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语介休方言中的焦点标记词“唊”

2021-07-05 08:43张万禾
晋中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语气焦点方言

郑 然,张万禾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晋中地区南部,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将介休方言归为晋语并州片,1993年版的《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将介休方言归为山西中区方言太原片,目前学界仍多将介休方言点归入晋语并州片。

笔者以晋语并州片介休方言点为研究对象,对本地方言中具有语气词和焦点标记词功能、读音为“ʨia35”的词的用法进行描写,并对其语法功能做分析。在本地方言中,本文研究的对象“ʨia”音同现代汉语普通话“家”,但二者性质、用法不同。吕叔湘(1985)对“家”做了较充分的讨论,认为“家”由表示“家庭”义的“家”虚化而来,作为词缀主要是代词后面加“家”表非领格的用法,这种用法“家字有点像赘疣”[1]74。志村良治(1995)认为加“家”具有表示性质、身份、职业等功能[2]70。晋语介休方言中住所、家庭义用“居舍”表示;表性质、身份、职业时“N P+家”的用法,如“科学家”“作家”是受普通话的影响,且常将这些词进行适合本地方言表达的改变,如“作家”本地人多表述为“写文章的”;本地方言中的“家”常用在名词后跟做词尾的“家”指一类人,如“老人家”“男人家”“铁柱家”,此种格式中的“家”用法与普通话无异,且性质与本文讨论的“ʨia”不同,此处做一区分。因本字不明,后文行文我们用“唊”做记音词。经研究发现:介休方言中的“唊”是当地特有的一个语气词,具有语气停顿、表示商量请求、传递说话人态度评价的语用功能;同时其具有焦点标记词功能,可以对前述成分从类属、处所、时间、量、疑问点、行为状态、程度等方面进行强调,是介休方言中特有的现象。本文语料均来自介休市城关方言。

一、“唊”的焦点标记作用

(一)“唊”的焦点标记表现

1.对类属的标记

“表称谓名词+唊”格式中“唊”在这里暗含一种亲昵语气,表示说话人想要和听话人拉近关系之义,表达对听话人的尊重、自我的谦虚,提请听话人注意后述信息,以达到恳请他人做某事的语用功能。

①嫂子唊,麻烦问一哈公交车站往啦走?(大嫂,麻烦问一下公交车站怎么走啊?)

②叔唊我这小买卖,不能这噶,多钱就是多钱。(大叔我这是小生意,不能这样,该是多少钱就得多少钱。)

例①用“嫂子唊”表示对年龄稍大的女性的尊称,恳请听话者告知路线。例②表示对年龄稍大的男性的尊称,恳请听话者接受买卖的价格。对听话人尊称“嫂子唊”“叔唊”的用法并不局限于比说话人年长,即说话人与听话人外貌年龄相仿或说话人比听话人年龄更小都可以使用。吕卓雅(2012)指出,“在意义上标记焦点的使用会增加句子的语用意义,但是不改变句子的理性意义”[3],例①为疑问句,疑问点“公交站往哪里走”是句子的自然焦点,焦点标记“唊”的使用强调了前面的类属成分,即对听话人的称谓,表达了委婉、尊敬的语气,主要用来起到促进沟通交流获得询问结果语用功能。

2.对处所的标记

介休方言中“唊”常跟在处所名词之后,被强调成分可以根据距离的远近分为两类,即表方位的名词和表地点的名词。

“表方位名词+唊”格式中,介休方言中“北头”“南头”“东头”“西头”“上头”“下头”表示方位使用频繁,没有“左头”“右头”之说。方位名词后面加“唊”整体指称家庭住址在某个方向的人,所指之人是言谈双方都知晓的。这一格式中表示的处所具有距离限制,一般表示以说话人所在地为中心、村庄为半径的范围,所涉及内容也多为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事件。若谈及距离远、不常见的事情则不用这一格式。

①东头唊说今日不来水,不用等的啦。(住东边的人说今天不会放水,不用再等了。)

②夜来北头唊说土地款下来了,咱们也去领吧。(昨天住北边的人说种地补助发下来了,我们也去领吧。)

在例①②中,说话人言语阐述的重点在于“方位名词+唊”后面的信息,这是句子的常规焦点。做主语的“方位名词+唊”格式表示肯定信息,具有“信源”功能,“唊”作为焦点标记使句中不重要的方位信息得到凸显,使听者了解言者的信息来源,增强了信息的可靠性。根据言谈的“适量准则”,言者遵从“足量准则”需将信息大致来源告知听者,又遵从“不过量准则”,在以村庄为半径的小范围内,信息量少且人与人之间可信程度高,不需要确指信息的来源,所以选择这一格式,转述获得的信息。

