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咏寒食诗考异
——以《唐诗品汇》为中心

2021-04-15 01:50郭殿忱
晋中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诗题全唐诗异体字

郭殿忱

(北华大学文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引言

据相关文献记载,寒食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首先,寒食与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清明相关联。《事物纪原》引北周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1]305,而禁火之事由来久矣。《周礼·司烜》云:“春秋,以木铎修火禁。”郑玄注:“火星以春出,以秋入,因天时而戒。”唐代贾公彦疏曰:“春,谓季春;秋,谓季秋。……火禁,谓用火之处及备风燥。”[2]657用现代汉语意译,即是在暮春风大、秋末物燥之时,官府命人敲梆子提醒人们防火。又,冬至在古代是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古人认为从此日开始阳气上升(昼渐长)阴气下降(夜渐短)。再经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风到清明,刚好七个节气一百零五天,故古人称寒食为“一百五”或“一百六”。这是从自然界的物候层面看寒食。

其次,从社会文化层面看寒食:它与上巳修禊、清明祭祀、纪念介子推均有关联。先看《事物纪原·祓禊》所云:“《韩诗》曰:‘三月桃花水下之时,郑国之俗,以上巳(三月上旬的巳日)于溱、洧(二河)之上,执兰招魂续魄,祓除不祥。’沈约《宋书》曰:‘魏以后,但用三日,不用巳也。’《岁时记》:‘按《周礼》,女巫有岁时祓除之事。’”郑注云:今上巳水上之类。又《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谓水滨祓除,由来远矣。”[1]304上巳与寒食都在暮春三月,作为文化节日又均有仪式感,故宋之问、王维诗中皆将其相提并论。详下文。

清明节踏青扫墓的习俗亦来自远古。《事物纪原·拜扫》称:“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庙,孔子许望墓以时祭祀。……《后汉书·光武纪》云:‘建武十年八月,幸长安,有事十一陵,盖躬祭于墓也。即今上坟拜扫,盖起于此’。”又云:“开元二十二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成俗。……民间视上所行,因习以为俗也。”[1]306诚如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所言:“上行下效,谓之风;人心安定,谓之俗。”

介子推隐绵山抱木而焚事,最早见于《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3]587《楚辞·九章·惜往日》亦云:“介子忠而立朽兮。”王逸注:“介子,介子推也。昔文公被骊姬之谮,出奔齐、楚,介子推从行。道乏粮,割股肉以食文公,文公得国,赏诸从行者,失忘子推。子推遂逃介山隐。文公觉寤追而求之,子推遂不肯出。文公因烧其山,子推抱树,烧而死。故言‘立枯’也。”[4]247此外,《新序·介士》、蔡邕《琴操》、王肃《丧服要记》、周斐《汝南先贤传》皆言此事。但晋代陆翙《邺中记》据《左传》《史记》等公认的“信史”未载此事,提出质疑。然考证史志,此事与当地民俗却难解难分:《事物纪原·禁火》称:“后汉周举迁并州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一月断火,(周)举移书庙云:‘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则三日而已。’”[1]305”事详《后汉书·周举传》[5]594,同书《子推》云:“故俗每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则以面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为‘子推’。穿以柳条,插户牗间。”在晋地,不独干粮名子推,绵山亦称介山或介休山。北周改定阳郡为介休郡,唐武德元年改称介州,治所在介休县。

晋地首府太原,商朝时称唐国,西周称北唐,春秋称晋阳邑,战国属赵地,秦统一后为太原郡,逮及唐代,太原为李渊发迹之地,为纪念此事,曾称太原为北京。《新唐书·地理志(三)》:“河东道汾州西河郡,望(列辅、雄之后,紧、上、中、下之前的第三等州郡)。本浩州,武德三年更名。……县五。(有府十二,曰嘉善、……介休……清胜。)西河……介休。(望,——即列赤、畿之后,紧、上、中、下之前的第三等县——义宁元年以介休、平遥置介休郡,……有雀鼠谷,有介山。)”[6]1004

明代高棅广选有唐一代之诗,编成《唐诗品汇》(以下省称《品汇》)。其中收宋之问等十一人题咏寒食诗十三首,今以之与唐以降诸多总集、别集、选集、全集所录作品比勘,发现从作者、诗题到诗中字、词、句均有歧说、异文若干。惜前贤、时隽对此多持“述而不作”观点,只简单注:某书作某某。我今不揣浅陋,试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角度对歧说、异文间的是非优劣加以按断——给出“宜各从长”之结论,借以求教于读者,特别是涉事之地的方家。

