划(延安枣园村)[14],以整体眼光把握高原地区村落环境,而窑洞只当作村落有机体中的主要“细胞”,结合生态农业、太阳能技术、多级水资源利用现代科技,创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型生态窑居[15]。

乡村社会的变迁已经促使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窑洞民居的改造应当顺应时代变化,不仅要从建筑单体出发,更对建筑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更新和改造,在保持原有聚落风貌的同时,向着追求更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层面,达到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4 结语——未来乡土建筑之路

在如今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下,中国乡村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在这一彷徨迷惑的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力。而乡土建筑本身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与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匹配,在乡土社会进步与传统乡土建筑传承中找到平衡点,这也是未来新乡土建筑的发展方向。对于乡土建筑未来可持续更新,应当从以下几点来思考:

①要使乡土建筑适应当今社会,先要找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深入研究当代乡村居民切实的生活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和更新,使其拥有现代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实用性的同时依然能保留原有的地域文化和乡土风情。

②社会的变革,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新老建筑风格由对立走向融合和共生,乡土建筑因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成为了许多新型建筑的创作源泉。例如延安城市很多公共建筑都以窑洞元素作为建筑的设计要素,这使城市在发展的同时具备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城市风貌(图8)。如今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对乡土建筑的功能提出了更丰富的功能需求和空间需求,在乡土建筑更新中应不断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拓展新乡土建筑的多元化表达方式。

③而当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将绿色技术与乡土建筑结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以窑洞民居为例,应当改善空间,节约土地,充分利用太阳能对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还可利用高性能的保温隔热材料来模拟窑洞民居优越的物理性能,运用到其他建筑形式上。这种将绿色技术与地理气候、地域环境、乡土文化以及建筑营造方法相结合,追求既有信息、智能以及生态技术功能,又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创作,将是日后新乡土建筑的发展方向[16]。

资料来源:

图1b:胡民举摄;

其余图片由作者自绘或自摄。

注释

① “减法成型”指通过掏挖天然土体获得空间的窑洞类型,靠山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都属于此类。

② 河南三门峡官寨头村杜氏窑洞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军教授团队主持设计施工,该项目2016年荣获“住房城乡建设部第二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三等优秀实例。

猜你喜欢
窑洞民居乡土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陕北窑洞民居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