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育人为本意涵研究
——以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建构为例

2021-04-15 02:44赵海月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思门类大思政

■ 赵海月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一、“大思政”育人为本要素之一:“课程思政”

所谓“大思政”,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渗透一切、贯穿始终,以达成系统整体的育人环境。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1]这样的道理。“大思政”理念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一致的、统一的。前者重在强调合力育人,立足点在于发挥全要素育人的合力作用;后者重在强调教育的方式,立足点在于使人在自然而然、不知不觉中接受陶冶而形成品格。二者体现的“齐抓共管”与“潜移默化”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中。“课程思政”是“大思政”理念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课程思政”一般是指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课堂教学则是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区块链”中,“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这就是说,“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在于发挥“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课程”合拍共振唱响“主旋律”,共同服务于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传播正能量的统筹之策,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保证,也是强化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所应有的育人天职的必然要求。

2014年3月30日,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 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这就是说,教育的根本问题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是解决学生的“三观”问题。我们的教育给予学生什么样的价值导向、精神指引,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为人处世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才是教育应当追求的最为重要的目标。因此,在“大思政”理念视野下,专业课程群就不能单纯地把教育锁定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方法掌握和就业导向等问题上,而应该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来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毫无疑问,“思政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主渠道的功能,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作用效果的强弱,对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将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思政课程”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必须按照国家要求设置的课程,是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育人的“公共”课程。与此同时,各类“专业”课程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育人功能,对能否“立德树人”、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逻辑,要求政治自觉要与人才布局相衔接,大道理要与真问题相结合,“公共课”要与“专业课”相渗透,潜心问道要与专业智慧相贯通,教书育人要与关注国家前途、社会发展和民族命运相统一。

以管理学科为例,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在学科分类上属一级学科。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既定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化大生产的系统复杂性,客观地决定着管理学必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从影响管理活动的基本因素上看,管理学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内容展现:一是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亦即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亦即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以及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三是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亦即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融洽一致,以维持和谐的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无论是生产力要素配置、生产关系协调还是与上层建筑各领域相融洽,管理学各门类所涉及事物的根本则是“人”。因此,抓住了“人”的因素,就抓住了管理学科关注的核心问题。管理学科自身的这种“人学”内涵与“大思政”的“育人为本”意涵相契合。“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5]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大计。在此逻辑前提下,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和教学价值就不言而喻、彰明自显了。

大学阶段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相对于社会其他领域的管理学培训来说,更具有独特的“大思政”教育功能。青年学生由于没有具体管理任务的体验,没有经历真正管理实践的锻炼,对于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以及相关人、财、物等要素的认识是抽象的。所以,这个阶段特别适合针对青年学生进行“大管理”教育,即超越具体管理实务、工作计划和控制实操,侧重进行管理哲学、管理伦理学、战略管理、管理与社会关系、中国特色管理思想等教育。“大管理”教育既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中存在的一种弊端的矫正,同时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好时机。通过“大管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管理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良好的管理能够使组织发挥正常功能、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管理学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管理学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被提出的,但管理思想与实践却自古有之,今天运用于各领域的管理思想与实践,是人类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儒家的仁政论、法家的法刑论、道家的无为论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富有哲理的治理和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已经被吸纳于现代管理思想体系之中,并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和各国的管理实践中。通过“大管理”教育,还应该使学生认识到:管理不仅仅是一门术能,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为此,学习不能局限于管理学门类的知识,而要拓展自己的多学科视野,甚至不能局限于知识本身的学习,还要锤炼自己的品质,培育自己深切的人类情怀、家国情怀、集体情怀等。通过“大管理”教育,使学生在大学阶段领会管理的真谛、把握管理的本质,进而在将来管理实践中大胆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建构路向

