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宜
一
1936年5月9日,广西南宁《民国日报》刊登了教育家陶行知接受记者采访的访桂计划。他应桂系领袖李宗仁的邀约,5月5日一同从广东经河口,辗转来到广西展开学术演讲及实地考察,广西省政府希望这位中国著名的教育家能为广西在抗战时期的教育实践提出有效的指导建议,共同策划救国教育之方案。在广西停留的半个月时间里,陶行知感受到广西各项建设已经步入正轨。在民族危亡之际,陶行知一如既往地重视孩子们的力量,并不只有成人才能肩负救亡责任,只有把大小之力量都凝聚在一起才能成就伟大的救亡运动,争取中华民族的自由平等。他把自己倡导的“小先生制”理念带到广西,以小朋友作为“小先生”,组织了“小先生救国会”,在邕宁县设置教育会,动员广西的小朋友们参加抗日救国的活动,开展民众教育工作。
广西之旅给陶行知留下深刻的印象,风俗淳朴、民气蓬勃,都展现了广西改革“苦干硬干”的精神。1938年底,赴美及欧洲各地讲学归来的陶行知再次到访桂林,山清水秀让他惊叹,更使之惊喜的是桂林岩洞所具有的天然防空壕的特性,可以为教育所用。他在桂林体验到市民“躲警报”的战时生活日常,这次经历最终让岩洞作为避难所的自然属性得到了拓展,成为抗战中一个抵挡战争野蛮,进行教育活动、传播文化的空间。
11月30日,陶行知应邀在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演讲,中途空袭警报响起,他与会中执事一同前往附近的稚山岩避难,他在岩洞中继续讲演,许多前来避难的市民看到讲演引起了兴趣,也凑上前来旁听。这一幕经历萦绕在陶行知的脑海中,结合着这些天听闻的桂林局势状况和亲身“躲警报”前后的体验,他关注到以下几方面情况:岩洞不仅是防空壕,而且可以作为天然的民众校舍;空袭一响,桂林百姓进洞躲避警报,洞中人山人海,教育对象十分充足;在洞中等警报和日机离去警报解除前的时间,避难人群无事可做;百姓对文化活动感兴趣;躲警报时妇幼安全得不到保障;无警报时,一些市民也会去岩洞中躲避数小时;桂林在战时本地及外省知识分子人数众多,约有一万人,可以动员其中一二千人从事教育,为百姓服务。基于以上事实种种的观察,陶行知为桂林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战时教育建议——“岩洞教育”,随后成文发表于1938年12月8日《广西日报》。
在这篇“建议”中,陶行知提出了“岩洞教育”的大致方案:(一)每一个大山洞为一战时民众学校,其包含之每一小山洞为一课室,山洞内外应有教育意义之布置及处理。(二)组织桂林战时普及教育团。(三)山洞教育内容。(四)普及教育团团员之训练。(五)约孩子剧团、新安旅行团、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等团体,分派山洞进行试验交流。(六)组织指导委员会,由政府聘请专家担负训练团员之责。(七)组织编辑委员会产生材料。(八)设备。在最后的第九点,陶行知展望了“岩洞教育”的预期成效:“老百姓有现成的时间,知识分子有现成的贡献,大自然给我们以现成的课堂,我想三美具备,一千元可以使十万乃至二十万人受初步教育,还能推到同样的环境去。”①陶行知:《一个建议——桂林山洞教育》,原载《广西日报》,原题《岩洞教育的建议》,1938年12月8日,在《战时教育》1938年12月25日第9期发表时改用现题,收于《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226页,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凭借这三个最主要的有利条件,陶行知提出“岩洞教育”建议,蕴含着他一贯的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承认生活中的一切非正式的内容都在教育的范围之内,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力量才会变得伟大,从生活和社会中汲取教育的养分,传递给民众,实现“教学做合一”,“山洞学校亦就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生活教育应该‘跟老百姓走’,到山洞去,跟到树林去,跟到……什么地方去。一切的道理与办法都‘跟老百姓走’五个字演绎出来。但是,亦不是跟老百姓逃难,而是从乱七八糟的逃难群中整理一个条理出来,使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难民成为斗士。”