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波 | Chen Libo
刘丰硕 | Liu Fengshuo
临海城,又作台州府城,位居浙江沿海中部,台州湾畔,历来为郡治、路治、府治治所,是台州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并于1994年1月获批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台州府城始建于东晋之后,隋朝之前,至今1500余年历史。同时,为加强东南海上贸易,自宋朝起,台州府城就在其中设立“市舶务”,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至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势力相继入侵,大批传教士来到临海传播西方思想,同时也在此地建立商行、医院、学校等建筑[1]。
图1 HOZO软件语义关系界定
图2 调研样本分布图
近代之前,台州府城中商住类型建筑立面造型大多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具备明显的浙派建筑特征。后由于西方建筑形式的传入,于近代所建造的建筑在其设计过程中多融入西方立面元素。台州府城作为我国沿江型古城的典型样本,富含各种类型历史性建筑,同时兼具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对于分析沿江古城类历史性建筑风格具有深远意义。对古城内历史性建筑的既往研究中也多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定量分析较为少见,本文针对古城内商住类型建筑,选取36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样本,对其进行实地测绘调研与成果归纳分析,以期对关于沿江型古城内商住历史建筑的研究稍作补充,并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档案支撑。
图3 各部分立面元素示意图
语义本体分析(Ontology)是语义学研究方法[2],它是将某一领域概念、术语及其相互关系的规范化描述作为数据库的骨架,并在此基础上扩充为此领域基本知识体系的分析方法②。因此,研究古城内各类型历史性建筑,首先需要采集立面元素,对其进行原型提取,再由外部构图关系转变为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实现建筑立面形式记述体系的构建。
在本次本体构建中,笔者通过对所选取的36处样本进行实地测绘调研,提取其中建筑构件、表现形式、建构材料等立面要素,并基于语义逻辑关系展开,用{p/o}表示语汇之间的包含关系,即子项为母项的构成部分;用{a/o}表示语汇之间的属性关系,即子项为母项的某一属性;用{is-a}表示语汇之间的阶层关系,即子项为母项的某一具体形式(图1)。最终以此逻辑将台州府城历史性建筑的立面构成、装饰等建筑语言编码方式通过图示方式反映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古城建筑自成一派,有其特殊之处,虽然城中建筑类型较多,但商业、居住类型仍为城中主流建筑形式,也是最能凸显古城建筑风格的建筑类型,为保证记述体系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本文将从主要从商业、居住类型建筑方面进行记述体系的构建。
台州府城的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形制较为相似,且多为前商后宅、下商上宅的商住结合模式,故在记述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将此两类统归为商住类型历史性建筑。本研究在城内针对不同建筑类型选取36栋保留较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商住类型历史建筑样本(图2)。其中包括以洪颐煊故居、傅濂故居、蒋氏古宅等为代表的文保单位及登记保护历史建筑。通过实地勘测,笔者收集到这36栋历史性建筑的建筑性质、建成年代、地理位置、建筑风格等基本信息[3](表1)。
图4 台州府城商住类型历史性建筑立面结构部分记述体系
图5 台州府城商住类型历史性建筑立面细部部分记述体系
台州府城商住类型历史性建筑立面构成部分不尽相同,本文总体上将其立面划分为结构部分(屋顶、柱、台基)和细部部分(门、窗、栏杆、墙面)两个部分,针对不同建筑所对应的各立面构成部分分别进行归纳和统计(图3)。通过把古城内商住型历史性建筑立面拆解为各立面要素及其形式,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并使用准确的建筑语汇描述其中出现的立面要素、形式、材质、建造材料等,最终借助语义本体法从建筑结构和细部两方面构建“台州府城商住类型历史性建筑立面形式语义记述体系”。
从结构与细部分别对台州府城商住类型历史性建筑进行立面形式提取,可以由内外两方面研究古城历史性建筑的立面形式成因、组合及其发展规律,形成更加具体的立面原型库,进而对日后可能的古城类建筑保护、修缮与改造提供理论支撑。
