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监管要从查错防弊逐步向规避风险转变,加大数据共享是大势所趋。为加强对虚报冒领、重复领取社保待遇人员的甄别,近年,南京市通过健全比对机制、拓展数据来源、加强系统控制,多措并举,逐步实现待遇发放、信息比对、发放控制的闭环管理,降低基金跑冒滴漏的风险。
南京社保中心通过数据比对防范基金风险,源于2009 年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方式。经过几年探索,南京市政府办公厅2016 年印发了《南京市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证信息比对办法》,对各部门的职责予以了明确。即由市人社局负责具体实施认证信息比对工作并实现比对结果的反馈共享;市公安、市民政、市司法、市卫生等部门主动配合,负责提供相关人员基本信息,同时定期与各部门全国联网的信息进行比对,以提高资格认证信息比对的准确性;市信息中心负责各部门数据归集和传输,保证数据传输质量;市财政局保障必要的信息比对工作经费。
通过大数据信息比对后,社保经办机构对疑似违规人员暂停社会保险参保及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发放,并采取市区联动的方式,逐一核实违规人员信息,确保后期追缴工作有的放矢,准确无误。
信息比对的基础就是数据信息,数据源越多,比对的精准度就越高。南京市从开展信息比对工作起,就一直坚持不断扩大数据来源。2016 年南京市信息比对的数据范围涵盖了人社、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在前期数据共享机制的基础上,2019 年南京市社保中心又协调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从2020年3 月起,将南京市服刑人员纳入实时比对范围,且对2013 年12 月以来的存量数据进行了比对。
截至目前,已累计对法院提供的5.06 万条判刑人员数据进行了信息比对,其中最早判刑时间为2013 年12月20 日。经过批量比对,已暂停发放1017 名服刑人员社保待遇。2020 年8月与南京市司法局协调,将南京地区社区矫正对象信息也纳入比对范围。同时,积极探索提高比对层次。2018 年以来,南京市社保待遇发放人员数据每年都会与全国公安人口库数据进行比对。经过多部门间大数据比对,2020 年以来,南京市社保经办部门对疑似不符合待遇领取条件人员暂停发放各类社保待遇1.67 万人次。
待遇领取人员的资格变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信息比对不及时,就会产生待遇被违规领取的情况。2018 年2 月,南京市出台了《关于建立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比对工作机制的通知》,对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比对工作机制进行了规范完善,进一步明确了信息的比对时间、比对范围、比对方式,以及对比对结果的处理,让信息比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2020 年8 月,各部门再次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细化了比对范围和比对时间。现在南京市卫健委、市公安局于每月20 日前提供新增死亡人员信息,市民政局实时提供新增死亡人员信息,市法院实时提供已生效刑事判决涉案人员基本信息,市司法部门每季度提供南京地区社区矫正对象信息,目前已基本实现社保发放数据按月比对。
除了和外部数据进行定期比对以外,从2015 年起,南京市社保中心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之间的数据进行比对,筛查重复领取待遇人员。近年,随着南京市着力推进社保城乡统筹,南京市职工“五险”以及居民养老、居民医保已全部实行市级统筹,各险种实现同网同库,依托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库和人员、单位基础库,可保证参保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缴费基数等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可有效杜绝和减少重复参保、违规享受待遇等行为发生。通过在系统内部设置控制环节,如在参保与待遇申请之间、各险种待遇申请之间设置不兼容,南京市社保中心已实现对待遇领取人员信息系统内部的自动识别和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