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研究

2021-04-15 01:26陈宝张晗琦
广西社会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制度化大学生建设

陈宝,张晗琦

(上海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701)

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凸显、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党中央确立了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战略任务。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1]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体系中,意识形态安全处于核心与灵魂地位,核心要义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得到有效保障,使其不受侵犯和威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和切实践行,由此达到凝聚共识、社会稳定的目标。高校是思想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尤其需要高校有效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而制度化建设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必然选择。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刻不容缓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针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也一直与时俱进,并取得有效进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尤其是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国家建设面临的意识形态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多变,高校加快发展、培养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更加繁重。在这种背景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就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必然要求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是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2],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正是保障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关键方法。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3]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社会变革的根本思想根源,是中国从革命到建设取得一切辉煌成就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人民走向未来美好生活的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一切事业的指导思想,如果能够被大学生牢牢掌握,就会转化为新青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物质力量。反之,如果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能占领高等教育高地,那么一些阻碍新青年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利思想就会乘虚而入,动摇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之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指导思想一元化和社会文化多样性共同存在于当今中国社会中,这些多元的文化在中国社会产生许多复杂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不再像以往那样表现出显性易觉察的特点,它们多隐藏在网络背后,呈现出隐形性、复杂性的特点。一些错误的、消极的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感性倾向认知,并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与开放性对价值观体系尚在构建的大学生进行渗透,使他们陷入错误的逻辑体系中。

主导意识形态是政权合法性的思想文化基础,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构成国家文化主权的最主要方面[4]。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能够建立起共同的文化建设目标,确保高校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朝着符合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前行。马克思认为制度具有多种功能形式,比如法律的强制性能够保障社会安定,再如社会价值与规范这种非强制形式有着对社会中的人引导的作用。推而论之,在当前背景下,需要确立一种既有强制性又有非强制性的制度形式,更好地去推进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其他一切事业的引导,这有助于保障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

(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的内在要求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与职责所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其道德意志是否坚定关乎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人无德不立。大学生能否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使命,根本前提在“立德”。这里的“德”不仅是指个人品德修养,更主要的是指一个人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家国情怀,即是否在思想和观念世界中接受、信奉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与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一个人无论接受过什么样的高等教育,一旦出现政治认同的迷失,极易成为国家制度的反对者乃至敌视者、破坏者,而这恰恰证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也从反面确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域中重新审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以政治认同作为教育成效的检验标准,从制度化建设入手,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教学。

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离不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制度化建设。一方面,如果忽视高校规章制度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将导致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制度化建设不规范或不完善,进而可能造成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后勤保障人员等高校工作者的行动不一致,难以协同推进育人目标任务的实现;另一方面,缺乏制度化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容易缺失持续性、有效性,难以促使大学生真正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自觉遵道而行,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应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制度化建设,并通过持续规范引导和管理,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广大高校教师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才能够逐渐构建起大学生成熟的世界观体系,从而增强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意识,凝聚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向心力,真正做到立德与树人。

(三)改革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形式的客观需要

必须看到,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逐渐呈现“泛中心化”特点。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正处于一个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利用网络这个大载体,任何人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够通过自媒体平台来发表自身对某个事件的看法。针对同一个社会热点,传递出来的声音可能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主流媒体的报道,还有很多不同社会背景的网民的评论,甚至有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话语。这些与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相悖的信息内容,往往会通过自身知识性的外形包装向大学生传递一种反权威、反制度的思想,使主流媒体的权威性遇到极大的挑战。如果想要避免主流媒体边缘化,避免其权威性被削弱,就要不断促进自身改革并加强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的联动,促进主流媒体朝着形式更多、受众更广、技术更好和亲和力更强的方向改革。

除了社会上的主流媒体需要与时俱进,还应看到的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高校中的传播形式仍有不足。现有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和话语体系与学生具体生活实践脱轨的现象,课堂中依旧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形式主义的问题,部分教育者忽略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针对学生面对一些社会舆情所产生的困惑不能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引导与启发,导致教学内容难以令学生信服。同时,高校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时使用的理论语言往往会强调规范性,这样的语言与俏皮生动、通俗易懂的网络语言相比,难免会稍显枯燥无味,削减大学生主动认知乃至接受主流思想的兴趣。同时,网络社会监督机制至今还不够完善,对一些利用网络新语言的隐蔽性传播错误思想的言论监察力度不足,使误导大学生产生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的观念的网络信息有可乘之机。因此,要致力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和网络社会监督体制的联动。