古城中的商住建筑主要为2~3层单体或院落建筑,大多仍采用以木构架体系为主体的传统建筑结构体系,屋顶、柱廊、台基等结构部分不仅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往往是立面的视觉焦点,故商住类型历史性建筑立面记述体系的构建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元素的提取归纳(图4)。
(1)屋顶立面要素提取
在我国传统建筑思想中,屋顶作为建筑立面的构图中心,不仅象征其等级与地位,在形式、构造以及装饰方面也极具特色。本次调研对象以单纯屋顶形式为主,仅有1处采用硬山顶和老虎窗的组合,其余均为传统历史建筑中常见的悬山、硬山、重檐硬山等形式(表2)。
(2)立面柱要素提取
柱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性结构构件之一,在结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立面形式上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台州府城商住建筑中,除台门外,檐柱柱廊也是府邸院落的门面,虽然柱的形式并不复杂,柱高、柱形也大都相似,但其柱头、柱础仍是檐柱装饰的重点位置,所以柱的记述体系构建主要从柱头形式、柱身外观材质以及柱础形式等方面入手。商住建筑中,檐柱两侧经常设有雀替连接檐柱与檐檩。更铺巷蒋氏民居年代至明,是台州府城内现存最早的民居,其檐柱柱头两侧雀替位置施双直斜撑,直木斜撑上承平叠的一斗二升与长雀替。而清代康熙时期的傅濂故居,其檐柱柱头则设单直斜撑,直木插板外侧雕刻卷草纹,丁字拱下部弧线呈波浪形。由此可见,直木斜撑为古城内历史性建筑比较普遍的檐柱柱头支撑形式。除了雀替,柱础也是檐柱装饰的重要部分,一般为石质,起保护木质檐柱的作用。城内柱础主要分为灯笼式、鼓式、罐式、袋式、方形5种形式,其中,在商业建筑中方形柱础使用频率最高,而在民居建筑中则以灯笼式与鼓式为多(表3)。
表1 36处样本建筑基本信息
表2 屋顶立面要素提取
表3 立面柱要素提取
表4 台基立面要素提取
表5 门立面要素提取
表6 窗立面要素提取
续表6 窗立面要素提取
表7 墙面立面要素提取
表8 栏杆立面要素提取
(3)台基立面要素提取
台基作为建筑立面的最底部,既有御潮防水的作用,又是体现建筑等级制度的另一标准。在古城商住建筑中,台基部分主要分为基座和台阶两种类型,以石构为主,也有砖石组合而成的形式,其高度也不尽相同,大都处于100~600mm此区间内(表4)。
台州府城内商住建筑大多拥有百年以上历史,是明清两代台州府城古街巷民居的历史见证,其中不乏有三井巷洪颐煊故居、九曲巷傅濂故居、更铺巷余同丰当铺等年代久远且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性建筑单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其建筑年代跨度较大,在或多或少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后,大量的西方建筑立面元素融入其中,虽整体上仍保持传统浙中建筑风格,但在门、窗、墙面、栏杆等细部中依旧能够看到许多西方建筑形式与装饰符号。因此,商住建筑的细部部分作为古城建筑中中西元素融合的集大成者,其记述体系的构建尤要以此为重点(图5)。
(1)立面门要素提取
台门属于浙中地区特有的门楼形式,一般为高官府邸门楼,是整个宅院或建筑群规格等级的重要标志。台州府城中古台门不仅数量多,且式样丰富,在形式、材质、装饰上都具有独特风格。在36座建筑样本中,台门就据27座之多,而仅有9扇平开门。在门洞形式上,虽多数为矩形,但也不乏诸如圆拱形、平拱形此类西方门洞形式,更有少数由此变异而来的花瓣拱形门洞。门洞材质以石门洞为多数,同时具有丰富的石雕、灰雕、彩绘等装饰手法,其装饰风格也具有明显的中西方融合风格:不仅包括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几何图案纹饰、云样纹饰、仿花草、仿雀替、仿额枋等装饰,还多有出现山花、涡卷、叠券、壁柱等西方古典装饰,在32座带有装饰的门洞中,折中性装饰就出现了17次之多(表5)。
(2)立面窗要素提取
窗户作为建筑物用以通风换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面上兼具功能与审美作用。其中,窗的记述体系构建,主要通过对窗檐形式、窗洞形式、窗户材质、窗户功能以及窗户装饰等5个方面的立面元素进行提取归纳。在窗檐形式中仍以传统中式翘檐为主,也有部分西方平拱式、现代横条式,还有少许由翘檐与平拱变异而来的特殊窗檐形式。相比于门洞,窗洞的形式与装饰都更为丰富,除少数年代特别久远的老宅以外,均具有明显的中西融合的折衷式风格。在窗洞形式上,除了矩形窗洞与拱形窗洞,还出现了八边形窗洞和圆形窗洞,以及少数矩形—八边形的组合式窗洞。36座建筑中仅有9座窗洞无装饰,其余的窗洞装饰各异,窗洞大多带有叠涩、嵌套式装饰,少数在窗周还施有环绕性装饰。其中,位于文庆街31号的邓巷洪家,不仅在其窗洞形式上有矩形、八边形、矩形—八边形多种形式,更在窗洞装饰上同时具备叠涩、嵌套、环绕等装饰手法,集众多窗洞要素于一身,连同其他的立面元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外墙立面,邓巷洪家也因此成为古城内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之一(表6)。
