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越来越依赖网络化的生存方式,网络空间亦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虚拟交往空间。基于网络空间虚拟宽松、多元开放的信息发布特点,通过网络表达意见、阐述观点和抒发情绪成为人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主流方式,这也促使网络空间成为舆论形成、汇聚和传播的主要场域。为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论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建设、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将“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作为重要着力点,并围绕如何在网络空间中进行舆论引导加以重点论述。本文分析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其引导工作的重要性,探讨网络空间中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建构原则和建构路径。
舆论,往往指的是针对现实社会及社会中的热点现象与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能够对社会发展或事态进程产生影响的具有一致性的观点、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网络舆论就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公开表达的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一致的态度、观点或意见。网络舆论具有如下特征。
普遍意义上的舆论主体,指的是对舆论客体——现实社会或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自在自发的持有相近看法、相似态度或共同情感的普罗大众。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分散状态的公众,因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意见、观点、情绪而联系在一起,而当舆论客体发生变化或公众态度发生转变时,原有的舆论主体构成也会随之消解重构。当网络空间逐渐形成,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快速发展之后,人们在随时随地、及时高效获取多样信息的同时,也在网络空间中获得了表达意见、抒发情绪、阐释观点的渠道和平台。因此,在网络空间中,公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有可能成为网络舆论的传播者甚至制造者,其主体地位不容小觑。此外,当网络空间成为舆论生成和传播的主流平台,政府机关、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机构也以“模拟公众”的身份出现。他们在网络空间中传递着各自组织的方针政策和意见建议,执行着与公众舆论主体相类似的职能,担负着权威信息发布的重要使命,成为网络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舆论主体。
信息量巨大、参与者众多且虚拟现实交织的特殊属性,致使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真伪难辨。在过去,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虽然信息含量相对较少、传播速度相对滞后,但由于信息来源较为明确可靠,因而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加之传统媒体中的信息传递绝大多数是单向度的,公众作为信息接收者可选择的信息数量有限,更难以获取政府议程、媒体议程之外的有效信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成熟,“三微一端”等新媒体的相继出现,每个网络参与者都手持麦克风、人人都化作舆论的传声筒,都能够在网络空间内完成接收信息、消化内容、形成观点、发表意见等一系列完整的信息传播与增殖过程。而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由于天然具有虚拟化、开放性和即时高效等特点,因而呈现碎片化和分众化的趋势,在信息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的同时,信息质量也开始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加上网络参与者的认知水平、社会经历和价值观念有所不同,在利益相关和情感共鸣的驱使之下会对同一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与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信息真伪的辨别难度。
研究表明,身处以移动互联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空间,每个人每天接收的信息量相当于174份报纸[1],碎片化、浏览式的阅读习惯促使人们能够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迅速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认同的观点。与传统意义上的深度阅读不同,“冲浪式”的信息浏览方式难以引发网络参与者的深度思考,针对热门话题或突发事件的态度更易受到已有热门评论的影响,使已成气候的观点越发极化进而成为强势的网络舆论,这就是所谓的“前十效应”应用。此外,网络空间中存在一些社会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意见领袖”群体,其发声通常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当这些“意见领袖”从众多话题中选出某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看法时,极易对网络参与者产生影响,甚至促使他们转变态度或观点,使观点极速趋同。当然,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良莠不齐,当积极观点趋同时,能够形成正面的舆论效应;而当消极态度极速趋同时,亦会引发影响巨大的舆论危机,这就需要网络空间治理者及时反应、科学应对,通过舆论引导加以疏解。
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这表明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虚拟生活环境。基于网络空间形成、发酵和传播的舆论也在网络与现实的交互过程中产生巨大影响,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备条件,是谨防境外舆论渗透的关键要素。
不同于传统信息传递方式和传播渠道,网络空间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迅速地获取相关资讯、参与话题讨论,使信息从线上传播到线下讨论再回到线上进行二次发酵的过程被加速推进,以至于网络舆论的形成、传播和演化很可能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轻易完成,所产生的舆论影响更有可能在瞬间达到高峰。而当前能够引起强烈讨论的网络话题多表现为与社会治理相关的政务性话题,这是由于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为公众参与其中提供了便捷渠道,使隐藏在民众心中的情绪和想法能够适时地表达出来。当这种反映社情民意的网络舆论如“滚雪球”一般变得声势浩大,则有可能引发现实社会中的舆论行动。如果这些行动是由积极正面的舆论效应所带动,将会在现实社会中形成正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社会治理向上向善发展;如果这些行动是在负面的舆论效应下产生,则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和政府施加舆论压力,甚至直接制约社会治理工作效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在泥沙俱下的网络空间中不断扩大正向舆论积极效应、疏解负面网络情绪、应对负面舆论消极影响等,成为建构与完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需要充分考虑的关键要素。