介休方言中“表地点名词+唊”格式不具有距离范围的限制。

③人家介休唊做事情就是贡板,咱不敢说甚。(人家是介休人做事就是挺好的,我们没什么话说。)

④北京唊要回来,恩这得早些准备些好吃的哇。(有来自北京的人要回来,你这得早点准备一些好吃的吧。)

例④中,“北京唊”表示目前长居于北京的人,“北京”是离言谈地距离较远的地点,既可以是长期居住于某地的人也可以是曾经属于某地的人。“唊”在此格式中是焦点标记,使得“唊”前的地点信息成为听话人易捕捉和重视的信息。此种格式所在句子常将某人所具有的特征归结为某一地域的人的共同特征。如例③,“介休唊”表示介休的人,句子将某一“介休人”具有的特征与“介休所有人”具有的特征相联系,概括表述。沈家煊先生(1999)指出:显著(salie n ce)是知觉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显著的事物是容易吸引人注意的事物,是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的事物。用显著的东西来转喻不显著的东西是一般规律。[4]73“整体——部分”是一组常见的复合认知框架,在“介休人的特征——介休某一人的特征”复合认知框架中,“介休人整体的特征”显著度高,当所谈及的介休某一人也具有这种特征人,说话者便用更显著的整体代表部分,使听话者能快速理解信息。“唊”的焦点标记作用使得“地名+唊”格式中某一地人具有的整体特征更加凸显。

3.对时间的标记

介休方言中“表时间的名词+唊”整体具有时间词的语法功能,在句中常做状语成分。这一格式中表时间的名词只能是:今天、明天、后天、昨天,不适用于日期、时间点等具体的时间词。此种格式表说话人希望听话人接受认同并在前述时间范围内执行某种动作行为,“唊”在这里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故其前面用时间范围较广、不确指的时间词使听者更易接受此信息。

在介休方言点“表时间的名词+唊”后还常跟语气词“唠”,拖长语音、加强商量的语气。此种情况下“唊”“唠”皆可删略但不影响句子语义的表达。

①这饼子烧得好吃,今唊唠不早啦,底明唊早些做好给你板板送些。(这饼子做得很好吃,今天时间不早了,明天早点做好给你外婆送一些。)

例①中“今唊”“明唊”并列使用,张伯江、方梅(1996)指出“对比焦点是说话人出于对比目的着意强调的信息。如果说话人预设听话人认为某事是B,而实际应该是A,这时候句子的焦点成分就是对比性的,属于对比焦点”[5]。这种格式中“今唊”“明唊”在句中不承担引入新信息的职责,说话人预设听话人认为“给外婆送饼的时间是今天”,因此将两个时间点并列使用形成对比焦点,目的在于强调指“是明天而非今天”。“唊”前面的时间点在言谈中多加重音表示,使信息更加凸显。

4.对量的标记

介休方言“数量短语+唊”格式可出现在句首、句中、句尾。“数量短语+唊”整体在句中常做宾语,格式可分为两种:“数量词+唊”“数量词+唊+名词”。此处“唊”具有强调数量结构的作用,在问答式对话中表商讨的语气,在陈述式表达中表埋怨的语气。

①咱这苹果全是一顶一的好,你说几斤唊哇?(我这苹果个个都好,你要几斤呢?)

②你看的有五斤唊就行啦。(你看的有差不多五斤就行了。)

③老要在饭桌子上说些不顺心的事,好好底一顿唊饭吃成个这。(总是要在饭桌上说一些不顺心的事,好好的一顿饭吃成这个样子。)

④五亩唊地说不要就不要啦,恩也不管管以后恩吃甚也。(五亩地呢说不要就不要了,你也不管以后你吃什么呢?)

陈述句中“数量词+唊+名词”格式具有较强能产性,“唊”做语气词本身带有不满、不悦的语气,同时其插在数量词结构之间通过强调前面的数量成分进而表达言者对现状的埋怨情绪。如上例④中,“唊”强调数量短语“五亩”,凸显言者主观认为“五亩”之多,进而表达对让渡事物数量之多的不满。上例③强调“好好的一顿饭”,凸显言者认为这顿饭之贵重,进而表达破坏珍贵事物的不满。

5.对疑问点的标记

①A:你们说唠半天,到底是去啦唊?(你们讨论了半天,到底是要去哪里呢?)

