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燕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自发掘公布以来,历经学界同仁释读考证,成果卓著,绝大多数疑难字词已有论证。笔者在阅读过程中,认为其中表示过滤的“溍”虽已经多人论证,尚不明确,因不揣固陋,通过分析过滤义的几个词汇,对“溍”字提出自己的意见。
《五十二病方》“夕下”有一方(文中所引皆用宽式释文):“以黄芩,黄芩长三寸,合卢大如□□豆三十,去皮而并冶,【□□□】□大把,捣而煮之,令68/68沸,而溍去其滓,即以【其】汁洗夕下。已,乃以脂【□□□】,因以所冶药傅69/69之。即复欲傅之,洗傅之如前。已,夕下靡。70/70”[1]其中“溍去其滓”的“溍”到底应作何解?学者们有诸多意见。
《马王堆医书考注》:“溍,读为晋,《周礼·田仆》注:‘抑也。’《玉篇》:‘水也’。溍去其滓,当是指挤去或滤去其滓。”[2]
《马王堆古医书考释》径释为“晋”,并注释:“晋,原为‘溍’。溍与晋上古音均精母,真部韵。同音通假。晋字义为抑止。《周礼·夏官·田仆》:‘凡田,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大夫驰。’郑注:‘晋,犹抑也。’晋在此有过滤之义。或以溍可假为尽。尽与溍上古音均真部韵。尽为从母,溍为精母。此句即指除去药滓。但无滤过之义。”[3]
《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溍读为晋,迅进。这里指迅速排去药渣。”[4]
从语义来看,此处“溍去其宰(滓)”指通过过滤去掉药渣。孟蓬生先生已经证明释为“晋”不合理处,因将其释为“”。这样释读,从词义、语境义都是能说通的。但“溍”是否一定要读为该字,尚有探讨余地。本文尝试将该词置于过滤义的词汇系统进行比较分析。
《五十二病方》所记载内容与其他先秦传世文献大不相同,因而涉及的词汇系统也往往有别,对于当时语言面貌的反映非常有价值。比如表示过滤义的词汇,在经史文献中都鲜有出现的机会,但《五十二病方》及其他医药类文献由于涉及制药方法,这些词汇能比较全面地呈现出来。
《马王堆古医书考释》中对这一词汇系统有概括,作者归纳出来“捉、索、浚、闾、沘、溍、”几个词。[3]
《考释》中列到的几个词中,“索”应该排除在外,因为医书中所用到的“索”还是尽义,非过滤义,如《养生方》177/176、178/177行:“浚去其滓,以汁滫饭,如食【顷,□□】干,干又复【□□】干,索汁而成”[6],《五十二病方·诸伤》“熟而□【□饮】其汁,汁滓皆索,食之自恣殹”[1]。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索”不属于这一词系。
这两个词之外,我们来讨论“捉、浚、闾、沘、溍”五个表示过滤义的同义词各自的词义特点。
“浚”是几个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秦汉简帛涉及医药的出土文献中往往可见,在《五十二病方》中出现八次。举例如下:
伤而痉者,以水财煮李实,疾沸而抒,浚取其汁,寒和,以饮病者,饮以【□为】34/34故。[1]
煮秫米期足,纔熟,浚而熬之,令为灰,傅之数日。干,以汁弁之。319/309[1]
“浚”的本义指疏通水流。《春秋·庄公九年》:“冬浚洙。”《公羊传·庄公九年》:“洙者何?水也。浚之者何?深之也。”《汉书·沟洫志》:“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浚”亦作“濬”,《尔雅·释言》“濬,深也”,郝懿行义疏:“濬,通作‘浚’”。《易经异文释》卷三:“《书》‘濬川’,《太史公自序》作‘浚川’。”《说文·谷部》:“,深通川也。……濬,古文。”《书·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浍,距川。”《说文》亦列“浚”字,释为“抒也”,段注:“抒者,挹也。取诸水中也”。“浚”疏通水流的方式是深挖河道,将淤积而堵塞水流的泥土等物挖出,使水流畅通。这一方式和淘井是相同的,《孟子·万章下》:“使浚井,出,从而揜之”,指的是将井中泥土掏挖出来。
浚表示过滤,是疏通水流之义的引申,其过滤方式应该与将河底或井底的泥土挖出类似,是将药中的渣滓捞出,将药汁留下。
“捉”在《五十二病方》中出现四次,举两例如下:
伤者,以续断根一把,独□长枝者二梃,黄芩二梃,甘草【□】梃,秋乌喙二□【□】17/17【□□】者二瓯,即并煎【□】熟,以布捉,取出其汁,以陈缊□【□】傅之。18/18[1]