网络空间具有丰富性和广袤性等特点,可促成众多网络舆论的生成和发酵。随着党和国家不断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已然成为文化治理体系的有机构成之一。首先,网络舆论引导是舆论引导工作的重点。当基于网络空间的“三微一端”取代广播电视和书报杂志成为舆论传播的主战场、最前沿,怎样充分认识网络舆论、如何结合网络舆论特点完善现有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无疑是党和国家今后的工作重点。其次,网络舆论引导是实现网络综合治理的关键。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空间无疑是各类网络舆论生成和传播的集散地,如何通过正面宣传、内容建设和技术监督等方式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成为净化网络生态的关键。最后,网络舆论引导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有力考察。网络空间的开放和平等,使其成为公众抒发真实情绪和表达真实意见的主流平台,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体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提供了参照系。
在网络空间,境外舆论场与国内舆论场长期处于一种相生相伴、若隐若现的状态。近年来学者观察显示,境外舆论频频展现出想要入场“近身指导”的意味,特别是在网络空间成为舆论主战场后表现得更加明显。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及时快捷、跨越时空和受众众多等特点,网络舆论能够更快地形成强大的舆论场,而且能够在与现实舆论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立体的舆论传播体系。因此,在移动互联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境外舆论主体趁势而上,利用网络空间变相发布一些负面情绪、虚假事实,妄图以此冲击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达到其政治目的。因此,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成为严防境外舆论渗透的关键要素。而在实践过程中,从管理到治理,都是党和国家在不断转变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思路,以期寻找到破解境外舆论渗透的有效方法。
网络舆论是一种基于网络空间的社会现象,是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复杂整体。在网络空间中建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既要符合网络空间公开平等、及时便捷、受众众多等特点,同时也要遵循建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相应原则,即党性原则、人民性原则、政治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在网络空间中建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根本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2],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亦是如此。首先,网络空间中的主流媒体要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所谓主流媒体,指的是由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它们是国家宣传大政方针的重要阵地,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在思想上行动上要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三微一端”成为人民群众获取各类信息的主要渠道,主流媒体也需要适时进行技术调整,将宣传触角延伸至网络空间,实现网上网下宣传工作的协同推进。当网络空间中出现负面舆论时,需要主流媒体及时担负起激浊扬清、释疑解惑的重要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服务群众同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其次,网络中的其他媒体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除了主流媒体外的其他媒体是网络空间中舆论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参与者,将其纳入党的领导之下,确保党对其具有管理权和主导权,是建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必然要求。此外,网络空间中的“意见领袖”对舆论导向的转变至关重要,适当培育这一群体的党性修养、政治品格,对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作用同样重要。
人民性原则是在网络空间中建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首要原则。在当代中国,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网络舆论很大程度上是最直观、最真实体现公众意愿的情感抒发与意见表达,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思想观点,这需要引起执政者的高度重视。有学者认为,掌握思想领导权是建立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是政党执政后巩固政权的保障[3],对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就是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纷繁芜杂的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时下中国共产党所坚持和完善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并不是主张为了网络空间中的“统一口径”而封堵和掩盖真实的民心民意,而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大前提下,引导人民群众利用网络平台科学有效地表达思想观点、提出意见建议。这种从网络空间特点出发的舆论引导机制始终以人民性为首要原则,遵循着稳定团结、积极正面的基本方针,不仅有助于防范化解重大的舆论风险,更有利于实现群众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提高党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政治性原则是在网络空间中建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主要原则。意识形态性是政治性原则的突出表现。在网络空间中,许多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情感诉求会以网络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在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今天是非常值得鼓励和提倡的。