B:你们说唠半天,到底是去啦?(你们讨论了半天,到底是去哪里?)

②A:今唊在居舍也没做的,咱们做甚唊?(今天在唊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咱们做点啥吧)

B:今唊在居舍也没做的,你们做甚唊?

③A:穿戴这来精干,咱们去啦唊?(穿戴得这么整齐,咱们去哪里吧?)

B:穿戴这来精干,咱们去啦?(穿戴得这么整齐,咱们去哪里吧?)

介休方言中“疑问代词+唊”格式中“唊”皆位于句尾,句意表达对去某地、做某事的征求和询问,带有商量的语气,言谈对象为两人以上。“唊”在句中具有包含性作用,表示说话人对听者意图的询问包含自身。如例①A中表示别人在讨论去往哪里,同时“我”会同行;B中句尾无“唊”,表示别人在讨论去往哪里,“我”询问去哪里,但“我”不一定同行。因“唊”的包含性,“疑问代词+唊”格式前主语不能是排除说话者的第二人称复数格“你们”,而是表示包括式的“我们”,或将“你们”提至分句之前,此时“你们”进行的行为与“唊”前表示包含性的行为无关。如例②A中主语为“咱们”时句子成立,②B中主语为“你们”时句子不可说。“疑问代词+唊”格式中“唊”不出现,句子可以成立,如例③B。但因交谈所涉及的言听双方都是亲近、熟悉的人,且言谈的内容需商量,语气多委婉、柔和,“唊”在此种格式表示商量、提示,具有使语气更为委婉的作用,因此在句意相同的情况下,说话人倾向于使用例③A中的用法,“唊”倾向于出现。

徐杰、李英哲(1993)认为“疑问式属于全句的范畴,而焦点是包括疑问句在内的各种句子的语义中心。在疑问句中疑问中心和焦点必须统一,前者是后者在疑问句中的具体化”。[4]73在此种格式中,疑问代词所指的疑问点本身就是句子的常规焦点,听话人会对此信息给予足够的重视,“唊”作为焦点标记词凸显焦点信息的功能得到实现,因此此种格式中“唊”可以删略,“唊”标记的信息仍为句子的焦点信息。

6.对行为状态的标记

介休方言中“动词性成分+唊”中“唊”可跟在光杆动词、动词重叠式、动宾式结构、动补式结构之后,表示对行为状态的强调,表达说话者的提议、建议,带有委婉、商量的语气。

(1)光杆动词+唊

①小林,恩这两天一天到晚底学习,后晌唠跟我出唊耍唊哇。(小林,你这两天一直在学习,等下午了和我出去玩去吧。)

②天天早早底就起来动弹啦,一天到晚受死人,早点洗唠睡觉唊哇。(每年早早地就起来劳动了,一天到晚累死人了,早点洗完睡觉吧。)

“光杆动词+唊”格式中“唊”对前面的光杆动词起到了强调作用,使说话人建议的重点得到凸显,成为听话人关注的重点,上述例句中“耍唊”“睡觉唊”中“唊”可以省略而不影响句子语义的表达。张伯江、方梅(1996)指出:“句子的信息编排往往遵循从旧到新的原则,越靠近句末信息内容就越新。句末成分通常被称作句末焦点,我们把这种焦点成分称为常规焦点。”[6]根据句子结构,在以上例句中光杆动词本身就是句子的常规焦点,因此焦点标记词“唊”要达到的效果已经得到实现,在此格式中“唊”可以省略。但在介休方言使用中,人们倾向于加“唊”,“光杆动词+唊”格式使得说话人语气表达更加委婉,所提建议带有商量的性质,更易于被听者接受。

(2)动词重叠式+唊

①咱们这退休唠也没甚的做的啦,每天去茶馆坐坐唊哇。(咱们这会退休了,也没什么需要做的事,每天去茶馆坐会吧。)

②厂子黑里早就乱得不成啦,今唊过得收拾收拾唊哇。(厂子里面早就乱糟糟了,今天过去收拾收拾吧。)

③下雨天出的作甚的?回居舍睡睡觉唊哇。(下雨天出去干吗呢?回屋里睡会儿觉吧。)

④一个小时摘了三大筐,这阵日头最大的时候,到树底下圪歇圪歇唊。(一个小时摘了三大筐,这阵是太阳最热的时候,去树底下歇会吧。)

