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远照迩,博采精究
——《君子文化》评介

2021-04-15 01:26
浙江社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典籍小人君子

□ 卢 鹭

(作者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

“君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道德理想,已经深入到国人的文化血液当中。我们在日常的俗语格言中经常提到“君子”,但对于“君子”的具体内涵,以及它的来源、演变,乃至对当前的社会现实有何积极意义,又似有千头万绪,难以给出一个透彻的解答。王云路教授主编《君子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秉承会古通今的理念,汇编了传世先秦典籍中对于“君子”的种种记载、评论和想象,可谓掇其精华、探其元赜,对这一重要文化符号的发展流变和当代启示作了集中阐释。对于希望了解“君子”形象之渊薮、体察先秦时期思想道德与文化观念的读者,它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校勘细致的资料集成,还指引了进一步阅读和思考的门径。全书在编采和解读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裒集群书,包罗众象

《君子文化》摘编的材料整体上分为“六艺类”和“诸子类”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周易》《尚书》《逸周书》《诗经》《仪礼》《周礼》《礼记》《大戴礼记》《左传》《国语》《公羊传》《谷梁传》,后者则收录了先秦诸子的代表论著,如《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管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分门别类,对上述文献中和“君子”相关的讨论作了介绍和辑录,基本覆盖了“君子”概念在先秦典籍里的源头与分野,由点及面,展现了“君子”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立体、多元的形象。

书中在介绍不同文献中的“君子”形象时,十分注重它们之间的对比参照、相互映发,以帮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君子”在不同学术传统或思想流派之间的异同。例如“儒家”一章中,特有“孔子、孟子、荀子君子观之比较”一节,指出三者有明显的共通之处,例如都主张通过自主的学习来达到君子的境界,而三者又各有侧重——如在指称上,《论语》中的君子包括四类,即有德者、有位者、德位并存者、孔子本人。①四类中又以德行为主要标准,《孟子》和《荀子》则进一步淡化了“位”的因素。又如在内涵上,孔子认为君子德行的核心特质是仁、义、礼三者兼具而以“仁”为主导,孟子将之进一步推演为“仁义礼智”四端,着重向内发掘人超越自身的可能性,荀子则偏重“礼”,主张从外部施加约束,敦促人克制非分的欲望。儒家以外的诸子也谈论“君子”,以道家为例,《君子文化》书中将其与儒家的理念相对比,指出二者有共通的一面:“君子”在儒、道文献中都可以指地位高贵或德行高尚的人,但两家的理念差异也很明显:道家并不称许儒家传统中以“仁义”为最高理想的君子,如《庄子·田子方》说:“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见也。”道家更推崇的是不争、无为、自谦、主静的君子形象,譬如《庄子·山木》中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又如《庄子·在宥》:“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对比之下,更能凸显儒道两家不同的理想旨趣。②

《君子文化》一书全面地整理了先秦不同典籍中对“君子”的论述,比较了彼此的异同关系,从而展现了“君子”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变迁,适宜读者按图索骥,有针对性地对这一议题再做进一步阅读和探讨。

采录精当,解说准确

阅读古代典籍之前,应当对文本形成之时的历史语境和语言特点有所把握。当遇到费解的字句时,应当寻求可靠注疏的帮助——这一点很容易被普通读者所忽视,若不特别留心,就可能导致读书时不得要领,甚至于偏信一些耸人耳目却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新解”,造成误读。因此,扎实的文献学、语言学根柢是正确理解古代典籍的前提,也是《君子文化》编写的一大特色。该书在摘编每一部典籍之前,均先以“简介”梳理其文献源流、介绍有影响力的注疏材料、指出存在争议的学术史问题;在解读经典时,也先参考重要的古代注疏和近现代文史哲研究成果,不作没有根据的任意阐发,如解释《仪礼·士相见礼》中“君子”的涵义时,书中援引郑玄注、贾公彦疏等材料为依据,以说明“君子”的具体内涵在不同语境下的差异。③这种客观、求实的做法起到了正本清源、授人以渔的作用,凡希望初步探究“君子”文化渊薮、了解先秦典籍与思想的读者,都可以借为津梁。

《君子文化》还有一个做法值得引起读者注意。在资料摘编部分,书中不仅搜集了直接提及“君子”的材料,还特别注意到许多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圣人”“贤者”“士”“小人”等,因为“君子”的概念并非孤立地存在,它经常与这些意义相近或相反的概念被同时讨论,通过彼此映照对比,从而更准确地凸显“君子”的特性,例如“小人”时常被用来反衬“君子”,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⑤、“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⑦等等,可以看出先秦时代的“小人”是“君子”的对立面,就其品格方面而言,“小人”的特点是气度狭窄、缺乏修养、目光短浅,“君子”反之,则具有坦荡、独立、好义等品质。⑧又如,在道家的观念中,“君子”在和“小人”对举时是被尊崇的形象,但与“神人”“圣人”等概念并列时,“君子”又居于次一等的地位,如《庄子·天人》说:“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以一个层层递减的序列,凸显了道家与儒家不同的理想追求。书中通过这样的正反对比,像多棱镜般折射出“君子”形象在先秦时代的不同侧面,对于理解这一文化理想的丰富意蕴很有启发。