但是,当网络舆论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巨大冲击时,就需要执政者引起足够重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指导地位。时至新时代,网络空间不仅更加多元开放,而且对社会现实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公众作为网络参与者的表达意愿亦更加强烈。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之所以多次强调网络空间中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构的重要性,其目的就是要协调各种小众的、形式各异的思想观念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即便不能使这些多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大致趋同,至少要使其不会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科学性原则是在网络空间中建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基本原则。任何制度或机制的建构与完善都需要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也不例外。首先,建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要明确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开放性,过去针对现实社会舆论所采用的引导方法很难发挥效用。其次,网络空间中的舆论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认知水平和社会经历,在接收信息和表达观点时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引导。再次,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促使舆论传播媒介迭代更新,通过议程设置来引导舆论走向需要充分考虑网络空间中新兴媒体的特点与优势。最后,网络空间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交互影响越发明显,现实生活中对大众的价值观培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会适时地影响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导向,而网络空间中的负面情绪疏导和政务舆情监测都会有效避免社会现实中舆论行动的爆发。
网络空间中的舆论一般都以热点事件的发生为开端,大致经历从生成、变化到衰退的发展周期,整体上会呈现波浪形的演化趋势。建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要在科学把握网络舆论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从事前正面宣传、事中科学引导、事后反思调整三个角度进行路径探索。
在网络空间中,积极正面的宣传很难形成强大的“舆论场”,但是一些负面消息和虚假流言的传播却迎合了一些网络参与者的不健康心态,极易引发大量探讨,从而迅速形成巨大的“舆论旋涡”。为防止网络中生成大量的负面舆论,在极易引发网络舆情的热点事件出现之前,就需要党和政府从内容建设和媒体融合发展出发来进行预警。
1.内容建设。网络空间纷繁芜杂,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其中以供网络参与者浏览、筛选、评价并再次传播,当形成一致性观点看法并产生一定影响时即成为舆论。这些网络舆论是积极正面的还是消极负面的,一方面取决于网络空间中传递的信息性质,另一方面取决于网络参与者的认知水平和价值标准。对于前者,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内容建设,在日常宣传中适时发布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相关信息,从源头解决可能引发舆论危机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同时网络管理者和各类媒体工作者需要做好信息筛选和研判工作,明确在网络空间中宣传什么、如何宣传,增加正面信息的曝光频率,以防止负面舆情的出现。对于后者,网络参与者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认知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网络信息供应者坚持内容创新,同时改进方式方法,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宣传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将理想信念、核心价值、文化精华等通过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表达出来。
2.媒体融合发展。在“三微一端”等基于网络空间的新兴媒体冲击之下,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宣传影响力正在急剧下降。相较而言,新兴媒体强大的即时性、交互性和丰富性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而传统媒体所具备的权威性、专业化和可靠性也是网络新兴媒体所不具备的。因此,媒体融合发展并不是媒体的简单相加,而是网络空间中各类媒体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进而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对长期依托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的主流媒体而言,可在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融入网络空间,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政务头条号和抖音号以及官方新闻客户端搭载内容进行正面宣传和信息公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为之后引导网络舆论奠定基础。多以新兴媒体形式出现的大众媒体和自媒体,在网络空间中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递者和制造者,在媒体融合发展下则需要不断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同主流媒体一道进行正面宣传,以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己任,在网络空间中形成团结稳定、昂扬向上的积极氛围。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经历了从管理到治理的巨大转变。时至今日,网络空间已经占据绝大多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党和国家也根据网络空间特点与社会现实需要在争议性热点事件发生之后,利用舆情分析监测、信息公开透明、线上线下互动等方式进行科学引导。