②陶行知:《纵谈战时各种教育问题》,原载香港《申报》,1939年1月1日,收于《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233页,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在抗战时期的中国,民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需要展开全面普及教育运动来配合全面抗战的需要,陶行知试图以岩洞这个容纳了社会生活的空间作为孕育文明的场域,实践开化民智,宣传抗战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陶行知还在桂林发起成立生活教育社,以“探讨最合理最有效之新教育原理与方法,促进自觉性之启发,创造力之培养,教育之普及,及生活之提高”为宗旨,从事战时国民教育、儿童教育的研究,同时开展编辑出版工作,以期影响整个教育界成为抗战的真力量。
广西省政府本来早就拟定1939年为成人教育年,要使一千三百万广西人,人人都能受到抗战教育,因此,在陶行知提出“岩洞教育”的办法之后,受到广西当局的重视,召开会议研究,并设立广西战时民众教育指导委员会,聘请陶行知为委员会委员,开始在广西办起轰轰烈烈的“岩洞教育”,这是当时进行成人教育再适合不过的方法,既能利用时间空间,同样可以有效地利用驻桂知识分子之能量。于是,桂林的“岩洞教育”就顺利办起来了。
1939年2月10日,陶行知在《战时教育》发表《桂林战时民众教育工作人员须知》,进一步阐释了“岩洞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方法,再次解释了为什么桂林的战时民众教育要从岩洞教育入手:
广西山洞甲天下,经过几次空袭之后,老百姓无论有警报无警报,都扶老携幼跑到山洞里去躲起来。这些山洞是天然的校舍。躲避空袭的老百姓有现成的时间求学。知识分子是现成的先生。三美具备,山洞教育是一种迫切的需要,也是最容易办起来的。平均十万人每天每人白费五小时避空袭,浪费掉的光阴是每天五十万小时,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啊!岩洞教育是把白费的五十万小时夺回来,教老百姓了解抗战的前途,增加抗战的力量。①陶行知:《桂林战时民众教育工作人员须知》,《战时教育》1939年第12期。
指导委员会还规定了教育的内容分为六项:抗战故事、演戏、战时知识、时事报告、生活常识、唱歌。这些内容根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念——“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讨论商定而成。以上几方面的教育内容都是在抗战生活中的民众最需要了解和学习的,通过读书与学习,才能明白世界,了解自己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敌人,才能投身到抗战之中,为保卫国家的领土和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演戏和唱歌,是以明浅的艺术方式把文化知识、抗战宣传变现出来,以民众的兴趣,激励学习之热情,并且通俗的表现方式也更利于他们清晰理解。关于教育老百姓的内容,陶行知提出可以通过“看,想,谈,玩,干”这五个方面引导他们:看清了世界、日本、中国的情况,看明白抗日要一致团结的责任;用头脑根据现实来想;与老百姓谈论,讨论问题,以使他们获得正确的知识;组织有意义的玩,恢复工作的疲劳;联合百姓去干,为了抗日而干,为了干而看、而想、而谈、而玩。②陶行知:《回乡去怎样工作》,原载《东江》创刊号,1939年1月13日,收于《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250-251页,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在陶行知看来,好的教育是引人向上向前生活之力量。在抗战的时代,教育是大众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的工具,所以教育更需要普及至大众,才能让中国最平凡的百姓,了解、理解战争局势的严峻,以及投入抗战的重要。陶行知们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在中国的各处传播着文化传承的火种,践行着教育理念,如今,他们把教育文化的火种传递至广西,在桂林岩洞中点燃。