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属于“课程思政”范畴。其目的是解决管理学门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状况,以充分发挥管理学门类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功能。换言之,通过有效地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对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无论是从政治高度与教育属性上,还是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上,人们均已取得共识并无疑义,但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如何建构?这仍是一个需要探索、尝试和研究的课题。从价值导向和立德树人的原则出发,我们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系统整理马克思主义管理伦理思想,精确把握新时代管理伦理思想的价值追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伦理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管理伦理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管理伦理思想的新境界。全面重点地梳理、把握、概括和归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的管理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核心要义、贯穿主线和价值取向,在紧密结合时代特征、理论特征和实践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可以为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指导、思想基础和思维路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建构的根本立场和根本遵循。

其次,在文化资源上,要挖掘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管理中的体现,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中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的主人翁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7]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积极总结传统文化在管理过程中体现的和谐共生、以人为本的理念,重义轻利、诚信至上、自强不息的伦理价值,宽严并济、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等。同时,考察体认社会主义中国在管理目标上的实践探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中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秉持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原则,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的主人翁精神、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管理作为权力性活动,涉及权力的所有、行使、运行和监督等一系列问题。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8]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发扬人民公仆精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9],遵纪守法服务大局、自我管理等价值理念等,这些无疑都是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建构的政治导向和规范主题。

最后,在组织操作上,要正确理解管理中的效率原则,清晰确定管理中的责任原则及其评价,充分发挥管理中的创新精神。“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10]公平与效率、民主与集中、权力与责任、守正与创新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契约意识、进取意识、奉献意识,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应有机地纳入专业伦理性知识,使课程更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

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建构路向,无论从指导思想、文化资源,还是组织操作层面,都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基础作用……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心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全民教育全过程。”[11]在大学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建构路向,在指导思想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管理伦理思想等,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文化资源方面,汲取和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管理思想。在组织操作层面,兼顾公平与效率、民主与集中、权力与责任、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契约意识、进取意识、奉献意识,公民提高思想境界,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目标。

三、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建构价值

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就是指管理学门类的各类课程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也承载着“三观”教育的作用,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专业发展教育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德商、智商与情商“三位一体”的人才。当然,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并不是要改变管理学门类课程的专业属性,而是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效应。毋庸置疑,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创立和研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和思政教育体系改革中有其特有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有助于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与形式。管理学门类的思政内涵与特色,以其学科特性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无疑会成为“课程思政”的优势。在管理学门类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体现“育人”的功能,巧妙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这本身就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建设工作的重点。

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而使其在教学上具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譬如:在教学思想上,可以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将“课程思政育人”知识和管理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将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个人与小组之间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目标上,可以将具体的最佳管理实践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起来;在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设计思路上,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东方管理智慧、从中国革命史中借鉴组织管理经验、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学习战略管理思维,等等。

“案例教学”被称为管理学科教学中的“法宝”,这是管理学门类实施“课程思政”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是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具体管理门类教学,还是管理学原理、管理伦理学等基础类课程教学,都广泛运用案例教学。从教学案例的选用开始就有价值元素融入的可能性前提,教学过程同样不是单纯由一堆案例构成,而需要教师的分析、引导,教学结束之后需要教师进行总结和提升。可见,教学各个环节都可以融入思政元素。同时,管理学案例教学本身、管理学情境化研究本身,提出了回归价值、回归中国实际、回归本土经验的要求。当前国内管理学案例研究,“大多数研究仅仅简单应用中国本土化管理实践去验证已有的西方理论模型(占总数的18%),或者把情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或预变量,探究情境因素间的作用关系程度(占57%),而较少以情境因素为研究构念,挖掘研究对象间的作用机理或动态演化规律(占24%),更谈不上挖掘具有本土意义的新构念并建立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本土化管理理论(占1%)……中国有大量鲜活的管理创新与实践、独特的政治、文化及制度环境,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有助于国内质性研究做出高质量研究成果”[12]。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推动管理学科在教学中结合中国独特的情境因素,进行中国管理学教学与管理学研究的创新。借此,管理学“课程与思政”才能实现深度融合、长久同向同行。

第二,有助于加强“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传道、授业、解惑乃师者本分。只有加强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精神渗透融入到管理学门类课程当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从而提高立德树人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挖掘梳理管理学门类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管理学门类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发挥管理学门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管理学门类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开展,就是要把专业教师、专业课堂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要求专业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融入专业课的讲授中,成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者和领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13]这一点不仅是面向广大思政教师和思政工作者,也是面向所有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也是培养管理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

