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研究

2021-07-05 08:43毕中情
晋中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山西民族

毕中情

(晋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山西晋中030619)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山西民俗文化地域特色鲜明、历史积淀厚重、多元文化兼容、农耕气息浓郁、民风勤俭重信,[2]是整个黄河流域乃至汉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民族文化基因和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将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对幼儿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教育价值,构建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为教师更好地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发利用山西民俗文化资源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延续和传承山西民俗文化的目的。

一、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

山西民俗文化是山西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模式化的比较稳定、广为流传的文化习惯和观念,包括口头民俗(神话传说、童谣故事、谚语笑话、山歌小调等)、风俗民俗(仪式信仰、宗教文化、节日庆典、戏剧舞蹈等)、生活民俗(饮食、服饰、建筑、工艺等)等。[3]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对课程本身、幼儿及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价值

1.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

山西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生生不息,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厚的教育资源。第一,丰富了幼儿园语言活动资源。山西民间流传已久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小老鼠上灯台”“从前有座山”等儿歌童谣,“赵氏孤儿”“武圣关公”等历史故事,能为幼儿园语言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第二,丰富了幼儿园健康活动资源。山西劳动人民所积累和创造的很多传统体育游戏(如“斗鸡”“抬轿”“翻花绳”“打弹珠”等)不仅能满足幼儿好奇好玩的天性,也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优质资源。第三,丰富了幼儿园艺术活动资源。晋味浓郁的《桃花红杏花白》《人说山西好风光》等山西民歌、婉转流畅的晋剧、热闹非凡的祁太秧歌、造型精巧的中阳剪纸,还有山西面塑、年画、雕刻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教育资源。第四,丰富了幼儿园社会活动资源。深受人民喜爱的“平遥牛肉太谷饼,窝头面食香煞人”等山西美食,美名远扬的清徐背棍、怀仁旺火等社火游艺,以义制利、勤俭诚信的晋商文化,填仓节、元宵节等节日庆典等都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社会教育资源。第五,丰富了幼儿园科学活动资源。“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的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以煤炭为首的矿产资源,以及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能够极大地丰富幼儿园科学领域的资源。

2.提高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

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使得我国没有制定统一的幼儿园课程标准和教材,这就使众多幼儿园在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开发上拥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一方面,国外一些先进课程如蒙台梭利、奥尔夫、华德福、高瞻课程等被争先引用,另一方面,直接购买商业性成品课程也成为不少幼儿园的选择。然而,这些课程大多“水土不服”,与当地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难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重视幼儿园课程与儿童日常生活、文化背景的贴近和联系,积极建构与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相契合的课程,能够很好地提升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将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其本乡、本土、本族的风俗人情、礼仪方言、社会生活等与当地儿童的生活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身处其中的幼儿教师和家长对民俗文化感情深厚,耳熟能详,这是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优势,十分有利于增强和提高幼儿园课程的可行性和适宜性。

(二)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传统游戏、民间故事、节日游艺等随处可见可用的活教材,对幼儿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如简单有趣的传统游戏“跳格子”“跑马城”等,既可增强幼儿的体质,又可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品质;通俗易懂的儿歌童谣《腊月忙》《拉大锯》等,既可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萌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喜庆热闹的社火游艺“猜灯谜”“游九曲”等,既可增进幼儿的人际交往,又可使其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这些幼儿可以亲身经历、亲身感受的山西民俗文化资源都可融入幼儿园课程之中,发挥其教育的功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感即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本民族特有的习俗、语言和价值观念的过程。[5]将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山西民俗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激发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更能让幼儿逐渐领悟到“太行精神”“三晋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老西儿品格浸润幼儿生命,内化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1.传承民族文化

“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山西民俗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深刻的生活行为逻辑和伦理道德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内核的文化体系。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山西民俗文化正岌岌可危,无数红火热闹的社火民俗逐渐消逝,大量精巧绝伦的手工技艺后继无人,众多朗朗上口的民歌童谣不复存在,传承山西民俗文化任重而道远。虞永平教授指出:“民族文化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幼儿园课程具有传递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功能。”[6]将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能够在年轻一代幼小的心灵中播下民族文化的种子,增进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让他们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保证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壮大。