(四)应对网络舆情的迫切需要

加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有助于应对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的一大特点即直接挑战和间接挑战兼具,且隐形性的间接挑战日益占据主流,特别是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网络上。面对这些隐藏在网络中的间接挑战,部分高校缺乏防范风险意识,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危害与侵蚀,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开展程度不足、预警机制不完善。应当看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工作,必须使课堂外和课堂上的工作同时发力,综合协调、全面推进。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工作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缺乏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组织性和指导性不足,责任分工不明确、责任链条尚未形成,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建构容易出现“缺位”“错位”现象,不能有效联动课上教育与课下日常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尤其容易忽视在网络上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近年来,食品安全、住房保障、环境卫生、公共安全、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等经济社会领域的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一旦被别有用心之人投放到以迅捷性、普遍性、无界性、互动性为突出特征的互联网上,极易呈现出扩散化、升级化、政治化的态势。一方面,敌对势力借助社会上个别的突发事件制造网络谣言,以欺骗和裹挟民意;另一方面,挑动民众一时的社会不满情绪,使其放大为对党和政府的指责甚至谩骂,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社会事件演绎为网络社会中的政治制度问题。这已成为敌对势力破坏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惯用手法,网络中由某一社会事件引起的公共讨论和意识形态论战的舆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总之,网络舆情变幻莫测,而舆情背后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隐蔽之深往往超出常人的想象,导致意识形态安全意识薄弱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舆情“牵着鼻子走”,进而影响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为此,高校需要通过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制度化建设构筑起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防护墙”,不断增强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舆情时的意识形态敏感度。

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策略

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还要坚持将这一根本制度与其他重要制度改革相衔接。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原则,统筹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兼备,形成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的总体格局,以及各司其职、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为不断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动性、有效性提供常态化制度保障。

(一)做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加大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重要表现。要想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建设路径,必须由高校党委牵头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宏观教育架构和微观教育机制相结合,搭建起结构合理、管理规范、协同有序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架构和工作内容。

就管理架构来说,高校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要构建起由其直接领导,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保卫处、信息技术部等职能部门组成的校级机构,负责全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其中,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领导和管理校内各种媒体,包括官网、校报、广播等传统宣传平台,以及近年来相继建立起来的易班、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教务处和学工部门要与各二级学院相互协同,推进思政课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创新,同时做好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保卫处和信息技术部负责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就工作内容来说,一是要在高校教育中进行日常舆论引导,主要通过思政课课堂和高校主流媒体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纠正错误的舆论倾向;二是要积极应对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网络社会舆情,预防出现不利于本校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网络舆情,及时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避免谣言造成更坏的舆论后果。鉴于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尖锐,高校在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时,要重视以下几点。

其一,积极主动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好主流意识形态,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意识形态这块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其他力量左右。为此,各高校相关部门和人员,尤其是校内媒体,应该在本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本着各司其职、守土有责的原则,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5],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完善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二,依托易班平台,更好地将高校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组成部分,高校易班平台是直接面向学生、服务学生,集管理、教学、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许多高校的易班平台建设效果显著,有的学校团委、学生会注重发挥易班网的“手机易班”功能,搭建本校的易班手机端平台,积极运营学校易班公众号,及时发布学生活动信息,主动策划、发起贴近学生需求的各种活动,收获了可观的关注度与阅读量,极大地提升了传播效力。今后,还应不断完善易班平台在教务教学、生活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开发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功能;联合专业教师、学生社团,共同策划和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更好地将高校在网络上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师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其三,不断采用网络新技术,更新传播方式。知识与信息的高效传播,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撑,在高校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同样需要先进的技术保障。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地引进网络新技术,推动校内主流媒体的升级换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校内媒体的吸引力,还可以为开设慕课(MOOC)、云课堂、“微课”等在线课程提供平台,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此外,也可以与专业机构合作,引进或联合开发基于新技术的、符合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目的的产品,增强大学生对校内媒体的关注度,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的“地基”

一幢建筑要想稳固,离不开扎实的地基。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就是这座“建筑”的地基。为此,在以制度建设的思维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促进理论内容创新与传播媒体改革相结合,便于广大学生认同与接受,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

其一,必须不断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在自己身处的那个时代中的真理性。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6]因此,立足于网络时代,必须重视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再生产,将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与新时代新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再生产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各大高校里,国家可以设立主流意识形态专家研究院,大力投入资金,支持其研究网络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如何适应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改变,形成创新理论,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上的学生以及其他网民的言行进行系统分析,扬弃主流意识形态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特点的部分内容,形成崭新的和系统的思想语言体系来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并将再生产出来的内容通过各种途径输送给各高校,在教育实践中检验其真理性。其二,要强化主流媒体的改革意识,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能力。主流媒体具有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促进利益调整、疏导社会情绪和危机预警的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要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主流媒体需要将传统传播方式与网络时代新媒体形式进行不断融合,只有这样主流媒体才能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从而提升舆论引导能力。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7]。因此,主流媒体要不断完善新闻舆论预警机制与应急报道机制,不断发挥自身特长,及时发现网络上危害舆论安全的问题,敏锐地判断其性质并快捷预报信息;要从网络上的专家学者中寻找可以发布正面、权威性言论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将舆论引向正确客观的方向,以促进网络舆论的良性互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对大学生网民的影响力。