一、七言古诗 四人五首

(一)宋之问二首

1. 寒食陆浑别业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臥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方,酣歌一曲太平人。[7]216

诗题,《全唐诗》作《寒食还陆浑别业》[8]156。按:春秋时代陆浑戎活动在今河南洛阳嵩县一带。汉代因陆浑山而置陆浑县,隋唐沿用之。宋之问在此建有别墅,作有《初到陆浑山庄》《游陆浑南山》《陆浑山庄》等诗。从诗中“旦别”“夕卧”等叙述行止看,有“还”字才能概括之。

“臥”,《全唐诗》作“卧”。按:《说文》无“卧”而有“臥”,释之曰:“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9]169“臥”是个“比类合谊”的会意字。“卧”今为规范汉字。

“复春”,即有多种叫春的好酒。《唐国史补》列举的名酒有“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香春”[10]60。后者即沿用至今的“剑南春”,还未包括李白酷嗜的“老春”。酒仙作有奇葩之诗《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酤酒与何人?”

“尧舜方”,上书作“尧舜力”。《唐诗别裁集》(以下省称《别裁》)同。按:由洛阳本地学者编著的《洛阳古代山水诗选》亦作“尧舜力”[11]224。似是。因无论“尧舜之仁”,还是“尧舜之道”都要身体力行地实践来推行。

另,此诗前四句末字的“雪、发、月”同押上古音“月部”。后四句中的“新、人”押“真部”;“春”押“文部”,属“真、文合韵”。与中古韵不同,与今韵更差之甚远。

2. 寒食江州满塘驿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鞏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7]276

诗题中的“满”字下,《全唐诗》注云:“一作‘蒲’”。[8]156《新唐书·宋之问传》载:“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西河县)人。……中宗将用为中书舍人,太平(公主)发其知贡举时(主持科举考试)赇饷狼籍,下迁汴州长史,未行,改越州长史。”[6]5750此诗似作于贬途。匡庐正在此州中。满塘驿具体位置待考,但元代在今江西置蒲塘站,明代改为蒲塘驿。而今汉语中的“驿站”是由“邮驿”与蒙古语中的“站赤”合并而来。疑修纂《全唐诗》的词臣注“蒲”字,系由此而来。宋之问屡遭贬谪,流放途中他还作有《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一诗。

“巩树”,似指巩洛之间树,与之对应的吴洲,乃指水乡泽国吴地之水中岛屿。

(二)王维一首

寒食城东即事

清谿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谿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鞦韆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7]325

(刘云:自是活动。)

王维是纯粹的山西人,天资聪慧,加之饱读诗书,对寒食、清明、上巳的典故稔熟于胸,但此诗未及学问,他以山水田园诗圣手与南宗画派宗师双重身份,为世人画了一幅动感鲜活的水墨画,前四句为自然风光,后四句为风俗画:球每每比鸟飞得还高;秋千荡起于垂杨林;青年人自春分日起便恣情游乐,哪里等清明节和上巳日的到来!

“谿”,《唐音》作“溪”。[12]194《全唐诗》从之。[8]290按:1955 年国家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其中规定“谿”为“溪”的异体字,一般情况下不再使用。下文所言正异体字,除有说明者外,均据此表。

“半落”,《王维诗选注》作“共落”。[13]182,以常理思之,虽说一道清溪穿过桃李林,然而桃李之花不会全落入水中才是。“半”已包括“大半”在内为是。

“鞦韆”,《唐音》作“秋千”,后者为简化后的规范字。

“遨遊”,上书作“遨游”。按:“游”“遊”今虽为正异体字,但有一点必须说明:但凡涉水事物,如游泳、江河的上中下游,绝不可写作“遊”。

又,“李、芷、里、巳”在上古韵“之部”,“水”在“微部”,属“之、微合韵”。

(三)王建一首

寒食行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陇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

牧童驱牛下塚头,畏有人家来洒扫。

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

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但看陇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7]353