介休方言中“动词重叠式+唊”格式“唊”可以删去而不影响句子语义表达。此格式中的动词重叠式既包括单音动词重叠式AA式,如例①所示,也包括双音动词重叠式A B A B式,如例②所示,还包括动宾式合成词的重叠式AA B式,如例③所示。上例④较特殊,“圪”是晋语中特有的构词能力很强的词缀,王临惠(2002)指出“‘圪’字结构在晋语中具有全区性的分布范围、较高的使用频率、独特的结构类型”[7]。“圪+动词+唊”是此地方言中一种常见用法,“圪歇圪歇唊”即“歇歇唊”,语义为:休息一下吧。此种格式出现的语句不只限于交谈场合,也常用于说话人对自身行动的计划与安排。动词重叠式后跟“唊”,强调动作行为,使听话人快速捕捉并着重注意说话人的建议和要求,表示建议、商量的语气,可以使语气缓和,使听者更易接受。

(3)动宾式结构+唊

①居舍冰箱也没吃的啦,买东西唊哇。(唊里冰箱也没吃的了,我们去买东西吧。)

②今唊太阳暖和呀,穿戴好引孩儿(去)公园唊哇。(今天太阳很暖和,穿戴好带着孩子去公园吧。)

③长这来大恩还没啦去过老舅唊哇,今唊(去)老舅家唊。(长这么大你还没去过老舅唊吧,今天去老舅唊吧。)

“动宾式结构+唊”构成谓词性成分,句子整体为祈使句,表示说话人建议去往某地、去做某事。“唊”表委婉商量的语气,删略后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后还常加语气词“哇”加强这种语气。当动宾式结构宾语为处所时,前面的动词可以不出现,动词不出现的情况下句尾的“唊”强制出现,如上例⑧动词“去”不出现时,“唊”必须出现;当宾语非处所时,动词必须出现,如例①。当几个包含动宾式在内的动作连续出现时,“唊”必须跟在最后一个动作之后,上例②中动作“穿戴”“带着孩子”“去公园”等一系列动作连续出现,“唊”需跟在最后动作“去公园”之后。例③,“老舅家唊”前一个“家”为实义“家庭”“居所”,后一个“唊”为语气词,在结构上有明显松散性,可以换为其他表示征求意见的语气词。①至③例中,“唊”作为焦点标记词,指示句中的新信息,表示对前面“动宾式”结构成分动作行为的强调,使之成为听者信息获取的重点。

(4)动补式结构+唊

①出得旅游一回唊,结果是甚也没啦带回点来。(出去旅游一趟,结果什么都没有带回来。)

②去老几回唊啦,恩还是认不得道。(去了好几回了,你还是不认识路。)

“数词+回”形式是介休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数量词,多跟在动作动词之后补充说明行为动作的数量。此种用法用以表示说话人认为某种行为、动作出现不易或出现多次仍未达到其心理期待。“唊”分布在动补式结构之后,使补语成分凸显,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唊”在此处可以省略,不影响句意,但由于“一回唊”“几回唊”使用频率很高,在言语交谈中一同出现已成习惯。

(5)动词+量词+唊

①柿子打完啦,给老宋唊小孙子送些唊柿子哇,约待见吃这。(柿子收完了,给老宋唊的小孙子送一些柿子吧,他喜欢吃这个。)

②自唊亲戚居舍做事宴,好歹过得做点唊,不老给外人也交代不下的。(自己唊亲戚唊里办宴会,好歹过去做点事,不然邻居看到也不好。)

介休方言中“动词”后可直接跟不定量词“些”“点”加“唊”,表示动词支配的宾语的大概量。此格式多用于陈述句中,表达说话人意图干某事或建议听话人做某事。“唊”表委婉的语气,标记前面的动量成分,使听话人既关注到动作行为,也得知动作行为的大概量,信息更为准确,更易接受言者话语,按照言者意图执行某种动作。

7.对事物特征的标记

介休方言中“形容词+些+唊”格式中,“些”与“唊”整体加在形容词性成分之后带有比较意义,对前面形容词的程度具有描述性。

①嫂子,买这个吧,白些唊,恩穿上亮色。(嫂子,买这个吧,更白一些,你穿上看着清爽。)

②这阵时间还早,不用着急,在道上慢些唊。(这会儿时间还早呢,不要着急,在路上慢一些。)

