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欣娟,吴 飞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475000)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保障研究无论是在实践领域还是在学术界都备受关注。为了在大量的文献中得出社会保障近5年研究的整体概貌,本研究拟从总体上定位社会保障研究的热点领域,运用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将国内2015—2019年社会保障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呈现热点主题。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条件设置为“关键词”并输入“社会保障”,文献来源选择“CSSCI”,设置时间为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共检索得到3 167篇合适的文献,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
本研究使用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3 167篇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过去5年我国社会保障的研究动态。
在运用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中,关键词共现网络是重要的分析方式。关键词是文献、论文主题内容的标志,可以使读者迅速了解到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属于文本内容分析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一定时期内一组文件里所有关键词抽取出来进行统计分析, 一组统计文件中两个术语或表述的趋同反映了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进而反映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强度,频次高的关键词可以用来确定这些词所表示的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横向和纵向分析学科的成长过程和结构演化[1]。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与传统的经验判断的方法相比,对把握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更好的效果,能够得出更为客观、科学的结论。
另外,社会保障研究的主题分布柱状图能够直观看出近五年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的热点主题以及它们在数量上的对比。
社会保障是一个交叉学科,对它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新型研究领域,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也在不断地成长。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中,每个圆点分别代表一个高频关键词,点越大就说明这类研究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圆点之间的连线代表词与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连线越粗表示这两点所代表的关键词共同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的次数越多[2]。图1中“失地农民”位于关键词共现网络图的中心位置,也是最大的圆点,说明它在所有论文中作为关键词出现的次数最多,说明失地农民是这些年来社保研究最多的群体。“失地农民”与“城镇化”“对策”的连线最粗,说明失地农民与“城镇化”在同一篇文章共同作为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较多,表明二者关系密切,同时,这类论文大多都在研究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农民工”和“社会保险”也处于社会保障研究的核心领域,两个圆点相对较大,说明近年来学者对它们研究较多。“精准扶贫”与“失独家庭”虽在网络图中离中心位置较远,但是二者仍是社会保障领域的热门话题。
图1 关键词共现网络
从图2的主题分布可以看出,社会保障研究中排名前十的热点主题分别是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农民工、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人力资源、城市化、城镇化。
社会保障是一门交叉性学科,研究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包括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农业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40多种,图3展示的是近5年研究热点涉及的排名前20的学科门类。
社会保障研究主题众多且分散,近5年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社会保险、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
图2 研究热点主题分布图
图3 研究热点学科分类分布图
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在2015至2019年出现的频率都很高,二者在所有社会保障主题中共占17%,是研究的热点主题。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研究方面,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基本风险保障两极分化、保障过度与保障不充分并存、制度分散、“碎片化”严重、城乡间和区域间差距明显(具体表现在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城乡不统筹、不协调)[3]、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资源浪费、效率不高等问题。黄耀东认为支离破碎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阻碍,难以更好地保护劳动人民合法的社会保障权益[4]。卢通认为现行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5]。高传胜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建立一个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6]。鲁全认为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地区分割、中央与地方之间管理权责边界不清,提出以“去部门化”的科学集中决策体制为支撑,使央地事权分配体系和与财力分配结构合理化,以激发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7]。李春根等建议充分调动民间社会资源,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8]。
在对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的研究方面,主要存在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制度运行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方式单一化、财务收支预期压力大、政府承担社保事务较多等。高璐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建设不足、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结构性缺陷[9]。王韶华认为《社会保险法》存在立法理念混淆、法条设计僵化等问题[10]。孙正成提出优化当前“统账结合”模式,强调代际之间公平分配,提高全民基础养老金的统筹层次,采用NDC的方式应对“空账”,过程中注重初次分配的调整[11]。
社会保险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两种重要险种。养老保险的研究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医疗保险领域的研究大部分涉及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基金等。