冶黄芩、甘草相半,即以彘膏财足以煎之。煎之)沸,即以布捉之,取其汁,傅【□】。44/44[1]
《说文·手部》:“捉,搤也。从手足声,一曰握也。”徐灏笺:“握犹搤也。”《释名·释姿容》:“捉,促也,使相促及也。”从《释名》看,捉源于促,当指紧握、使劲握住。关于“捉”的词义,刘钊、张传官先生已经通过两篇专文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认为“一沐三捉发”的“捉”义与病方中“以布捉之”的“捉”意义类同,都是表示“紧攥”之义。[7][8]《马王堆古医书考释》将“捉”放到过滤义的系列中不完全准确,“捉”本身无过滤义,完整表述为“以布捉之”才是过滤方式,“以布捉之”在《五十二病方》中出现三次,指的是将药材放到麻布中,用手使劲将汁液挤压而出,今天做饺子给菜馅脱水时,很多地方仍然用这一方式,将菜馅放到有网眼的笼布中,使劲将其汁液拧出来。
“沘”在《养生方》中出现一次:
须其干,□以稗奚薢五、门冬二、74/74伏灵一,即并捣,渍以水,令纔掩,□而沘取汁,以渍【坟】菌,亦【令纔】掩,即75/75出而干之。[6]
“沘”字,古文献中用为河流名称,如《汉书·地理志上》:“沘山,沘水所出,北至寿春入芍陂。”该义显与过滤无关联。“沘”表示过滤,与“撇”有类似之处。“撇piē”指饭食中汤汁比较多,用勺子从浮面轻轻舀出来。宋代梅尧臣《次韵和刘原甫紫微过予饮酒》:“为撇瓮面醅,为煎鹰爪茶”,“撇”的动作指将盛放在瓮中还没过滤的酒从面上轻轻舀出,以便不要搅起下面的渣滓。清代方以智《物理小识·饮食·省柴法》:“其焖饭,洗米一盌,水二盌,则不必撇汤,但遏火而自干矣”,“撇汤”指的是将米饭中的汤汁从上面舀出。该义现代汉语也常用,如“撇去浮沫”。山西方言中,除了撇piē”外,还有与之相似的另外一个词,如果汤汁比较少,则撇的时候容易带出沉在下面的固态饭食,于是用勺子紧贴固态饭食将汤汁逼入勺中,称之为“沘”。而另外,置于器皿中的饭食想要去掉汤汁时,还可以用筷子挡在器皿边缘,仅留一缝隙,倾侧器皿,使汤汁从缝隙中流出,这种方法也称之为“沘”,是一种简单的过滤方式。(1)煎好中药后也往往用这样的方法将药汁与药渣分离。从《养生方》的用法来看,其本字字形或应即为“沘”,与“沘水”之“沘”可视为同形字。沘源于比,词义特征在于紧贴、紧紧比并。从《养生方》的这一用例来看,药材中添加的水比较少,“渍以水,令纔掩”,是刚刚没过药材的水量,其药汁难以用撇的方式取出,故而要“沘取”,也符合方言中“沘”的词义特点。
“闾”在《养生方》中出现一次:
各家整理者皆以其读为“滤”,当是。虑声与闾声通,《集韵·御韵》:“鑢,或从闾”,《说文》“鑢”下段注亦云:“《周礼注》作‘’”。
“滤”是后来表示过滤的核心词,最初应是指反复细致地过滤。滤应与虑、鑢同源,《说文·心部》:“虑,谋思也。”又《言部》:“谋,虑难曰谋。”虑是思谋、深入反复地思虑谋划,“虑”下段注曰:“《左传》曰‘虑无他’,《书》曰‘无虑’,皆谓计划之纤悉必周,有不周者非虑也。”《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千虑”正反映“虑”反复细致的特点。“鑢”为磋磨之义,《说文·金部》:“鑢,错铜铁也。”《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郑玄笺:“玉之缺尚可磨鑢而平”,也指磋磨骨角铜铁等的工具。《礼记·大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集注:“磋以鑢铴,磨以沙石,皆治物使其滑泽也。”打磨的特点也是反反复复,需要非常细致。滤表示过滤,其特点是经过层层过滤,反复过滤,进而指细致地过滤。《养生方》的这一例句中,经过过滤后的汁液是要用来“染布三尺”,作为染料使用,或需要充分滤掉药渣,故用“闾(滤)”。
“溍”字其他文献中未见使用,所从声旁晋为精母真部字,似可读为“淋”或“沥”。“淋”“沥”均为来母字,来母与其他声母存在广泛的通假,与精母亦有相通的情况。如“李”为来母字,其声旁“子”为精母字。来母的娄声与精母足声通,《墨子·备城门》“门扇数”,毕沅注:“数,同促也”。《墨子·备穴》“三分亓疏数”,孙诒让间诂引苏云:“数读为促”。来母的豊声与精母 声相通,《周易·噬嗑》:“噬乾胏,得金矢”,马王堆帛书《周易》“胏”作“”。“林”声未见与“晋”声通用,但二者皆有与“祭”声通用之例,郭店简《缁衣》“晋公之寡命员……”之“晋”,李家浩先生认为可读为“祭”;清华简《祭公之顾命》“公之顾命”,“”读为“祭”。[9]“沥”为锡部字,真锡通转,也有与“溍”通用的可能。而“淋”“沥”以及“漉”,在表示过滤义时其特点相同,应该是同出一源。
