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丽,黄厚强,熊腾琼,王剑雄,郭声敏△,郑思琳△
1.西南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部(泸州 646000);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泸州 646000)
据国家统计局2017版《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人口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1],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预计在2050年,全世界≥60岁老年人口将增至20亿[2],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3]。为满足养老需求,社会养老机构逐渐增多,其工作人员需要为老人提供日常护理、定期身体检查、健康教育及康复锻炼等照护。2019年底发生在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调查显示,预后较差人群中以患基础疾病老年人居多[4];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将引起该疾病的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5]。由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6],而养老机构老年人普遍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7],老年人为此次疫情的高危人群。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疫情防控的知信行现状,找出养老机构COVID-19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为养老机构及决策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调查法,于2020年2月便利抽取四川省泸州市、重庆市、广州市、北京市的部分养老机构工作人员2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养老机构工作≥1年;小学文化水平以上;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受过教育但无法理解并独立完成问卷的工作人员;因事假、产假、病假等原因无法参与者;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目前正在服用抗精神病方面药物的工作人员。
1.2.1 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包含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养老机构人员对COVID-19知信行现状调查表。1)一般情况调查表:经文献查阅和小组讨论后确定的研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所在养老机构的性质、是否为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数、工作类型、工作年限、民族、学历等14个变量。2)《养老机构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信行现状调查表》:以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模式为框架[8-9],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广泛查阅与传染病防控和养老服务有关的国内外文献,经小组讨论,结合临床及社会经验形成初步问卷,经5名专家咨询后,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后形成正式问卷。该调查表包含55个条目,3个维度,即《养老机构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信行现状调查表》的知识(21个条目)、态度(11个条目)、行为(23个条目)。其中COVID-19相关知识共21个单项选择题,包括什么是COVID-19、COVID-19的传染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消毒方法、COVID-19的临床表现等,对“知道”“不是很清楚”“不知道”分别赋值为1、2、3分,得分越低说明工作人员对COVID-19知识掌握越好。有关COVID-19的态度包括对COVID-19相关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对政府工作的响应、消毒隔离的执行力度、坚持疫情期间不聚会等,采纳Likert5级评分法,即“非常同意”“很同意”“同意”“一般同意”“不同意”,分别赋值1、2、3、4、5分,分值越低表示工作人员对有关COVID-19疫情期间的态度越好,接受意愿越高。有关COVID-19的行为主要包括是否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是否参加机构组织的或通过网络学习疫情知识、是否每日对老人居住环境消毒、是否在工作期间戴口罩、是否每天给自己及老人测体温等,对“是”“否”分别赋值1和2分,得分越低表示工作人员对行为越好。
1.2.2 问卷信效度检验 预调查便利抽取30名符合纳排标准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测得本调查表的知识、态度、行为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701、0.968、0.623,总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3;本问卷经5名专家评定后,所得内容效度为0.908。经检验,本问卷信效度较好。
1.2.3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编制并发布问卷,其是一个被企业、高校和个人广泛使用的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10-11]。由研究负责人通过微信、QQ群将问卷的二维码或链接发送给来自我国7个城市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问卷前言以统一的指导语向各位工作人员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填写方式、注意事项等。为保证问卷的填写质量,由各个养老机构的负责人督促本机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填写,并强调认真填写该问卷的重要性及意义,以取得调查者的配合。本次问卷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填写,问卷发布者保证严格遵守保密协议,问卷填写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随时联系负责人。此次调查共邀请260名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填写。
接受本研究调查的260名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中,31~50岁共129名(49.62%),汉族 253名(97.31%),公立养老机构性198名(76.15%),其中医养结合养老机构163名(62.69%)。研究对象性别、学历等一般情况如下表(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机构所在地区、工作种类、工作年限、学历、所在机构性质、是否为医养结合机构在知识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是否经历过非典、学历在态度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种类、年限、学历、机构性质在行为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n(%),n=260]
表2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知信行水平的单因素分析(分,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24.72±1.88)、(11.77±2.98)、(23.99±1.83)分,知识、态度得分较高,行为得分相对较低。部分条目回答正确人数如下表(表3)。
表3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知信行部分条目回答情况[n(%)]
分别以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如下(表4)。结果显示,地区、学历是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是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工作年限是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表5)。
