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调查分析*

2021-04-15 03:29:30雷晓庆罗先斌樊仁为何晓玲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职工量表问卷

雷晓庆,罗先斌,樊仁为,杨 汉,何晓玲△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医院(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武汉 430074)

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全身血管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疲劳等。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位列第一[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中国高血压调查(CHS)于2012-2015年对年龄>18岁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真正有效控制率不到10.3%[2]。近年来,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也有减低趋势,高血压正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较大危险因素。研究[3-4]表明,高校教职工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高校教职工成为了高血压的高发人群。

研究[5-6]认为,自我管理行为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明显效果。我国对疾病-自我管理行为研究已处于上升阶段,研究群体包括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患者、冠心病患者与炎症性肠病患者等,研究内容包括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7]、量表编制研究[8]、干预研究[9]等。电子健康素养是指从电子资源上获取、理解和评估健康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获得的信息处理、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10]。我国电子健康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研究对象主要为中老年人[11]与大学生[12-14],对电子健康素养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仅在生活质量[15]与网络健康搜寻行为[16]有所涉猎,同时对单一疾病患者的研究也较少涉及。综合分析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研究发现,我国对高血压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展开实质性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分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能力状况,研究高校高血压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以期为高校卫生健康工作指明新的发展方向,提高高校教师群体健康素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10月就诊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医院的高血压患者教职工(含退休教职工)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非当日3次测量值,收缩压≥140 mm Hg,或者舒张压≥90 mm Hg;成年人(年龄>18周岁),意识清楚,能口头或书面回答研究中采用的问卷,自愿配合调查及后期跟进工作。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伴有精神疾病。

1.2 调查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我院2019年8-10月就诊的高血压患者教职工(含退休教职工)中抽取232例,剔除15例不配合患者,对217例患者进行调查。

1.2.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一般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1)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8项人口学基本情况;2)电子健康素养量表:该量表由Norman等[10]编制,郭帅军等[17]汉化,信效度良好。内容分为网络健康信息与服务的应用、评判、决策能力3个维度,共8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李克特量表模式计分,从“非常不相符”到“非常相符”,分别计1~5分,总分越高表示电子健康素养越高,>32分为合格线;3)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该量表由赵秋利等[18]编制,已被检验具较良好的信效度。量表分为6个维度(用药管理、疾病监测、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情绪管理),共33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李克特量表模式计分,从“从不”到“总是”,分别记1~5分,总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好,由于各维度条目不同,为使各维度具有可比性,将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标准化得分=因子人均值/各条目满分数×100。将自我管理水平的标准化得分进行分级,划分为低(<60分)、中(60~分)、高(80~分)3个等级。

1.2.3 问卷质量控制 所有调查人员接受统一培训,明确调查方法与问卷质量标准。问卷回收时,当场检查问卷填写质量,保证问卷信息完整、有效。由于对问卷质量进行了科学控制,问卷回收率与有效率较高,均达到100%。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统一录入标准,采用双人录入方式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31~86(56.63±0.58)岁;男性居多,占60.37%;受教育程度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7.14%;不吸烟者居多,占比80.65%;无饮酒习惯者居多,占83.87%;患病时间≥10年者居多,占60.83%。

2.2 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情况

2.2.1 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得分情况217例高血压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平均分为(22.58±10.81)分,其中33例得分>32分,合格率为15.21%。

2.2.2 教职工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情况217例教职工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体得分为(84.86±11.20)分,标准化得分为(51.43±10.87)分,自我管理水平中等以上45例,占20.74%。各维度标准化均分由高到低排序为饮食管理、情绪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用药管理、疾病监测和运动管理(表1)。

表1 教职工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分,

2.3 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单因素分析

对不同特征的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水平与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高血压病程的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吸烟状况、高血压病程的教职工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特征高血压教职工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单因素分析(分,

2.4 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多因素分析

以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分别以电子健康素养是否合格,自我管理水平的标准化得分低、中等、高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上升1个单位,年龄高的相比年龄低的教职工电子健康素养上升0.451倍。受教育程度每上升1个单位,受教育程度高相比受教育程度低的教职工的电子健康素养上升1.805倍,即年龄明显负向影响电子健康素养,受教育程度明显正向影响电子健康素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因素对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产生明显影响(表3)。

表3 电子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5 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

对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双因素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存在正向弱相关(r=0.320,P=0.006)。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校高血压患者教职工电子素养合格率14.91%,明显低于国内大学生[19],但略高于普通老年人群体[20]。原因在于患有高血压的教职工多为老年人(≥60岁),但与普通老年人相比,高校教职工的受教育层度相对较高,会对电子健康素养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调查结果表明,患高血压的教职工自我管理行为中等及以上水平占20.74%,略高于普通社区中老人群体[21]。其中饮食管理能力强,工作与休息、用药管理、疾病监测与运动管理能力较弱。原因在于其工作时间固定,饮食相对规律,但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运动时间有限。如何加强运动管理能力、疾病监测与用药管理能力,提高教职工电子健康素养,改善健康行为,这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电子健康素养方面,年龄负向影响电子健康素养,老年高血压患者教职工的电子健康素养明显低于青壮年教职工,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电子健康素养,高学历教职工的电子健康素养明显高于低学历教职工。这与前人研究[19-20,22]结果较为一致。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高校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其在电子资源上搜索、理解和评估健康信息的能力。同时,建立高血压教职工数据库,配备社区家庭医生,定期开展病情监测,鼓励教职工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运动管理水平等途径,提升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充分发挥电子健康素养对疾病自我管理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对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较少,样本来源较单一,抽取的样本数量偏少,今后仍需扩大抽样范围,加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教职工量表问卷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记者观察(2018年14期)2018-11-19 21:22:23
问卷网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38
问卷大调查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24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