(3)墙面立面要素提取
墙面是商住建筑立面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城中,传统木构建筑较多,各类墙面的应用,一方面具有分隔室内外空间的围护作用,同时兼具防火及装饰作用。一般来说,商住建筑院内主体建筑正墙面大都相仿,采用木质或砖砌-木质形式,而相比正墙面,形式更为多样的是建筑的山墙面。山墙面的形制、砌筑方式、段数、饰纹以及局部花墙形式都各有特色。形制上多为马头山墙、观音兜山墙、人字形山墙以及其相互组合形成的新山墙形式,其中以两叠式马头山墙和人字形山墙为多。在砌筑方式上也有不同,主要以砖砌和毛石垒砌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在单纯砖砌形式的32座山墙中,一卧一空斗的砌筑方式出现了26次,频率极高,可见此砌筑方式为城内商住类型历史性建筑的主流砌筑方式(表7)。
(4)栏杆立面要素提取
栏杆也是立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古城商住建筑中虽仅有木质栏杆一种材质,但在栏杆形式上却有板式、图案式、栅栏式3种类型,其栅栏式栏杆除了红星理发店与孙氏故居的基本型形式外,大多都是统一标准的特殊组合式栅栏,不同种类的栏杆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建筑立面层次,提升了建筑立面视觉效果(表8)。
台州府城中富含历史性建筑资源,其不仅数量庞大,种类也颇多,以上通过对城中商住建筑立面元素记述体系的构建,归纳得出台州府城商住类型历史性建筑立面有如下特征。
①古城历史悠久,其中建筑年代跨度较大,经历传统建筑建设与西方建筑文化冲击等多个时期,故在立面形式上不仅有我国传统建筑元素,同时也具备中西交融的折中性要素,此特征在商住类型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在保留中国传统坡顶的同时,亦有建筑加入老虎窗等屋顶突出物;除纯深灰色屋顶外,仍有对屋顶颜色的混搭使用;门窗洞口虽以传统中式矩形为主流,但仍不乏圆拱、平拱、尖拱等西方洞口形式。如此种种,凸显古城建筑坚定延续我国传统建筑形式技法的同时也积极吸纳西方建筑风格的意向。
②灵活使用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材料。由于古城年代久远,建筑多有损毁重修,故此墙身材质多样,毛石垒砌、薄砖竖砌、空斗砌筑、以及近代传入我国的西式砌法在古城历史性建筑中均有体现;除开城中主流木栏杆之外,少数混凝土浇筑栏杆也有出现。新老建筑材料的搭配使用,一方面体现出各时期新式建筑思想对于当时建造技术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古城建筑对于新式技艺的吸收消化,在保留其中传统印记的同时催化古城不断自我更新。
③注重细部装饰。门窗作为立面重要组成部分,其细部装饰形式丰富,种类繁多。几何图案纹饰、宗教符号纹饰、仿生纹饰、仿木结构纹饰以及西方古典装饰等样式在商住类型历史性建筑中反复出现,大大增加了建筑的精致度与立体感,颇具美感,极大程度提升了古城历史性建筑立面的视觉效果。
本文通过对台州府城商住类型历史性建筑立面形式语义本体的分析,了解其中固有的传统元素以及与西方古典元素碰撞下产生的诸多特征,丰富了古城商住类历史性建筑的研究内容。同时,运用HOZO语义本体软件构建台州府城商住类型历史性建筑立面形式记述体系与原型库,提供台州府城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修缮和再利用的理论支持与数据支撑,更有助于对于古城商住类历史性建筑历史价值和发展背景的梳理,以期对古城类历史性建筑形成更深层的认知,从文脉延续、功能置换、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加强对古城类历史性建筑转型过程和特征的理解[4]。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及课题组自摄或自绘。
注释
① 本文所指的历史性建筑(Historic Building),其 概念提出源于 15 世纪意大利对它的定义,且此概念在19世纪以后就被用来泛指被列为保护对象的建筑遗产。
② 本文采用由日本大阪大学开发的法造应用软件(HOZO),作为面向框架构建的本体开发程序,HOZO独立于特定的语言,采用基于XML的框架语言,能够导入/导出多种基于Web的本体描述语言(如HTML、OWL、 XML等)格式的文件。HOZO具备简洁的用户操作界面和清晰的层级描述,通过“part-of”、“attribute-of”、“is-a”等形式将知识体系中各要素的语义关系直观地表达出来,达到知识体系“可视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