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

2021-10-30 09:16王晓丽高志蓉
晋中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素质科学

王晓丽,高志蓉

(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的持续增长,除了有赖于新的更有效技术的不断供给外,还有赖于农民的科学素质,这影响着他们对新科技的认识、接受和应用。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农民科学素质可以理解为农民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并具有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是推进农业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只有6.45%,远低于全国公民10.56%的水平。[1]这势必会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反过来,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对现代化农民的造就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直接关系,有实现良性互动的内在根据,真正实现良性互动还依赖多种条件的优化。

一、农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科技发展良性互动的内在根据

(一)科学技术只有渗透于劳动者才能发挥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提出,在任何社会,科学都是一般的社会生产力,而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由于科学并入了生产,因而它也就成了“直接的生产力”。即当科学技术未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时,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间接的、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当其通过应用和渗透于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提高各个要素的性能和改进其组合关系时,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这种转化的途径包括运用科学技术制造或改进劳动工具,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等。最重要的是运用科学技术武装劳动者,提高其劳动技能,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农民是农业科技的主要接受者和应用者,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微观主体,农业新技术只有被农民接受,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二)人的主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才能得到改造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改造世界的任务,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包括改造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2]296毛泽东关于改造主体的哲学思想中,最主要强调的是主体要到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和改造自己。人作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具有自觉能动性,能够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反省自己、调整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提高自己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改造自己的目的。所以,主体改造自身的主要途径是实践,以实践为基础,加之其他措施,主体性的改造方能成功。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限制了农民通过广种薄收或增加要素投入来增加土地的产出,只能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使农民达到此目的。农民在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促使农民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通过学习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进而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

(三)科学技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

“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3]368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这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而且,科学技术能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人们为满足生存需要而从事物质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人不再为谋取生活资料而辛苦奔劳,从而增加了人们从事文化、教育、娱乐等时间。人的“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决定并推动着人及其社会生产活动的形成与发展。农民依靠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生产能力得以提高,经济变得宽裕,有条件、有时间去学习和掌握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二、农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

农业科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于农民提高科学素质发挥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则有利于农业科技落地生根助力乡村振兴。两者之间的互动是动态的,具有紧密的相关性。

(一)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农业科技发挥作用的坚强基础

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发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的大局。

第一,科学素质高的农民是农业科技的率先践行者。农民的科学素质不仅影响其认识科学技术本身的功能、运行机制,而且影响其对科学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风险及利好市场前景的预测。相关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整体来看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随着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4]许多关于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调查显示,率先采用新技术的总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他们更易于接受和熟练掌握新技术。如,学者陈继宁20世纪在四川省武胜县的调查表明,1984年以前采用杂交水稻的农民中(早期采用者),初中文化占32%,小学三年级以上占54%;而1986年以后采用杂交水稻的农民(落后者),小学三年级以下和文盲共占68%。说明杂交水稻的早期采用者文化程度较高,落后者文化程度较低。[5]管红良等在江苏省淮安市的调查也显示,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采用新技术选用的推广方法不完全一致。[6]孟加拉国在尝试引进适用于地表水灌溉的轴流式水泵的推广试验中,积极参与试验者及其配偶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6.6年,相比其他没有参与实验的人要长。[7]实践证明,科学素质高的农民更容易接受和应用新的农业科技。

第二,科学素质高的农民推动农业科技不断更新。一项新技术从采用到推广的周期看,科学素质高的农民能推动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早期新技术采用率较低,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上仍相对稳定,从而会提高那些最先采用新技术的农民的净收入。当该项技术通过示范作用向外传播、扩散给越来越多的采用者,即新技术得到普遍采用时,就会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必然带来农产品供给的增加,进而降低农产品的价格,消除了新技术最初采用时带来的超额利润。在利润驱使下,当超额利润消失时高素质农民会渴求和寻找新的技术。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技术推向前进。”[8]668所以,科学素质高的农民会率先采用新技术从而推动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

(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第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在目标、内容和过程上都充分突出了其教育属性。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过程中,科技推广人员通过示范、讲解、田间指导等多种方式对新科技的原理、作用和使用方法进行传授。比如,田间学校会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将专家请到田间地头,为农民集中授课,手把手实操训练,让农民在学中干,干中学,使农民对新科技有了一定的认识、认同与把握,观念和行为逐渐改善。

第二,农民在利用农业科技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会自觉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环境的压力会激发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动性。过去农民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总结经验、创新农业技术以提高生产率,如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介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棉花丰产十四字诀。现在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已是必然趋势,农民迫于现实压力会积极主动去学习,从而实现自身在一定程度上的改造。农民把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把农业科技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自身素质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

第三,农业科技的发展带来自由时间的增加是农民提高科学素质的基础。马克思认为:“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载重的牲畜。”[9]204“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10]107-108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当“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11]123。劳动时间的减少、劳动强度的降低,把农民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三、优化农民科学素质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间良性互动的条件

农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科学技术之间存在一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传统农业技术(如良种、耕作制度等)多是由经验丰富的农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现代农业技术则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农业专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理论在农业部门以外的现代工业企业中生产出来的,其中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是超出农民的经验的。[12]要使农民和农业科学技术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增强农民科学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适应性,还需要优化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的外部环境。