(三)建构和优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的五支队伍协同创新工作机制

建造一座好的大厦离不开能力强并互相协作的工作人员,同样,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工作也离不开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者、高校辅导员、学生代表、舆情监管队伍和网络正规军等五支队伍的共同努力。要想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建设工作,必须不断优化五支队伍的协同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要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各地高校必须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并从外部引进网络新型人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质,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提高自身的分辨能力,并能够用坚定的信念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提高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参与网络舆论建设,增强对网络舆论的判断能力,从而与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良性互动;还要创新自身传授理论的话语体系,在向大学生传达正确的主流思想时,避免使用僵硬、晦涩的语句,并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症下药。二是要提高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参与能力。面对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基本现实、网络舆论复杂多变的大环境,辅导员队伍在继续强化自身专业化能力的同时,应当用足用好网络平台特别是多种形式的新媒体,不断提高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有效性;要及时关注和反馈学生的评论和问题,对言论不妥、价值倾向有偏颇的学生要进行单独教育,帮助其端正思想认知。三是要建设一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高校中,学生之间相处的时间要比学生与老师相处的时间多,而且彼此距离感较少,因此建立一支擅长网络技术、热心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志愿者队伍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校要着重培养志愿者队伍中的党员和学生干部,使他们成为“微思政”中的重要力量,通过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使其他学生产生良好的群体共鸣。四是建立一支专门监管高校舆论舆情的队伍,这支队伍能够24小时无间断地关注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所关心的网络热点舆情问题进行重点动态跟踪。当发现危害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出解决方案,并能高效判断该方案的可行性。如果该方案的实施在高校自身能力范围内就靠高校自身进行率先解决,如果超出高校自身的能力范围如涉及触碰根本制度红线或违反法律法规等无法自行处理时,就要及时与公安部门进行双向联动,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手段对事件进行处理。五是重视有益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高校网络正规军的建设。建设网络正规军可以净化网络空间,捍卫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上牢牢占据思想高地,引导错误的舆论方向往正确的方向转变。建设网络正规军就是要让其正规化、专业化,让他们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发挥作用。

(四)构筑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的“防护墙”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建设的创新离不开搭建牢靠的“防护墙”,这样的“防护墙”需要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日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的协同联动机制,还需要依靠舆情预警体系建设和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双层结构。前者从外部削减网络与社会中危害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的影响,后者则是从内部使大学生坚定自己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与共产主义社会未来的自信。

其一,要做好大数据预警分析工作,大力研发适用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监控软件,并健全相应的奖惩问责监督机制。第一,党和政府必须从宏观上对网络社会进行监管,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网络社会的信息有序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其次要强化对网络平台上尤其是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的奖惩机制,对一些长期形成良好社会效益的自媒体平台进行奖励,但对传播危害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内容、动摇大学生制度自信的自媒体平台要予以相应的惩处,加大对其不实信息的打击力度。第二,高校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领域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并对其进行剖析,提出解决方案,在矛盾升级与冲突事件发生之前及时止损。第三,对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有优秀表现的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代表要予以一定的奖励,以此来鼓励教育者和学生在面对危害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言论时,要敢于对其进行反驳与纠正,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与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第四,当发现教师或学生有恶意制造虚假舆情,歪曲舆论方向的行为时,高校要做出相应的惩罚,对他们进行单独教育,并持续对其进行重点跟踪,关注他们的思想是否发生转变,防止他们再次做出错误的言行。其二,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打造“融媒体”时代的思政课堂。在网络时代,“融媒体”的兴起是大势所趋,高校应以此为契机,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打造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的新思政课堂,从而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信仰马克思主义,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活化”课堂教学,让大学生真正融入意识形态安全教学之中,增强课堂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好课堂外的广大空间,借助“融媒体”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方法,探索主流媒体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机制。比如,在意识形态安全教学中,教师可将课上理论讲述与课下的“学习强国”APP平台的学习有效贯通,利用其内容丰富、权威性的特点,借助其学习小组、积分机制等功能,将大学生的日常网络行为习惯与主流意识形态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也可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还要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逐渐统一,切实做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进高校教材、进大学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采用正面教育的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国家安全意识。在“三进”模式上,可以选择“集中式”教育,开设类似“总体国家安全观概论”的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课,也可以采用“融入式”教育,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内容与不同的学科研究、专业课程相结合,如“政治安全”“文化安全”融入高校思政课、政治学科的相关课程,“信息安全”融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相关课程,等等。高校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上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课,还要求每一门课都担负起传播主流思想的责任。对高校各学科教师来说,育人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也是专业课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大局意识,要擅于并主动地去发掘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中的主流思想元素,将自己的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建设的短板问题。

总之,意识形态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8]。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来引导高校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建构和策略创新,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的协同努力,才能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制度建构与创新方法的具体实施常态化。

猜你喜欢
制度化大学生建设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大学生之歌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