源流并理,鉴往知来

从内容的安排上,《君子文化》一书体现了沟通古今、立足当代的理念。书中每一专论之下,先简要介绍这部典籍的产生和传承情况,再集中分析其中对“君子”的述论,比较各家之间的异同,而后阐发其中“君子”形象的当代启示,最后摘录书中相关的段落,整理为方便读者使用的文献汇编。此外,全书末尾的附录部分还对海内外的相关研究作了综述,将相关论著编订为目录。这一安排设计,既能够方便读者汲取“君子”文化的源头活水,了解它的发展接受脉络,又有助于这一古典文化传统在当代的延展和继承。

从研究视角来看,《君子文化》有一个尤其突出的特点,即注重考察文献的不同历史层次和词义的古今差别,用发展的眼光理解“君子”的内涵。例如书中指出,《诗经》的《大雅》《小雅》主要创作于西周时期,因此其中的“君子”一般是就社会地位而言,和道德水平没有必然联系,而《国风》多为春秋时期民歌,“君子”的贵族色彩就明显淡化,更着重描写其美德和仪容,还可以用作妻子对丈夫的称呼。⑨又如书中总序部分指出,“君子”的形象是在先秦诸子的论述中被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造字之初,“君”字从“尹”从“口”,“尹”与“治”同义。⑩所谓“君子”,是对上层统治者、管理者的尊称。由于统治阶层的“君子”垄断了接受教育的条件,久而久之,又被赋予了才德方面的寄望。到了春秋时期,孔子既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又对其作了极大的发展:他更强调人格修养对于“君子”的重要性,而地位、财富方面的卑下贫乏并不能改变“君子”的本心,如《论语·学而》所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如孟子、荀子,又各自对“君子”的理念作了侧重不同的阐发,此外,道、法、墨等诸家,也对儒家的“君子”有所接受或批评。在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下,“君子”的内涵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完整。

书中对“君子”一词的历史变化作了细致的分析和展示,也启发了读者对于“君子”文化内涵的当代思考:“君子”起初为贵族阶层专有,后来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变迁,这一概念逐渐与身份地位脱钩,成为了平民也可以追慕向往的一个道德文化理想。从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可以窥见“君子”文化的当代启示:时至今日,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丰富,追求平等公正成为了社会共识,正可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成为“君子”不再是少数人垄断的特权,而应该作为一种才德、人格上的普遍理想。如《礼记·曲礼上》所说:“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阅读古代典籍时,正宜反躬自省、勉力精进,通过继承传统文化的血脉,实现对现实局限的超越。

最后,《君子文化》一书在编著上也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以下聊述几点,未必有当,仅供著者与读者参考。1.“资料摘编”部分,比较全面地采录了先秦典籍中与“君子”相关的论述,但大多未作注释、解说,对一般的阅读使用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尤其对于和现代汉语意义有别的词句,应当在摘编部分作简要解说。2.每章的“简介”和“资料摘编”之间似可加强联系,如对于在“简介”中有所讨论的内容,可以在摘编部分用脚注、短评等形式予以提示。此外,有部分材料在论述部分作了重点关注,却未见于“摘编”,如书中提及《孟子·告子下》中曹交与孟子关于“人皆可以为尧舜”⑪的问答,在孟子相关的章节内并未摘录,似应作补充。3.附录“君子研究论著目录”对国内外的著作、期刊、学位论文、论文集当中涉及“君子”的成果做了整理,方便读者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但由于“君子”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命题,相关的研究论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覆盖了语言学、文献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层面,如能在附录中根据不同学科对相关成果进行分类,则更有利于读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4.附录的“国外研究论著目录”部分,对于国内研究者很有帮助,但有部分信息可以进一步补充完善。举例而言,其中收录Wm.Theodore de Bary(汉名狄培理、狄百瑞)的著作The Trouble with Confucianism已有中译本《儒家的困境》(黄水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Jiyuan Yu(余纪元)的著作The Ethic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也有中译本《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林航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等。如能在附录中补充说明有汉译本的论著、有汉文名的汉学家(包括以外文署名的华人学者),则对于使用者更为便利。

总体而言,《君子文化》是一部收录全面、校勘精细、解说准确的资料集成,书中对每一部典籍的传承历史作了简明扼要的梳理,对每一种学说体系中的“君子”观念进行了精当的辨析,尤其体现出扎实的文献学、语言学根基,为君子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

注释:

①⑨⑪参见《君子文化》,第305~317、48、305页。

②参见《君子文化》,第351~354、359~362页。

③《仪礼·士相见礼》:“凡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夜侍坐,问夜,膳荤,请退可也。”郑玄注:“君子,谓卿大夫及国中贤者也。”贾公彦疏:“郑云‘君子,谓卿大夫’者,礼之通例。大夫得称君子,亦得称贵人,而士贱不得也。知‘及国中贤者’者,《乡射礼》云:‘征唯所欲,以告于乡先生君子可也。’郑云:‘乡先生,乡大夫致仕者,君子,有大德行不仕者。’则《曲礼》云‘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是也。”见《君子文化》第65页。

④《论语·为政》。

⑤《论语·里仁》。

⑥《论语·雍也》。

⑦《论语·述而》。

⑧现代汉语中的“小人”一般指道德品质上阴险卑鄙的人,与先秦时代的“小人”含义有别。

⑩参见《君子文化·总序》“二、先秦诸子集体塑造了‘君子’形象”,第3~22页。

猜你喜欢
典籍小人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指印小人来了
君子无所争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有君子之道四焉
木勺小人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