脑卒中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人,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的自我康复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脑卒中患者机体功能受损,其参与功能训练的积极性受到经济能力、心理因素、认知水平、社会支持等诸多方面的影响[2-4];脑卒中的家属或照顾者对康复训练的认知、态度、照顾能力等也影响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5-6]。已有研究显示:出院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延续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这些因素对患者自我康复的影响[7]。因此,加强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康复护理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二
在桂林,最早响应陶行知“岩洞教育”建议的是新安旅行团,他们在广西战时民众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和生活教育社的成员一起,组织了“岩洞教育服务团”,在桂林的岩洞中建立了岩洞学校,实践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进行乡村教育改革,兴办乡村学校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先行者。早在1927年3月15日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建立,这所新型的学校是陶行知推广乡村教育和实践其“生活教育”理念的实验园地,他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1929年6月,他应江苏省淮安县徽州同乡会的邀请,建立新安小学,1930年晓庄师范师生应援工人罢工,组织游行示威,激怒蒋介石政府,学校被勒令停办,并对陶行知进行通缉,危急之中,陶行知前往日本避难并对日本社会进行考察研究,同时派晓庄师范学生汪达之接任新安小学校长。由汪达之领导的新安小学失去了晓庄师范的经济支援,办学经费紧张,但是师生依然坚持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献身精神继续办学。
1933年10月在陶行知的倡导和支持下,为了实践“生活教育”主张,汪达之带领新安小学七名学生(最大的十七岁,最小的十二岁),组成“新安儿童旅行团”前往上海学习与宣传爱国活动,为期54天。学生自我管理,用卖书卖报、举行爱国演讲、唱歌、劳动等方式自筹经费,穿着草鞋,扬着旗帜,在社会这个学校中学习着书本之外的知识。
这次游学顺利结束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之后试图进攻华北,国家危难之际,孩子们燃起了更大的救亡热情,喊出“讨饭也要出去宣传抗日”的心声,决定在全国展开旅行。他们得到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帮助与陶行知的支持,陶先生将其母亲去世所得五百元保险金捐出,筹资购买了一套“德发牌”无声电影放映机及《一二八淞沪战地写真》《民族痛史》《抵抗》等影片和《义勇军进行曲》等唱片,还有一台幻灯机,一些爱国工商业者捐献的毛巾、挂包和常用药品。①孙肖平、林铭钢:《新安旅行团之父汪达之》,《世纪》2004年第4期。汪达之担任顾问,带领十四名学生(最大的十九岁,最小的十一岁)组成新安旅行团。10月10日,他们每人穿着一件白布衬衫、一条蓝色工装裤,赤脚穿着一双蒲草鞋,背一只挎包,手拿一把雨伞,两人合一个背包②秦九凤:《人民教育家汪达之和他的新安旅行团》,《党史纵览》2012年第3期。,全团仅有的五十元钱,由江苏淮安出发,踏上了漫漫征途。1936年四五月间,由田汉作词、张曙作曲的《生活教育歌——新安小先生旅行团团歌》,在之后的漫长时光中,跟随着这群孩子们的万里旅行足迹飘荡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歌词体现了新安旅行团的成立宗旨和抗战救亡的决心:
同学们,别忘了!我们的口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拼命地做工,拼命地跳,一边儿学习,一边儿教,别笑我们年纪小,我们要把中国来改造!来改造!
同学们,别忘了!我们的口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的家破产了,我们的国遇了盗。听啊!到处是敌人的飞机和大炮。同胞们,别睡觉,把一切民族敌人都打倒!都打倒!