此诗沿袭引言中所以说开元二十二年(734)玄宗敕寒食扫墓之风俗。

“陇”,《王荆公唐百家诗选》(简称《百家》)作“垅”,[14]172是。

“车徒散行”,《全唐诗》注:“一‘作车踪散乱’”[8]747,似更契合“入衰草”三字。

“塚”,《唐音》作“冢”。按:“冢、塚”今为正异体字。

“人家”,上引三书皆作“家人”,是。清代考据大师何焯在诗末句下写出批语:“与‘家人’句反应。”即有主坟与无主坟相对比。

(第二个)“纸钱”,《全唐诗》注:“一作‘哀哀’。”按:古诗常用乐府中的“顶真格”修辞方法。“纸钱”较佳。

另,何焯还于“望乡拜”下批注云:“远人二句,插在中间,则前后两段皆误为名利所牵,不能上先人之丘,触目惊心,更不徒变化不直致也。”[14]172可资读者参考。

此外,王建还作有《寒食》《寒食日看花》《寒食忆归》等诗。

(四)白居易一首

寒食诗

乌啼鹊噪昬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棃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东坡云:“余与郭生游南溪,主簿吴亮置酒。郭生善歌,酒酣发声,座为凄然。郭生言恨无佳词,因改乐天《寒食诗》歌之。每句杂以散声,坐客有泣者。)

诗题,《全唐诗》作《寒食野望吟》。按:爬梳白居易诗,题中有寒食者十余首。“野望吟”三字最能概括此诗内容。首二句作“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按:“郭门外”呼应“旷野”,“哭”与“哭不闻”相续。无“清明”更突出“寒食”。另,“昬”字,今为“昏”之异体字。“棃”,亦为“梨”的异体字。

“生死”,上书作“死生”,是。古文献中多言“死生”,如《论语》“死生有命”[2]2503,《左传·昭四》“死生以之”[2]2036,《孝经》“死生之义备矣。”[2]2561卷帙浩繁的《十三经注疏》只《春秋穀梁传·襄十九》一处作“生死无所加其怒”。[2]2429

二、七言绝句 三人三首

(一)王维一首

寒食汜上作

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淚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7]442

诗题,天宝三载(744)成书的《国秀集》作《途中口号》。[15]320考:此诗系王维由贬所济州汶阳(今山东宁阳)返长安,途径广武城(今河南荥阳)所作。正逢寒食日,渡汜水时口占(即口号)一首。二题一事,各有侧重而已。

“淚”,《唐人万首绝句选》(系从宋代《万首唐人绝句》中选出,以下简称《唐人》)作“泪”。[16]151按:“淚”为形声字,“泪”为会意字,“泪”“淚”今为正异体字。

“沾”,《国秀集》作“霑”。按:沾字多音多义,只在濡湿、浸润的意义上与霑通用。“沾、霑”今虽为正异体字,但“沾沾自喜”绝不可写作“霑霑自喜”。

“落花”,《王维诗选注》作“花落”,实太欠佳。与下句名词“杨柳”对举,自然应为名词“落花”为是。

(二)韦应物一首

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7]453

诗题,唐代令孤楚所编《御览诗》无“京师”二字。[15]580按:诗中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当时长安著名之景点——乐游原——此处指代京师,与诗题呼应,甚佳。又,《唐人》只作《寄诸弟》[16]174连涵融诗的“寒食”都没了,更是“省简”得太离谱!

另据《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载: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春,江州刺史任上。[17]397

“看花”,上引书注:“嵩山堂本作‘(看)山’。注曰:一作‘(看)花’。”按:与“流莺”的鸟语,相对“花香”似佳,而与“杜陵草青青”关联,“山”字佳;“花、山”二字皆为平声,视此诗为律绝,亦两可。而举凡两可之字词,均应依从早出之书或版本。

又,韦应物于建中四年(783)滁州刺史任上,作有《寒食日寄诸弟》诗:“禁火暧佳辰,念离独伤抱。见此野田花,心思杜陵道。联骑定何时?予今颜已老。”(只此六句)[17]302,更证明《品汇》所录诗,题中“京师”二字不可少。

另,韦应物笃于友爱,诗集中寄诸弟诗很多。短至三字诗题,更不可取。

“流莺”,是一种唐诗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说的绿绣眼科鸟类黄莺(古人常与黄鹂相混淆)群飞觅食,常从一处快速转移到另一处,出现“流莺”景象。李商隐作《流莺》诗云:“流莺漂荡复参差”,观察至细,状物极真。

(三)韩翃一首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煙散入五矦家。

(《唐史遗事》云:德宗时制诰阙人,上批曰:“与韩翃”。时有同姓名者中书,再具二人同进,上书翃《寒食诗》,末批:“与此韩翃。”)按:这确是一首好诗!多入后世选家法眼。特别是被清代孙洙(蘅塘退士)选入《唐诗三百首》后更是家喻户晓,广为吟诵。

诗题,《全唐诗》题下注:“一作《寒食日即事》”[8]620似更准确。又,《别裁》题下注:“烛以传火,清明日取榆柳之火赐近臣,此唐制也。”[18]663

“春城无处”,《全唐诗》注:“一作‘(春)风何(处)’”。按:下句有“东风”,二词叠床架屋,甚是累赘也!