(一)加强农民科学素质的培养

劳动者进行劳动必须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而这些技能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获得的。“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13]200农民要积极地投入现代农业生产实践,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一靠教育,二靠培训。

第一,从长期着眼,要重视农民教育。科学技术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须借助于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方式才能得以实现。舒尔茨等许多著名学者强调了教育会促进新技术的扩散。大量经验验证了农业技术的接纳和采用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教育可以增进农民获取、辨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拓宽他们接受信息和选择新技术的范围,所以,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要高。世界银行研究显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14]现代化农业具有集约化与机械化特征,从事现代化农业的农民,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土里刨食靠天吃饭,而会是一个企业家,不仅要掌握农业生产技术,还要掌握市场、管理甚至物流、金融、法律和环保等知识。如果没有受到过良好教育,没有渊博的知识,农民就很难适应生产技术的推陈出新和市场经济的复杂多变,跟不上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竞争的步伐。

第二,从短期着力,要加强农民科技培训。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要持续地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就必须在此过程中重视农业科技的传播扩散,不断向农民提供适用的农业技能的培训。《科学素质纲要》中关于“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的措施也都强调要“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并提出各种培训项目、各类培训方式等。目前,我国许多农民还不会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生态农业意识也较薄弱,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青黄不接。所以,经常性、针对性地进行农业科技培训有利于农民切实掌握农业适用、实用的新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实现增产增收。

(二)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适应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界关于“农民利用农业科技的障碍因素”的分析中,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农民惧怕风险”“农民经营规模小”等因素。30年过去了,这些问题依然制约着农民对科技的利用。这既说明这些因素在农业科技扩散应用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说明这些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那么如何在这种种限制因素下发挥科学技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呢?不能被动等待农民素质提高后、经营规模扩大后再利用农业科学技术,而需要农业科技的创新和传播扩散积极适应农民的实际情况。被尊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先知”的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技术路径选择的“中间技术”思想。他认为,人类需要的方法和设备有三个非暴力特性,即“够便宜,每人都能确实掌握;适合于小规模的运用;能与人类对创意的需求相吻合”[15]20。这为我们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适应性提供了路径。

第一,价格要“够便宜”,即能适应我国农民生产投入的经济实力。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投入的稳定增加。农民生产性投入包括农机设备及其维修和保养费、燃料动力费、农药、化肥、种子、农膜费、租赁作业费等,还包括土地承包的费用和雇佣劳动力投入,大部分农民计算年收入时不考虑家庭劳动力投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既是经营收益的主体,又是生产投资的主体,增加生产投入已成农民的必然行为。但《中国住户调查年鉴2020》显示,农民在第一产业的生产投入并不高,2019年是3 254.7元/人,仅比2014年增加了648.3元/人,况且,农民生产投入呈现了短期化、兼业化特征。造成农民投资农业热情不高最重要的原因是农业生产投入效率不高,经营净收入五年来没有太大的增长,2014年是2 998.6元/人,2019年是3 930.2元/人,五年间增加了731.6元/人(见表1)。

表1 2014~2019年农村居民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支出、净收入 单位:元/人

虽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证有利于农民放心地增加农业生产投入,但应客观估计农民的生产投入能力和生产投入热情。从长期来看,农民不会在农业上增加太多投入,尤其是科技方面,他们会沿袭多年的经验持续生产。所以,农业科技要适应这种实际,价格上要便宜,确保大多数农民都买得起、用得起,以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操作要“每个人都能确实掌握”,即能适应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据1990年和2012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按照“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条目比较,1990年大专及大专以上的仅有0.1 %,2012年增加到2.93%。后来,年鉴中相关条目变为“农村居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将2013年到2019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初中文化程度占比一直在50%以上,大学专科程度前几年一直仅占1.2%,2019年才达到1.7%(见表2)。受行业比较利益的影响,素质高的劳动力自然会流向收益率高的产业,所以,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短时期难以改变。

表2 2013~2019年农村居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统计 单位:%

第三,相比较而言,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2017年美国有农户2 040 262户,其中,高中以下教育程度的占7 %、高中毕业或专科教育程度的占68%、大学毕业或以上程度的占25%。[16]在荷兰,农业教育体系非常完善,学历是农民的基本条件,多数人具有本科学历,有的还是硕士、博士。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的现实要求农业科技研究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高精尖”,而要实实在在接地气,立足于各地农业特点和农民特点,把科学技术成果科普化,要出版农民看得懂、能掌握的科普读物,切切实实为农民所需、为产业解急,把农业科研成果施展在祖国广阔的田野上。