介休方言中“形容词性成分+唊”格式,“些唊”前的形容词都为性质形容词,涉及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常做的事情的性质的描述。沈家煊(1995)发现“形容词的有界和无界跟名词和动词的有界和无界具有平行性”[8]。形容词性成分后加“些”对前面形容词的程度具有描述性,“形容词+些”格式整体呈现“状态形容词”性质,体现出性状的有界性,故与有表示动作方式、动作结果的有界性动作组合。“唊”在这里具有加强肯定的语气,强调说话人对某事物性质的观点看法的功用,可以删略而不影响句意的表达。

(二)“唊”的焦点标记分析

据方梅(1995)“焦点标记词是口语中的羡余成分,本身不负载任何实在的意义,也不负载重音,作用于标示其后成分的焦点身份,省略之后不改变句子的意思”[9]146,介休方言中的“唊”在语境中读为轻声,不承载实义,省略后不影响句子的理性意义,但其语义指向为前指,即“唊”作用于标示其前面成分的焦点身份。徐杰(2001)认为“除了焦点标记词‘是’之外的一切凸显焦点的手段都是‘焦点敏感式’,这些成分本身具有自己的职能,但对焦点敏感。”[9]130笔者认为,在介休方言中“唊”虽本身具有语气词的功能,但其实义虚化程度高,提示焦点的作用强,是本地方言中标记焦点成分的一种词汇手段,可称为介休方言的焦点标记词。

在语义指向方面,“唊”属于前指型,所标记焦点往往指向前面的成分,且前面成分在句中多重读。如“给老宋唊小孙子送些唊柿子哇”中“唊”语义指向前面的“送些”,而“送些唊”结构的语义又指向“柿子”,整体修饰“柿子”。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介休方言中“唊”可以标记名词性成分、代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标记范围较广泛。焦点标记词“唊”在句中主要作用是凸显句中语义重点和说话人想要表达的信息重点。其标记前面成分,通过提请听话人关注句中对比项、转折点、信源信息以达到语用目的。标记名词性成分时,主要强调一类人的年龄性别特征,凸显地点、时间、数量等关键性信息;标记代词性成分时,主要突出谈话中的疑问点、指代事物;标记动词性成分时,强调和凸显进行何种动作行为及动作的程度、方式;标记形容词性成分时,用以突出描述形容词的程度。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将“唊”标记焦点的功能归结为:表达见解、恳请帮助、提请注意、提出建议、寻求意见五种,见表1。

表1“唊”标记焦点的功能

这里还需注意的一点是:在“唊”对行为状态强调、对疑问点强调、对事物特征强调的语料中,“唊”及其凸显成分本身多位于句末,是句子的常规焦点信息,被“唊”标记的焦点信息与句子本身句末语义焦点信息重合。但“唊”对类属、处所、时间点进行强调的语料中,“唊”及其所强调成分多位于句首及句中,做句子的话题性成分。按照句意信息排列方式来看,其后面的成分才是句子的常规焦点。不少学者认为在现代汉语单句中有且只能有一个焦点,但徐杰(2001)指出“句中的多重焦点在强度上有级差,有‘主焦点’和‘次焦点’的区别”[10],刘探宙(2008)也支持句子有多重焦点的观点。[11]笔者认为,在介休方言中人们有时需要表现的焦点不只位于句子的末尾,也会根据焦点表达的需要采取其他手段使听话人的注意力能分散到句子的其他成分上。“唊”对类属、处所、时间点进行强调格式的语句中,句子主焦点是后面成分,但“唊”对于前面成分的强调可以使听话人关注后面成分的同时,注意前面的信息以达到拉近距离、方便交流的语用功能。如例①:

①东头唊说今日不来水,不用等的啦。

“今天不来水”是语义信息的重点,句子的主焦点,但说话人在表述客观事实的同时主观期待听话人会相信自己所说的话,因此运用“唊”凸显信源“东头”,让听话人注意到信息的来源,表明信息的可信度以达到有效告知消息的目的。

二、“唊”的词性界定

根据“唊”的组合及句法功能,我们发现介休方言中的“唊”为虚词,存在约量助词、语气词两种词性,具有焦点标记词功能。见表2。

表2不同语言环境中“唊”的词性

“唊”作为语气词是介休方言日常交流中表达语气的主要手段,位于句中时多出现在名词性成分做主语或状语后面有停顿的地方,读为轻声,陈述或祈使语气,用以表示说话人的某种看法和要求;出现在句中指示代词后,也读为轻声,陈述语气,表达言者对某事物的看法;位于句末时,出现在疑问代词之后,疑问语气,表示疑问及商请口气;出现在动词性成分后,多表祈使语气,表示言者建议做某事。