1.舆情分析监测。以2008年人民网成立舆情监测室(现更名为舆情数据中心)为开端,党和国家开始关注网络空间中的舆情工作,通过分析舆情特点、监测舆情走向来防止网络舆论特别是负面网络舆论的形成、发酵和传播。当网络空间中出现某个具有话题性或争议性的热点事件,网络参与者通常会迅速作出反应,或宣泄情绪,或表达观点,或诉求利益,随着讨论不断升级便产生网络舆情。当情绪、观点或诉求趋于一致,网络舆论便随之形成。通过分析网络舆情特点,可以对舆情类型作出判断,进而实施相应的预警措施:若是单纯宣泄情绪,则可以通过迅速回应、强化沟通来进行化解;若是表达思想观点,则根据其具体内容判定是进行宣传倡导还是进行教育批判;若是提出利益诉求,则要尽快提出解决方案以寻求积极的共鸣。而监测网络舆情走向则能对未来能否形成舆论、产生何种舆论效果进行科学预判,并在网络舆论发生发酵之前做好准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更是为强化网络舆情分析监测能力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持。长此以往,党和国家总结舆情分析监测经验,便可制定出相关的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从而在实现社情民意上传下达的基础之上,为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做好准备。
2.信息公开透明。近年来,网络空间中的“反转新闻”层出不穷,引发党和国家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深切思考。在“人人手持麦克风”的今天,网络空间内虚拟化的发布主体、开放性的言论平台和碎片化的信息浏览方式,都为网络舆论的形成、传播、发酵甚至转化提供了便捷渠道。此时,主流媒体和“意见领袖”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技术赋权的今天,主流媒体已经能够适时利用较为成熟的“三微一端”进行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在信息纷繁芜杂的网络空间中,普通网民也更倾向于相信主流媒体所发布的信息。这就要求当网络舆情出现时,党和政府能够利用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正视存在的问题,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4]。此外,网络空间中的“意见领袖”也是实现舆论引导的重要节点,当主流媒体针对舆论事件回应不及时、引导不充分时,“意见领袖”因在某些领域所具备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其发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信息解读,使公开的信息更具说服力,进而实现舆论引导的目的。
3.线上线下互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来进行舆论引导,是网络空间中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关键所在。从舆情类型到舆论处置来看,当今网络空间中充斥的绝大多数舆情舆论都是与政务相关的,最终都需要党和政府通过社会治理手段加以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网络舆论在线上爆发,而其造成的舆论影响最终会反映在线下的社会现实状况之中。能够在网络空间中引发热议的事件,都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是民心民意在网络空间中的集中表达。如若任其在网络空间中发酵,很可能会引发线下的大规模舆论行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党和政府需要通过线上的舆情监测来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同时有针对性地在线下进行处置:或沟通协商,了解舆论主体的真实意愿;或满足诉求,化解舆论主体间的现实矛盾;或辟谣澄清,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或惩处查办,严肃处理失职失察行为。
社会发展变动不居,任何一成不变的制度机制都无法始终满足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更是让网络空间的发展瞬息万变,以此为背景建构而成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更加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当网络舆论逐渐平息后,其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解,仍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调整。
1.完善网络空间立法。当网络空间成为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空间,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越发明显,近年来网络问政、网络议政、网络反腐的诸多案例都印证了网络舆论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劲推动作用。但网络舆论因以网络空间为媒介加以展开,在展示出其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效用更强的独特优势之外,情绪化、偏激化和非理性等现实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舆论倒逼国家治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甚至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产生负面影响。对此,党和国家需要在反思现实舆论引导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网络舆论的特点、优势和缺陷,有针对性地完善网络空间立法。“无论什么形式的媒体,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无论大屏还是小屏,都没有法外之地,舆论飞地”[5]。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同样需要通过立法来予以规范,对于利用网络舆论恶意造谣生事、传播虚假信息、滥用监督权力等行为,不仅要通过引导尽可能地消除其负面影响,在舆论平息后还需要依规依制进行问责处罚。
2.舆论引导人才培育。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并非“暴风骤雨”式的突击性工作,而是一项长期、复杂且系统性的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反思过去的舆论引导工作经验不难发现,要建构基于网络空间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最关键的是要培育一批专业的舆论引导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备新闻传播、计算机技术应用和新媒体技术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行政管理理论素养,才能在舆论爆发时迅速反应并进行正向引导。因此,党和国家需要积极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复合知识背景的舆论引导人才,不仅要对其在新闻传播、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化培训,而且要不断通过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培育核心价值观来提升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其对涉及意识形态的网络舆论问题的客观研判和疏导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发掘网络空间中具有“意见领袖”作用的专业人士,在夯实其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同时,培育其成为专业的舆论引导人才,并鼓励其为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的建构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