第三,有助于推进课程育人体系向精细化发展。相对于“思政课程”而言,“课程思政”不是每门课程都要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活动,也不是每堂课都要机械、教条地安排思政教育内容,而是要结合各门课程特点,寻找契合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进行非系统化的教育。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综合各门专业课程“精细化”的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形成“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为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相互配合、实现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提供支撑。收集管理学门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产生的典型材料,以生动鲜活的语言记述其在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和生动故事,最终将其纳入到教材共享和教案示范当中,这对统筹推进课程育人体系的精细化发展建设是一项有益的工作。此外,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授课教师科学艺术地将政治信仰、法治意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专业伦理、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融入专业课教学,用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因时、因事、因势讲好中国故事,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教学中、落实在各门课程上,等等。当然,“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精细化改革任重道远,但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则为管理学门类教师扎根专业课讲台、回归课程本源、同向同行种好“责任田”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实践方向。

第四,有助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文化的研究和建设。管理学门类的深层次基础是管理文化。管理文化蕴含着组织的目标、信念、伦理及价值观,它是管理精神中最核心、最本质的成分。一定社会、民族和组织的文化,必然会渗透和反映在一定的管理过程中,管理文化其实就是一定的“大文化”要素特征在管理中的体现。管理学作为综合交叉性学科,意味着管理文化具有“合金性”。从“文化圈”意义上看,管理文化必然涉及诸如民主思想、法治意识、人权观念、自由精神、平等态度、公正原则、廉洁风尚、诚信品性、修身之道、孝悌传统、人道主义、天下情怀等,而这些理念也是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德育元素。所以管理文化与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第五,有助于理解“大思政”育人为本的意涵与“大思政”育人为本实现路径的探索。“大思政”育人意涵之一,即它不是专业教学的一种“补充”,而是要求思政育人理念与思政育人实践“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管理学科的各门类专业课程都不同程度地蕴含有丰富的育人意涵,与思政育人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由此,对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构的探索与实践,有利于我们深化对“大思政”“贯穿式”育人意涵的理解。“大思政”育人意涵之二,即它不是将思政元素从外部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之中。管理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恰好有利于融于思政育人元素,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因此,对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构的探索与实践,有利于我们深化对“大思政”“融入式”育人意涵的理解。“大思政”育人意涵之三,即它不是通过一门课程完成的,而是要求各专业课程形成超越于专业课程体系之上的思政育人体系。管理学门类从基础类课程到实操类课程都有利于这种体系的形成。因此,对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构的探索与实践,有利于我们深化对“大思政”“体系性”育人意涵的理解。同时,“大思政”育人为本的落实,不是简单通过课堂教学的路径和单一教师主体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贯穿于学生日常管理、实验、实习等环节之中,发挥辅导员和相关人员的合力育人作用,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和隐性育人效应。管理学门类无论从自身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角度,还是从具体教学活动设计的角度,都有利于全员与全程育人、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的协同推进。因此,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落实路径的完整性,有利于为其他学科课程思政的实践提供全视角的借鉴,从而有利于其他学科推进“大思政”育人为本的实现路径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发展、制度建设、国家治理、民族复兴等要求管理文化的变革并催生新的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科学主义、行为主义、权变主义、“文化制胜”等阶段,与之相应,人们对决定管理成功的因素关注焦点,也从程序、心理、情境转到了更为根本的文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本身对管理文化提出了一些规律性要求,从而客观上规定了管理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而管理文化是否能够成为推进现代化的有力杠杆,取决于它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与突破。世界潮流、改革开放、机构调整、社会转型、文化重组等因素要求管理文化的更新与发展,从而使当代中国管理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在动态变革的社会中有效地推动管理文化的发展与整合,在改造原有管理文化的同时保持管理文化的效能,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又如何为管理文化输送应有的铸魂要素和价值共识,无疑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文化研究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大思门类大思政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千奇百怪的动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展览后记 跨越艺术门类的西部陶艺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作战门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