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雯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23)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80这一重要论述,汲取和弘扬了《矛盾论》的睿智思想,鲜明透视出《矛盾论》成为新时代分析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遵循。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红色年”,重新审思《矛盾论》的主要内涵及其当代意义,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矛盾论的认知,而且有助于增强我们踏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底气与信心,这是历史与现实、学理与政治兼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毛泽东的有关论述为依据,从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主观思维矛盾现象的根源、事物相互区别的根据三个层面阐述《矛盾论》的科学内涵,这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有关现实“矛盾”的精彩论述与哲学精义颇有意义。
为何撰写《矛盾论》?为何能写《矛盾论》?这是毛泽东《矛盾论》创作背景的两个核心问题。任何哲学思想的问世及成熟是不可能独立于时空的,都受当时时代条件的作用与制约,并与主体的主动性、自觉性息息相关。同理,毛泽东的矛盾学说也是由特定时代提供的丰沃土壤加之主观努力孕育而成。《矛盾论》正是他生活时代的中国哲学产物。
真正的哲学是认清社会万象和把握时代脉搏的“总钥匙”,孕育它的丰厚土壤是社会实践。诚如马克思为维护哲学干预现实的权利而指出的那样:“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2]6实践是孕育认识的生长点,因而必须返回实践检验其真理性。反之,教条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剪裁中国现实,反对研究中国的具体实践,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固化的、僵死的、能生搬硬套的哲学公式;经验主义则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排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局部经验看作普遍真理。简言之,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具体表现形式,两者的共同局限性是没有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贯通。
一方面,教条主义以自身逻辑抹杀客观实践。培植教条主义宗派的王明将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凌驾于中国实际之上,教条式同意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一切服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经验,坚持“城市中心论”的观点,拒不接受毛泽东同志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路线。王明这位政治上的“滑头”为自身“左”、右倾错误作辩护的狭隘行径,易使党员思想、学习和革命工作出现“两张皮”,易使党员偏离转“危”为“机”的革命路线,甚至会葬送中国革命的胜利前程。
毛泽东同志认为,革命中“左”右倾错误源于认识上的偏差,其思想根源是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且三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一表征既决定了党员必须牢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革命方针的最基本工作方法。[3]323-333离开中国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能是空洞的、浮夸的马克思主义。[4]时代在发展,高举马克思旗帜引领中国革命方向亟待“中国化”,更需“中国话”。如1960年初,毛泽东同志谈道:“我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合于当时需要不能不写的。”[5]99显然,“不能不写”道出了毛泽东适应时代需要的忧虑,彰显了革命斗争时代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之间的统一关系;“不能不写”透视出的是一种批判,对王明主观主义的有力抨击;“不能不写”归纳出的是一般方法,对正确认识是什么、怎样获取正确认识以及如何正确认识的理性思考。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强调思想和行动的统一。《矛盾论》中所阐述的辩证法思想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所谓对立统一规律究其根本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从中共党史来看,党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在克服党内教条主义基础上生成的,关键在于党员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分析全国范围矛盾。当时王明、李立三等反面教员从“本本”出发、教条主义式地思考问题,更为糟糕的是党内一些同志对思想问题不求甚解,沾染上或“左”或右的风气,如果不加纠正会将中国革命事业引入山穷水尽的绝境。从一定意义上讲,启发人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是毛泽东同志撰写《矛盾论》的直接动因。《矛盾论》所阐发的辩证法思想有力地宣告了教条主义的破产,由此全党形成了有的放矢的态度,明白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6]94的道理。
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思考是不可能完成《矛盾论》这篇哲学经典的。延安时期毛泽东为何如饥似渴地读书呢?他认为有些人看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书,但是并没有入脑。因此,毛泽东认为:“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7]271在他看来,“书当然不可不读”,一边教,一边学,一边当先生,“要研究新问题”,“今年还只能作工具的研究……以哲学为主”[8]143。从实事求是的角度讲,从书本上读来的知识,若不与实践结合,知识就还不是完整的。工作渺茫或生活经验缺失,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没有在头脑生根的结果。在理论功底方面,突出体现的是毛泽东关于《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的研读,注释内容达一万多字,在读到“外的矛盾影响过程发展”的观点时,毛泽东注释:“‘非战之罪,乃天亡我’的说法是错误的……机会主义是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9]106-109毛泽东典型读书习惯是紧密结合实际做批语,把现实实践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以更深入地汲取经验智慧。譬如他批注道:“不从具体的现实出发,而从空虚的理论命题出发……不但不是辩证法,而且不是唯物论。”[9]9
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到瞿秋白、李立三及王明的“左”倾错误,再到博古、李德等教员犯的错误,留下的经验教训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宣传事物按图索骥,不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肃清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革命就难以胜利。《矛盾论》的应运而生是毛泽东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实践中实现的。究其实质,打通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基本前提。