“飞花”,《才调集》作“开花”。[15]1178《唐诗纪事》(省称《纪事》)从之。[19]469更云:为德宗御批。考:此事出自唐代孟棨所撰《本事诗》,原文作“春城无处不飞花”。[20]10皇帝御批,似不容改。再看风中御柳斜、青烟散入情景,桃李落英缤纷,实更有诗情画意。

“日暮”,《全唐诗》注:“一作‘一夜’”。按:元稹云:“特敕宫中许燃烛”,日暮天将黑,为是。

“青煙”,唐人作“轻烟”。按:蜡烛之烟比较轻散,似是。“烟、煙”是互换声符的正异体字。

关于“五侯(矦)为侯之异体字)”,唐人好以汉代故事说事。《汉书·元后传》:河平二年(公元前27),成帝悉封诸舅:王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后汉书·宦者传》:桓帝封单超新丰侯,徐璜武原侯,具瑗东武阳侯,左琯上蔡侯,唐衡汝阳侯。五人同日封,世谓之“五侯”。清代女学者陈婉俊补注《唐诗三百首》云:“唐代宦官之盛,不减于桓、灵,诗比、讽深远。”[21]卷八5,此论代表古今多数学者的观点。

三、五言律诗 二人二首

(一)李商隐一首

寒食行次冷泉驿

归途仍近节,旅宿倍思家。

独夜三更月,空庭一树花。

介山当驿秀,汾水遶关斜。

自怯春寒苦,那堪禁火赊。[7]595

时人评价李商隐“虚负凌空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尝开。”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十二)》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琴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受此感召,清代学者冯浩穷毕生之力为李商隐含情深邈却又本事迷离之诗作《笺注》,称:“晚唐以李义山为巨擘。余取而诵之,爱其设采繁艳,吐韵铿锵,结体森密,而旨趣之遥深者未窥焉”。而今当地学者王锡柱钦慕乡贤,主编《李商隐诗选浅释》(省称《浅释》)称:“此诗作于文宗大和六年即832 年。……冷泉驿:地名,一说在汾州,一说在汾州孝义县隐泉山。孝义,今太原之西南。此诗应是令狐楚太原幕赴永乐途中所作。”[22]53按:介山也正在此番旅次中。

“归途”,《全唐诗》作“驿途”,[8]1376是。《浅释》亦从之。按:李商隐一生在多处当幕僚,被挤压在“牛李党争”之间,已无归属感。何处是归途?乃其一生之寻觅。

“遶”,《浅释》作“绕”。按:“遶”为“繞”之异体字,而今“繞”又简化为“绕”。

“赊”,于此语境作“时间过长”解。即引言中所说:“晋地陋俗寒食竟一个月不动火。周举为之移风易俗,深受爱戴。”又,“赊”字在中古为下平声“麻韵”,与“家、花、斜(读 xiá)”同韵,与今音大不同。

(二)释皎然一首

寒食日集报德事解公房

欲问章陵寺,支公住几年?

乱山春霭里,微迳古松边。

寂寂傅灯地,寥寥禁火天。

世人多暗室,白日为谁悬?[7]836

“皎然”,俗姓谢,为灵运十世孙,字清昼,吴兴人,唐代著名诗僧,著《诗式》五卷、《诗评》三卷。

诗题,《全唐诗》作《寒食日同陆处(一本无此字)士行报德寺宿解公房》。[8]2003按:章陵为后汉光武帝刘秀的祖考陵,其下的古寺应为报德寺,而非“报德事”。

“欲问”,上书作“古寺”。按:下句“支公”为东晋高僧支遁的敬称。他先在吴郡立支硎(xíng)山寺,后住剡山沃州小岭寺,晚年又到石城山立栖光寺。不闻住此寺,故《全唐诗》“支”下注:“一作‘潜’。”

颔联,上书作:“安心生輭草,灌顶引春泉。”按:“輭”为“軟”之异体字,而今“軟”又简化为“软”。另,“灌顶”为佛教密宗的一种仪式:凡弟子入门,须经本师以清水或醍醐灌洒头顶。“灌”,谓灌持,明诸佛之护念。“顶”,谓头顶,表佛行之崇高。

《品汇》此联之“迳”,今为“徑“的异体字,“徑”又简化为“径”。

“傅灯”,《全唐诗》作“传灯”,是。繁体字“傳”与“傅”形近,以致出现“鲁鱼亥豕”类手民之误。灯能照暗,佛法传人,有如传灯。“传灯”是佛门术语,此讹误实属初级错误!