“淋”之语音当来自水零落的声音,是摹声词,本义表示自上而下地浇灌,《说文·水部》“淋,水下也”,段注:“今俗语皆尔。郭璞注《三仓》曰:‘淋、漉,水下也。’”又“,溉灌也”,段注:“自上浇下曰沃。”水自上而下滴落,引申有过滤之义,其方法是将带有汁液的药渣等放到有网眼的布帛或器皿中让汁液自然滴落而下,引申后发生了音变,读去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取碱土两石许,以水淋取一石五斗,釜中煎取三二斗。”《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就是一盅素酒,倒是咱们庙里自己淋的。”该词义传承到现在,晋中方言中有“淋灰”一词,是将石灰石(已烧制成熟)加入水中,水解后成汤状,流向坑中,流经的渠道中立一排树枝,防止石核流过,起过滤作用,最终,坑中的浆状石灰逐渐变为膏状,可用来砌墙。(1)《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淋(lìn)”下释曰:“滤”,举例“把这药用纱布淋一下。”
“沥”字《说文》解释为过滤义,《说文·水部》:“沥,浚也,从水历声。一曰水下滴沥。”“沥”也是摹声词,描摹水零落而下的声音,汉语中与流水有关的词如零、流、潦等其声母皆类似。“沥”的词义为水滴落,如王筠《说文句读》“沥,即滴也”,成语“呕心沥血”之“沥”是也,进一步引申为过滤义,从《说文》注释来看,该义汉代已经产生,但传世的先秦文献囿于经史性质,未有应用。而早期把清酒称之为“沥”,如《楚辞·大招》:“吴醴白蘖,和楚沥只”,王逸注:“沥,清酒也”。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分雁鹜之稻粱,沾玉斚之余沥”,该义应该是过滤义的引申。“水下滴沥”义其实也正能说明“沥”表示过滤的具体状态,和“淋”一样,其过滤的方法是将带汁液的药渣等盛放于有网眼的布或容器中,任汁液自然滴沥而下。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凡云滴沥者,皆谓漉出而余滴也。”马叙伦《六书疏证》卷二十一:“今杭县谓洮米、汰其磨秕后使水下尽曰沥。”“沥”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普遍使用,菜洗净后放置于有筛眼的盆中,任水透过筛眼自然滴完,称之为“沥”“沥干”,北大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可检索到“沥干”426例,“沥水”169例,“沥去(水分、汤汁、油等)”177例。
“漉”“也是来母字,其本义为水渗下。《广雅·释言》:“漉,渗也。”《希麟音义》卷五“泸漉”注引《说文》:“漉,渗也。”《玉篇·水部》:“漉,渗漉也。”《战国策·楚策四》:“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进而引申为过滤义,其过滤方法与“沥”“淋”相同,也是将带汁液的药渣等盛放于有网眼的布帛中,任汁液自然滴沥而下,因汁液首先是渗出布帛,既而滴落而下,故渗漉义引申有了过滤义。《说文·水部》:“漉,浚也”,段注据小徐本改作“漉,浚也……一曰水下皃也”,其他古注中也多有引《说文》作“水下皃”者。“水下皃”类同“水下滴沥”,反映过滤状态。《南史·隐逸传上·陶潜》:“郡将候潜,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即是将带糟的酒放到葛巾中,让清酒透过葛巾自然滴落而下的过滤方法。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用“漉”表过滤有55例。
“沥”“淋”“漉”三个词同为来母字,表示水落下的不同状态和过程,引申为过滤义后却因其都来自水零落而下的意义而有相同特点,其特点有别于“浚”“以布捉”“沘”“闾(滤)”等词,几个词形成一个表示过滤义的完整系列。
注释
(1)此处方言调查对象袁爱爱,女,52岁,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人;赵丽娟,女,47岁,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小常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