第四,农业科技要“适合于小规模的应用”,即能适应我国大多数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尽管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各地都在探索规模经营的创新形式,土地流转速度有所加快,但“大国小农”依然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17]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农户并存的状态在我国仍将长期持续。不同经营规模的农户最终的农业科技选择行为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农业科研机构要面向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农业科技需求,提供可选择的多种多样的实用的技术成果。比如,传感器、数据分析和实时智能手机等技术能提高农场经营效率,但这些技术的开发及运行维护费用远远超出它们能带来的收益。而且,“小规模运作无论其为数多大,通常对大自然环境的伤害都比大规模运作来得小”[15]22。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用先进的、规模适当的和生态友好的技术,但这些技术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往往与应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规模适宜性、当前环境的适宜性等相关,重要的还与农民的认知和期望相关。作为一种较适合我国农业的新技术应具备使用简单、费用低廉、不发生劳动替代而能提高农业生产力等特点。科研机构应积极收集和交换信息,做好新技术的实地试验、筛选和改进工作,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最适宜本地的比较合适的农业实用机械技术的创造和生物技术的发明,[18]确保农民在实践中能自如地运用农业技术而不是技术远远超前于农民实践。

(三)优化农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科技发展良性互动的环境

影响农民选择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因素多种多样。要想实现农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科技发展之间的互相促进、良性互动,就需要从各方面优化二者实现良性互动的环境。

第一,建立风险防范制度,降低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代价。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自己决定是否采用某项技术。新技术的采用有风险,包括不可预测的自然风险、纷繁复杂的市场风险、难以抵抗的制度风险、技术本身带来的不确定性及因缺乏经验犯错误带来的风险。我国多数农民年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较低,而且技术认知差难以预测某项技术带来的市场收益。各种风险的存在会影响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态度。所以,农业科技供给部门要简化技术的操作程序,尽量缩小技术使用带来的风险。各级政府要通过农业技术应用风险储备金、政府提供初始资金、风险利益共同体等举措建立风险防范制度,转移和降低科技应用风险,增强农民应用农业科技的积极性。

第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技推广培训体系已从最初单一的政府主导型逐渐发展为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导,涉农企业、科研院校、商业服务部门和农民合作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推广模式,对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伪劣种子、假化肥农药事件屡有发生,扰乱市场,坑农害农。政府的推广机构以其提供的技术服务安全可靠有保障且成本较低,在广大农民心目中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随着农业领域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向纵深发展,政府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已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况且不同的经营农户会出现不同的生产技术诉求,这些诉求既有粮食增产、土壤改良、污水净化及新能源开发等长期性问题,也有病虫害、气候引起的温度骤变、农产品腐烂等突发性问题。这些问题单靠政府力量无法有效解决。所以,政府应坚持农技推广培训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加强宏观调控,推动各种培训组织在结构、功能、方法和机制上形成有机联系,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能;同时加强推广培训的基础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作重心下沉,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多领域的科技咨询服务。

第三,引导社会改变对农业和对农民的偏见。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的经典定义,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有别于市民,强调一种等级秩序。这种观念根深蒂固。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将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如袁隆平院士所讲“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农业,不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19]传统农业是经验型农业,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要求从业者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发达国家农业实践说明了高学历人才从事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我们国家高学历者回乡当农民从事农业的也越来越多,他们代表了农业转型与发展的方向。各级政府也出台各种惠农政策,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意在增强农民的自豪感。要真正实现农民“去身份化”,从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变为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重农、崇农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具有高学历、带着新思维的人经营农业,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让农民具有同其他职业一样的幸福感和光荣感。

第四,继续完善农村通讯基础设施。一项新的技术不管人们对它怎样容易接受,实际的技术革新最终取决于新知识的来源与它们的接受者之间有效的交流渠道。[18]通信手段越便利,农民获得信息越快,吸收转换的速度也就较快。《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第13条规定“学习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电话、互联网等现代工具,获取有效生产生活知识和信息。”[20]中国科普研究所2008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试点村走访显示,大约占总体35%的农民主要依靠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获取农业信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村民仅占6.91%。[21]近十几年,农村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9月,全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1.39亿户,占宽带用户总量的29.1%。[22]2021年6月,农业农村部专门举办了以“新农具服务农民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活动,旨在有效提升农民数字技能,让农民分享互联网发展红利,让手机真正成为生产“新农具”和生活“新帮手”,[23]便于农民随时掌握天气情况、快速识别和根除害虫、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对于部分农村人来说,购买手机、接入网络和数据访问付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阻碍了他们通过互联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所以,我们一定要继续完善偏远闭塞农村的通讯基础设施,通过提高移动网络覆盖率和农民手机持有率、降低数据访问付费等措施缩小农业上存在的数字鸿沟,帮助农民应用现代最快捷、方便的手段获得科学技术知识和各种信息。

农业现代化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24]275科学技术落地生根要靠农民,要靠具备科学素质的农民。实践证明,农民科学素质和农业科技发展之间有良性互动的内在要求,两者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一方面农民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丰富自身科学知识,并在运用科技进行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增强自身科学素质。这就要求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实用的成果,即农民买得起、能用上、有收益的科技产品,适应我国农民经济实力弱、经营规模小、文化程度低的现状。另一方面农民的增产增收反过来又会产生新的科技需求,从而促进农业科技不断向纵深发展。要想实现农民和农业科技之间的良性互动,还需要从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制的健全、重农崇农氛围的营造以及农村通信设施的完善等方面优化二者良性互动的环境,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藏技于农”谱写新时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素质科学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