同学们,别忘了!我们的口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不怕她水深,不怕她山高,向民众报告,代民众喊叫,我们是民众的小向导!小向导!③田汉:《生活教育歌——新安小先生旅行团团歌》,《田汉全集》第11卷,第156-157页,上海: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
新安旅行团一行从华东前往华北,又经过西北到达华中,1938年底人数达到五十余人,长期的工作需要使之形成健全的组织和严密的分工,他们的生活、学习、教育、工作等方面都受到当地人民的高度赞扬。1938年11月从武汉经长沙来到桂林,1940年底国共关系紧张,新旅为了适应当时情况,对外宣布自动解散,实际转移至桂林西郊甲山的致和邨,继续抗战生活工作,1941年6月皖南事变之后,在恐怖而压抑的政治气氛中,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帮助支持下,分批离桂辗转到达苏北解放区,留下一个西南工作队。
这期间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在桂林开展着抗日救亡的活动。当时的新安旅行团作为一个特约团体,向周恩来领导的国委会政治部三厅领取津贴,一个人的津贴要维持三个人的生活开支,生活极其艰苦。初到桂林连房子也找不到,他们就住在体育场的台子上。1939年初搬到东江七星后岩的庆林观④艾林:《新安旅行团在桂林》,《广西文艺》1980年2月号。,后移居漓江东岸的东江镇小学。1939年春,途径桂林的周恩来特意探望新旅团员,在他的鼓励下,旅行团公开招考新成员,人数到达百余人,有了充足的人手,在桂林的教育事业就如火如荼展开了。
三
在抗战期间,桂林的天然岩洞已经成为桂林人最理想的防空洞,其中最为有名的七星岩洞外的墙上和岩石上,醒目地写着大字标语:“岩洞就是学校”“警报是我们的上课钟”,现在七星后岩的洞口还留着一行每字半米高的红色标语,“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见证着这段历史。新安旅行团的成员童常发表于1939年2月28日《新华日报》的文章记录了当时岩洞教育的场景:洞口放置着桂林最新的报纸供避难市民取阅,地上被团员打扫得十分干净,原来在七星岩洞口做买卖的商贩排列在路的左旁,降低了声响,生怕打扰小先生们的教学。在路的右旁,展览着几十张精制的画片,上面惊心触目的标着残暴的敌人在中国的恶行:烧、杀、奸、掠,同时,一旁还有我国抗战力量的画片。“据说桂林有十五万人,每天花在躲警报的时间就有五小时,若以十万人计算,每天消耗的时间在五十万个小时。并且,不仅是老太太,生意人和许多不识字的人,就是知识分子,公务员,学生也是一样。”①童常:《在桂林的岩洞》,《新华日报》,1939年2月28日。他们的岩洞教育正利用着等待警报和警报解除之前的时间,动员知识分子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教育民众的行列中。
新安旅行团的小先生,充满生气地用一根竹棒指画着,解释着图上的信息,并告知市民避难知识与岩洞秩序,请大家帮助维持秩序,保持整洁,并且支持他们把岩洞变成学校的做法。人们凝神静听,接着是一阵轰耳的掌声。岩洞教育开始三日之后,他们还成立了儿童歌唱团作为岩洞教育的一部分。洞中另外一个石碓上,一群穿绿军服的新安旅行团的小朋友们正一句一句教市民学唱抗战歌曲,杂乱的歌声萦绕在岩洞重浊的空气里,大家饶有兴致,唱着抗战的决心,也舒缓着避难中紧张的情绪。以下引文来自一首《岩洞教育歌》,歌词反映出桂林百姓的战时生活常态与岩洞里的抗战教育宣传:
老百姓整天忙匆匆,没有钱,没有空,平时想把书来读,又见铁鸟上天空;敌人送来好机会,岩洞里,细商量,二期抗战已开始,怎样才能打胜仗?认几个字儿听听讲,不花钱,进学堂,知识好比大炸弹,帮助我们杀东洋。②豆子:《岩洞教育歌》,《杂志》1939 年第 4 期。