2.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当今世界多元化并存,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具有自身的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任何一种文化的消逝都是世界文化的损失和遗憾。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将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让幼儿从小传承民俗文化传统,既是对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更是对多元文化、世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学前教育的要求,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民俗文化的特点、幼儿园课程的实际等因素,结合现代课程三维目标划分,可以把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制定为:带领幼儿参与、体验山西民俗文化活动(过程与方法),帮助幼儿了解山西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文化内涵(知识与技能),培养幼儿热爱山西民俗文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基于山西民俗文化丰富的内容,笔者又划分了五大模块的目标如下:

自然地理:了解并感受山西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之美,体会环境与家乡人民生活的关系,增强爱家乡、爱民族、爱祖国的情感。

衣食住行:认识并了解山西的传统服饰、饮食习惯、民居建筑、出行工具等,感受山西传统衣食住行的别样风情,培养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

语言历史:学说山西本地方言,熟悉山西民间流传的儿歌童谣、神话传说、谜语故事等,体会山西人民忠勇有谋、淳朴善良、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

节庆体育:认识并学玩几种山西民间玩具、竞技、游戏等,乐于参加山西传统节日庆典及民俗游艺,感受本地民众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民间艺术:欣赏并愿意尝试山西传统民歌、民舞、民间手工艺等,体会山西民间艺术作品的美,理解其中的内涵意蕴,为山西民间艺术感到骄傲和自豪。[7]

三、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

将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要熟悉了解山西民俗文化的具体内容,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还要有所甄别,合理筛选,整理创编,才能使之更好更易融入其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目标指向性原则。内容应具有山西民俗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有利于幼儿感受理解山西民俗文化,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第二,兴趣主导性原则。内容应是幼儿感兴趣的、能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并积极探究的。第三,直接经验性原则。内容应选取本地区流传较广、贴近幼儿生活实际、能让幼儿亲身经历和直接体验的。第四,发展适宜性原则。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要难易得当,安全性较高。第五,多方整合性原则。内容能融入幼儿园五大领域之中,并与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相整合。[6]根据以上五大原则,可以尝试选取架构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见表1)。

四、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途径

(一)环境创设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应创设具有浓郁山西味儿的民俗文化氛围,让幼儿在欣赏玩乐中感受山西本地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如幼儿园大厅可用红火精致的中南剪纸、惟妙惟肖的孝义皮影、艳丽明快的平阳木版年画等艺术品进行装饰;窗台上可摆放圆胖质朴的黎侯虎、憨态可掬的岚县面羊、多彩有趣的花灯玩具等供幼儿赏玩;走廊的墙面上可张贴介绍独具山西民俗特色的故事传说、饮食习俗、大院村居、节庆礼仪等图片文字等,让幼儿沉浸在山西民俗文化浓浓的环境氛围中,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激发幼儿对民俗文化的认同,真正实现幼儿与环境的对话互动。

表1 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

(二)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教师和幼儿围绕一个具有内在脉络和价值的“中心”展开各种类型的活动,便于幼儿全面系统地接触了解本地文化。幼儿园可参照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把握本地区民俗文化的特点,确定线索,形成网络,将五大领域有机整合在综合主题活动中。如幼儿园大班可基于自然地理开展“人说山西好风光”主题活动,下设“黄土高原”“汾河流水”“名胜古迹”“窑洞大院”等;基于语言历史可开展“问我祖先在何处”主题活动,下设“洪洞槐树”“晋阳起兵”“赵氏孤儿”“开拓晋商”等;基于民间艺术可开展“一方水土一方人”主题活动,下设“红火窗花”“美味花馍”“有趣晋剧”“热闹庙会”等。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感知理解山西民俗文化,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三)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为幼儿的学习探索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材料,教师可充分发挥其自由、自主、灵活、开放的优势特点,将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如在美工区设置“晋剪坊”“面塑屋”“泥巴窑”“巧编庄”等区域,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山西民间手工艺的韵味;在表演区投放锣鼓、红绸、服饰、面具、器乐等,鼓励幼儿组建“腰鼓队”“民歌团”“山西梆”,排练并表演山西社火游艺;在语言区提供神话传说、儿歌童谣、历史故事等文学素材,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表演民间传统游戏,吸引幼儿关注并参与相关活动,让山西民俗文化渗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幼儿的心目中生根发芽。

(四)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又一重要途径。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社区、社会等多种资源,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发动家长一起搜集山西民间故事、童谣歌曲、传统游戏等课程资源,邀请身怀绝技的手工艺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等来幼儿园表演示范,组织幼儿参观山西民俗博物馆,参加民俗社火游艺活动等,共同为山西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山西民族
我在山西等你
我们的民族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