1.养老保险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保险研究已成为社会保险研究的一个优先领域。近5年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主要涉及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学者们认为应改革退休制度,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并据此提出对策。杨璟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有功有过,应多种措施并举建立弹性自选激励机制,与其他改革同步推进[12]。通过构建模型,李珍研究发现,未来的改革需在三个基本功能间作出选择,即社会养老保险稳定终生收入、分散长寿风险和社会再分配,同时注重参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实现制度的长期可持续[13]。侯圣东认为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需要渐进延长退休年龄,引入弹性退休制度,降低企业缴费水平,提高个人账户的缴费率、发展企业年金制度、逐步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14]。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刘斌从国家安全的视角,认为国家应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并应推进退休制度改革,重视养老保险制度的长寿风险[15]。张思峰提出应分别构建包括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非缴费型基础养老金、强制性职业(企业)年金、强制性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内的责任明、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16]。郑秉文运用行为经济学的心理账户原理对基础养老金改为养老津贴的优势进行阐述,提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增设”养老津贴的基本构想[17]。
二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研究,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和养老保险缴费率的研究。关于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研究,杨晶认为应改进国有股减转持政策,引进资本市场产品、创新投资工具以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18]。祁青莲认为应根据基金剩余支付时间确定其投资风险程度,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19]。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的研究,魏晨雪等运用精算模型分析降低缴费率、改革征收体制、延迟退休年龄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得出结论:要同时实现企业减负和基金可持续的目标,政府应做好征收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确保退休职工养老保障、为养老保险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等[20]。穆怀中通过对新模型的合理性检验发现,2018—2050年城镇职工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率适度区间为12%~15.7%,长期平均适度缴费率为14.62%,城镇职工基础养老保险适度替代率到2050年应降低至26.04%[21]。曾毅运用精算模型分析认为,政府应鼓励生育、提高缴费遵从度并尽快实施延迟退休等政策旨在降低企业和职工缴费负担并保证基金可持续运行[22]。
三是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研究。秦愿认为,现阶段“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只能是“统调”以及如何“统调”,并提出建设“保险统筹”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弹性联系和边际均衡[23]。边恕在对统筹难点如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制度参数健全和给付标准的制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多途径分担历史债务、建设垂直化管理的社保经办机构、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等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建议[24]。张沛文提议建立并加强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促进态度转变,调整待遇确定方法,渐进实现全国资金统筹,以减轻全国统筹阻力[25]。
2.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医疗保险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学术界认为,政府在制定政策、医疗保险业务经办、医疗保险的监管等方面应发挥作用。张萍认为,应建立多样化的支付与监管体系、发挥医保制度改革在医改中的引导作用,真正实现四医联动,同时加大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教育力度[26]。赵正堂认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于在我国的财政支持下,在精算平衡原则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改善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27]。田闻笛提出在“政事分离”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医保“大部门”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城乡医保经办体制机制,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医保待遇支付系统[28]。
二是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研究。关于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预测,马桂峰等经过测算得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增长速度比支出的增长速度慢,约在2020年前后将会出现年度超支风险,并建议尽快采取措施增加筹资,控制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从而确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29]。盛红旗等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到2021年基金可能出现超支,并提出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医保基金的统筹层次等建议[30]。
关于社会救助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设的研究。学者们认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还存在组织结构松散、救助能力薄弱、救助方式单一等困境。谢勇才建议优化制度的项目结构,适度提升救助标准,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责任[31]。一帆等提出了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并论证了其可行性[32]。关信平认为应优化贫困标准和贫困识别方法,优化待遇结构,加强制度的公平性,优化保障方式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33]。张浩淼提出以“工作能力”为核心指标对受助者进行分类,并据此构建保障型和发展型救助项目体系[34]。
二是对社会救助法制建设的研究。林闽钢提出除有关社会救助立法之外,还应补充社会救助立法行政程序性规定的短板,规范社会救助标准制定程序,确立社会救助从申请到发放再到退出中间一系列程序,完善社会救助的监督程序[35]。宫蒲光提出社会救助立法把握“适度救助”原则、实施“按率施保”、允许“单人入保”、建立纳税地申请低保制度、关注支出型贫困、明确央地支出责任、完善诚信体系等政策建议[36]。基于国际经验,杨思斌认为应创设以权利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加强对社会救助权的保障与救济,引导贫困人群走向自立,完善社会救助治理体制,明确社会救助资金的责任分担[37]。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相对滞后,有诸多问题,因此,学界对其关注较多。农村社会保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学者们认为应从结构上和层次体系上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李楠提出加快构建一个转换机制,使城乡社会保障有机衔接起来,加快消除“碎片化”、修整“断裂化”,做到城乡社会保障不排斥、不遗漏、不重叠和可共享[38]。秦继伟以社会治理创新为视角,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公平,优化资源配置,强调多元参与,理清权责关系,注重法制建设等对策[39]。程娟认为应构建完善的结构体系、责任体系、内容体系,实现各地区多层次、全覆盖发展,同时系统提升管理水准[40]。桂晓红认为应改进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优化社会保障的筹资机制并确保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建立多层次的社保体系,同时还应宣传传统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41]。