在日军轰炸猛烈的时期,桂林的学校上午不开课,图书馆也停止借书。可是,文化活动却在另外一个地方开始了。学校在岩洞里,图书馆也在在岩洞里,“敌人蓄意要毁灭我们的文化,但我们却要在飞机大炮的威胁下建立新的文化。”1939年4月12日的《新闻报》就刊登教育新闻《广西省政府在桂林实施岩洞教育》,桂林的大岩洞有18处:看牛岩、教化岩、木龙小洞、对化崖、老人山、郭家后岩、骝马山、九岗观、岑公崖、还珠洞、七星岩、七星后岩、龙隐洞、老君洞、象鼻山、福水岩、牯牛山、白龙洞。这些岩洞,现在都变为战时民众学校,七星岩可容纳两万人避难,是最大的岩洞学校。③《新闻报》,1939年4月12日。这十八所大岩洞学校,由南京迁来的汉民中学,无锡迁来的江苏教育学院,此外由上海迁来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等校的师生,和隶属于军事委员会的几个宣传突击队——新安旅行团,孩子剧团,电影放映队等担任教师。④谷斯范:《岩洞里的教育》,《大风(金华)》1939年第77期。岩洞教育根据广西战时民众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规定,主要包括六项课程:话剧、歌唱、生活指导、时事报告、战时知识、抗战故事,此外还有无线电播音和电影放映。从无线电播音,可以在警报时期听取防空指挥部关于敌机动向和灾害状况的报告;从电影放映,可以看到地球的另一方,跟我们同样受着法西斯暴徒迫害的各国人民之英勇反抗。桂林蓬勃的岩洞教育受到中外人士的注意,莫斯科《消息报》记者卡尔曼觉得这项独特的教育模式十分新颖,效果极佳,曾以活动电影摄制成新闻片,寄往欧洲宣传。在连绵阴雨的季节,一般敌机不会前来空袭,故岩洞教育亦陷于春眠现象。“惟战教会并不因此而停顿,在此期间大量进行准备工作,已经搜集而分发之图书小册达两千余份,近复将有千余册发出。同时又在各施教岩洞开始教具之设备,如大地图板,演讲凳,演讲架,壁报牌等等设备多件……一俟雨季结束时各施教岩洞,将有一部分化为演讲区,一部分化为书报阅览处。”⑤《桂林岩洞教育近讯》,《教育通讯(汉口)》1939年第16期。
在1939年底,不断完善着的岩洞教育比原来更为热烈了,成为桂林避难生活中极为重要的文化活动。记者谷斯范来到七星岩参观,写就《岩洞里的教育》一文,极为详细地介绍了此次参观经历,从中可以还原岩洞教育的具体情况,以此考察作为岩洞在抗战时期的重要文化属性——教育的场域。
七星后岩是桂林的第二十四避难所,洞口已变成市场,洞内挂了五六盏汽油灯,进去必须由向导燃着火把,沿着石灰划的白线走,越出白线,一不小心,就会跌入深渊中去。大约行一里,才可“重见天日”到达七星前岩。当天担任七星后岩教师的是生活教育社的人员和新安旅行团的孩子们,陪同他进去的生活教育社王省三说:“这就是整个抗战过程的象征。通过一里长的窒息而黑暗的山洞,是抗战的第二阶段,中国旧社会的封建残渣,和抗战信心不坚定的份子,他们都会跌入‘奇海那’去,但我们只要能克服一切困难,正如必然的会走到七星前岩一样,最后胜利一定会到来。”另外一位女教师站在一块岩石上,用北平音唱“郝梦麟军长殉国”的大鼓词,宣传抗战故事。已经建好的救亡书报室设置于岩洞旁傍山岩的凹处,市民可以借阅书报室里的任何一本书。石壁上还挂有战事地图,连环图画,连环图书和摄影。岩洞口的壁上,本有四五百年前的摩崖石刻,上面叙述古代征伐土酋的战绩,或者是惊叹“神工鬼斧”的自然的诗句,现在却被贴上了壁报,壁报共有三份,是属于三个团体的:新安旅行团、电影放映第二队、朝鲜义勇队。朝鲜义勇队差不多每篇文章有精彩的插画,观众最多,其中一幅画着一个青年左手拿了“中韩民族联合起来”的盾,保护着地球,右手拿着一把“抗战到底”的剑,对面盘踞着一条“日本帝国主义”大蟒蛇,作欲扑杀之势。旁边用这样的文字解释着:“中国和朝鲜是站在这条毒蛇的前面,负着维护中韩民族的生命和保卫全世界和平的任务”。
新安旅行团那群平均年龄不过十二三岁的团员们,穿着棉军服,在向妇女、孩子和老人,像中世纪时代的笃信的清教徒似的,传布着抗日的福音,他们有高度的政治体认,正在教一群妇女和孩子们唱爱国歌曲,另外的小先生在教民众识字,把用铅粉写在石壁上的标语做课本,一个年约六十多岁的老头儿,舌音不清地读着一条标语:“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团员立即报以热烈的鼓励掌声。①谷斯范:《岩洞里的教育》,《大风(金华)》1939 年第77期。
在抗战时期的桂林,新安旅行团这些了不起的孩子们,和其他旅桂知识分子一起,把自己的抗战热情全部投入桂林的教育文化事业中,1944年,扫盲人数达到五万人。他们在战争中不断迁徙,无论走到何处,始终怀揣着“生”的信念和希望,把自己的能量奉献给需要坚强抗战的祖国。桂林给予他们山水之庇护,岩洞提供了天然的教育场地,年幼的孩子继承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继承着“太老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以童真站在成年人之中,肩负起和平时代千百倍的理想重担。正如同《新安旅行团进行曲》的歌词所写:“新安,新安,新中国的少年,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敌人的凶残,我们从抗战里生长一切都为了抗战。”