表4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知信行水平影响因素自变量的赋值方式
表5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知信行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知信行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知识掌握较好,态度较积极,但行为相对较差。在KAP模式中,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念和态度是动力,健康行为是目标[12]。知识题目中,针对个人防护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好,当自己所在机构老年人怀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时,99.23%的工作人员选择戴好口罩,与其保持距离,100.00%的工作人员会立即报告机构管理部门,99.23%的工作人员会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疾控中心人员上门排查,100.00%的工作人员会送老人到就近定点救治发热门诊接受治疗。这与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断修正并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6]及相关循证依据的推广、医疗单位及各养老机构管理者对COVID-19防控的重视有关。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防控的态度较积极,态度得分较高,正确率93.85%~95.77%。该病毒爆发以来,鉴于其传染性较强,且正值我国春节期间,人口流动较大,出现了聚集性病例[13]。因此,我国在全力增加医疗救援的同时,也不断加大普及防控COVID-19疫情知识的力度。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防控的行为较差,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戴口罩、对环境消毒等行为落实较好,但由于人力及环境限制,目前仍有39.62%的工作人员所在养老机构的老人仍一起用餐。鉴于每所养老机构老人较多,COVID-19传染性较强,聚集用餐加大了老人的感染率。疫情发生后,有64.62%的工作人员出现过紧张、焦虑及恐慌情绪,其中以女性(87.5%)、年龄31~50岁(48.81%)、大专和本科(72.62%)、护士或康复师(49.40%)为主,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COVID-19的传染性较强且目前医疗救治难度较大[14]。工作人员的焦虑、恐慌情绪在一定程度会影响其工作质量及老年人的情绪,因此,在疫情期间,及时将准确的关键信息传达给公众,对于帮助公众度过危机、稳定公众情绪至关重要[1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学历是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泸州市区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知识掌握较差,其中,泸州市区接受调查的工作人员在中,43.86%为护士或康复师,37.43%的工作人员工作年限仅1~3年,39.77%的工作人员学历为大专。可见,目前泸州市区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工作年限较短、学历水平偏低的现状不仅影响现阶段养老工作的开展,还严重影响着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3]。因此,在疫情知识培训时,要加强对工作年限短、学历偏低的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及考核。学历是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本研究显示,学历越高的工作人员,其对COVID-19的知识掌握越好,态度越积极。有研究[16]表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对文字性的接受度显著低于可视性的媒体,但目前普遍存在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学历整体偏低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具有年龄、学历等优势的人员,更倾向于选择学习机会多、晋升可能性大的工作[17]。因此,还需政府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扶持,以吸引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同时也提示管理者在进行疫情防控培训时,注意教育途径多样化。工作年限是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年限>10年的工作人员,其行为较差;目前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主要为1~3年,整体工作年限较短。有研究[18]表明,由于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职业风险高等原因,我国养老护理岗位对社会劳动缺乏吸引力,其离职意愿强烈。本研究中,工作年限>10年的工作人员主要为机构管理者,因此在有关COVID-19行为方面的落实相对较差。机构管理者不仅需要掌握疫情的知识及树立积极的态度,更需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带动整个机构的工作人员,树立较好的榜样。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COVID-19爆发以来,98.46%的养老机构经常组织学习相关疫情防控知识。在疫情防控期间,养老机构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为口罩手套及消毒防护设施匮乏(87.31%)和老年护理员人力资源不够(44.23%)。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消毒防护设施也是疫情防控的必需品,口罩可降低COVID-19的感染风险,不仅可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阻挡放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19],消毒防护设施在养老机构尤其是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更是匮乏,但对于疫情的防控又是必备品,对老人及工作人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防护工具。针对老年护理人力资源不够的问题,还需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定人才队伍,通过各种方法增加养老护理岗位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20]。同时,养老机构也需建立健全工会等组织,切实维护机构护理员的切身权益,提升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幸福感。
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的认知水平较高,总体知晓率>90%,学习防控知识也较积极,但防控物资相对缺乏。在此次疫情期间,由于病毒较强的传染性以及全国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人们的会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恐慌的情绪,而必要的防护物资(如口罩)缺乏,更会加重恐慌心理。疫情发生后,多数医疗机构库存防护用品不足两周的使用量,疫情前期又出现过度防护的现象,导致防护物资缺乏的情况更加严重,这也反映出相关机构防疫物资储备制度的欠缺。而高龄、尤其是合并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为COVID-9的高危人群,因此,养老机构管理者在做好日常防护、管理的同时,也应具有风险意识,完善防护物资的储备。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对COVID-19知识掌握较好、态度较积极,但行为不理想。因此,建议养老机构管理者在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的同时,重点关注学历偏低和工作年限较短的人群,同时保障必备的消毒防护设施,才能真正较好地落实疫情防控。其次在养老机构疫情防控中,还需政府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以稳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养老机构提供人力资源保障。