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浦叙德(特级教师)
专题复习:函数
领 衔 人:浦叙德(特级教师)
组稿团队: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新授课学习时,我们学到的是散点状的一个一个知识点;在单元课学习时,我们学到的是联线状的一条一条知识线;在中考复习课学习时,我们需要达成的是块面状的一个一个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整个数学知识和核心方法从最初的了解,到中间的理解,到最后的见解。所以,在进行函数板块复习时,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函数知识进行再建构,对所含思想方法进行再提炼。
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其中“数与代数”又分成“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五个板块。从中可以看出,“函数”是初中代数的最后一个板块,也是初中代数最综合、最精华、最核心的内容。它与前面四块内容之间的知识结构如下。
就函数板块而言,初中代数首先学习了一般函数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分别学习了特殊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和锐角三角函数。从学习内容的先后呈现方式可以看出,每一类函数都是按照“定义(含自变量取值范围、函数值)、图像、性质、运用和应用函数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展开,所以,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函数知识看成是一个同类单元,所有这些函数之间的知识结构如下。
初中代数有两个重要的数形结合的代表性工具:一是数轴,借助数轴,任何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对应的点,反之,数轴上任何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实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实数与数轴上一个点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二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借助坐标系,平面内任何一个点都对应着一组有序实数对,反之,任何一组实数对都可以在坐标系内找到唯一的一个对应点,这样就形成了一对有序实数与平面内一个点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函数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正是把坐标系作为工具来展开的。所以,需要特别提醒同学们的是,当我们研究函数的问题时,如果题目没有提供函数图像,最好能够先画出函数的图像,哪怕是基本符合条件的草图,这样有助于我们借助图像的直观,找出一些隐含在图像内的数学信息,进而易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果题目已经给出了图像,建议同学们把已知条件和能够从图像上获得的所有信息先找出来,再去考虑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在上面的知识结构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方程、不等式、函数之间的关系,这里重点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再给同学们展开。方程和不等式表示的是数量关系中的相等和不等,函数表示的是从变化的角度研究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函数,当自变量x确定时,可以求出函数值y,这时相当于求代数式的值;反之,当函数值y确定时,原来的两个变量x、y只剩下一个x,这时,函数实际上变成了关于x的方程,当函数值y为某一个确定的范围,原来的两个变量x、y也只剩下一个x,这时,函数实际上变成了关于x的不等式。从函数图像上看,如果y=0,也就是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此时对应的x的值就是函数对应的方程的解;如果y>0,也就是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上方部分,此时对应的x的值就是函数对应的不等式的解集;如果y<0,也就是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下方部分,此时对应的x的值就是函数对应的不等式的解集。
我们先从几个点来认识函数思想。点P(3,4)认识吗?显然点P是第一象限内一个确定的点。点Q(3,0)认识吗?显然点Q是在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确定的点。点R(0,4)认识吗?显然点R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确定的点。点M(a,0)认识吗?由于a的变化,所以,只能知道点M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不能真正确定。点N(0,b)认识吗?由于b的变化,所以,只能知道点N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不能真正确定。点(a,4)和点(3,b)认识吗?其分别是直线y=4和直线x=3上的点。点A(x,y)认识吗?显然点A应该是坐标平面内一个动点,它可以在平面内任何位置,如果x与y之间有一种特定关系,那么x变,y也变,x确定,y也确定,这时x与y之间就构成了函数。所以,研究坐标平面内的动点问题,我们可以假设这个点的坐标为(x,y),再研究出x与y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函数思想的体现。如点B在二次函数y=3x2+5x-2的图像上,我们可以假设点B的坐标为(x,3x2+5x-2)。
学以致用是数学知识的价值体现之一。学习了每一类方程之后,我们最后学的是用方程解决问题;学习了每一类不等式之后,我们最后学的是用不等式解决问题;学习了每一类函数之后,我们最后学的是用函数解决问题。在数学上,我们分别把用方程解决问题、用不等式解决问题和用函数解决问题称为方程建模、不等式建模和函数建模。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先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方程、不等式、函数),然后求解数学问题得到数学的解,再把数学的解代入验证是否符合实际,从而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数学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举一返三的过程。尤其是中考复习的时候,我们应抓住核心知识及其相互关联,抓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从宏观上加以把握。上面给同学们介绍了函数这个板块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相信同学们对函数部分有了更清晰的整体认识。至于这些知识和思想方法如何用,可以通过后面的文章,自己去体会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