总之,毛泽东写作《矛盾论》在实践上是为了清算“知识里手”的教条主义者,以形成系统的哲学分析、概括和总结来指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在理论上,毛泽东是为了继承马克思主义“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理论和“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的思想,继而生成的“矛盾特殊”原理为批驳教条主义和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哲学依据。
1937年四五月间,毛泽东曾就《矛盾论》中“矛盾统一法则”观点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做过报告,在将《矛盾论》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时,毛泽东断定写作日期为1937年8月。那么该论文的主要思想又是什么呢?事实上从总标题“矛盾论”也就见微知著了。其蕴含的科学理论可概概为三点。
毛泽东将阐述唯物辩证法的著作命名为《矛盾论》,其涵盖了一个强大的思想武器:“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10]299对立统一规律何以能成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黑格尔就把辩证法作为研究对象本身的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合理内核”基础上指出了辩证法运动的实质和“矛盾的辩证法”的规律,而《矛盾论》则是对这些理论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譬如毛泽东同志指出事物的质与自身矛盾特殊性的内在关系,认识事物的基础部分是要注意它与其他事物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恰是世界万物迥乎不同的内在原因。在论述事物相争皆决于内因原理时,毛泽东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要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必须遵循正确政治路线和实现组织上的捍卫。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揭示了辩证法既是宇宙观又是方法论的两因素,一是因为客观世界本身就是运动的,二是因为正确认识世界和指导革命成功的前提是掌握辩证法宇宙观的功能。这种功能就是教导人们要形成观察和分析矛盾的思维方法。故此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的根本法则,也是主体意识的根本法则。可见,《矛盾论》既坚持了以宇宙观的视角去剖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又坚持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1]63。
中国革命的复杂历程和毛泽东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推动着毛泽东同志从哲学上把握矛盾普遍性问题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认识领域,为此他运用实证科学方法引证矛盾的普遍性。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同志非常善于运用辩证法来剖析党内存在的思想问题。他认为党内的思想斗争是正常存在的,这是社会阶级斗争和新旧事物的对立统一在党内的映射;反之,如果党内不存在化解矛盾的阶级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失去活力了。显然,毛泽东对矛盾普遍性原理的阐证,不仅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验总结,更是共产党人极其需要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此外,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论证矛盾的普遍性时,其中蕴含着一个重要且基础的观点,即主观思维矛盾根源于客观世界中发展着的现实矛盾,故此,“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12]81这个观点深刻揭示了独立于人意志的客观矛盾的普遍性特征,如列宁所言,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矛盾,不是书面上、空穴来风的矛盾。[13]252《矛盾论》涵盖的是与列宁上述思想一致的观点:我们所言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矛盾,是具体的矛盾,它们间的互相转换同样是现实的、具体的。概言之,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做出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的论断,其哲学意蕴尤为深厚,将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有过众多精辟论断,但是针对具体的社会与革命问题的研究,没有全面、系统、总体的阐述。因而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很多同志不了解矛盾的特殊性,不了解其对我们指导革命有何价值。所以,关于矛盾特殊性问题他运用了相当长的篇幅重点加以论证。首先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矛盾,在它发展的特定阶段也都有特殊性;不同矛盾具有不同特点,同一矛盾内部的对立面也各有自身特点;矛盾本质的差异决定了解决矛盾方式的特殊性。毛泽东同志对以上矛盾特殊性的科学概述,是对中国共产党斗争经验的升华。毛泽东同志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文献视为概括矛盾特殊性的理论基础,继而在《矛盾论》中进一步指出矛盾的特殊性是造成事物彼此差异的特殊本质,是构成诸类事物风格迥异的内在因素。蕴藏于毛泽东同志这一哲学论断中的潜在灵魂是:理解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认清中国革命本质的前提。接着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从人类认识是矛盾发展的视角,阐释了认识矛盾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的道理。人们先要认识“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本质”[10]309-310。可见,轻视对矛盾特殊性的认识,就不会有科学的一般。毛泽东擘画的“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路线,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巩固发展,并成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哲学依据。
毛泽东的《矛盾论》的科学品质和现实诉求,使之从来就不是扎进书斋的哲学理论,它与中华民族命运和中国社会发展是有“血缘”关系,承载的是探求中国道路、响应时代追问最根本的原始答案。因此,今天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交汇点,重新解读这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雄文,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的观点。这是毛泽东认识和处理矛盾的主要方法。当今面对横亘在我们眼前的新阻力、新形势和新任务,人们常生“本领恐慌”病症,这实际上所反映的是理论思维能力的“恐慌”。在十九大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同志号召全党认真精读80年前毛泽东《矛盾论》。习近平同志作为新时代“矛盾论”的辩证法大师,他在继承毛泽东同志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新概念,是对毛泽东矛盾学说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深层阐释。