“唊”附着在形容词性成分、数量短语之后,对所附着成分的语义有所影响,但根据徐连祥(2011)的观点,同样具有附着性且使附着对象功能、意义发生某些改变等功能的词缀与助词区别在于:“词缀是附着于语素的构词单位在结构上结合紧密,助词是附着于词的构造短语的成分,在结构上有更明显的松散性”[12]214。“唊”在这两种格式中与前面成分结合松散,对前面成分功能无改变,因此笔者倾向于将其界定为助词。在形容词性成分和数量短语之后的“唊”,具有表示模糊性程度和模糊性数量的作用,故称其为“约量助词”。在“形容词性成分+唊”“数量短语+唊”这两种格式中,“唊”兼具语气词、约量助词词性。

三、“唊”的表达功用

(一)停顿功能

朱德熙先生(1982)指出“语气词用在句中停顿的地方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停顿的标记,二是表示某种语气。”[13]185句子的停顿包括句内停顿和句间停顿两种,在介休方言中“唊”具有表示句内停顿的作用。一种为用在名词性、代词性成分后面,舒缓语气,造成语音上的停顿。例如:

①扔了这些些唊,恩不觉见可惜?(扔了这么多啊,你不觉得可惜吗?)

②嫂子唊,恩这买卖做得好。(嫂子呀,你这生意做得好。)

另一种是用在表示列举或对举性成分之后,造成语音上的停顿,使“唊”前面成分在对话中凸显,带有比较、评判的语气。

③三斤唊,不够吃;四斤唊,又吃不老。(三斤吧,觉得不够吃;四斤吧,又吃不完。)

④便宜些唊,我们就要啦;这来贵唊,谁买恩的?(便宜一些,我们就买了;这么贵呢,谁会买你的?)

(二)态度传达及主观化评价

沈家煊先生(1999)提到“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语言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己的印记。”[14]他也指出“语言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认识。”在对话中说话人在陈述客观事实及提出客观意见的同时,会不自觉地加入自我的主观态度和评价,“唊”作为语气词在介休方言中具有承载说话者主观态度的作用。通过上文对“唊”用法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可以表示“亲切、委婉”和“埋怨、不耐烦”两种相反语气类型。

在“名词性成分+唊”格式中,“唊”往往可以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如“嫂子唊,麻烦问一哈公交车站往啦走?”除了单纯发问目的地的方向,还委婉地表现出对被询问者的尊重,具有拉近言谈双方心理距离以获得说话人心理期待的结果的语用功能。如“恩瞅瞅恩一怀男人唊,做得都是些女人唊的活计”,句意表达作为男人不应该做这些事儿,同时“唊”将性别特征显化,传递出说话人委婉表达对男性做法的不满意。笔者认为“名词性成分+唊”格式中主观性态度的传递源自言者的视角,当说话人将叙说的出发点寻求帮助时,“唊”传递亲近之情;当说话人站在客观事件或状态的对立面观察某人时,“唊”传递不满之情。

“动词性结构+唊”格式多出现于祈使句中,祈使句跟陈述句相比本身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句意表示说话人建议、请求听话人独自或与自己共同做某事,“唊”表现出说话人对于听话人接受其意见的期待和喜悦,同样具有使语气更为委婉、谦逊,使意见更容易被听者接受的作用。在“动补式结构+唊”中,如“去唠几回唊啦,恩还是认不得”,除了陈述“你不认识路”这个事实,还委婉地表现出这一事实对说话人来说是出乎意料的,沈家煊先生(2002)曾分析“‘出乎意料’和‘不如意’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按照人的期待心理,应该发生的事情是如意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15]15在人们的认知预期里,总是期待以更快、更高的效率获得某种知识或技能,当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时,即出现反预期的情况就会引起注意,“唊”焦点标记作用使关注点位于数量成分上,使数量成分偏向主观量大,主观情感偏向消极。因此例句表达出对听者去好几次都不认识路的埋怨、不满,传递出言者的主观态度,往往表示对听话人的负面评价。

四、小结

本文以介休方言中的“唊”为研究对象,对其做分布分析发现:介休方言中的“唊”是一个语气词,常用在祈使句、疑问句中表委婉、商请的语气;用在陈述句中表不满、埋怨的语气。其可以凸显其前面成分,被凸显强调成分可分为:类属、处所、时间、量、疑问点、行为状态、程度七类,是本地方言中的焦点标记词,有进一步虚化成为不带语气的焦点标记词的倾向。

猜你喜欢
语气焦点方言
方严的方言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焦点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两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