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由图1可以看出,农民工和城镇化关联最为密切,失地农民也与城镇化有着较大的关联,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民工”和“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地引起学者的关注。
首先是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有学者认为失地农民存在就业困境与发展机会受限问题。在失去土地后,农民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即使他们从事其他行业,其收入仍然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失地农民并不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在生活上和医疗上保障水平较低;失地农民难以融入城市,容易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排斥。据此学者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实施能促进其就业的可持续性生计保障措施;二是建立就业和社会服务保障法律制度,通过增加培训和鼓励用人单位的措施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冯杨提出确立安置、补偿与保障相结合的利益整合机制,确立商业主体的介入机制,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就地城镇化”的安置模式[42]。
其次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建的研究。江维国提出应通过结构性改革,创新供给理念,从供给侧入手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并完善主体参与机制,强化基础设施与服务供给项目建设[43]。邵彦敏认为应以共享发展为核心理念为失地农民建立普惠性社会保障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的风险共担机制,逐步完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机制[44]。王芳认为应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框架,实施失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保障措施[45]。王云认为,将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社会保障相结合,改革土地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完善补偿机制[46]。
3.农民工社会保障
图1中农民工一词与社会保险、城镇化等关键词紧密联系,这表明农民工问题出现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之下并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密切相关。对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险参保率低、保障水平低,二是农民工就业不稳定,失业率高,缺乏生活保障,三是身份受阻,难以享受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针对以上问题,学术界提出了不同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一种模式是通过户籍变更,将农民工长期稳定地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网络[47]。冯虹提出构建以户籍制度、居住证制度和积分落户制度互为补充的改革体系,确保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服务能覆盖农民工群体。另一种观点是为农民工群体创设相对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48]。贾颖提出加快完善顶层设计,规避户籍与身份限制,完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等措施[49]。唐霞认为应改革户籍制度,建立适合农民工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完善针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50]。陈蕾建议为农民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全国统筹[51]。李红勋认为应根据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构建差别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以此作为转型期的制度设计[52]。此外,学术界还提出了一些措施,如建立农民工服务中心,提供食宿,提供就业培训等[53]。
第一,随着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逐年深入和深化,这使我们能够对我国的主要政策和实践作出积极的反应和协调。具体表现在:社会保障领域的研究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有国家法规、文件、领导人精神等相继出台,这与国家会议的精神直接相关。
第二,社会保障的研究热点往往是一些非常有代表性、非常现实的、重大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缺少理论研究。例如,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等社会保障研究主题一直是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热点,并且是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着变化。同时,学者过多关注这些经常性的社会现实问题,理论性研究总体比例偏低,且对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学和法学。这说明当前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建设还不够,如果缺少理论的研究,学科发展会后劲不足。
第三,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做出了重点研究,然而,对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企业年金等领域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第四,社会保障研究“问题—对策”的研究方式非常常见。图1中,问题与对策的连线较粗,说明含有“问题”或“对策”的关键词非常频繁地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成为很多文章研究和写作的模式。从长远来看,学界必须提高社会保障研究方法的规范化程度和研究视角的创新程度,提高研究的整体质量。
第五,定性分析或者直观的社会调查方法是大多数学者开展社会保障研究所选用的研究方式,但是仅仅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定量分析等数理方法应用到社会保障研究中来,以提高学术研究的科学性。此外,从图3可以看出社会保障这一门交叉学科包含了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40多种学科,应以多学科的视角来全面地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未来的研究重点是:第一,社会保障的定量研究。创新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量化研究分析有助于清晰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并为我国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足够的依据。第二,社会保障学科理论的研究。利用多学科的视角丰富社会保障学的研究范围,为今后社会保障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第三,从我国一些地区的社会保障进程开展研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统一的系统,还处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试验阶段。因此,研究我国一些特定地区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第四,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这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适宜性是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综合研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助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有利于加快农村地区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