一方面,“问题意识”是人们找出问题本质并能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迎来许多的新矛盾,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辩证看待国内外形势,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实现高质、高效、更公平、更持续、更安全的发展。”[14]“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1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重强调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期、转型过渡期、矛盾凸显期,当前矛盾风险多源多样、点多面广,呈严重复杂化之势,既有尚未解决的旧矛盾,也有在化解旧矛盾中生成的新矛盾。诚然,在当前这个新阶段,各种矛盾风险叠加积累甚至集中显露、众多矛盾衍生,这是躲不开也绕不过的客观现实。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回避这些矛盾。
另一方面,“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指引,扭紧深层次矛盾和重难点问题,通过正确分析和引导找到解决矛盾的答案。如习近平同志所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始终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为价值指引。[16]423在面临新时代新阶段的各类矛盾隐患中,一定要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既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要重点补齐短板弱项,坚持问题导向。[17]正是具有看问题、解问题的正确方法与责任意识,习近平同志才能辩证认知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既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又可能遭遇“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只有客观全面地分析阻碍我国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才能为清除各种“梗阻”创造了思想条件。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0]322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根本途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还强调,不掌握这种方法,结果如坐云雾,寻不出中心,则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因此,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合乎实际的判断成为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首要履行的使命。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结合当代国内外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际,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实事求是的重大政治论断,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8]60。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又指出,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凸显,全党要依据主要矛盾明辨新挑战、新要求、新特征。[1]6显而易见,这鲜明体现的是当代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智慧。
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是基于对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分析和考察形成的创造性成果。第一,历经新中国诞生愈70载和改革开放愈40载的努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创1 015 986亿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 189元。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历史性提高,整体呈现小康水平。“落后的社会生产”难以满足人们愈加广泛的生活需求。第二,虽然人们在物质与精神领域创造出旷古未有的奇迹,但是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更加显著;贫困乡镇“摘帽”、贫困村退出的任务异常艰巨,城乡发展的鸿沟异常凸显,等等。这些矛盾的已然存在,特别是富而不强、大而不强的不平衡、不充分症结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枷锁。
在深刻认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我们应当牢记两个“没有变”,即当前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和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新时代我们首先要把握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这一关键,并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事求是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争取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矛盾论》告诉我们,我国发展既要提高“一盘棋”的全局思维能力,更要紧紧牵住社会的“牛鼻子”;既要看到我国发展的“黄金期”,更要看到长长的“问题清单”。如对于疫情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问题,要严格管理传染源、准确及时发布疫情数据;对于消费市场全面回暖难度大,我们要加大财政支持和实施随机立减、满额立减优惠政策;对于制造业基础零部件在部分省份仍为空白,我们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19]。2021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推动“十四五”规划高质量落实、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上一年疫情以及“后疫情”时代虽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严峻“阵痛”,但“关键少数”会在齐心构筑疫情“防火墙”的基础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疫情刻画的创伤“补回来”、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摧残的机遇“争回来”,为“十四五”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局起好步贡献自身力量。再如,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要盯紧“关键”门锁,把严制度的笼子。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20]126。要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到实处,关键也是管住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管好“关键少数”中的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既要架起理想信念宗旨这个“高线”,又要恪守党纪党规这条“底线”。这主要是因为,革命理想不是领导干部可有可无的配饰,而是他们生命的灵魂;丧失了这一生命灵魂,精神就会颓废,党也会变为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