“世人”,上书作“世间”,是。因人世间多暗室,佛教法师们才需“传灯”去照亮。

四、七言律诗 三人三首

(一)张籍一首

寒食内宴

城阙沉沉向晓寒,恩当冷节赐馀欢。

瑞烟入处开三殿,香雨微时引百官。

宝树楼前分繡幕,綵花廊下映朱阑。

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7]743

诗题,《全唐诗》“内宴”下有“二首”二字,此为其二。[8]960《纪事》只选其一,《唐音》同此,只选其二。[12]433

“沉沉”,《唐音》《全唐诗》均作“沈沈”。按:古汉语中“沈”有时通“沉”,但为姓氏、地名(沈州、沈水)读shěn。

“冷节”,《全唐诗》作“令节”。按:“冷节”为寒食的别称。晚唐韩偓亦有诗云:“何处遇蔷薇,殊乡冷节时。”诗题即为《玉山樵人集寒食日沙县雨中看蔷薇》。

“馀”,《唐音》作“余”。按:古汉语中“余”同“吾、予”均为第一人称代词,于此语境易生歧义。

“入处”,《全唐诗》作“深处”。按:此五律为仄(阙)起式首句入韵(寒)格。颔联出句应为:平平平仄仄。“深”,平声;“入”,仄声。平代表:应平,亦可仄。“深”字最佳。又,此诗押中古韵“十四寒”:“寒、欢、官、阑、看”为韵脚,“看”应读阴平声 kān。

“繡”,《唐音》作“‘绣”。按:“綉、繡”为正异体字,而今“綉”又简化为“绣”。《全唐诗》注:“一作‘翠’。”按:“幕帘”为丝织品,“翠”强调为青、绿颜色,“绣”强调绣有图画,各具特点,又均仄声,故两可。又,“幕”,《全唐诗》作“幙”。按:“幕、幙”今为正异体字。

“綵”,《唐音》作“缓”。按:“缓花廊”,意不可解。疑“綵、缓”形近致误。“綵”,今为“彩”之异体字。

“映”,《全唐诗》作“暎”,是互换了声符的正异体字。《说文》无此二字。《说文·新附字》有“映”无“暎”。[9]139

“朱阑”,《全唐诗》作“华栏”。按:“阑”字多义,只在“欄杆”与“栅欄”的意义上通“欄”。“欄”又简化作“栏”。“朱阑”强调红色,与“翠幕”对比鲜明。“华栏”强调华美,可与“绣幕”对举。

(二)来鹏一首

寒食

独把一杯山馆中,每惊时节恨飘蓬。

侵堦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

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去月朦胧。

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7]758

“来鹏”,《全唐诗》无此人。此诗在来鹄名下。《纪事》载:作诗者为来鹏,未言里籍。相邻者为来鹄,言其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只录文《圣政纪颂序》一篇,无诗。[19]847北京大学已故教授周绍良笺证元代辛文房所撰《唐才子传》称:“《传》谓来鹏‘豫章人’,实为来鹄之籍贯。”[23]1859复引《太平寰宇记》载洪州·南昌县:“梅福宅在州东北三里,西接开元观东、西池,书堂余址犹存。徐孺子宅在州东北三里,按《洞仙传》云:‘孺子少有高节,追美梅福之德,仍于福宅东立宅。’”

考:梅福,汉代寿春人,少学于长安,攻读《尚书》《春秋·穀梁传》,任郡文学,补南昌尉,王莽专政时,逃隐九江,传闻得道成仙而去。又,徐孺子,东汉南昌人,家贫,躬耕而食,不应征辟。太守陈蕃,不接宾客,唯孺子来,特设一榻,去则悬起,不准他人用,孺子再来则放下。“下榻”一词即源于此。《寒食》收束句表达了对这位“南州高士”的景仰之情。

诗题,《纪事》作《寒食山馆书情》。[19]846《才子》从之。《全唐诗》亦从之。[8]1618概括得确实比《品汇》之题全面。

“一杯”,《纪事》作“一盃”。按:“杯、盃”今为正异体字。

“每惊”,上引三书皆作“每经”。清代文坛怪杰金圣叹撰《评点唐诗六百首》(省称《金评》)亦云:“为经时节,故把一杯;为飘蓬,故独在山馆中。然则起句中,已尽有次句,而今又必重作一句者,只为欲加‘每’字、‘恨’字。犹言年年凡遇寒食,则无以自遗,必把一杯;年年凡把一杯,则无有好坏,必在逆旅,盖言不独今日之把一杯在此山馆中也。三、四(句),画时节亦尽此十四字,画飘蓬亦尽此十四字,更不须别动笔也。”[24]370