②塞克词、王洛滨曲:《新安旅行团进行曲》,《战时教育》1938年第2期。他们是学生,在社会这所学校中摸爬滚打,学习着关于“生”的一切知识,他们又是小先生,把自己所学又传授给需要帮助,需要教育的广大的民众。常常有人对他们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些少年竟能跋涉两万多里路程,过着这样艰苦的生活,经过无数的困难来工作呢?而且还愉快地以更大的努力来继续工作?他们说“这是因为我们有两个重要的目的和把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的目的是:一,试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新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二,宣扬总理遗教,唤起民众共同抗战建国,争取中国的自由解放与保卫世界的和平与正义。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相当深刻的认识这个目的,所以,能有很坚强的意志来克服一切困难。”③童常:《少年新教育的集团——新安旅行团》,《少年先锋》1938年第11期。所以,在漫长的旅程中,无论在人事上、经济上、自然环境中经历了千百次困难,受到无数次的打击,他们都勇敢地克服了一切困难。“抗战在孕育着新的一代!抗战在孕育着新的文化!”④谷斯范:《岩洞里的教育》,《大风(金华)》1939 年第77期。
中国大小知识分子们秉持着生而为人的信仰,爱国救亡的使命感,不屈服于战争之暴力,在都市、在乡村、在荒漠、在芦苇荡,如今在岩洞里身体力行教育的文化实践。抗战时期,躲避空袭让岩洞中鱼龙混杂,成为一个包含着“生活”的“小社会”,知识分子们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把桂林人民的被动逃难转变为主动学习。文化就这样通过教书先生在岩洞中每一次讲演中传递出来,他们每一个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传承、能量传递的行为,凝聚在一起,成为一股巨大的能量,真实地改变了岩洞的天然属性,最终让抗战时期的桂林岩洞成为了一个点亮并传播文明火种的地理文化空间。
岩洞教育开民智之举,在桂林蔚然成风,桂林天然的岩洞,是战时最好的学校课堂。陶行知与新安旅行团“岩洞教育”的实践,使桂林抗战教育发展迅猛,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当时许多高校在迁移时,就把桂林作为了首选。“从1938年到1941年先后迁桂的高校,比如江苏教育学院、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西南商专等就有十几所。桂林还充分利用聚集的人才,先后办起了国立桂林师范学校、省立艺术学校、省立艺术师资训练班、桂林美专、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中苏友好协会开办的俄语专科高等学校等。不少教育家、文化名人几乎都在高校任教和做外聘教授,如杨东莼、林励儒、马相伯、陈寅恪、陈望道、白鹏飞、徐悲鸿、李四光、千家驹、夏衍、薛暮桥、胡愈之、秦似等等。岩洞教育,不仅唤起了民众的抗战意识,而且直接为抗战服务,使学生和民众抗战热情高涨。”①文丰义、秦彬:《桂林抗战文化城奇闻异事》,第150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历史的打捞,让桂林岩洞中的朗朗书声、悦耳的歌唱声,声声入耳。文化场景的再现,使桂林这段似乎已经被忘却的历史重新浮现,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穿越了时空,他们传递的知识、文化、抗战的希望与信念在黑暗的岩洞里,历史的缝隙中闪耀着,传承下来。回溯历史,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抵抗外敌的胜利,知识分子们在岩洞中的教育文化实践也证明着他们不屈的抵抗。战争的暴力与历史的蛮荒终究没有战胜人类对家园的守护,对民族的守护,对文明的守护;也没有泯灭知识分子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人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