“堦”,《才子》《金评》均作“阶”。按:“階、堦”为正异体字,“階”今又简化为“阶”。

“魄、魂”二字,鬼上均无一撇,系常见之敦煌俗字。见P.3724《二教论》[25]142S.2614《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25]308S170《失名道经》。[25]169

“吟去”,上引诸书皆作“吟后”。按:与“啼来”对仗,“吟去”略胜“吟后”。

“记得”,《纪事》校记云:“‘记’原作‘寄’,据汲古阁本及《全唐诗》改。”颇是。

(三)赵嘏一首

寒食遣怀

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

伤心正歎人间事,回首更慙江上鸥。

凭高满眼送清渭,去傍故山山下流。[7]890

诗题,《唐诗鼓吹》(省称《鼓吹》)作《又》,前一首为《忆山阳》[26]203。《全唐诗》作《二》[8]1403,下注:“一作《寒食遣怀》”。前一首亦为《忆山阳》。按:两《唐书》未为赵嘏立传,《才子》云:“赵嘏,字承祐,山阳人”[23]1680。似可理解为《忆山阳》二首之二?但《金评》题作《忆山阳》[24]341,并特意加注:“此是另一日复忆,不可题作前编之文”。否定了《又》《二》两题,似有一定道理。

“城边”,《鼓吹》《全唐诗》注均作“矶边”。何焯眉批云:“‘矶’宜作‘城’”,是。“山阳”即今“江苏淮安”。城边折柳送人乃常有之事。

“怀忧”,上引二书均作“怀羞”,应理解为“羞愧难当”。

“伤心”,《鼓吹》作“沾巾”。按:“沾巾”将“伤心”外化为行动了。然与“回首”对仗,还是“伤心”佳。

“歎”,上书作“叹”。按:“歎”为“嘆”之异体字,“叹”为“嘆”之简化规范字。

“慙”,上书作“慚”。按:“慚、慙”为正异体字,而今“慚”又简化为“惭”。

《金评》说解前两联云:“看他四七二十八字,中间杂有‘愁’字、‘怜’字、‘忧’字、‘伤’字、‘叹’字、‘惭’字,凡若干悲苦字成诗,知先生怀忧,真有甚深者也。”[24]342

“寒食雨”,《鼓吹》《全唐诗》注均作“寒食酒”。按:《鼓吹》钱牧斋解评云:“ 声中堪携寒食之酒。”又“ ”二解:《临海异物志》曰“ ,一名杜鹃,至三月鸣,昼夜不止,夏末乃止。”一说即,伯劳。仅供参考。

“芙蓉花”,何焯眉批:“‘花’宜作‘苑’”。按:从调平仄的角度看:此诗为仄(柳)起,首句入韵(愁)格式,颈联对句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三字应仄可平。“苑”为仄声,较平声的“花”略佳。

《金评》释后二联云:“跃笔忽然快写故山。言春有我春,秋有我秋,快活自在,原自如此。于是吩付清渭,且先流去。且不能旦暮抽身之苦情,真乃不言而自见也。”因此,金氏用所见《忆山阴》之题而摒弃《又》《二》。

赵嘏还作有《寒食新丰别故人》诗云:“一百五日家未归,新丰鸡犬共依依。满楼春色傍人醉,半夜雨声前计非。缭绕沟塍含景晚,荒凉树石向川微。东风吹泪对花落,憔悴故交相见稀。”此诗也多为后世选家所推许。

五、余话

其实不独上文提到的初唐宋之问,盛唐王维,中唐张籍、王建、白居易,晚唐李商隐、赵嘏作有多首寒食诗,有学者统计有唐三百间仅《全唐诗》便收录一百九十二首。其后的辑佚之编,还续有发现。足见唐人对这个既有自然物候属性,更有社会文化内涵的“寒食”节令之重视程度。千年以降,据说山西介休人民有将其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议。果有此事,期待早日成功。

猜你喜欢
诗题全唐诗异体字
复古与叙记:论韩愈诗歌的制题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诗题漫议
常用隶书异体字表(二)
明诗制题之叙事*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音同》中的异体字与讹体字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